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江山爭雄 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
羅昭云坐鎮湟水城,對著武威郡和金城郡、枹罕郡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揮師東進。
不過,他暫時停止進攻步伐,為的穩住腳步,繼續擴增兵力,汲取西平郡的百姓,馴服降兵,整合在一起,人數增了兩三萬,但是訓練不夠,比較雜亂,跟他所帶的兩三萬精銳沒得比。
只能臨時加快訓練,以速成的方式,先把軍規軍紀,還有基本的占位、跑位,旗號、鼓號等掌握,然后通過實戰磨煉,幾場硬仗下來,就能悍勇了。
同時派郭孝恪帶兵襲擊澆河郡的達化城、河津城,很輕易就占據了,因為這里有隋朝的將領駐守,聽到羅成手持圣旨,前來平定西北,出師有名,他們直接開城迎接,依附羅成,聽候統一調度。
這樣一來,西海郡、河源郡、西平郡、澆河郡四個郡連在一起,鋪成了一片,人口累計達到四五十萬,四個郡的疆域,相當于中原地區八個郡大小,但人口卻只相當于四個郡的一半。
畢竟是邊陲之地,高山峻嶺,荒漠山塬,地廣人稀,教化落后,許多陋習,需要進行文教和商貿,提高當地人的知識水平,以及生活條件,有所改變,就會對他擁戴感恩。
他在地圖上,繪制著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即將建立諸多驛站連接出一條線,加強彼此四郡以及與西域之間溝通。
驛站脫胎于古代烽火通訊,自戰國時期就有了雛形,秦始皇設立“十里一亭”,叫做郵亭,規模不大,職能有限;漢初改郵亭為置,也叫郵置,規定三十里一驛,速度有所提高。隋代設立館驛,提供往來使臣住宿,但軍事功效并不高。
宋代時期,驛站開始傳遞軍事情報,分官方和軍方兩種,元代時期,是驛站蓬勃發展的高峰,因為馬背民族,機動的速度更快,驛站傳遞情報被大大提升功能。
羅昭云就是參照了元明清的驛站管理方式,建立系統而嚴密的驛傳制度,添置許多內容和規定。
比如:驛站組織機構、情報加密與傳遞、管理附近牧地、監督使臣、驛站飲食供應、兌換臨時物資等。
每個驛站設驛官、驛使和當差力役,有兩隊兵卒約百人防御,不過多是老弱病殘的士兵,緩解軍隊派遣壓力。
“用不了多久,這四個郡就能串聯起來,情報和監官及時傳達各地,加強地方與總管府、帥帳的聯系。”羅昭云有些期待,這些設置,看似不起眼,一旦運作起來,會起到巨大作用。
李淵召集文臣武將商討進軍與退兵之事,最后,贊同退兵者占了七成,即便李世民、劉弘基等人力勸,還是沒有改變李淵的主意。
這一次,李建成也沒有跟二弟站在一條陣線,而是支持其父唐公的決策,暫時回返晉陽,力保大本營不丟,抵抗住劉武周和突厥的進攻。二來,也是因為進軍路線受阻,天降大雨半個多月,糧草虧空,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李世民心有不甘,他一心想著干大事,機會已來臨,他很清楚占據大興城對李家的好處,可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沒有幾個人贊同他的冒進,相反,七成的人都站在李淵、李建成的意見上,認為二公子還嫩,不足采信。
會議結束后,李世民別提多郁悶了,只是他年紀尚未弱冠,帶軍打仗經驗太少,平時又不愛讀書、翻閱典籍等,一些謀臣賢者,都覺得李二又小聰明,但是不扎實,易變動,過于冒進。
“這些人,真是鼠目寸光,為什么看不到一鼓作氣搶先攻入大興城的好處呢?遲則生變啊!”
李世民回到自己的營帳內發著牢騷,劉弘基、唐儉、段志玄等人勸慰著李家二公子。
“出師未捷,忽然撤軍北返,對士氣影響太大,讓關隴貴族、中原豪杰如何看待咱們。
“殿下慎言,當心隔墻有耳。”有謀士提醒。
“目前唐公意見已下,任何人都勸不進去了。”
李世民神色焦急,輕嘆:“難道我李閥真的沒有此氣運嗎?”
就在這時,有侍衛進來稟告,一位白衣女子,來到答應外,要見李世民二公子。
“白衣女子,這是誰?難道是補天閣的傳人?”李二心中有些拿不準。
“快快有請!”李世民交代下去,派人出賬迎接,
很快,葉珺瑤頭戴斗笠,掛著薄紗,一襲白衣,如嫡塵仙子一般出眾脫俗。
李世民站在房內踱步,等待門簾被拉開,補天閣傳人出現,他才緩過神,熱情打招呼。
“葉姑娘,我們又見面了。”李二忍不住想要拉近彼此的距離。
葉珺瑤說道:“我這次出現,是想為唐軍解決難題,今日你們會上的爭論,我已知曉,打算去見唐公,講明利害關系,必須盡快拿下西京,這樣,李閥才有機會統一天下,重建新王朝。”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