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神圣羅馬帝國 第二章、沙皇玩兒陰謀了
這個世界上聰明人還是很多的,在哈布斯堡家族放棄波蘭王位爭奪后,又有幾個歐洲國王專業戶宣布放棄。
這其中也包括波拿巴家族,拿破侖三世非常明智的放棄波蘭這個巨坑。雖然他想要扶持波蘭制衡奧地利,拿破侖三世依然不看好波蘭能夠成事。
這里面有沒有波蘭人看不上他們的因素,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年代,波拿巴家族還是爆發戶,正常情況下是沒有成為候選人的資格。
萬一被波蘭人拿下了備選名單,豈不是尷尬?以大波波的作死能力,干出這種事情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
另一強力競爭對手哥達家族也退出了,波蘭的糟糕戰略位置,讓他們沒有望而卻步。
歐洲所謂的選王制,從來都是各方勢力的博弈,政治、外交手段都少不了。還要看主人公愿不愿意,不想當國王的人也不少。
現在歐洲各大列強都有支持者,讓局勢變得更加混亂。
普魯士支持威廉一世兼任波蘭國王,遭到了法奧兩國的反對后,又支持王室旁支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家族卡羅爾擔任波蘭國王,還是遭到了法奧的反對;
西班牙和奧地利支持波旁家族成為波蘭國王,然而遭到了法國和普魯士的強烈反對;
俄國人支持丹麥克里斯蒂安九世的兒子喬治出任波蘭國王,遭到了普魯士王國的強烈反對;
值得一提的是奧地利也支持喬治擔任波蘭王國,這不矛盾,沒有誰規定就只能支持一名候選人。
反正都是給普魯士制造麻煩,只要不是威廉一世,誰當波蘭國王對弗朗茨來說都一樣。
普魯士和波蘭加起來,可不是112,實際上他們完成了資源整合,就是一個歐洲大國。
為了北線安全,弗朗茨自然不會讓他們輕易合并。對奧地利來說,普波聯手對抗俄羅斯帝國就夠了,讓他們合并就是自討苦吃。
如同原時空德國不敢兼并奧匈,弗朗茨也不敢兼并普波聯邦,那玩意兒真的會爆炸。
列強的立場各不相同,波蘭議會就苦惱了,完全不知道該選誰。
議會的苦波蘭人民是體會不到的,現在他們正在行使自由權利,高舉著牌子、喊著口號,在大街上游行,順便包圍了議會大廈。
如果有人仔細聽的話,還可以聽到:“喬治”、“威廉”、“卡羅爾”……
沒錯,關心波蘭國王歸屬的民眾們,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這里面有多少人是真心的,又有多少是拉過來湊數的,就需要自己判斷了。
新生的波蘭議會,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大場面。從前都是他們組織人手在外面喊的,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他們被喊口號了。
沙皇不好惹,當年他們喊口號可是提心吊膽,完全沒有外頭那些人這么囂張,直接圍著議會逼他們做決策。
“派人出去問問,他們究竟要干什么?見鬼,我怎么還聽到了拿破侖,莫非他們要一個死人來做波蘭國王?”
議長亞歷克斯暴怒道,他已經快要被氣瘋了。如果國王那么容易選出來,他們何必還要發愁呢?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
打江山的時候,有共同的敵人俄國人,大家還可以親密配合。現在波蘭獨立了,各個黨派就開始爭權奪利。
外面抗議的示威人群,就是權利斗爭中失敗者們組織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通過支持國王的政治投機翻身。
實際上,政府中共和派的力量也不小。只不過大家怕歐洲各國干涉,不敢采取共和制。
波蘭議會遲遲無法做出決定,共和派也是出了大力的。他們在表決中搗亂,拖延議會決策時間,準備先變成實質上的共和制。
只要政府機構穩定了下來,造成了既定事實。未來就是選出了國王,也只是一個橡皮章。
沒有人想自己頭上多一個枷鎖,臨時政府高層都在為架空國王而努力。現在外面的游行示威,可以說打破了很多人的計劃。
1867年11月11日,震驚世界的波蘭“雙十一”慘案爆發。游行示威的人群在有心的引導下,局勢很快很快失控,沖擊了議會大樓。
等姍姍來遲的警察趕到驅散人群時,在混亂中已經有17名議員當場慘死,還有包括議長亞歷克斯在內數十名議員受傷。
發生了這么大的事情,波蘭政府自然不能善罷甘休,白色恐怖籠罩著華沙街頭。
幕后黑手沒有找到,參與游行的人就已經關滿了監獄。無論如何補救,波蘭議會都因此喪失了權威性。
消息傳到了維也納,弗朗茨一笑而過。這么明顯的事情不需要討論,鎮壓游行的事情時常發生,被游行群眾占領議會也不是新鮮事,可是打死這么多議員的還是第一次。
議會這種地方,遭到游行群眾沖擊,警察居然會遲到?這么簡單的問題,還需要討論么?
正常情況下,只要發現游行隊伍向議會大樓趕去,警察就算是不攔截,也應該派出大量警力保護議會。
毫無疑問,這是內部權利斗爭導致的。議會威嚴掃地,政府的權利自然得到了加強。
還可以借機打擊競爭對手,凡是參與組織游行的革命團體,都說不清楚了。
抗議示威還可以說是在發揮公民權利,沖擊議會、打死議員這就是恐怖襲擊了。
唯一的勝利者,就是現在的波蘭政府。不對,他們也未必是勝利者,搞不好他們也只是棋子,被人給利用了。
在弗朗茨看來,普魯士人策劃這次陰謀的可能性很大。波蘭政府看似權利大增,實則陷入了窘迫地位。
國內的權利斗爭規則被打破了,對波蘭政府可不是一件好事。政府是規則制定者,也是規則維護者。
現在有人壞了規則,其他人顯然也不會繼續遵守規則。政治斗爭不涉及人身安全的底線被打破了,未來大家都要做好被刺殺的準備。
波蘭政府的統治根基受到動搖,他們想要穩定國內局勢就離不開普魯士的支持,接下來普魯士王國對波蘭的滲透肯定會更進一步。
如果不是弗朗茨不想去趟這一灘渾水,奧地利現在插手進去,有很大可能截胡普魯士。
只是這種滲透對奧地利無用,波蘭王國再美味,弗朗茨現在也沒有胃口。只能看,不能吃的美味,還不如棄之不要。
柏林王宮中,威廉一世也在懷疑這次事件的真兇。他不相信波蘭政府高層會這么傻,為了一時的優勢,就打破了潛規則。
威廉一世問道:“首相,你覺得誰最有可能策劃這次行動?”
兵者詭道也,讓毛奇回答這個問題也算是專業對口。絕對不是故意刁難,威廉一世還沒有這么小家子氣。
毛奇分析道:“陛下,我認為波蘭政府應該是清白的。根據現在國際局勢推斷,我認為奧地利人的嫌疑最大,縱觀最近兩次歐洲戰爭,他們都是勝利者。
制造事端,挑撥國際關系、制造國際矛盾,最擅長的就是英國和奧地利。英國人需要我們和波蘭人聯手對抗俄羅斯和奧地利,沒有道理在這個時候動手。
奧地利就不一樣了,他們只需要我們和波蘭聯手對抗俄羅斯,卻不想看到兩國合并。在我們和波蘭之間制造一點兒小矛盾,就很有必要了。
當然,法國人和俄國人也有嫌疑。不過距離波蘭太遠,擁有的影響力有限,想要策劃這次行動恐怕不容易。
俄國人更不用說,俄波兩國矛盾這么深,就算是沙皇政府想要搞事情,波蘭人也未必愿意和他們合作。”
這個答案聽上去很合理,威廉一世總感覺有些不對,這有些不像是維也納政府的作風。
奧地利在波蘭的影響力也不小,當初跑去參加波蘭獨立運動的志愿者,里面不知道多少奧地利間諜。
這些人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在波蘭政府中也占據了不少重要位置,要挑撥兩國關系辦法多得是,不需要這么極端。
萬一事情暴露了,那帶來的國際影響力就大了。想歸想,威廉一世沒有說出來的意思,讓奧地利背鍋也無所謂。
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究竟是不是奧地利干的,其實都不重要,反正波蘭人也沒有能力報復回去。
弗朗茨還不知道,一口黑鍋已經從天而降。弗朗茨認為是普魯士人策劃的陰謀,普魯士人也認為奧地利在挑撥他們同波蘭的關系。
圣彼得堡,亞歷山大二世正在聆聽手下人的匯報。如果內容傳出去的話,絕對會震驚整個歐洲大陸。
根據獲利推斷,誰獲利最大,誰的嫌疑就最大。波蘭政府和普魯士就成為了最大的嫌疑犯,誰會想到毫不相干的俄羅斯呢?
恐怕現在波蘭政府已經把這一筆賬記到了普魯士身上,就算是短期內離不開普魯士人的支持,兩國關系還是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個要干涉自家內政的盟友,估計沒有人會喜歡。一旦波蘭國王穩定了下來,普波關系就要發生變化了。
這不光是陰謀,還伴隨著陽謀。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普魯士人根本就洗不清嫌疑。
退一步來說,就算證明了清白。普波關系就能夠恢復如初么?顯然是不可能的,除非柏林政府放棄這個機會向波蘭滲透。
亞歷山大二世只是給兩國提供了一個發生矛盾的借口,普波兩國可能利益沖突的地方太多。只要不能合為一體,就注定了矛盾重重。
要是奧地利背了黑鍋,那么亞歷山大二世的算計就更加完美了。普波兩國同奧地利關系惡化,意味著未來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還有一個盟友。
孤軍奮戰的滋味,一點兒也不美妙,亞歷山大二世不想來第二次了。
吃一塹,長一智。
經過了這次教訓,亞歷山大二世知道了盟友的重要性。年輕時代主張“親普疏奧”,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笑話。
在國家之間,僅憑個人喜好決定外交政策,完全就是傻逼作風。
不同于老牌帝國,普魯士王國想要強大就必須要擴張。當時周邊三大帝國都打不贏,最后選擇對俄羅斯帝國下手。
這不是因為俄羅斯帝國弱,而是俄羅斯沒有盟友。并且從俄羅斯帝國突破,還可以收獲英法的友誼,不用擔心錢糧問題。
當然交通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法奧兩國都有完整的鐵路網,作為最先認識鐵路對戰爭重要性的普魯士來說,他們在挑起戰爭前就做過評估。
法奧能夠投入兵力太多,搞不好就一波被帶走,他們才選了兵力投入有限的俄羅斯帝國。
不管多少理由,排第一的還是俄羅斯帝國被孤立了。甭管有理沒理,進攻俄羅斯帝國在歐洲各國看來都是正義的。
要是進攻其他國家,很容易遭到敵視的。在俄國參戰前,普魯士進攻丹麥就遭到了歐洲各國的譴責,很多人都在呼吁國際制裁。
結果,沙皇政府一參戰,情況瞬間發生了變化。大家一面譴責普魯士入侵波蘭,一面又支持普魯士和俄羅斯開干。
俄羅斯帝國唯一有分量的盟友奧地利,也因為亞歷山大二世繼位后疏遠了起來。外交上的變故直接影響到了戰爭,奧地利對他們的支持力度,比近東戰爭時期下降了不只是一個檔次。
總結經驗教訓后,亞歷山大二世也開始重視外交了,分化普波關系只是其中的一環。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