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企業發展的困境
在國家眼里北方工業集團已經成了國家的一個聚寶盆,把石頭扔進去出來的就是金元寶,劉瑯的能力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國家是想讓劉瑯多多收購一些企業的。
當然,那些“破爛”企業還是算了,北方工業集團已經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再讓他弄一些“破爛”企業就真是相當于收破爛了,對北方工業集團也是一種負擔,而且效果也未必好,那就擴展一下,讓那些規模大、員工素質高,同時還留有不少可用資產的企業加入進來,他們起碼不會像“破爛”企業那樣從頭做起呀!制只要劉瑯同意,這樣的企業即便是送給他也行。
把企業送給一個人可是犯罪行為,這種事放在別人身上那是萬萬不可,但是劉瑯除外。
你說劉瑯貪圖一個破廠?別開玩笑了,人家的身價都有十幾億美金了,你一個破廠子值多少錢?滿打滿算能有千萬美元?而且廠子還負債累累,買過來要開工資要購買設備這些下來還是錢呀!劉瑯自己家的企業蒸蒸日上他會再去弄一幫破爛貨嗎?這就是自找麻煩,最直接的證據證明他不貪錢就是國家給他那幾個億的工業發展資金基本就沒怎么用,全部都給了阜城,阜城正是有了這些錢才能更好的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相反劉瑯還自掏腰包搞了棚戶區改造,建造了一百多棟樓房,他要是貪財能這么做嗎?
更重要是劉瑯真沒有私心!起碼在國家的工業發展他太大方了,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怎么發展起來的?還是每年得到劉瑯幾百萬美元“恩賜”,沒有這些錢行嗎?還有中芯科技,不也是劉瑯第一個倡導發起的,沒有劉瑯很多人現在恐怕連芯片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呢!
現在劉瑯又無償將“探索一號”的所有資料貢獻出來,他要是有私心能做的這么“絕”?
正因為這兩個原因讓國家的高層們完全相信他,甚至到了劉瑯提什么要求都要盡量滿足的地步,簡直拿他當成了一家人。
現在江波濤就主動提出讓劉瑯買下哈市機床廠與東陽機床廠,當然,決定權在劉瑯手里,只要他同意這件事就成了。
“當然可以!”
劉瑯點了點頭。
“太好了!總算甩出兩個包袱…………不對,是總算又有兩家企業可以活下來了。”
既然劉瑯答應下來,那就證明這件事就成了,別說江波濤會緊跟不放,就是哈市和東陽市也會把他當成救命稻草。
這兩座城市都是小城市,城市規模還沒阜城大,經濟水平也比不上,劉瑯買下它們無疑可以讓兩家廠子起死回生,當地政府自然也松了一大口氣。
當然,這前提是兩家企業不能離開,一家企業的搬遷是很復雜的,倒不是說設備和廠房的問題,主要是員工愿意不愿意來,他們都是當地人,父母、孩子、愛人,整個家族都在當地居住,一大家子當然不能一起跟來,如果企業搬遷勢必會造成職工的流失。
劉瑯倒是希望兩家企業搬到阜城,這是企業的成本問題,搬過來就可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各種成本也會降低,比如哈市距離阜城超過六百公里,之間都沒有直達的火車,東陽機床廠也是如此,這么遠的距離運輸成本都不少。
不過在短期內劉瑯不會要求企業搬遷,畢竟兩家是“羅漢廠”,員工不少,哈市機床廠有五百多名員工,東陽機床廠也差不多,兩個企業加起來超過一千人了,跟北方機械工程建設集團也沒差多少,如此大規模的搬遷可不是容易,還是先把企業的工人水平提高起來。
可以說,自從探索一號數控機床研制成功后,北方工業集團就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安安靜靜的躲在阜城專心生產了,企業和國家都會依靠他們,沒辦法,誰讓你的技術那么好呢,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這是你的義務。
劉瑯已經向江波濤和國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北方工業集團可以參加一些專業研討性的會議,但絕對不會搞所謂的形式主義,甚至不會接待來自全國各地所謂考察學習的企業,這幫人來了有什么用?能學到什么?除非你能給我帶來好處,要不然北方工業集團不會理你。
這種話也就劉瑯敢說,而且說到做到,當然,國家完全站在劉瑯這一邊,他們“討好”劉瑯還來不及,哪里敢得罪他?
再說了,劉瑯所說的的確有理,現在就有不少企業“附庸風雅”,經常是以考察的名義去旅游玩耍,有些部門也是跟風,名義上是學習對方的先進經驗,事實就開了幾個座談會,說一些沒有任何價值的套話,企業還要相陪不敢怠慢,有時連自家的生產工作都忘了,然后呢?然后就沒下文了。
部門機構主要是幫企業解決問題,而問題也不是靠開會就能解決的,國家發現這個問題后也在商議出臺某些政策,進而釋放企業本身的活力。
企業發展最好的代表城市是深市、蛇市等這些特區,北方的阜城也很不錯,他們建立了全國第一家行政大廳,統一辦理企業的各種證件,大大增加了效率,很多城市也紛紛效仿,經濟發展提高讓企業飛速壯大,國家管理企業的思路和方法也得與時俱進,這不是你想不想變的問題,而是客觀規律,必須要變,不變就會制約企業發展。
劉瑯答應江波濤要接手哈市和東陽兩家機床廠,魏國昌與王東明兩人自然是非常高興,他們已經打算好了,一旦劉瑯買下企業,二人立刻“跳槽”,到劉瑯手下做事不會錯的,工資待遇是一方面,關鍵是前途無量,這名利雙收的好事情真是千載難逢,一定要好好抓住才好。
要知道魏國昌和王東明級別也不低,是處級干部,在一座地級市里都屬于中層領導,即便企業破產,他們也會享受待遇直到退休,可謂是沒有什么后顧之憂,但做為技術人員,兩個人還是想做一些事情的,不說帶領職工致富吧,可起碼要對得起這些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要是企業破產了,這些人的生活一定受到很大影響,于是就承包了企業決心努力一把,這就是責任感。
但責任感不代表可以成功,兩個人自從當上了總理經就戰戰兢兢壓力巨大,沒有一天能睡好覺。
設備老化、技術落后,產品滯銷,工人們每個月不到三百塊錢的工資,這心氣兒都沒了。
工廠的工人們都是混一天是一天,做為管理者怎么才能帶領著大家闖出一條路來了?
這真的是很難呀!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