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東漢末年梟雄志 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
第一次,郭某人當然拒絕。
郭某人對外宣布說自己德行淺薄,不能稱王,所以回絕了皇帝的圣旨。
大家并不氣餒,因為這是常規操作。
三辭三讓,第四次,才是見真章的時候。
而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就不會停止議論,尤其還是那么敏感的事情,鄴城大大小小的官員士子們整天整夜的談論。
輿論戰戰事正酣。
就在建安元年十二月上旬,雒陽第二次來使之前,一種關于白馬之盟到現在為止是否還有存在意義的言論忽然流傳開來。
占絕鄴城主流地位的官宦人家子弟忽然開始大規模的討論這件事情。
他們認為時間已經過去了四百年,當初劉邦訂立的這個白馬之盟似乎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為白馬之盟不能遏制真正的逆賊,卻讓真正的忠良不能得到應有的賞賜。
白馬之盟遏制不了諸呂,遏制不了王莽,遏制不了袁術,卻要遏制真心為大漢奮戰的郭鵬,這還有道理嗎?
以郭鵬再造漢室的功勞,難道不能稱王嗎?
除了稱王,還有什么可以賞賜郭鵬,以酬謝郭鵬為漢王朝的付出呢?
對此,另外一種對立的看法也出現了。
他們認為正是因為郭鵬是忠良,所以才不能接受這樣的封賞,不能破壞白馬之盟,否則和叛逆又有什么區別?
這難道是郭鵬想要看到的?
人臣要有人臣的本分和規矩!
支持者們強烈批判這種看法。
他們說這本身就是皇帝允許的,而前面幾種是皇帝不允許沒有大義名分的,尤其是袁術和王莽,那是強行稱帝不得人心,和郭鵬能比嗎?
他們強烈批判那些人,把郭鵬和王莽袁術做比較,到底是什么居心?
鄴城的輿論場上,支持郭鵬的輿論很快就和反對的輿論進行交鋒,并且在郭鵬刻意的引導之下,很快就占據了上風。
可是反對的言論并未就此消失。
大概是最后一批心思不純的官員們露出了馬腳。
他們發表言論,引導輿論,認為白馬之盟不可侵犯,郭鵬應該要為自己的身后名著想。
一朝走錯了路,未來會怎樣,可就真的難說了,郭鵬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郭氏家族考慮。
走錯了路的人,縱使生前無恙,身后,誰又敢說自己的子孫后代不會遭到災禍呢?
這句話,郭某人原原本本的奉還給那些人,而且,郭某人還要加上一句——你們身前就會遭到災禍。
所以,很湊巧的,郭鵬幾乎就在同時開啟了新一波的反腐行動。
這只是一個巧合而已。
郭某人如此說道。
郭某人責成自己的叔父、前漢廷尉和現任魏國御史大夫郭鴻與大小橋之父、御史中丞橋蕤領銜的魏國御史臺動手,對整個魏國官場進行反腐行動調查,提出了絕對不讓貪贓枉法的官員繼續為所欲為的口號。
郭鴻和橋蕤都是很聽命令的人,只要郭鵬有令,誰都可以查。
于是兩人領銜御史臺調查組對于貪污腐敗的官員進行迅速的立案調查,對于查處出來的違法官員予以逮捕和貶斥,行動效果很大。
到郭鵬第二次拒絕小皇帝封王的詔令之后,郭鴻和橋蕤已經對二十多名中央和地方的官員被逮捕問責。
他們被直接削去了職位,家人也遭到了牽連,有兩個貪污數目很大的官員直接丟了腦袋,不僅如此,家中男丁被流放,女子被發賣為奴。
不過雖然此次行動的確是證據確鑿。
但是如果有心人稍微排查一下,調查一番,就能知道這幫犯事官員都是有點問題的。
比如他們的家中或者與他們牽扯頗深的某個人曾經發表過不利于郭某人的言論,甚至于他們本人自己也在私下里發表過類似的言論。
然后就被臨淄營揪了出來。
當然了,知道的人不多,想到這一層的人也是不多,只是有不少人覺得在這個檔口搞反腐行動有點奇怪。
但是郭鵬一直以來都是定期搞反腐行動的,搞反腐行動搞得那么頻繁的,郭鵬還是頭一號人物。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得太遲。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腐努力之后,到了小皇帝第三次派人來到鄴城前夕,郭鴻和橋蕤已經累計處理掉了三十六名腐敗官員,還順帶著揪出了七名軍隊里的中級軍官貪腐的事實,被一并處理。
處理掉了這些貪官污吏之后,魏國官場風氣為之一清。
不僅如此,連反對郭某人稱王的言論都少了許多。
于是在第三次郭鵬決定辭讓皇帝封王的命令之時,鄴城官員再次在程昱的帶領下請求郭鵬順應皇帝的命令,進位魏王不要繼續讓皇帝為難。
不過郭鵬還是拒絕了,說自己德行淺薄,實在不配做魏王。
在此之后,整個鄴城已經不太聽得到反對的聲音了,尤其是提出白馬之盟的聲音已經完全消失了。
在郭某人的大本營里,反對者的聲音幾乎消失不見,大量官員和軍隊武將不斷上表,競相上表,希望郭鵬進位魏王,順應民心。
這是鄴城的情況,處于郭鵬壓倒性的優勢之中,輿論完全被掌控住。
而另一個輿論中心雒陽,情況又是另一種。
小皇帝雖然還未親政,但是每隔十天,還是會由荀攸主持一場像模像樣的大朝會,討論一下近期國家發生的某些事情讓小皇帝知道。
然后小皇帝裝模作樣的發號施令讓荀攸去做,荀攸自然領命。
其他人穿著朝服做著官,卻什么也不用做,只是劃水,這樣的情況讓他們逐漸意識到了自己是籠中鳥的事實。
朝會更像是一種嘲諷,而非事實。
在這樣的對待之下,有些人開始后悔,有些人開始謀求和郭鵬的和解。
被冷落的時間太長,甚至被遺忘,讓這些人對反抗郭鵬意志這種事情產生了濃烈的后悔的情緒,以及對那些領頭人的憎惡。
他們不斷地尋找機會,試圖向郭鵬表達忠心,試圖離開雒陽這個可怕的牢籠。
而機會真的來了。
封郭鵬為王的詔令是在某次小皇帝上朝之前,由荀攸親自轉達給小皇帝的。
荀攸說希望小皇帝可以當庭說出來這件事情,然后由他來主持。
小皇帝不是很明白封王是什么意思,代表著什么,但是一聽說是給郭鵬的獎勵,小皇帝立刻就點頭了。
郭鵬那么好的人,給他吃喝玩樂,給他奢華的生活和快樂的童年,他感激還來不及,怎么會連點獎勵都不給呢?
尤其是把郭鵬和他身邊的其他人做個對比。
那些家伙,連打個麻將都不認真,居然還時不時的要小皇帝多讀書,這讓小皇帝惱火不已。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了對比就有了傷害。
這不,對比一開始,立刻就產生了明顯的變化。
于是在朝會上,小皇帝當庭宣布,因為郭鵬在涼州戰事上的功勞,他決定給郭鵬賞賜,內容是將郭鵬的爵位提升,從魏公提升到魏王。
參加朝會的一百多名官員齊齊震驚。
眼睛瞪大,嘴巴張開,紛紛看向了面色自若的小皇帝,以及位于群臣之前的荀攸。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