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奮斗在洪武末年 第239章 微服私訪上癮的朱元璋
朱元璋充滿了驕傲自豪,把儲藏黃冊的地方展示給了柳淳,人丁戶口,不單是名字和數字那么簡單,而是實實在在的國力。
每年能收多少田賦,征多少丁稅,動用多少民夫,全靠這些黃冊。一家之主要知道有多少家底,身為皇帝,自然要知道自己能有多少人丁。
朱元璋決定立刻把黃冊放在玄武湖的湖心小島,四面環水,仔細起來,永遠做為大明朝廷征稅的依據。
“從此之后,天下大定,朕無憂矣!”
老朱放聲大笑,柳淳卻下意識搖頭,要真是按照這玩意去做,不是天下安定,而是麻煩的來了。
老朱惡狠狠瞪著他,“臭小子,你有什么趕快說!要是藏著掖著,小心朕不客氣!”
“陛下,臣說實話,我怕陛下生氣啊!”柳淳為難道。
“朕沒有那么小心眼,連實話都容不下,朕豈不是成了昏君!”朱元璋怒沖沖道:“講,趕快講!”
柳淳沉吟道:“陛下,依臣所見,這個黃冊只能充當參考,實際的作用不大!”
“什么?”
老朱氣哼哼道:“朕花了二十年的心血,你竟然說沒什么用處?”憤怒的老朱簡直想把柳淳揪過來,狠狠打幾拳出氣!
柳淳跟老朱相處久了,表面上一副惶恐的樣子,可實際上卻不怎么在乎。
“陛下,正因為用了二十年,所以才失去了作用。”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臭小子,你必須說出道理來,否則朕絕不客氣!”
“臣斗膽請教,陛下這二十年,添了多少皇子和公主?”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十幾個皇子,十幾個公主是有的,朕記不清了……怎么,你想說朕是昏君?”
柳淳忙擺手,“臣不敢,臣只是想說,盛世滋丁,皇家人丁興旺,是好事情。只是民間也是如此,二十年足夠一個年輕人抱孫子了,所以說,這個黃冊用二十年時間,陸續修好,民間已經時過境遷,意義不大了。”柳淳說完,連忙低下了頭。
老朱吸了口氣,二十年前,他還剛當皇帝不久,那時候十幾歲的少年,就像柳淳這么大的,剛剛成丁,娶了媳婦,生了娃,孩子算起來也有十七八歲了,論起來也能當爹了……
“臭小子,你把話說得仔細一點!”朱元璋找了把椅子坐下,按著大腿,虎視眈眈聽著。
柳淳沒坐的地方,只能道:“啟奏陛下,臣以為人丁是流動的,是不斷變化的。比如說,歷經大戰,開國之初,各地的男人戰死極多,統計黃冊的時候,就會出現丁口稀少,而戶口眾多的問題。如今立國二十多年,百姓安享太平,最關鍵的是陛下奉行均田,百姓能夠吃飽飯,自然會拼命生孩子,三個五個是少的,多數夫妻能生十幾個孩子,假設其中一半是男孩子,便是五個。開國的一個男丁,到了現在,父子加起來,就有六個之多。”
身旁的朱標是個不錯的捧哏兒的,他不解道:“丁口多了?難道不好嗎?”
“殿下,人多力量大,的確不錯。可問題是這個賦稅徭役,要怎么征?”
“這個……寧可少征一些,也不要盤剝百姓,按照這個黃冊,應該只征父親一人的,六個人承擔一個人的賦稅,應該容易很多。”
柳淳道:“殿下所言極是,可問題是父親會老,會死啊!到最后,還要落到幾個兒子的身上。”
這時候朱元璋道:“父死子繼,讓長子負責就是了。”
“陛下,這的確是個辦法,可問題是人口增加,土地增加的卻遠不如人丁增長,而且人口也不會一直膨脹下去……”柳淳覺得有必要給老朱普及一下基本的人口知識。
所謂戰后嬰兒潮,在歷次由亂入治,都是存在的。
簡單說,打夠了,天下太平了,到處都是空下來的荒地,老百姓自然會努力生娃……目前明朝就處于戰后嬰兒潮的收獲期。
但是隨著土地被瓜分一空,糧食產量到了一個瓶頸,財富分配不均,土地兼并嚴重。
在這個階段,就會有很多男人,找不到媳婦,另外呢,又有很多有錢人三妻四妾,家里雇傭了一大堆的傭人仆婦。
這樣的結果就是有機會成親生孩子的男女減少,人口增加進入了瓶頸。
所以縱觀歷朝歷代的興衰,都跟人口和土地脫不開關系。
偏偏由于缺少統計學,也缺少對人口知識的研究,歷代的征稅,都有很多難以克服的弊端。這一點在明朝的身上,尤其嚴重,很不幸,老朱要負主要的責任。
“陛下,就拿前面的例子來說,長子繼承父親納稅的義務,那他是不是也要承襲父親的土地?不把父親的田地傳給他,他靠什么納稅?試問其他幾個弟弟要不要分土地?又該如何養家活口?”
“這個……分家還是不好的,兄弟們就不能在一起嗎?”
“當然可以,但問題是,一個普通的農家,靠著區區的田地,能支撐起好幾個兄弟的婚禮嗎?他們娶得起媳婦嗎?這些兄弟們有甘心留在家里嗎?”
柳淳冷靜道:“根據臣的觀察,近年來,到京城謀生的壯丁越來越多,蘇州等地的作坊,也雇傭了許多工人……沒有辦法,他們父輩分得的土地,根本沒法讓他們過富足的生活,而且很多人從出生之后,根本就沒有土地可以過活。窮則思變,入城打工成了必然的選擇。”
“有些人成功了,過得日子比留在鄉下的兄弟還要好,而留在鄉下的兄弟,卻要承擔賦稅,他們的日子越發艱難,如果遇上了天災人禍,就不得不賣出土地,一旦他們生存不下去。不是變成不再納稅的佃農,就是追尋兄弟的腳步,也跟著進城務工,從此之后,不用納賦……如此一來,朝廷的稅源根基,就會遭到破壞。臣已經看到了苗頭,最多十年二十年,黃冊上記載的丁口,可能連一半都不到。朝廷是繼續按照黃冊征稅?把兩倍的負擔,加到老百姓頭上,還是直接放棄一半的稅收,造成國用緊張?”
“啊!”
朱元璋和朱標同時吸了口冷氣,尤其是老朱,他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柳淳,你所言可有根據?”
柳淳信心滿滿點頭,“陛下不信,可以安排人四處探訪,便知道臣所言是真是假。”
老朱雖然還在猶豫,但已經信了八分,畢竟柳淳所講,不是什么難懂的道理,非常淺顯直白。
朱元璋對丁口造黃冊,對田地造魚鱗冊,都是為了作為征收的依據。
他把這兩個冊子,視作鎮國之寶,大明的根基!
放在了無與倫比的位置上,但他想得很簡單,天下太平了,百姓安居樂業,生息繁衍,子孫越來越多。他按照黃冊征稅,只要不增加,老百姓的負擔只會越來越輕,不用擔心的。
可事實上,朱元璋,或者說歷代制定稅法的君臣,都犯了個嚴重的錯誤,就算人口還在增加,但人口的結構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些地方會人口暴增,而有的地方呢,人口不但不會增加,還會因為年齡增大,造成丁口的減少。
說白了,就像很多的農村,年輕人不斷外出務工,不斷進入城市,留下來的人還是那么多,但一年比一年老……還讓這些老人去承擔原有的稅賦,那是非常不公平的。
朱元璋雖然極力壓制商業,維護小農經濟,但是由于龐大的勛貴集團,還有逐漸成型的官紳集團,他們全都享有一定的免稅特權。
作為納稅大戶的農村經濟,正在崩解當中。
也幸虧朱元璋對百官向來不手軟,要不是殺了那么多官吏豪強,二十多年,足夠他們把京城周圍的土地都給吞到肚子里了。
不用看別的,就拿唐朝的貞觀之治來說,李二對門閥世家算寬容的,可到了他的晚年,關中之地,兼并就已經非常嚴重了。大唐盛世的根基已經動搖,府兵制也出現了崩壞。
從這個角度來看,朱元璋做得其實比李二更好!
可老朱卻很不滿意,他聽完柳淳所講,立刻讓錦衣衛下去探查,三天之后,呈報陸續送來了。
老朱拿在了手里,越看越揪心,柳淳所講的東西,幾乎全都應驗了,而且還要更加嚴重!
“唉!朕的江山,怎么會這樣!”
老朱氣哼哼一拍桌子,他對太子朱標道:“你立刻準備,跟著我去下面私訪!”
“啊?父皇,你要去私訪?”
“嗯,不親眼瞧瞧,光是聽他們講,還遠遠不夠!”老朱這是微服私訪上癮了,也不知道他能看到什么……“”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