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從1983開始 >> 目錄 >> 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年安排 |
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年安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1983開始 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年安排 天下影視,新年工作會議。 中高層坐了滿屋子,許非照例什么也沒帶,除了腦子和隨身的保溫杯。 京城棗貴了我跟你講! “四小花旦反響怎么樣?” “議論特別多,主要各家影迷在吵,像蔣琴琴、王燕、李曉冉的影迷都不服,但也沒什么硬貨。這幾個無論商業性還是榮譽,都比不上。” “其他演員有想法么?” “我們明里暗里都溝通過,其實明白自己差點,嘴上也說不出來。” 林樂怡舉手:“琴琴好像被刺激到了。” “怎么著?” “她不想演穆念慈了,說不能浪費青春,要走演技派。” “哈!” 許非樂了,道:“不演就不演吧,想提高是好事,以后多給她接有挑戰性的角色。” 琴琴有演技的,只是經常被忽視,《喬家大院》就同時拿了飛天和金鷹視后,還認識了陳·司馬臉·建斌。 “四小花旦現在看不出什么,幾年后就曉得了。她們就是一線標桿,但資源也不用刻意傾斜,拍戲仍然以合適為主。 我說下以后的路線……” 不管是不是自己部門負責,齊刷刷拿筆準備記錄。 “周遜的電視劇足夠了,到此為止,以后主打電影,商業、藝術結合。既能扛票房,又能拿獎。” 刷刷刷! 林樂怡揮毫寫就:“小寶貝兒。” “章子儀不要接電視劇,永遠不要接。電影路線跟周遜類似,商業、藝術結合,但要偏藝術一點。要把她打造成年青一代的逼格標桿,提起來高大上那種,另外海外影片要多留意。” 林樂怡又寫:“工具人。” “小桃紅走親民路子,多拍貼近老百姓生活的作品。她實力用不著擔心,也要往拿獎專業戶上發展。 不適合的角色一定不要接!” 比如什么峨嵋天才女弟子被個吹胡子瞪眼的老流氓強行舌吻的故事。 林樂怡:“許總的白月光。” “小曹影就照現在的路線,但作品質量要全面提升,告別庸俗的爛戲。另外她打戲很受好評,可以考慮發展。 我對她的期望,是要做到扛票房的程度。” 林樂怡:“家中有女初長成。” 隨后,電視劇部門的匯報今年安排。 許非幾乎不怎么管了,大體上聽一下,大劇抓一下,放權極大。而他聽著聽著,忽然捕捉到一個名字。 “《金粉世家》?” “對,游健鳴跟央視合作的。” 游健鳴與鄧建國等人一樣,90年代后期崛起的民營影視人,投拍過《小李飛刀》《中華英豪》。 “這戲我們沒投資?” “沒有,一是覺得膚淺太爛,二是我們選擇跟浙省臺合作射雕,央視有點小情緒。不過平臺在這放著,肯定能火一把,而且請了陳昆當主演,我又把楊樰和鄧朝塞進去了。” “楊樰演誰?” “金家三少奶奶。” 許老師想了想,《滅門之三少奶奶的逆襲》! “幾月開機?” “說是夏天。” 那人奇怪許總如此關注,也不敢多問。 電視劇嘮嘮叨叨,無非就是今年拍什么,演員演什么。西瓜工作室已經非常成熟,一是流水線生產能保證質量的作品,這是基數。 二是突破創新或傾斜資源,打造年度大戲,這是份量。 ;等這邊說完,電影瞬間冷清。 只馮褲子開口:“我有個本子叫《溫故1942》,劉震云的原著,頭兩年我們就在搞這個,前不久送去審查了。” “然后?” “還沒結果,估計是過不了,但沒關系我繼續改,改到他們給我過為止。而且我做了兩手準備,還有個點子叫《老吳太太》。” 記憶出現空白。 許非問:“大概什么故事?” “是篇散文,講中國的一個70多歲老太太,和一個中年男子在美國發生的故事。” “難道是愛情?”一人驚呼。 “庸俗!” 馮褲子先用藝術家的姿態痛斥,又以藝術家的語調道:“說這男的去紐約出差,在音像店認識一個租片的東北老太太。 倆老鄉一聊,老太太的丈夫是果黨軍官,當年潰敗后跑到美國。現在老頭死了,兒子死了,自己住,給人干點零活…… 于是就產生了一段很奇妙的友情。后來男的回國,等再去紐約時特意帶了東北大酸菜,結果聯系不上,估摸是死了。” “哎喲,你這不是賀歲片啊?” “故事倒挺好。” “聽著傷感。” 馮褲子沒言語,看向許總。 許非把記憶理了理,順了。 歷史上,馮褲子在2002年沒有任何作品,03年才開拍《手機》,因為項目全黃了。 最初是鼓搗《天下無賊》,沒過審;又鼓搗《溫故1942》,也沒過審;又鼓搗《老吳太太》,應該也沒弄出來。 眨眼大半年浪費了,直到劉震云給他《手機》的小說。 而今年有《英雄》上映,一切票房都是渣渣…… 許非思索片刻,算了,還是按軌跡走吧——雖然明年有《功夫》。 “你哪個劇本過了,給我拿哪個吧。” “成。”馮褲子點頭。 這些事情討論完,還剩最后一項。 自許總成為領袖,每年都有來打秋風的。當然,有些是打秋風,有些是實在沒辦法來求助的。 “路學長導演想請您投資,片名叫《卡拉是條狗》,講京城辦狗證政策的,一個小人物找狗巴拉巴拉……” 內容大概講了講,在場人都認可:“本子好!” “有內涵。” “現實主義題材,還能過審,不容易啊。” “可以投拍,演員他有人選么?” “沒有。” “讓葛尤去吧。” 眾人震驚,許總很支持這片子啊! “還有一個,李楊導演,片名叫《盲井》。講黑煤窯、黑團伙的故事,98年那三大案還記著么?” “我記著,干死一百多人!” 1998年,三起特大礦洞詐騙殺人案,三個團伙,一共干死176人。后來寫成一本小說叫《神木》。 “這能過審?” “禁片啊!” 大家議論,別看許總拍商業片,但他一向提倡“藝術、商業兩條腿走路”,能上映的支持,不能上映但像《盲井》這種,也會支持。 《盲井》什么意義呢?電影本身的存在,就是意義。 “你聯系陽光,讓他們幫幫忙,以港方名義投資。反正是禁片,從香港送出去參展也方便點。” “明白!” “好,散會!” (冇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