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軍工科技 四千零七十二章 海軍都上天了,那空軍怎么辦?
修改版
首座領導凝視著屏幕上的空天母艦,它正緩緩駛入月球陰影區,艦體表面的反光如同一道蒼白的月光。
隨即不由的感慨道:“你這不是在設計一艘船,而是在設計一個新的文明載體。”
“或許吧。”
吳浩的目光變得深遠,說道:“但請想想,五百年前的水手們望著地平線,不會想到有一天人類能橫跨大西洋。
五十年前的工程師們設計艦艇的時候,也不會想到今天的艦艇能搭載激光武器。現在我們仰望星空,看到的不應該只是星星,而是未來海軍的‘星辰大海’。”
他忽然想起小時候看過的科幻,里面描述的宇宙飛船總是叫“某某號巡洋艦”。
那時他不懂,現在卻明白了:人類對未知的探索,從來都是由一個個“邊疆”定義的。
當海軍的艦艇能在太空中游弋,那片深邃的宇宙,便成了新一代水兵的“藍海”。
“所以,未來海軍的定位是什么?”
吳浩自問自答:“它是地球的守護者,也是宇宙的開拓者。當我們在太空中展開紅旗,那不僅是軍事存在,更是人類文明的路標。
我們的艦艇會成為‘會移動的大使館’,在星際間傳遞和平的信號。也會成為‘帶武裝的科學站’,在小行星帶開采資源,在火星軌道建立前哨站。”
陳司長忽然笑了說道:“聽起來像科幻電影,但我記得馬斯克說過‘人類必須成為多星球物種’。或許我們的海軍,會成為第一個‘多星球兵種’。”
“沒錯。”
吳浩調出一張對比圖,左邊是19世紀的鐵甲艦,右邊是空天母艦,說道:“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年的鐵甲艦顛覆了木質帆船,今天的空天母艦將顛覆傳統艦艇。
但有些東西永遠不變——水兵的勇氣,探索的欲望,以及保衛家園的決心。
只不過,我們的‘家園’,不再只是藍色的地球,而是整個浩瀚的宇宙。”
首座領導站起身,走到吳浩身邊,看著屏幕上緩緩旋轉的空天母艦,忽然說道:“我想起一句話:‘海軍的未來,在桅桿之上’。現在看來,這個‘桅桿’,應該指向太空。”
會議室里一片寂靜,唯有空調的嗡鳴與眾人輕微的呼吸聲交織。首座領導的話語如同一粒火種,在每個人眼中點燃了不同的光芒。
李建明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鋼筆帽,那是常年在圖紙上勾勒線條的習慣。陳司長推眼鏡的動作比往常慢了半拍,鏡片后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現實,落在某個遙遠的星軌上。
程海峰轉動著手中的材料樣本,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像是在感受某種超越物理屬性的重量。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后排一位年輕工程師,他的聲音里帶著難以抑制的顫抖說道:“我小時候總以為科幻里的場景離我們太遠,沒想到未來或許有一天,我們會成為故事里的‘造船人’。”
這句話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某種隱秘的情感共鳴,會議室里響起此起彼伏的輕笑與嘆息。
有人開始低聲交流,話語中夾雜著“文明載體”“星際外交”這樣的詞匯,像是無數細小的溪流,正匯聚成一片思想的海洋。
就在眾人感慨交流感想的時候,這個時候海軍方面的一位領導突然開口,隨即讓整個會議室都安靜下來,甚至寂靜的可怕。
“可是這樣一來,豈不是把空軍的職能給搶了。我們海軍都上天了,空軍怎么辦?”
會議室的空氣仿佛被突然抽走,這個問題如同一記重錘砸在金屬桌面上,激起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投向提問者,只見他挺直脊背坐在陰影里,肩章上的將星在屏幕微光中閃爍,表情嚴肅如深海中的礁石。
李建明的鋼筆帽在指間轉了半圈,忽然“咔嗒”一聲扣緊,這個細微的動作打破了凝固的氛圍。年輕工程師們面面相覷,隨即小聲的討論起來。
陳司長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光中掠過吳浩略顯驚訝的表情,而首座領導的嘴角則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苦笑,仿佛早就預料到這個問題會被提出來。
“老周啊,你這問題像把刀。”
首座領導終于開口,聲音里帶著幾分無奈的調侃道:“不過說得好,當年航母剛出現時,戰列艦派也覺得‘海戰的靈魂被搶走了’。”
會議室的寂靜中,不同立場的觀點如暗流般涌動。
后排一位空軍轉業的工程師忽然輕咳一聲,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口的飛鷹徽章,說道:“我在雷達部隊時,總覺得天空是空軍的‘專屬疆域’。
但去年參與反導試驗,才發現海軍的艦載雷達比我們的陸基系統反應更快,或許在太空中,軍種邊界真該重新定義了。”
他的聲音帶著釋然,卻也藏著一絲難以察覺的失落。
一位陸軍出身的專家接過話頭,手中的激光筆在屏幕上劃出一道弧線說道:“海灣戰爭時,我們陸軍的愛國者導彈還在替空軍補漏。
現在好了,空天母艦能從太空直接攔截,等于給整個地球加了層‘防護罩’,這是好事啊。”他的語氣帶著實用主義的干脆,仿佛在討論一場聯合軍演的戰術協同。
海軍領導卻擰緊眉頭,指關節輕輕叩擊著桌面說道:“當年潛艇部隊成立,有人說‘水面艦艇要失業’。
現在航母都能搭載隱身戰機了,又冒出個‘太空海軍’。
照這個趨勢,以后海軍是不是要分成‘水下深藍’和‘太空深空’兩支?”他的質問里帶著對傳統軍種榮譽的捍衛,肩章上的錨形徽章在燈光下微微顫動。
首座領導望向角落里沉默的老專家,,此刻正在研究著空天航母的相關資料。
“老宋,你當年搞核潛艇時,有沒有想過海軍會‘上天’?”
老專家放下放大鏡,鏡片后的目光渾濁卻堅定說道:“我只知道,當年我們在葫蘆島挖山洞建船廠,有人說‘核潛艇太費電,咱們搞不起’。
現在呢?小伙子們都開始琢磨核聚變引擎了。”
他敲了敲桌子不由的感慨道:“技術走到這一步,軍種不‘變’,戰場可不會等你。”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