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明末之偉大舵手 第622章橫掃海峽
李旦知道了米柱的圖謀,也為米柱的氣魄所傾倒,傾大明之力開發與殖民南洋,將這里打造成為華夏文明圈,讓大明海成為帝國內湖,這是何等氣魄?
李旦窮苦人家出身,深知底層百姓之苦,也知道百姓對于土地的渴望,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是大明有限的地方及其政治制度,始終是讓百姓處于困苦階層,飽食一頓也是奢望。
大明與華夏歷代皇朝一樣: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又豈是土地體制的問題這么簡單。
作為沿海的百姓,李旦也是在本地實在混不下去了,才被迫無奈,冒著生命危險,飄洋過海,尋找生計。
下南洋其實是九死一生的冒險之旅,首先官府不會承認,拿住了少不得吃一頓牢飯,輕則破家,重則人亡。
而他們逃出了大明,飄洋過海,抵達異域,其間也是危險重重,很容易在海中出事,遇到風浪,遇到海盜,都是常有的事。
即使是安全抵達,異鄉謀生,也不容易,你必須讓西洋人征稅,又要隨時被土著欺負襲擊,當年的馬尼拉屠殺,道盡了其中的辛酸與無奈,這時代的人不容易呀!要活命,就必須與天爭,與環境爭,與同類爭。
米柱讓國家移民,這就解決了許多的難題,且不說大明自身獲得的好處,就說移民吧?他們不用擔心官府捉,甚至有官府出面擔保,出海時成群結隊,有艦隊護送。
抵達海外之后,這里也有大明軍隊在浴血奮戰,在開疆辟土,這里是大明軍控制之地,西夷被逐出,土著不敢欺負上國人,他們可以放心的在這里繁衍生息。
賓坦島小沖突之后,明軍才死了十來個人,但是為什么李旦不依不饒呢?一定要滅掉傳承了二百多年的柔佛王室(加上馬六甲王朝),盡殺王室中人,明軍在這地區有絕對的軍事優勢,讓柔佛保持原狀,也出不了什么妖娥子!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李旦就是血腥報復,滅絕了王室,摧毀了柔佛王國。
那是李旦用鐵血手段告訴南洋諸土著,大明乃是上國人,殘殺上國人,后果很嚴重,任何人乃至一個國家都付不起的。
所以他盡殺柔佛王室中人,扶持大將軍馬拉高擔任總督,蘇丹與總督其實是差不多的,只是叫法不同罷了。
馬拉高前來拜見李旦,誠惶誠恐的跪下,說道:“柔佛王國大將軍馬拉高拜見上國欽差李大人。”
李旦冷冷的道:“柔佛國不復存在,你將被任命為柔佛總督,如果你忠于大明,你的子孫也被任命為總督,世代統治這一片地方。”
馬拉高大喜,一掃來時的誠惶誠恐,說道:“下官愿世代效忠李大人,世代效忠大明。”
馬拉高出身低級,只是普通軍官子弟,通過自己的努力,坐上了大將軍之位,南洋是一個講究血統的地方,血統不高貴,沒有人會服你為王,他的名字叫馬拉高,這高是發跡后改的,其實叫馬拉糕,糕餅的糕,因為他出生時,門口來了一個賣糕餅的,而他弟弟出生時,門口走過一只雞,叫馬拉雞。
他并非純正的馬來族人,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的人,習慣上多稱為馬來人或巫族,是東南亞的原住民發展起來的,與世界各民族相比,馬來族出現的時期較晚,從十五世紀馬六甲黃金王朝開始,大量馬來人由古代印度教轉信回教,主要分布于東南亞的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文萊、泰國南部和菲律賓等,馬拉糕祖先是當年隨鄭和下西洋的廣東人,在此落戶,娶當地女子為妻,還信了回教,扎根于此。
現在終于獲得大明的賞識,受命統治此地,馬拉兄弟大喜,連忙宣誓效忠。
李旦道:“大明帝國己覺醒,并會大舉進入南洋,順我者榮華富貴,逆我者家破人亡。”
馬拉高道:“下官以真主的名義發誓:愿世代侍奉大人,忠于大人,如有違誓,永墜烈火地獄,不得好死。”
在他們眼里,李旦就是權勢滔天的人物,力量強悍得嚇人,光看他一手捧女兒子為呂宋之王,硬生生從世界級強國西班牙人手中奪來一國之地,便知道了他的恐怖,這比霍曼蘇丹,不知強上了幾倍,效忠這樣的主子,好處有的是。
李旦道:“很好!你立即返回柔佛,恢復治安和管理,出安民告示,穩定局勢。”
馬拉高道:“遵命。”
米柱他們是決定進行南進戰略了,南進的第一步就是控制馬六甲海峽,現在他們已取得了立足點,但離控制整個海峽,為時尚早。
馬六甲海峽是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這條海峽長一千多公里西北部最寬達三百七十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2.8公里,馬六甲海峽的東南部比較窄,并分布有許多的小島,皮艾角和小卡里蒙島之間最窄,只有僅三十七公里。
馬六甲海峽的底部比較平坦,水深約二十五至一百米,馬六甲海峽從東南向西北遞增,一般可供大型巨輪出入。馬六甲海峽內全年大部分時間里,都是風平浪靜的,海流也比較緩慢,最為適于航行。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航運上一直占很重要的地位,北太平洋沿岸國家與南亞、中東和非洲各國之間的航線多經過這里,其時直布佗羅海峽是遠不如它的,實為世界第一大海峽。
馬六甲海峽的主要航道在東側,吃水比較深,更適宜建立港口。而在西岸則大多數是沼澤和淺灘,這一客觀原因造就了西岸沒有大港口的現狀。
隨著馬六甲城、柔佛城先后被明軍占領,這地區的咽喉為明軍所控,不過他們并沒有停止腳步,繼續西進,七天后占領鵝麥河與巴生河的交匯處的吉隆坡,此時的吉隆坡還不是后世的馬來西亞首都級的大城市,而是雪蘭莪州王族拉查阿都拉家族的領地,以產錫礦而聞名。
明軍大將葉可亮率部繼續西進,十五日后占領檳城,兵鋒直指泰國南部邊境沙墩府,嚇得阿瑜佗耶王朝蒿貪大王一邊派大軍駐扎邊境,一邊派使者前來打探消息。
至此,馬六甲海峽東側盡為明軍所控制,此時明軍陸軍不過一萬人,仆從軍雇傭軍不過三萬,但是黑水艦隊的主力戰艦己盡集中于此了,有將近四萬人,所以才能迅速的沿著海岸線,橫掃海峽東側各地。
不過他們與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多次交戰,損失也是極大,至少折了三分之一的軍力,所以才會將葡萄牙人打得龜縮回果阿,占領檳城。
不過他們對于海峽西側的蘇門答臘島是暫時無力進攻了,這讓他們的航線隨時面臨來自海峽西側蘇門答臘島上勢力的威脅。
現在明軍的主要注意力是集中在對付荷蘭人雷杰森的艦隊之上。
雷杰森率領艦隊火速南下蘇碌海,從婆羅洲另一側返回爪哇海,計劃逃回巴達維亞,現在他們比之來時,損折了一半船只,急急逃命回家。
由蘇拉威西海進入望加錫海峽,在此被顏思齊的艦隊伏擊。
顏思齊的艦隊據說是在宿務被葡萄牙艦隊打得落荒而逃,其實是戰略轉移,離開蘇碌海后,他會合了另一支秘密派來的艦隊,抄近路,直撲巴達維亞,對巴達維亞實施了炮擊,把巴達維亞的港口炸個稀巴爛,擊沉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所有商船,摧毀了炮臺,炮擊巴達維亞城,將這里搗得稀巴爛之后又往望加錫海峽設伏。
雙方艦隊在海峽不期而遇,其時天上萬里無云,海面風平浪靜,雙方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爆發了一場慘烈之極的海戰。
戰前荷蘭艦隊擁有大型主力戰艦三十五艘,過半受傷,其它的船只五十多,在數量之上占有優勢。
而顏思齊的艦隊,遠程奔襲,只有四十一艘主力戰艦,其它的補給艦和運輸艦則停在秘密港口,它的主力戰艦在圍攻巴達維亞時折了三艘,過半受傷,不過經過簡單的修補。
這是一場極其慘烈的大戰,以顏思齊艦隊大敗被擊退而告終,顏思齊艦隊在大戰之后,只剩下二十二艘戰艦,光在這里就被擊沉了十七艘,剩下的也無一不傷,狼狽而逃。
雷杰森他們雖然擊退了顏思齊,但是他的損失也極大,主力戰艦被擊沉了一半,剩下的其它戰戰艦只有二十八艘。
可以這么說,在這半個月的海戰中,他們損失了四分之三的艦隊,曾經南洋最強的小強,現在僅剩四分之一的艦隊,僅能自保。
當雷杰森返回了巴達維亞,看著這大災大難之后的巴達維亞,他是氣得吐出了一口血,他在科恩總督在此成立東印度公司永久總部時就入職,他也是籌備建立巴達維亞城時的高層之一,城市從無到有,有他的一番心血,他也為之驕傲和自豪,現在被顏思齊的艦隊徹底摧毀,變成了一片白地,二十年努力一朝盡廢,他如何不氣得吐血?
顏思齊則返回了馬六甲城。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