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華娛兇猛  >>  目錄 >> 第162章 勝負已分

第162章 勝負已分

作者:仁無愛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仁無愛 | 華娛兇猛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華娛兇猛 第162章 勝負已分

“現在的90后都這么野了么?當著攝像頭的面跟記者搶話筒?”

郁悶記者采訪18歲復旦新生的視頻,在被放到網上的第一時間,就讓許多網友大感有趣。隨著第一批90后成年時間的到來,人們恍然發現,這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了,曾經80后被人稱為“垮掉的一代”,那是形容他們嬌生慣養,吃不了苦,而現在的90后們,卻是如此的自我和張揚。

有些人從這則采訪中,看到了中國令人難以理解的變化和轉折,也有的人,雖然沒有明確意識到,卻在不知不覺中,慢慢修正自己的三觀,更新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了解,這一切,都能從網絡上五花八門的言論和爭吵看出來。

“關注的重點難道不應該是她進了復旦,卻說自己考的不好?尼瑪這一定是在裸的炫耀吧!”

“重點是《英雄記》很好看才對吧?這則采訪本身就是針對《英雄記》來的好吧。”

“我還是對這個妹子更關心,她是上人吧?要不也不會說安云天是上的驕傲。”

“扯淡!沒聽她說自己馬上就要到上上學了嗎?可見她現在根本不在上,更不是上人!她那么說只是因為她即將上的大學在上罷了。”

“沒錯!上人都很小氣,像這種豁出臉面給別人打的事,除非給錢,要么絕對不干!這妹子這么豪爽,一看就是北方人我猜她是邶京的。”

“去你媽邶京的!我說這妹子就是上的!上人一點也不小氣!比邶京人好多了!你們邶京人就會靠著國家政策占便宜!我們上人打心眼里瞧不起你們邶京人!”

“臥槽中國的地域歧視這么嚴重么?”

“就是有這么嚴重!上的老外都看不起邶京的老外!”

“咱們還是說回電影吧,《英雄記》昨天我去看了,是真不錯啊!和老板《三國演義》很不一樣,和《赤壁》《見龍卸甲》啥的更不一樣,反正我覺得,是比老版三國拍的好,不管是服裝道具還是細節,又或者是對歷史人物的還原,都比老版高出一籌。里邊的劉備是真帥!第一次發現劉皇叔這么有魅力,第一次覺得,他真的是個英雄,一點不比曹操差。”

“那當然,也不看看是哪家公司拍的,導演是誰。上從100年前就是中國電影中心,這里拍的片子,是最好的!”

“你可拉倒吧!雷霆影業要真有那么牛,怎么在上的時候拍不出《英雄記》來?怎么偏偏要等安云天這個邶京人來了,總部也遷到邶京去,才拍出來?《英雄記》這么成功,完全是沾了邶京的光好吧!別再秀你上人那無知的優越感了!100年前的事你丫也好意思拿出來說?現在的中國電影中心,是邶京!”

“知道雷霆影業這些年的口號是什么嗎?振興上電影!雷霆影業是上影廠的親兒子,他的成功,就是上影廠的成功,就是上電影的成功!那里邊絕大多數的工作人員,都是上人!上才是中國電影的中心!”

“邶京才是!”

“上才是!”

“邶京!”

“上!”

網絡討論就是這樣,一不小心樓就歪到十萬八千里了,連最開始討論的話題是什么都給忘了。地域歧視一旦上來,雙方能對噴到天荒地老。這倆貨在這里噴的不亦樂乎,自賣自夸,又互相揭短,倒是給旁邊一群吃瓜群眾上演了一場好戲。

一個名叫東方不敗的網友說:“兩位大佬,一位來自上,一位來自邶京,吵成一團。俺這個十八線小城市的小市民,瑟瑟發抖不敢說話。”

另一個名為大軍艦鳥的網友吐槽道:“這倆貨都是在秀優越感吧?特么純粹是在瑟吧?特么一定是在瑟吧!”

下邊一個id為紛飛絮的網友問道:“兩位大佬,你們難道把香港忘了么?那可是東方好萊塢呢。”

瘋狂為上人吶喊助威的陌上花開待伊歸一看就脾氣火爆:“香港算個屁!都2008年了,鄉巴佬才把香港當回事兒呢!我這個上人最討厭香港了!倚仗政策傾斜占了上多少好處!全特么是邶京人慣的!”

大多數時間都處于防守反擊一方的邶京人開陽高曉松辯解道:“邶京人也早就看不慣香港了好吧?尤其是電影行業,這些年那些港臺明星仗著自己身份特殊,來這里拍戲的各種提條件、耍大牌,我們早受夠他們了!也早看明白他們就是一群坐吃山空的破落戶了。比如說我,我就覺得張紀中拍的金庸劇比香港tvb的好,那才是我大中國的神州氣象!香港那些忒小家子氣。奈何光我們看明白了不管用,其他地方還都把港臺明星當寶,提起他們就下意識的覺得高人一等,這可不是我們邶京人慣的,純粹是歷史遺留問題。”

陌上花開待伊歸道:“通篇帖子,也就這句聽著像點話,有些人就是跪的太久,都忘了怎么站了,看到別人站起來,就一個勁的罵。我有時候在網上看到那些人的言論,都氣得恨不得給他們兩腳,馬上建國60年了,還在這跪舔洋大人,跪舔假洋鬼子,賤不賤哪!《赤壁》明明拍的跟屎一樣,還那么多人買票,尼瑪錢多燒的是吧!還是安云天說的對:他吳羽森懂個屁的三國!”

開陽高曉松忙不迭表示贊同:“對對對,就是這樣。最可笑的,還是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說什么:華夏正統在臺灣。他要真那么正統,結果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拍成這逼樣?他們的頂級電影人就這水平,那他們那邊的普通老百姓得洼成啥樣?除了仍在使用繁體字,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哪點比得上大陸?就算是繁體字,也不過是抱殘守缺罷了!傳統文化的精華沒學到,糟粕倒是學了個十足。我覺得安云天非要拍《英雄記》跟《赤壁》打擂臺,就是為了打醒那些人的大陸即便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劇烈的揚棄,那深厚的底蘊,也完爆港臺!醒醒吧我的同胞們!”

這一樓的討論話題就這樣從個性十足的復旦新生,歪到了對港臺的批判上。活力輸出最猛的,還要數陌上花開待伊歸,看得出來,他對那兩個地方的意見是真的大,說出來的許多話聽的都讓人心驚。樓里其他人要么不說話,要么有意無意的給他捧哏,引著他多揭一些港臺的短。

正如前邊邶京人開陽高曉松說的那樣,雖然已經是2008年,香港臺灣在普通大陸人的心目中還是非常高大上的存在,那里什么都好,什么都能把大陸甩個八條街,他們這些80后,從小就是在這種對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贊美,以及對大陸的批判中長大的,20多年的教育,已經讓他們形成了嚴重的思維定式,如今猛的一聽有人居然把香港臺灣說的如此不堪,不禁眼前一亮,有重新認識世界之感,伴隨著陌上花開待伊歸的講述,樓里不時有人大呼小叫,連道大佬說的話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而陌上花開待伊歸也在這種氛圍之中,感覺自己受到了空前的關注和尊重,虛榮心不由大為滿足,說起話來就更加帶勁,不僅噴港臺,也噴大陸,那話都一套一套的:

“一般張口閉口把傳統文化掛在嘴邊的人,往往是最沒文化的。他們既不懂歷史,也不懂傳統,更沒啥文化,想當然的就覺得港臺那邊對傳統繼承的好,尼瑪好個屁!我去過好幾次香港,對香港的感覺就是:西化的方面很西化,很洋氣,土鱉的地方很土鱉,很落后。那里根本沒有屬于自己的高端文化,要么,是一個勁的學習歐美,完全成了香蕉人,要么,是抱著舊社會底層封建迷信的傳統不撒手,其思想之守舊頑固,比大陸的鄉村老太太還死硬。那文化品位,也就鄉村老太太的檔次,就這,在好多人眼里就成了傳統文化的繼承者,羨慕的不行。看來,不僅國外的月亮比較圓,殖民地的月亮也很圓呢!”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我以前其實也是這種人,后來長大了才慢慢改正過來。港臺那邊是真沒啥好吹的,全是一幫子人在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這次的《赤壁》就是,普通觀眾爭先恐后的給爛片送票房,那些院線商人們,也給爛片多安排排片,40的排片量,幾乎是《英雄記》的兩倍!把我給氣得呀!不就是因為《赤壁》是港臺人拍的,《英雄記》是大陸人拍的嗎?大陸人自己都不幫自己,胳膊肘朝外拐,也難怪人家瞧不起咱。

不過安云天是真牛比,《英雄記》是真給力,就這么點排片,昨天還只上映了半天,就拿下1800萬票房,碉堡了!把大爛片《赤壁》揍的吳羽森自己都認不出來了,哈哈我心頭那叫一個爽啊!”

“其實反過來看,這也說明了,大陸觀眾也沒以前那么傻,那么迷信港臺明星了。《英雄記》可是一個港臺明星都沒有的,結果殺的《赤壁》片甲不留,可見好多大陸人也開始慢慢回過神來,知道用自己的腦子去分辨好壞了。想想3年前,柳大小姐的父親柳奮雷老先生拍《射日》,也是一個港臺明星都沒有,用的全是大陸演員,結果撲的那叫一個慘!柳先生就是被活活氣死的!我當時剛上大學,覺得《射日》這片子拍的很不錯,以前也有幸碰見過柳奮雷先生,很好的一個人,知道他的死訊后,整個人都是懵的。

現在,他女兒和女婿,來給他報仇了。”

“也是時候讓那些來大陸騙錢的港臺電影人們,知道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了你們拍拍黑幫片也就罷了,現在武俠片大陸都比你們拍的好,居然敢打歷史片的主意,活該讓安云天教你們怎么做人!哈哈,一個字,爽!”

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這個陌上花開待伊歸的怨氣真不是一般的大,對港臺電影人的意見,也真不是一般的多,亂七八糟說了一大通,雖然有些語無倫次,卻也讓樓里的許多網友,第一次發現,原來港臺也有那么多毛病,原來咱們大陸人也可以這么有底氣的瞧不上港臺,原來在不知不覺間,雙方的地位和角色,已經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這種感覺,實在是太過新奇了!

更不用說,陌上花開待伊歸機關槍一樣說個不停的時候,邊上還有一個開陽高曉松給他敲邊鼓,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這位上老兄的言論和觀點提供有力佐證,各種神助攻不斷送上,效果奇佳。此時此刻,兩位分別來自邶京和上的大佬,儼然在批斗港臺這件事上形成了統一戰線,當真是兄弟鬩墻,而外御其侮。

最后,邶京那位開陽高曉松熱情洋溢的道:“話不多說了,大陸人拍的歷史片,質量還這么高,必須去一個!我昨天剛看了一遍,真的是意猶未盡,反正暑假沒事,打算再多刷幾遍。安云天這次給我們邶京人漲臉了,不一個我自己都過意不去。”

就是這句話,讓剛才其樂融融的戰友情瞬間破裂,陌上花開待伊歸立馬就調轉槍頭,將全部火力向昔日的戰友身上傾瀉而來:“放屁,安云天是我們上的!”

開陽高曉松反唇相譏:“邶京的!”

陌上花開待伊歸強力護食:“上的!”

邊上的吃瓜群眾又開始看戲了:“得,上邊的兩位大佬又吵起來了,果然只有面對港臺的時候,他們才能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十八線小城市的萌新瑟瑟發抖不敢說話。”

“豈止是十八線小城市的不敢說話,我一個廣洲一線的,都不敢插嘴。”

“同為一線,身在深圳,同樣不敢插嘴。”

“特么邶京和上的就是拽啊!我怎么瞅著這倆比香港和臺灣的還招人恨呢?”

“那倆貨愛吵就吵好了,我啥也不說,《英雄記》去!媒體上不是說他《赤壁》有望達到2億票房嗎?堅決不能讓他得逞!《英雄記》,干死《赤壁》!”

這話一出,頓時引起無數網友聲援,在下邊排著隊的發帖表決心:

“《英雄記》,干死《赤壁》!”

“《英雄記》,干死《赤壁》!”

“,干死!”

“,干死!”

“支,干!”

“支,干!”

最后,互相噴了對方一臉盆口水的兩位邶京和上大佬也精疲力盡的偃旗息鼓,加入到這場誓師大會中,千言萬語中心思想就一句話《英雄記》,干死《赤壁》!

在接連被《見龍卸甲》和《赤壁》這兩部三國題材的史詩大片惡心到之后,隨著邶京奧運會的臨近以及《英雄記》的橫空出世,忍耐了許久的大陸觀眾,心中的不滿終于被點燃。這些不滿,既有對兩部電影的不滿,也有對這些年來大陸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不滿。

這些不滿已經積聚了幾十年,從80后們開始記事起,就在慢慢的積聚著。本來這種不滿還會繼續積聚下去,甚至他們自身都沒意識到自己還有這種不滿。但開年以來發生的所有不幸的事情雪災、暴亂、大地震、圣火傳遞、西方敵意都讓他們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

在以前,他們認為邶京奧運會就是個面子工程,討論起來不乏嘲弄和譏諷,而現在,隨著奧運會的臨近,他們越來越對這場盛會充滿期待,也發自內心的為之自豪,并真誠的希望,自己這個不怎么可愛的國家,能把這件事辦好,希望那些備戰了4年的運動員同胞們,能拿一個好成績。

這是一種最樸素的民族感情,哪怕平時罵的再兇,關鍵時刻,也要自帶干糧頂上去。這種感情,同樣也是他們平時自己都察覺不到的。

80后來到這個世界20多年,承受了20多年這個世界對本民族、本國同胞、本國文化、本國意識形態的貶低和矮化,他們自身還要被扣上“垮掉的一代”的大帽子,承受著來自前輩的指責和控訴。五六十年代的人,經歷過許多苦難,但也沐浴過許多榮光,而80后,從記事起這個國家就在不斷的遭受侮辱,幾乎毫無榮光可言,他們這一代人,也毫無榮光可言。

他們中最小的一批,也已經19歲,已經過了青春期,但他們卻還沒怎么來得起憤怒和叛逆。

他們還沒有掌握話語權,前輩們容不得他們憤怒和叛逆,容不得他們撒野,不會給他們公開發泄的機會和渠道。

他們的愛和恨,都被無情的掩蓋住了。他們正走上社會,而社會卻沒有他們的位置。

所以,韓寒在世紀之交橫空出世時,立刻就成了無數80后的偶像,他說出了他們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話,做了他們想做卻做不了的事。雖然韓寒主觀上可能并沒有成為80后意見領袖的打算,但既然這個龐大的群體有這個需要,那恰逢其會的他,自然就要被架上神壇。

但韓寒的文字,終究有些太過凄清憤懣,正能量不足,負能量有余,即便是再叛逆偏激的80后比如我們的柳聞霆大小姐在內心深處,也還是更加渴望溫暖和積極的一面的。這個世界太險惡了,生活太累了,沒日沒夜的爭啊搶啊斗啊罵啊,鐵人也需要一個讓靈魂休憩的港灣。

在意識形態上被西方壓制和嘲弄的大陸當局,并不能給他們提供這個港灣,而將靈魂投入非我族類的歐美懷抱中去,大多數人又打心眼里不樂意,他們還是覺得,要有一個屬于中國人的精神家園,而現階段他們要抱團取暖,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中華民族,只有悠久的歷史,只有偉大的祖先。

一個叫玄易經的網友說:“我一直以唯物主義者自居,到現在也是。所以我以前一直不明白,人死萬事皆空,為什么還要那么畢恭畢敬的祭祀祖先?后來我慢慢的明白過來,就像西方人需要將靈魂寄托到上帝身上以求得內心的安寧一樣,我們中國人,需要將靈魂寄托到祖先身上,以換取內心的平和,這是一種很現實的情感需求,也是一個被快速變化的都市生活嚴重漠視的情感需求。

簡單的說,我們和西方人一樣,都需要一個精神的神殿,這個神殿不能太過陰冷鋒利,不能太過憤世嫉俗,要溫暖安靜,能撫慰人心,還能在必要的時候,給人們提供勇氣和力量,甚至給他們戰斗的武器!曾幾何時,這座神殿里裝著的是毛先生,他的確給了近10億中國人無窮的力量。后來,毛先生被請下去了,人們的精神支柱被摧毀,靈魂無處安放,財富在增長,心靈卻漂泊四方,孤苦無依。

我們都是俗人,俗人都需要一個精神上的圖騰,在當今社會,這個圖騰,找來找去,只能是偉大的祖先。在信仰崩塌的年代,我們呼喚和等待新的英雄,給我們譜寫新的神曲。”

而《英雄記》,就是這個時代的神曲。正如吳羽森在看到《英雄記》的第三款預告片時說的那樣:安云天拍的不是三國歷史,是民族神話。

用安云天自己的話說就是:歷史本身是個什么模樣不重要,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它是個什么模樣才重要。這個時代需要歷史成為神話,那我們就把它拍成神話。

而吳羽森的副導演說的其實也沒錯:這不是預告片,這是宣戰書!

是的,當時間來到2008年,在沉淪了30年之后,安云天認為,是時候向這個牛鬼蛇神群魔亂舞的精神世界,發出一封宣戰書了。誠然,第一個站出來挑戰的人,必然為千夫所指,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和風險,但同時,他也必然能極大的振奮人心,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就像2200年前,陳勝吳廣喊出的那句,錄入中學課本的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又像1800年前,東漢饑民喊出的那句,同樣錄入中國課本的名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安云天和柳聞霆當然不想改朝換代,創建新朝。他們只是想破開現今籠罩在960萬平方公里神州大地上空和13億中國人心頭的陰云。不要再扯什么民族劣根性,也不要再扯什么西方優越論,老祖宗兩千年前就看明白的事,為什么兩千年后反而有那么多人糊涂了?王侯將相是沒種的,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西方的所謂優越基因也是沒種的,只要你敢想敢干,照樣可以把他們掀翻在地痛扁一頓。

別的地方他們管不著,在影視圈這一畝三分地上,這一對瘋男女,正野心勃勃的謀劃著一場曠日持久的反擊戰。

當然,大陸的影視力量還很弱小,雷霆影業更小,直接硬懟美國好萊塢是懟不過的,不過懟懟從好萊塢載譽歸來、批著國際大導光環的吳羽森,還是可以的。

咱暫時懟不過歐美,還懟不過他們的文化殖民地嗎?

一開始,所有人的反應都是大搖其頭:懟不過懟不過,你別癡心妄想了!人家那是萬眾矚目天命所歸,用的還是西方戰爭片中最流行的反戰思想,你算個什么東西?!

柳聞霆就說了:反個屁的戰,現在在全世界不斷挑起戰爭的是哪個混蛋國家?這種話都有人信,可見我們多么需要及早破除中國人對歐美的迷信印象。

《英雄記》就這樣被制作了出來,這是第一步,在華語電影圈里,干翻某些西方走狗和果黨余孽。

第二步,自然就是直接向他們的主子發起挑戰了。

這一步同樣也是謀劃已久,并且早早的就開始了對觀眾的思想動員在璀璨人生世界里,2010年將會上映一部10億成本的超級大片,就問你們期待不期待吧!

而這場戰爭,在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觀眾那里,當然是期待已久。要不然,網絡上那么多“滅日屠美”的言論,都是從哪兒來的?

即便在嚴重崇洋媚外的時代,看西方和西方走狗不順眼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

他們只是缺少一個陳勝吳廣罷了。

安云天和柳聞霆,很樂意承擔這個登高一呼的角色即便最后輸了、敗了,那他們也創造了歷史,沒白在時間走這一遭。君不見太史公在《史記》中,可是把陳勝列入與諸侯同列的世家中的,那規格,僅次于皇帝。

“我們從不無中生有的挑動觀眾的不滿情緒,我們只是給這些不滿情緒,裝一個宣泄的閥門,順便收一點成本費罷了。”

每次給公司員工做思想工作的時候,安云天都會一再重復他早在2006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上就說過的話:大陸觀眾一直有某種很強烈的觀影需求,但華語電影人傲慢的無視了這種需求,他們像瞎子一樣對這種需求視而不見,同時也對潛藏其中的巨大經濟效益視而不見。他們如此的保守和沒眼光,合該讓我們把這份錢掙了去!

2008年7月20日,經過3年的謀劃、2年的籌備、以及1年的拍攝制作,《英雄記》終于上映,這個讓大陸觀眾情感宣泄的閥門剛一打開,就立即攫取了巨量的經濟效益。上映半天,拿下1800萬票房,將旁邊只有500萬的《赤壁》襯托成了涓涓細流。

同時,在網絡上掀起了狂熱的觀影風潮。

上映第二天,即7月21日,雖然是周一,但觀眾的觀影熱情,不減反增,以26的排片量,拿下2700萬單日票房,比首日增長一半,與之形成鮮對比的是,排片量高達37的《赤壁》,單日票房卻只有230萬,不足《英雄記》的1/10。

與此同時,“《英雄記》,干死《赤壁》”的呼聲,愈演愈烈,并正以極快的速度,從網絡世界流轉到現實世界。

上映第三天,即7月22日,周二,《英雄記》的排片量增長至29,單日票房達到3000萬,而《赤壁》的單日票房進一步縮減,只有200萬。

上映第四天,7月23日,周三,《英雄記》排片量達到31,單日票房3300萬,總票房突破1億,達到1.08億。《赤壁》單日票房只有180萬,總票房1.83億,此時它已上映兩周,票房潛力基本耗盡,再無可能突破2億大關,能不能突破1.9億,都是未知之數。

而《英雄記》的票房潛力,卻是所有人都不敢預料的。

期待中的雙雄對決,僅僅4天的時間,所有人便都看到了結果。

這一戰,1億成本,幾乎沒一個重量級明星的《英雄記》,完勝6億成本,匯集兩岸三地及曰本眾多明星的《赤壁》。

這個結果,和3年前《射日》上映時,截然相反。

一向大嘴巴的李敖看到這個結果,幸災樂禍的說道:“這簡直是解放戰爭的重演!當年毛先生只有幾十萬條破槍,而蔣先生兵多將廣,500萬雄師,誰能想到僅僅3年之后,蔣先生就一敗涂地,被趕到臺灣當島主?德不配位,便是此等下場。有些人的能耐,也就配在某個小島上逞威了,自不量力北上爭雄,也只能自取其辱。”

心情正極度郁悶憋屈的吳羽森知道這話后,差點沒化身小馬哥,持槍去和那個李大嘴拼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華娛兇猛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8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