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勒胡馬  >>  目錄 >> 第四十三章、農與工

第四十三章、農與工

作者:赤軍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赤軍 | 勒胡馬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勒胡馬 第四十三章、農與工

索時代的長安城,與其說是國家首都,還不如說是保護天子的一座大堡壘,因為他單抓軍事,民政方面徹底苦手,只能無為而治。

所謂無為而治,是指秦州之事,一任司馬保妄為,雍州各郡國之事,由焦嵩、竺恢等人專斷;朝廷實際只能控制長安周邊的六七個縣而已,尚且長吏缺乏,只命主簿、功曹,除了收糧外,啥事兒都不管。

因此長安的財政狀況才會始終不見起色,六七縣之賦還未必收得全怎可能供應索、麴的數萬大軍所需?全得靠涼、秦、梁三州,和雍西、雍北各郡國的供輸。而等到巴氐據梁,司馬保斷絕隴道,使涼州貢賦不通,再加上焦嵩等人亦謀割據,只是有一搭無一搭地送幾車糧谷來應付差事,長安當即捉襟見肘,時常有斷糧之虞。

所以在原本的歷史上,劉曜圍城才不過三個月,便“京師饑甚,米斗金二兩,人相食,死者太半;太倉有曲數餅,允屑為粥以供帝,至是復盡……”那么大一座城池,數萬兵馬所聚,竟連半年的儲糧都沒有……

裴該既入長安,就必須得改變這種岌岌可危的局面,只是他也不可能憑空變出糧食來。從前的糧秣多由徐州輸運,加上路途遙遠,幾乎把徐方給掏空了,難以為繼;而祖逖在河南才剛開始恢復生產,還把大批物資用去重建洛陽宮闕,也沒多少富裕的可以輸入關中。好在劉曜已被趕跑,平陽方面暫時也不會向河西動兵且有祖逖在河南牽制,只要牢牢守住幾個渡口,亦可阻之于境外裴該得到了一段恢復生產,籌集軍糧的相對安穩的時期。

不過先不著急措手因為再怎么努力,今年的秋糧肯定就這些啦裴該先把諸尚書郎及自己幕中下吏撒將出去,到各縣去勘察土地和民眾的狀況。等到出征始平、扶風歸來,情報也搜集得差不多了,他才與裴嶷、梁芬、荀崧、華恒等人反復商議,確定了秋后的生產計劃。

首先是農,裴該把盧志父從華陰調回來,任命為京兆太守,讓他先把長安周邊各縣的土地、民戶數量、狀況統計出來,規劃生產。京兆九縣,原本有戶口四萬,如今因兵燹而歿、流者超過八成,還不足一萬戶,空出了大片土地。裴該下令以建興四年秋九月收糧之時為限,凡無主的土地一律沒之入官。超過這個期限,即便本主回來,手持田契,那土地也跟你無關了。

然而通過調查發現,荒的田土當中,超過半數全都寄在各大豪門名下,這些豪門雖然大多落荒而遁,卻總會留下幾名成員護守祖業就好比長社鐘家,舉族俱徙,還要留下一個鐘聲官府前來勘察,這些成員就把田契拿將出來,說某處某處是有主的,不可妄收……

為此裴該,也包括他所授意的梁芬和荀崧等重臣,親自出面,花了很大功夫與各家協商,軟磨硬泡、恩威并施,要求他們把名下空有田契,卻無人墾種的土地暫借給官家,期以十年。

裴該從前在徐州打土豪、分田地,在關中卻不方便再搞那一套了。一則關中豪門甚多,雖然不比河南、兗、豫,比起徐州,尤其是淮南地區來,數量和等級則都要上一個臺階,裴該方欲安定人心,招攬關中士人,實不宜純用暴力壓制。

裴該骨子里其實很瞧不起那些世家豪門,那不但是一票惡心的封建食利階級,而且其中八成以上都是蠹蟲,對國家、民生毫無裨益。但社會環境擺在這兒,他同時也不得不無奈地承認,若要安民、定國,還偏偏離不開這些家伙……這年月識字率很低,別說平民百姓了,即便寒門士子,真能通讀經史的也并不多。固然通經未必能任事,但若不讀經,非但眼界不廣、心胸不寬,而且光來往公文你就搞不定啊,怎可能做官為吏?

換言之,只有掌握了文字知識先不管有用沒用才是命中注定的統治階級,文盲國度是肯定建立不起來的。

所以裴該才被迫要和世家做一定妥協,至于扶持寒門,使其崛起以拮抗世家之事,沒辦法,總得等社會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再說吧。如今寒門中若有人才來投,裴該必然青眼有加,但要他自己跑鄉下去尋賢,無益于大海撈針也。

其次就是百姓大多死散逃亡,剩下的數量太少,根本就掀不起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來,裴該想煽動農民鬧革命,也缺乏足夠的基礎啊……

因而只能向豪門商借田土,反正你們短時間內也雇不到人,墾不了地,不如暫借于朝廷。天子親自下詔,尚書頒行制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寫著,這些田地的所有者還是你家,朝廷絕不會私行吞并。

當然啦,若等裴該勢大,朝廷穩固,說吞你的田也就吞你的田了,只要把事端維持在可控的范圍內,不同時得罪所有大族,還怕你等翻天不成么?

在這件事上,韋、杜兩家做了表率。韋鴻既入裴該之幕,自不便輕易違旨,得罪上官,相反,他搶先站出來表態接受朝廷之命,會為自己乃至族人的晉身鋪平道路。至于杜家,杜終究與裴該有親,他本人又是個沒什么主意的,裴該親自前往探病,哄上一哄,也便欣然應命啦。

反正只是借嘛,又不是強占。而且若非裴該北伐,直入關中,我等如今還將在南方卑濕蠻荒處棲身,這些田土與我何用啊?

京兆大致搞定之后,裴該便又命其余各郡國從之行事。其中自然也有幾家不開眼的豪門,或者主事人是愣頭青,但多數家業不廣,力量小弱京兆韋、杜,安定胡、梁等二流家族都聽命了,那些三流乃至四流家族還能掀起什么風浪來?你若不允借田,正中下懷,乃可以黨同叛賊焦嵩,或者勾連胡部彭盧之名,舉族抄滅,不光田土,連家宅、墓地都一律充公!

裴大都督養了這么多兵,不是吃素的,而且只要說因為某家某家不肯聽從朝廷之命,軍糧才會欠缺,你瞧士卒們抄起家來,乃至殺起人來會不會手軟?

田地歸公,或者暫且歸公之后,便擇其肥美處,召聚流民屯墾,一如昔日徐州之政。經過漢末以來的長期兼并,即便沒有胡亂,關中民戶都有超過四成為佃,即便自耕農大多數也耕地不足,被迫要在農忙時節幫豪門打短工。很多佃農離散之后,未必還愿意再去找舊東家,自耕農則多數遺失了田契或者被豪門趁亂侵占等再返鄉,無地可耕,便只能由官家組織民屯了。

要知道這年月之人,大多安土重遷,老百姓除非實在活不下去了,否則是不愿意遠離故土的略陽、天水等六郡晉戎百姓因為天災和齊萬年之亂而被迫入蜀,不知道遭了土著多少的欺壓,矛盾終于激發,才誕生李特的“流民大營”,有了巴氐之亂,即可為證,真所謂“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啊!

故此因為兵燹而逃亡的雍州百姓,大多數跑得并不遠,或西入秦州東方去不得也或南至梁州,甚至于很多只是躲進了南山(秦嶺)之中,等聽說胡寇已退,關中初定,裴該又遣人專門去宣講政策,他們陸陸續續就都回來了。只是雖然回來,卻多數無田可耕,當即被官兵綁去屯墾雖號民屯,那也是強迫性的,無田無業者一律捉捕入營,不放其在鄉間游逛。

當然啦,裴該還是給吊了根胡蘿卜,許諾只要奉公守法,老實墾荒,三到五年之后便會釋放出營,而且還給他們分田分地,可傳永世。

具體屯田政策的實施,一開始交給了徐渝,不過徐子垠工程為長,理民卻短,他善選了適合墾殖的地區,規劃了各種水利工程,但等到真的把流民擄來,該動工了,卻管理得混亂不堪,逃亡者與日俱增。裴該聽說之后,只得換人,命韋鴻暫代其事地頭蛇應該比較方便管那些老百姓吧。

農業之外,就是工礦業了。關中地區原本礦產豐富,但經過秦漢以來數百年的利用,可采之礦盡其一半更多的埋藏在地下,以這年月的技術根本就挖不出來。漢武帝于元狩四年宣布鹽、鐵官營,當時設置在關中的鐵官共有七處,而等到東漢班固著《漢書》,于《地理志》中記載,卻只余四處而已,分別為:鄭、夏陽、雍和漆。

其中鄭即下,縣城在渭北,鐵礦卻在渭南,距離長安城相當近便。漢光武時曾有南陽太守杜詩發明水排,借用水力鼓風冶鐵,裴該前世讀史,也知此事,就借著探病的機會向杜詢問,說你家中可有相關記載,能夠復制其器啊?杜連連搖頭:“我家本自南陽遷來關中……”言下之意,杜詩既然能做南陽太守,就說明他不是南陽人啊,跟我們五百年前或是一家,但分流已久了,我家里怎么可能留存有他的發明信息?

裴該無奈之下,只得命徐子垠從無到有,重新發明……要說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浩若星海,可惜的是官府并不重視科技天文技術除外加上周期性的天下大亂,很多發明都失傳了。比方說張衡的地動儀,就只在《漢書》中略略提過一筆而已,后世博物館里擺了好幾種復制品,皆由書中十幾字揣測而得,跟原物距離究竟有多遠,誰都不清楚。再比方說指南車,據傳黃帝造之以破蚩尤之霧,但到了漢代便已失傳,曹魏時大發明家馬鈞還得重新再發明一回,然后……馬鈞的指南車同樣也失傳了。

好在水排的原理并不復雜,在裴該的指點下,徐渝很快就再次成功發明,重啟鄭地的鐵礦。只是管理礦山、打造農具、軍器,同樣用不上徐子垠,裴該便將此任授予了新近來投的柳習柳季言。魏晉鐵官本歸地方管理,裴該將之收歸中央,仍按漢制,隸屬于少府新設金部校尉,總司天下礦藏。

柳氏也是河東大族,本籍解縣解縣梁亦不如解縣柳赫得姓之祖據說就是那位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柳氏在漢代本來貧寒,最多也就出過一名齊相和一名光祿勛而已,但入晉之后卻不同了,原因是賈充之母即為解縣柳氏……柳軌因此得任吏部尚書,其子柳景猷(以字行)曾任侍中,孫柳耆任汝南太守、柳純任太常卿。

永嘉亂起,時柳耆已歿,其子柳恭、柳琚仍留老家,筑堡自守,柳純則領著一大家子先從河東逃到洛陽,繼而又從洛陽逃到襄陽。等到中原初定,裴該親自寫信請他回來,老頭兒還想觀望風色,借口年老不良于行,只派了兩個兒子柳習、柳卓入關。裴該與二子懇談之下,感覺勉強合格,于是便命柳習擔任金部校尉,柳卓入己幕為書記。

柳習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要把長安郊外的銀礦和鄭地的鐵礦恢復起來,下一步再考慮漆、夏陽等地鐵礦夏陽地近黃河,也方便用水排鼓風鍛冶,并以水運輸送鐵錠,但可惜一河之隔就是胡境,多少存在著危險性;漆縣道路難行,雍地近于秦州,因此也都暫且先放一放。

除了銀、鐵外,關中別無礦產其實也有,只是當時人不知道尤其缺銅,所以裴該才說我要用錢都得從徐州發運,手頭實在拮據啊……

至于那些鐵礦,都是舊礦,只要人手足夠,恢復生產很方便。可是人手從哪兒來呢?裴該一方面把自家軍中工匠多數暫借于柳習,去開礦冶鐵,打造兵器和農具,一方面將當日因索而下獄的很多囚犯全都“輸做左校”左校隸屬于少府,掌管工徒,換言之,專司苦役和勞改犯。

至于歷次戰爭所俘獲的少量晉人和大批胡卒,此前就一直被逼著做苦役,但天下之苦,還有能超過挖礦的嗎?老老實實都給我去挖礦挖到死吧!富品中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勒胡馬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