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從1983開始 >> 目錄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幾度秋涼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幾度秋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1983開始 第一百一十五章 幾度秋涼 西單,電報大樓。 許非進到大廳的時候,耳朵都快炸了,仿佛被一百個人圍著,對著自己的耳朵瘋狂大喊。 他揉了揉耳朵,糟心的看著一排排長隊,擠在一處末尾。探頭往前看,烏央央全是人,最前面好像是個老頭。 別看老,喊的清清楚楚,“喂?喂?聽不見啊!你說話了么?” “喂?喂?” 喊了半天,貌似一句正事沒說,窗口里面坐著話務員,戴著大耳機,“你好,360元。” “啥?我一句話都沒說,咋就360了?” “您是往日本打的國際長途,就這個費用。” “這,這……” 老頭急的要暈倒,話務員超級有經驗,叫過同事給送到里屋溝通。 “好了,下一位。” 跟著是個穿西裝的中年人,往粵省打,結果也是“喂!喂!” 許非看的鬧心,還必須得排著,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輪到自己。 “往鞍城打。” 他拿起話筒,撥動轉盤,心中祈禱千萬得接通啊! 就聽茲拉茲拉雜音亂響,過了會安靜了些,又過了會,一個熟悉的公鴨嗓傳來。 “喂?” “大爺,我小非……” 他松了口氣,用最簡明的語言說了一遍。 那邊挺詫異,道“講評書?晚會這種形式不適合講評書吧,沒頭沒尾的,再說一講二十分鐘,也不可能給我那么長時間。” “不是讓您真講,就是以評書的形式說說過年的來歷啊,風俗啊,民間故事什么……哎我艸!” 許非一手捂著耳朵,也扯著脖子開始喊“不是說您啊,我在電報大樓呢!我的意思是,您自己編個小段,幽默點,順帶給大伙拜拜年,不超過十分鐘就行!” “哦,那還可以。不過我這段忙,不敢保證參加。” “沒關系,您先編著。我跟臺里溝通溝通,看能不能直接到二輪審。” 許非晃晃腦袋,有種解脫的趕腳,“多少錢?” “二十五。” 真尼瑪貴! 他摸出二十五塊錢遞過去,急慌慌逃離這個破地方。 八十年代,市內短途電話得到了一定發展,但長途電話仍然不便,得到電報大樓或者大點的郵電局去打。 線路忙,通話質量差,人還多,經常帶著午飯去排隊。當時有個說法,叫打長途“四害”錯號、串話、掉線、雜音。 至于普通的,通常一部公用電話負責一片街坊,專門有人看著,接到電話就記下來,然后去通知街坊,距離近的干脆喊一嗓子。 家庭電話根本裝不起,要好幾千呢。 許非騎著車到百花胡同附近,先去澡堂子泡了倆小時,之后才回家。 這一個月忙忙叨叨,作息紊亂,總算把人定了下來。歌舞類六個節目,語言類暫定三個節目。 單田芳講評書小段,趙媽一個小品,《便衣警察》主演一個小品。 他本想找本山大叔過來,想想放棄了。 本山大叔這會還是個民間藝人,好像在什么縣的劇團。《摔三弦》應該有了,裝盲人裝的賊像。 京臺春晚畢竟不是央視春晚,包籠性不強,像楊立萍、騰大爺、趙老師,好歹都是在京城混的,單田芳那是全國聞名。 本山大叔呢,一個東北縣市級的民間藝人,連鐵嶺這么大的城市都沒沖出去,他咔嚓就來個邀請,來參加京臺春晚吧。 要是參加遼臺春晚還說得過去。 更主要的是,他不確定這階段的本山大叔,能否被京城觀眾喜歡…… 天蒙蒙黑的時候,許非進到書房,開始構思小品編排。 剛有點思路,燈忽然滅了,估摸是臨時停電,遂點了蠟燭。 他手里捧著厚厚的一摞資料,都是文藝部采集來的真實案例,一頁頁翻,連連驚嘆,要不怎么說藝術源自生活呢? 像他開玩笑講的,兒子在邊防,老母親思念成疾;媳婦兒馬上要生了,丈夫在外面執行任務……還真的有! “咦?這個不錯!” 許非忽地眼睛一亮,發現一篇挺有意思的的報道。說一個警察小伙子,親戚給介紹個對象,相了兩次都沒相成,一次是替照看妻子的同事加班,一次是突然有任務。 第三次時,小伙子又遲到,因為路上順手抓了個小偷。 最后成沒成他不知道,但這事例非常棒,而且他想起后世有個小品,“我不下崗誰下崗”那位演的。 講一個疏于照顧家庭的警察,不得已帶著個小偷,去跟妻子談判…… 完全可以改良啊! 就按照事例來,相親相到第三次的小伙子,路上抓了個小偷,眼瞅著時間要到了,只能帶著小偷去見相親對象。 剎時間,許老師文思泉涌。 沒寫過小品,索性按劇本的形式寫,刪刪改改,增添了不少原創內容,也更符合時代特征。 剛好給《便衣警察》演,胡亞杰、伍玉娟、申君宜。 完成這個,趙老師的就好辦了,《英雄母親的一天》! 當然也得修改的貼合年代,尤其那個兒子的身份,一定要改成警察。 而許非寫著寫著,冷不丁想起一件事來——趙老師不識字! 老太太生在舊社會,自幼在戲班里,沒念過書,學戲文都是口口相傳的。 演車遲國國王的趙玉秀,在《西游記》再聚首時說過都是自己一句一句念,然后她一句一句背,但等到了鏡頭前,一過戲,分毫不差。 后來老太太成名了,就雇了個保姆給自己念臺詞。 她起初挺忌諱這事兒,不愿意被人看成沒文化,所以不說,但晚年也看開了,比如《打工奇遇》那四個字。 原本是八個,“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老太太練了一個月才把字練好,可惜時長不夠,便舍掉了四個。 后來有節目采訪這事,她就自己打趣,“我一定要摘掉沒文化的帽子!” 這大半夜沒燈沒亮的,就點著一根蠟,許老師情緒也上來了,刷的撕掉稿紙,重頭開寫。 如何更接地氣,更有包袱,起承轉折更加順暢。 九月下,大觀園。 一場夜雨過后,清早竟有些涼了,池里的水又寒了幾分,翠減紅衰,殘荷消瘦。 今兒只有兩場戲。 《紅樓夢》拍到現在還剩幾十個人,能來的都來了,因為今天過后,主體部分便正式殺青,進入后期制作。 寶玉、黛玉、寶釵、鳳姐、賈璉等一干主角站在外圍,看著幾個小丫鬟走過場。以往都盼著每天的工作快點完成,此刻卻似希望永遠繼續下去。 “停!” 王扶霖終于喊了一聲,頓了頓,道“好,過了!” 一片安靜。 “好了,你們解放,我們也解放,大家收拾收拾先回去!” 任大惠拍著巴掌招呼,眾人這才行動起來。 陳小旭埋在張儷肩頭,輕輕蹭了蹭,張儷揉了揉她的頭發,倆人跟著大部隊返回。 待到賓館,劇組又召集了一次會議。 王扶霖看著底下的面孔,一張張再熟悉不過,開口道“到今天為止,《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就算完成了,剩下一點便是查缺補漏,然后便是后期制作。 我們這個組,這個組,也終于到散伙的時候……” 王導面容淡定,卻說不下去了。 任大惠接道“大家先不要走,賓館我們定的日期還沒到,可以住到月末。臺里準備搞個聯歡晚會,算是我們的散伙飯吧。過幾天我們會正式發請柬,希望都能來參加,畢竟……” 他也沉默了片刻,“可能是大家最后一次相聚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