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軍工科技 四千三百八十四章 這場仗,要打得漂亮
“吳總,初步數據出來了。”醫療團隊負責人拿著平板快步走來,屏幕上的折線圖清晰顯示:“星塵”和“云絮”的骨密度比發射前下降了3.2,但比地面模擬微重力環境下的預期值低1.8。“這說明科考站的人工重力模塊起到了作用,雖然只是0.3g的低重力,但有效減緩了骨流失。”
吳浩的指尖在骨密度數據上反復摩挲,突然指向圖表邊緣的一個微小波動:“返回地球后的這三天,骨密度有0.1的回升,這個趨勢要重點跟蹤。另外,血液中的鈣磷代謝指標怎么樣?會不會有后續的電解質紊亂風險?”
“鈣磷濃度都在正常范圍,我們加測了甲狀旁腺激素,沒有異常升高,暫時排除紊亂風險。”負責人調出另一組數據,“不過‘云絮’的紅細胞壓積比發射前略低,我們懷疑是太空輻射導致的輕微造血功能波動,已經開始補充造血營養劑,下周再復查。”
吳浩點點頭,轉身走向實驗室隔壁的數據分析室——那里正聚集著生命保障、航天醫學、材料工程等多個領域的專家,他們要把獼猴的83天太空數據,轉化為載人登月的“技術密碼”。“把骨密度變化與人工重力強度做相關性分析,下周拿出載人艙人工重力模塊的優化方案,目標是把骨流失控制在2以內。”他對著圍攏過來的專家們說道,語氣不容置疑。
與此同時,心月狐指揮中心的任務總結會已進入第三天。主屏幕上循環播放著此次任務的關鍵節點:建木九號發射時的發動機推力曲線、科考站水循環系統的污染修復過程、返回艙穿越大氣層時的熱防護數據……每一個畫面都配有詳細的技術標注。
“這次任務驗證了三項核心技術:一是改進型YF130發動機的高濕度適應性,二是分子篩吸附技術在月球環境下的長期穩定性,三是返回艙熱防護層的在軌修復方案。”周向明站在屏幕前,手指劃過一組組數據,“這三項技術已經同步應用到載人飛船‘行者二號’的研發中,目前行者二號的艙體結構已完成60。”
吳浩突然打斷他,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一個參數上:“之前遇到的電磁干擾問題,載人系統的解決方案確定了嗎?獼猴任務中是臨時加裝屏蔽罩,載人時必須集成到艙體設計里。”
“已經確定了!”負責電磁兼容的工程師立刻起身,調出艙體結構圖,“我們在載人艙的儀器艙外側加了一層0.5mm厚的鈹銅合金網,內側貼了石墨烯導電膜,經過模擬測試,能屏蔽99.9的低頻干擾,比獼猴任務的方案提升了30的效能。”
總結會結束后,吳浩沒有離開指揮中心,而是徑直走向行者二號的研發實驗室。實驗室中央,半成型的載人艙體泛著銀灰色的金屬光澤,幾名工程師正圍著艙體的逃逸系統接口討論。“逃逸塔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測試怎么樣了?”吳浩拍了拍工程師的肩膀,目光落在艙體頂部的逃逸塔安裝位上——逃逸系統是載人航天的“最后安全線”,必須萬無一失。
“昨天進行了第三次地面試車,推力達到設計值的101,但點火延遲比預期多了0.02秒。”工程師遞過測試報告,“我們排查后發現是點火器的電極氧化導致的,已經換成鍍金電極,下周再測一次。”
吳浩接過報告,翻到故障分析頁,鉛筆在“電極氧化”四個字下畫了一道橫線:“載人任務容不得0.01秒的誤差,把所有與點火相關的部件都做一遍老化測試,模擬發射場的高濕度、高鹽霧環境,確保在極端條件下也能正常工作。”
接下來的半個月,浩宇航天進入了“雙線作戰”模式:一邊是獼猴健康數據的持續跟蹤,醫療團隊每周發布一次監測報告,骨密度回升趨勢穩定,造血功能完全恢復,為載人航天的醫學保障提供了第一手數據;另一邊是行者二號的研發攻堅,逃逸系統的第四次試車圓滿成功,人工重力模塊完成首臺樣機組裝,建木十號重型運載火箭的發動機靜態測試也提上了日程。
這天下午,吳浩接到了國家航天局的視頻會議邀請。屏幕那頭,幾位院士和專家正圍著一張巨大的地月軌道圖,討論載人登月的任務窗口。“根據浩宇航天這次動物試驗的數據,我們初步把載人登月的時間定在明年第四季度,那個時候地月相對位置最佳,發射窗口持續5天。”航天局局長看向鏡頭,“吳總,浩宇的行者二號和建木十號,能在明年第三季度完成所有測試嗎?”
吳浩調出身后的進度表,上面的紅色標記代表關鍵節點:“行者二號的艙體總裝預計明年4月完成,5月進入真空熱試驗;建木十號的發動機測試將在明年6月結束,9月進行全箭合練。按計劃,明年第三季度末能具備發射條件。”
“好!”局長的聲音透著振奮,“這次載人登月,不僅要讓航天員在知海科考站駐留15天,還要完成月壤采樣和科考站擴展模塊的安裝,浩宇要做好技術支撐。”
視頻會議結束后,吳浩走到實驗室的落地窗前,望著遠處正在建設的建木十號總裝廠房。夕陽下,廠房的鋼結構框架如同巨人的骨骼,正一點點搭建起載人登月的“天梯”。身后,工程師們還在討論著行者二號的生命保障系統優化方案,鍵盤敲擊聲與討論聲交織在一起,匯成最動人的技術樂章。
這時,生物醫療實驗室傳來消息:“星塵”和“云絮”適應了地球重力,已經能在室外的草坪上自由活動,甚至學會了追逐工作人員扔出的小球。吳浩拿出手機,看著實驗室發來的視頻——兩只獼猴在陽光下奔跑,毛茸茸的身影在綠色草坪上格外顯眼。他突然想起三個月前,它們在月球科考站的觀察窗前眺望地球的模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余總,通知各部門,下周召開載人登月任務啟動會,把具體職責落實到每個人。”吳浩轉身對趕來匯報工作的余成武說道,“這場仗,我們要打得漂亮。”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