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神圣羅馬帝國 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斗力
聯邦政府的垂死掙扎,資助各國的革命組織暴動,各國政府自然是不會清楚了。
如果消息泄露的話,北方政府可能不會完蛋,各國還需要一個分裂的美國,不會一棍子打死,但是林肯這屆政府肯定馬上完蛋。
包括他們的資本家,都會第一時間拋棄他們,搞不好還要跳出來踩上一腳。
沒辦法,這個列強是無理攪三分,有理了還得了?不給英法奧西一個合理的交代,聯邦政府就不可能過關。
當然,這對林肯總統來說已經無關緊要了。按照目前的情況,不折騰也是要下臺的,折騰了最壞的結果也不外乎是提前下臺。
他又沒有直接策劃這些行動,暗中資助這些革命組織,只要沒有人被抓住直接證據,那就在政治斗爭的合理范圍之內,被趕下臺也就算了事。
真正需要負責的是聯邦政府,無非是賠多少錢的問題。總好過讓幾大列強全力出手干涉的好。
分裂美國是各國共同的意愿,一分為幾就要看實際操作情況了。林肯不愿意把希望寄托在各國的節操上,選擇了放手一搏。
萬一成功了,各國內亂爆發,情況就有可能發生轉機。要是哪個國家反戰派占據了上風,那么干涉聯盟就少了一員。
再不濟,這些反戰派拖延一下時間也是可以的。
歷史上,倫敦政府就是因為反戰派的制衡,拖延了政府決策時間,錯過了干預的時機。
這個年代大部分歐洲人都非常傲氣,根本就看不上美國這個半路上的爆發戶,大部分人都不把他們當威脅。
這種輕視,無疑是聯邦政府度過這一劫的機會。林肯總統決定利用這個機會放手一搏。
1864年末,在聯邦政府的掩護下,這些革命組織成員開始分批次秘密返回了歐洲大陸。
大洋之上,幾家歡喜幾家愁。
真正的革命者自然是滿懷熱情,準備投身國內的革命事業中;混日子騙經費的人就不同了,在美國待得好好的,偶爾發表幾篇就是革命領袖,誰愿意真的跑去拼命啊?
革命可是要死人的,越是保守的國家,鬧革命的風險就越大。
反倒是深受自由主義影響的國家,安全性還高點兒,至少不用擔心在定罪前就被咔擦了。
斯蒂芬和加波里恰好被安排到了一條船上。大概美國人準備讓他們合作,把在政治立場上相近的組織領袖都被安排在了一起。
明面上,匈牙利獨立組織和意大利獨立組織不存在所謂的沖突。
畢竟匈牙利獨立不會對意大利地區有利益要求,意大利獨立組織對匈牙利地區也沒有興趣。
反而法國革命黨和意大利獨立組織存在嚴重沖突,很多年輕的法國人認為意大利地區應該屬于法蘭西的一部分,理由:拿破侖是意大利人。
不要覺得這個理由扯淡,有理由就不錯了。說白了,法蘭西革命只要巴黎民眾參加就夠了,別的地區會附和的,不需要和意大利人聯合。
既然如此,已經被吃到肚子里去的東西,自然不能夠吐出來了。
放棄撒丁王國說起來簡單,政府真要是干了,保管法蘭西民眾再來一次革命。
而被認為可以友好合作的兩個組織老大,交流的并不愉快。
斯蒂芬解釋道:“加波里先生,如果你們在威尼西亞地區采取行動,我們還可以配合一下。
如果在別的地區采取行動,那么很抱歉,我們無法保證牽制住奧地利人。”
這是實話,他斯蒂芬自認為去匈牙利地區拉隊伍,能夠拉到三位數以上的部隊,那都是上帝眷顧。
1848年大革命時期,匈牙利共和國折騰了那么大動靜,都沒有獲得民眾們的。現在他就剩下“匈牙利獨立”這么一句口號,還能夠獲得民眾不成?
當年,大家非常傲氣,在定義馬札爾民族的時候,根本不認為底層的農奴是同胞,沒有給他們相應的國民待遇。
這一點上匈牙利貴族要負主要責任,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拒絕承認這些人是同族。
從血統上來說,中下層匈牙利民眾才是真正的馬札爾人,反倒是上層大貴族們都是外來戶,不是馬札爾人。
從文化上來說,匈牙利貴族深受德意志文化影響。書寫的時候使用德文偏多,也有使用拉法文的,能使用正常匈牙利文字的不足百分之五,精通匈牙利語的人不足一半。
反倒是中下層民眾大都在使用匈牙利語,其中大約三層的人也學會了德語,受貴族們的影響書寫主要還是德文居多。
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歐洲各國的貴族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德意志地區。
輸出國王的同時,自然也輸出了貴族。加上中世紀歐洲多爆發戰爭,德意志地區當時窮的叮當響,沒辦法就只能去參軍打仗了。
打著打著運氣好的幸運兒就脫穎而出,逐漸奮斗成為了貴族。時間長了,出身德意志地區貴族逐漸多了起來。
匈牙利共和國存在時間太短,沒有來得及承認底層民眾的身份,自然不能指望底層民眾對這個共和國有多少認同感。
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弗朗茨直接創造了奧地利族。本來他還想要直接用德意志人的,可是這個稱呼遭到了很多人抵制,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奧地利族。
這是歐洲文化的特點,奧地利國內很多人都只認同奧地利,卻不認同當時的德意志聯邦。
當然后來奧地利組建新神圣羅馬帝國他們是認同的,原因非常的簡單,奧地利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這是人性的本質,比如說:別人想要兼并你的公司,你自然是不情愿了;換你兼并別人公司的時候,那情況又不一樣了。
奧地利族不僅僅包含匈牙利人,很多不清楚民族的人,都被弗朗茨塞了進去,已經成為了現在奧地利的第二大民族了。
民族都可以創造,其它就更不用說了。德意志人被成為北奧地利人,而奧地利族被成為南奧地利人,屬于德意志民族的一個分支。
因為長期和南奧地利的游牧部落聯姻,又受到奧斯曼帝國的入侵,等多方面原因才造成大家生活習慣的不同。
不管外界信不信,反正維也納政府是信了。當地貴族的家族史可以證明,他們祖上來自德意志地區。
這些多方面因素,直接導致了匈牙利獨立組織舉步維艱。甚至是被確定的馬札爾民族內部,還有很多人認為他們也是德意志民族的一支。
沒辦法,手中資料證據不足。加上千百年來的聯姻,大部分人都是混血兒了,血統上無法證明。
只能從文化傳統上證明,這更讓斯蒂芬絕望。匈牙利獨立成員大部分人都可以使用德文,能夠使用匈牙利文的反而成為了少數分子。
沒有伊斯特凡塞切尼復興匈牙利語,沒有復興匈牙利傳統文化,又哪里來的匈牙利民族呢?
這個年代交通不便,通信受到了限制。即便是有了電報,僅憑那高昂的費用,也沒有人會奢侈的用來傳遞這些無關緊要的消息,加波里自然不會知道這些情況。
他認為斯蒂芬拒絕是為了利益,畢竟在這種大問題上,誰也不敢當慈善家。于是許諾道:
“斯蒂芬先生,不要急著拒絕,這件事情不會讓你們白干的。
奧地利人是我們共同的敵人,他們的實力非常強大,只有我們聯合起來才有獲勝的機會。
現在你們幫忙牽制住了奧地利人,我可以保證未來你們需要的時候,我們也會全力出手幫助你們。
倫巴第和威尼西亞還在奧地利人手中,后面合作的機會還很多,你不用擔心我的承諾作廢。”
現在加波里只能空口白牙的許諾,實際利益他就是想給也拿不出來。意大利民族救國軍全部家底,也就是這一千多人。
如果革命成功了,那么掌握一地政權的他,或許可以拿出真金白銀來,現在自家的經費都不足。
斯蒂芬更加悲劇,匈牙利獨立組織名義上很強大。1848年的匈牙利獨立運動證明了他們的實力,然而出道即巔峰,接下來一路跌到了底。
國內的者不是沒有,可惜這么多年過去了,大家的獨立欲望已經降低了。
年輕的時候可以為了理想,不顧一切的去拼命,到了妻兒老小一大堆的時候,再讓他們冒險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況且,就算是把這些人發動起來,也折騰不起來浪花。當初沒有注意的民族劃分,直接把自己搞成了極少數。
這一刻斯蒂芬都有一種改名為奧地利革命黨的沖動。不管怎么說,這個名字的號召力起碼夠廣,不在局限于一個民族。
盡管這些年奧地利的不錯,可是失意的人還是不少,打出奧地利革命黨的旗號招人應該容易的多。
可是他又不愿意妥協認輸。一旦改名為奧地利革命黨,匈牙利獨立組織就不存在了,更是放棄了匈牙利獨立的目標,承認了匈牙利民族是奧地利的一份子。
猶豫了片刻功夫后,斯蒂芬還是不想丟面子,于是吹牛逼道:“加波里先生,不是我們不肯出力,而是真的做不到。
要牽制住奧地利人,那么至少要組織數十萬人發動起義。你認為經歷過上一次匈牙利獨立戰爭后,維也納政府不會警惕么?
這么多年,他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我們的打壓。想必你也聽說過,各國流亡在外的革命團體中,就數奧地利的革命團體存活下來的最少。
臭名昭著的維也納政府通緝令,更是懸在我們頭上的利劍。這些年里,我們已經有十幾個分部被搗毀,數百人被屠殺,組織構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為了保密,我們很多聯絡都是單線聯絡,沒有任何備份資料。隨著這些分支遭到破壞,我們和超過九層的成員失去了聯系。”
看著一臉悲痛的斯蒂芬,加波里都不知道該怎么說了。維也納政府打擊獨立革命組織的狠辣,他也是有所耳聞的。
意大利民族救國軍沒有遭到過打擊,那是因為他們剛成立,又沒有跑到奧地利人地盤上搞事情,自然不會引起維也納政府的注意了。
加波里一臉慚愧的說:“抱歉,我不知道你們面對的形式這么惡劣。”
看到加波里被套路了,斯蒂芬松了一口氣。他還有點兒節操的,不愿意隨便做出承諾坑人,畢竟現在他們的盟友真的不多了。
要是沒有幾個大反賊頂在前面,萬一維也納政府的目光盯上他們,那豈不是悲劇。
斯蒂芬可不想成為頭號打擊對象,那意味著隨時可能死于意外。除非隱居山林,不然什么地方都不安全。
匈牙利獨立組織可以很滋潤的活下來,靠的不是實力雄厚,而是學會了隱藏自身。
自大革命失敗過后,他們就長期停留在嘴炮黨階段,沒有發動過實質性的叛亂。
所謂的搞破壞,大不了就是寫幾篇抨擊維也納政府的文章,或者是派人貼貼小,不對是民族獨立宣傳標語。
這不是斯蒂芬的鍋,主要是有實戰能力的革命人才,都參加了匈牙利獨立運動,基本上死在獨立戰爭中。
逃過一劫的漏網之魚,大都是負責輿論宣傳的嘴炮黨。因為沒有戰斗力,就沒有出現在起義軍中。
由于牽連的人太多,他們當時又是小人物,戰后清算的時候就漏網了。
躲過了第一波后,大家心里有鬼,害怕被查了出來會蹲監獄,紛紛選擇了流亡海外。
本來就是靠嘴皮子吃飯的,就算換了時間地點,還是沒有什么大的改變。
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的理論基礎和組織能力確實都提高了,可是拿起武器鬧獨立,這太難為人了。
能吹牛逼也是一種能力,就看著這種能力,匈牙利獨立組織在美國過的還很滋潤。
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忽悠住了很多人,大家都認為他們是一幫亡命之徒,美國的黑幫組織都對他們退避三舍。
得益于吹出來的威名,他們還庇護了不少移民到美國的匈牙利人,逐漸在美國站穩了腳跟。
日子過得越滋潤,人就越怕死。
現在斯蒂芬等人都沒有了革命的意愿,頂著匈牙利獨立組織的旗號,那就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而不是為了領導匈牙利獨立。
這個年代的美國,也不是什么凈土。這些年他們也積攢了不小的家底,如果不是他們吹牛逼厲害,震懾住了一幫豺狼虎豹,好日子早就結束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