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桃花道主 >> 目錄 >> 第一百六十六章:金山寺 |
第一百六十六章:金山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桃花道主 第一百六十六章:金山寺 金山寺遠在鎮江府,算是不遠不近。 在陳通這等境界的修行人看來,也花不了多少功夫。 斗姆統御周天星辰真法本就不凡,陳通在法力積累之上,在同境之中還是比較深厚的,此外星辰法力,本身輕靈,馭風之術自然更快。 沒幾日的功夫,他便已經趕到了鎮江府。 金山寺便在鎮江府城左近,本身也是鎮江之地的一處名寺,佛門修行與道門頗為不同,一如神靈,對香火之力頗為看重。 是以佛門修士,大都大隱隱于市。 許多香火鼎盛,四方聞名的佛寺之中,也不乏厲害的高人。 道門修士便是不同了,大都是自顧自修行,要么云游天下,少有如同佛門這般的。 因為這個緣故,陳通找到金山寺不難。 不過他一個道士,來到佛寺之中,看在香客的眼中,多少還是有些突兀的,很是引來了不少視線。 “這位……道長,額……” 那知客僧也不知該如何處理了,他還真就沒遇著過這般情況。 尤其陳通氣度不凡,又四處觀望,明顯不是來上香的,再說他也不認為陳通一個道士,會來佛寺上香。 “不知法海住持可在?” 陳通也不欲與知客僧為難,開門見山,問道。 聽到這話,那知客僧倒是松了口氣,這金山寺雖然繁華,但會法力的并沒有幾個,不過寺中僧人大都是知曉自家住持是有大神通的,往日也不妨同道拜訪。 當下知客僧便以為,陳通也是以為法海的一位同道。 “住持便在寺中修行,道長稍待,小僧這便去通稟。” 知客僧合十一禮。 陳通稽首:“有勞小師傅。” 不多時,那知客僧回來,將陳通請入寺中,于是得見法海。 “貧道陳玉陽,見過大師。” “阿彌陀佛,原是陳居士,老衲未能遠迎,還望海涵。” 老和尚身型略胖,瞧著倒也普通,神態慈和,實不像傳聞之中的那般兇惡。 “老衲得聞陳居士數年來降妖除 魔無數,正是同道中人,卻一直去未能緣慳一面,倒不像竟是居士先來我這金山寺拜訪。” “還未敢問,居士此番來訪,可是有何要事?” 老和尚言語中氣十足,抑揚頓挫,倒不像上了年紀的,更像是一個朝氣十足的青年人。 “確是有事相求。” 陳通聽過老和尚脾氣,知曉是個直接的,于是也不繞彎子。 “不瞞大師,貧道這些年來,云游四方,都是為了找尋一位故人,只是一直以來都未能有所收獲,前番偶然聽聞,大師能親見佛祖,于是才有此行,卻是想求大師幫我問問佛祖,我那位故人的去向,若有所得,感激不盡。” 聽得陳通這話,老和尚面色不變,細細看了陳通一眼,稍作沉吟,卻道:“居士有所求,老衲本該大開方便之門,然涉及佛祖,卻不是我這佛門弟子能一言決斷的。” “再者居士身份,實也有些無奈。” 陳通皺眉,問道:“大師此言何意?” “老衲也不瞞居士,老衲能與親見佛祖,除了身負重擔之外,更多是因為佛門弟子身份,若道友是尋常信眾倒也罷了,卻是道門中人,佛祖遠在靈山,道友既不是信眾,也不是佛門弟子,如何能感應佛祖存在,面見佛祖呢?” “此外,若是不能親見佛祖,尋人之事,自然也無從談起,佛祖雖有大神通,盡能所不能之事,到底也還是講規矩的。” 這老和尚言外之意,陳通算是聽出來了,這是要他放棄道門身份,加入佛門之中。 若不是十分必要,陳通并不想做這樣的事情,他從沒想過加入佛門,這違背心意的事情一旦做了,日后難有成就。 佛祖這邊也不一定就能知道玉姐兒的蹤跡,畢竟他和玉姐兒的來歷,算起來并非這方世界之人,難說佛祖能探查到世界之外的信息。 若是搜尋不到,自家卻加入了佛門,豈不膈應? 陳通于是道:“可還有其他方法?” 似乎早料到陳通會這般詢問,老和尚道:“老衲有一紫金缽盂,乃是佛 祖此下,持此缽盂,居士或能親見佛祖。” “想來這其中還有什么限制吧?” 陳通也沒急著高興,老和尚既然不先說這個,必然有起原因。 “所謂‘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這缽盂是佛祖賜予老衲的物件,自不好平白讓居士拿去用了。” 陳通聽到這,這才明白老和尚的意思,原是不能白白幫忙的意思。 陳通也不見怪,類似的事情佛門不少,一如那三藏法師西天求取真經,到得靈山,本該能取得真經的,卻被阿儺伽葉刁難,說要收取人事。 孫悟空心中不忿,告到如來哪里,卻被如來自家道理給推了回去。 只說‘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 靈山便是如來開的,真經也是他自家寶藏,道理那處說去,無奈之下,師徒四人只得用紫金缽盂做了人事。 兜兜轉轉,這才取得了真經。 說來這一次,也是遇著紫金缽盂有關,二者到正好聯系上了。 “大師要我做些什么,亦或是要求取什么物件,才肯讓我借用你那紫金缽盂?” 不過陳通此來也是尋求幫助,法海也沒有幫他的義務,利益交換并非錯事,陳通也不計較。 法海見陳通如此上道,微微一笑,滿意點頭,繼而道:“居士果有慧根,照老衲而言,居士不如入我金山寺修行,自不必那些麻煩。” 陳通對此嗤之以鼻,他如今還有機會找到玉姐兒,若是日后找到了玉姐兒,自家卻成了和尚,那又該是何等場面。 他可接受不得,除非再無辦法,為了玉姐兒安危不得不償失,否則陳通是不會輕易走這條路的。 “大師請說條件!” 陳通肅然道。 老和尚見此,微微搖頭,隨即道:“罷了,居士既如此堅定,老衲也不多勸。” “居士若要借取我這紫金缽盂,須得幫老衲了結了一樁因果。” 因果,這是佛門的說法,實際便是恩怨。 陳通聞言細想,似老和尚這般人物,涉及的因果,怕是與他脫劫有關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