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軍工科技  >>  目錄 >> 四千二百一十二章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

四千二百一十二章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

作者:止天戈  分類: 軍事 | 戰爭幻想 | 止天戈 | 軍工科技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軍工科技 四千二百一十二章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

“那培養人才呢?”周院士追問,他最看重年輕科研人員的成長。

“培養人才,靠的是放手和容錯。”吳浩舉了個例子,“我們有個‘青苗計劃’,剛入職的年輕人可以申請一百萬以內的創新基金,就算項目失敗了也不追責。去年有個剛畢業的碩士,想用3D打印技術做炮管,試了十幾次都失敗了,花了八十萬,最后雖然沒成,但他在過程中摸索出的金屬粉末配方,反而用在了無人機發動機上,現在每年能省幾千萬成本。”

他看向在場的年輕專家:“我們不搞論資排輩,實驗室主任、項目負責人,全憑本事說話。有個二十五歲的小伙子,因為在智能能源管理系統上有突破,直接被提拔為能源中心副主任,手下帶著十幾個博士,其中還有兩位是他當年的導師。剛開始有人不服,但看到他搞出的成果,沒人再說什么了。”

“至于留住人才,”吳浩指了指餐廳,“除了剛才說的福利待遇,更重要的是尊重和歸屬感。我們有個‘家庭日’,每個月最后一個周末,員工可以帶家屬來基地,孩子能去實驗室參觀,配偶能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甚至連寵物都有專門的托管區。去年春節,有三百多個家在外地的員工留守,我們請了專業的劇組來拍全家福,還讓每個人給家人錄了拜年視頻,用無人機送到家里去。”

一位企業界的代表忍不住問:“你們鼓勵競爭,又強調歸屬感,這兩者怎么平衡?會不會有人覺得不公平?”

“我們的競爭,是‘陽光下的競爭’。”吳浩的語氣斬釘截鐵,“項目競標全公開,評審專家隨機抽取,誰的方案好就給誰資源;績效考核看成果不看資歷,專利數量、技術突破、市場轉化,每一項都有明確的打分標準,結果公示三天,有異議隨時可以申訴。”

他舉了個例子:“去年電磁炮團隊內部搞競爭,老專家李教授和年輕的王博士各帶一隊,最后王博士的方案在能耗控制上更優,我們就用了他的方案,但也給李教授的團隊發了‘創新鼓勵獎’,因為他們的結構設計很有啟發性。最后兩個團隊合并,李教授心甘情愿當顧問,王博士當項目負責人,合作得非常好。”

“那要是有人跟不上進度呢?”張副總問道,眼神里帶著一絲銳利。

“能者上,庸者下,不行者淘汰。”吳浩的回答很直接,“我們每年有末位淘汰制,連續兩年考核不達標的,會調崗培訓,還不行就只能辭退。但我們給的補償很到位,N3的薪資,還幫忙推薦工作。去年有個研究員因為身體原因跟不上項目節奏,我們幫他聯系了安西的高校當老師,現在過得也很好。”

周院士點了點頭,又問:“你們的科研人員,有多大的自主權?”

“幾乎是‘我的實驗室我做主’。”吳浩笑著說,“只要不違反大的原則,采購設備、組建團隊、安排進度,全由項目負責人說了算。我們有個生物實驗室的主任,為了研究極端環境下的微生物,帶著團隊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住了半年,期間沒向總部要過一分錢額外經費,全靠自己申請的科研基金。回來后,我們不僅給他記了大功,還把他的事跡拍成了紀錄片,在基地循環播放。”

他補充道:“我們還鼓勵‘跨界創新’,機械專業的可以去生物實驗室幫忙設計設備,材料專業的能參與無人機項目,只要有想法,隨時可以跨部門組隊。去年那套磁流變減震技術,就是電磁炮團隊和汽車實驗室的人一起搞出來的,現在已經用到了軍用越野車上。”

餐桌上的談話漸漸深入,有人問起薪資體系,吳浩坦言:“我們的平均年薪是一線城市同行業的1.3倍,核心骨干還有股權激勵,去年有個項目組因為電磁炮技術突破,每個人分到了超過百萬的獎金。但我們不搞‘大鍋飯’,貢獻大的拿得多,沒成果的就算熬資歷也沒用。”

有人關心工作環境,吳浩說:“實驗室全年恒溫恒濕,設備都是國際一流的,連實驗服都是用抗菌面料做的,冬天加絨,夏天透氣。我們還規定,晚上十點后不準加班,周末必須休息,要是發現哪個團隊強制加班,負責人要被扣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搞垮了身體,再多成果也沒用。”

張副總聽著這些,忽然感慨道:“小吳啊,你們這哪是管理公司,是在打造一個‘創新生態圈’啊。人才有奔頭,工作有激情,生活有保障,難怪能在沙漠里搞出這么多成果。”

“其實道理很簡單。”吳浩拿起餐巾擦了擦嘴,“科研要靠人來做,而人是有感情、有需求的。你把他們當家人,他們才會把基地當家;你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尊重,他們才敢放手去闖、去試。就像這餐廳里的飯菜,看著是小事,其實是讓大家知道——公司在乎你吃得好不好,自然也會在乎你工作得順不順。”

午餐接近尾聲,服務員端上了甜點,芒果慕斯上點綴著食用金箔,旁邊放著一小碗冰鎮銀耳羹。周院士舀了一勺羹,看著窗外的光伏陣列,忽然說道:“我年輕的時候,搞科研講究‘安貧樂道’,總覺得談待遇是思想落后。現在看你們這樣,才明白——讓科研人員過上好日子,才能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攻克難關。這不是享樂主義,是對人才最基本的尊重。”

汪良工笑著接話:“可不是嘛,當年我們在山溝里搞試驗,啃著窩窩頭畫圖紙,總說‘等成功了就好了’。現在小吳他們,讓成功路上的人先過上好日子,這才是進步啊。”

眾人紛紛點頭,看向餐廳的目光里多了層深意——這里的每一道菜、每一處細節,都藏著對人才的重視,對創新的渴望。在這片曾經的不毛之地,正是這樣的理念,讓上萬名科研人員扎下根來,把圖紙上的構想變成現實,把沙漠里的夢想種成綠洲。

離開餐廳時,一位年輕的工程師悄悄對吳浩說:“吳總,我能不能申請來你們這兒工作?哪怕從助理做起也行。”

吳浩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隨時歡迎,不過得先通過我們的考核——我們這兒,可不養閑人。”

午后的陽光透過餐廳的玻璃幕墻,在地面投下長長的光影,像一條通往未來的路。考察團的眾人走在光影里,腳步輕快,心里都清楚——下午的實彈演示固然值得期待,但這座基地最動人的成果,或許不是那些冰冷的武器和設備,而是那些被用心呵護著的、滾燙的人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軍工科技目錄  |  下一章
軍工科技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