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第1235章 許斌的錄像廳
萬峰正在白日做夢,猛地想起不長時間前陳道的話。
陳道說的對,他現在如果在把電動摩托車也提上日程確實就真不務正業了。
南灣廠現在正在生產小型農用運輸車和AX100,摩托車,同時在研究90CC的發動機,還有研究仿制那些機床,今天又加了一個裝載機項目。
自己若是再弄出個電動摩托車,陳道說不定會抽自己。
上一世自己就是樣樣通樣樣松的樣子,怎么重生后依然高大全的模樣,這個必須得改一改。
先做好一個再圖下一個。
既然如此,電動摩托車這事兒還是先往后靠靠,等90cc的摩托面世以后再研究。
那么欒鳳同志就只能先委屈地繼續騎她的70摩托了,但是要叮囑她沒事兒的時候千萬別去和汽車較勁。
將威這片土地上汽車一天來來回回的數量有上千輛,你和它們較勁那是沒事兒找事。
當然這不耽誤幾個女人討論他畫的那個款式的踏板摩托好看,他也跟著討論,反正又沒打算實現。
中午,萬峰就在服裝廠吃了午飯后就出了南大彎。
在經過許斌家小樓前的時候,看到小樹屯一群十七八歲的小伙聚集在許斌家小樓前,正在和許斌議論著什么。
萬峰逐一認出了這些小青年都是誰和誰。
這些和萬峰歲數相仿的青年上一世都是萬峰的玩伴,萬峰在將威一直住到烏爐鄉開始建設小城鎮的時候。
那是二零零年后,烏爐開發小城鎮的時候,萬峰在烏爐租了個店開始做買賣就從將威搬出去了。
到目前為止萬峰這些昔日的小伙伴們的交集還不算太多,這和他常年不在家有很大的關系。
這些小伙有的是才畢業或者是才不念書了,還沒找活兒干還處于山貓野獸的狀態。
萬峰走過去和這些曾經的小伙伴們挨個打了個招呼。
“哥!你來的正好,看看我樓上間壁的怎么樣?”許斌見萬峰來了就拉著萬峰進樓看他的工程。
“間壁完了?”
“昨天瓦匠間壁了一天,今天上午才抹完灰。”
萬峰跟著許斌上到二樓。
許斌家的小樓樓梯處于后墻中間位置,和樓梯口處于同一位置的是洗手間,正好把小樓一分為二。
現在就沿著兩邊的樓梯口和洗手間各壘砌了一道間壁墻,才抹得灰還未干。
待墻皮灰干了刷上涂料,也就算完工了。
萬峰點點頭:“這樣就行,通上暖氣就可以營業了。”
小樓了有自己安裝的土暖氣,許斌的父親就會燒鍋爐,這得益于他在服裝廠打更的時候兼職燒鍋爐鍛煉出來的。
“游戲機基板我已經托人去給你買了,估計十天半拉月就能捎回來,筐體你找人做了沒有?”
“筐體和臺球桌已經找人做了,就咱隊的王河爺倆。”
王河爺倆當初給萬峰做過錄音機的木殼子,做個筐體應該沒有問題。
“游戲機和球桌大概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做好,但是錄像廳你現在就可以支把了,先買個彩電和錄像機先放著再說。”
“這個我想等我家搬過來再開,要不這里也不燒鍋爐晚上會非常冷。”
“你三樓不都收拾好了嗎?趁著現在人多,找輛車搬過來不就完了嗎!三拖兩拖幾天就過去了。”
“還沒到日子,搬家不得看日子嗎,這還差三四天呢。”
把這茬忘了,搬家是要選黃道吉日的。
“既然沒搬家我陪你去買彩電和錄像機吧。”
這個許斌沒有表示反對。
在個體還沒有經營家電業的八七年,要買這些家電產品就只能到國營商店去買。
洼后工業集市里有紅崖百貨大樓設立的一個家電攤位,在那里就可以買到電視機和錄像機。
萬峰帶著許斌和小樹屯的幾個小伙一路嘻嘻哈哈地來到洼后工業集市,走進了那家家電經銷處。
這里的人還真不少,但是大多都是買電視機和錄音機的。
這些買電視機的群體以附近的本地人為主,但也有外地在洼后上貨的客商。
買電視機則買什么樣的都有。
有錢的買彩電,沒錢的買黑白。
像萬峰和許斌這樣奔著錄像機使勁兒的倒是不多。
一臺日笨原裝的錄像機四千多元,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享受的起的。
錄像機這里只擺了幾臺樣機,品牌有松下、日立三洋等。
萬峰挑選了一臺松下L15錄像機,三千八百元的價格可比兩年前張石阡從南方給他捎來的錄像機便宜多了。
挑好了錄像機又花了三千多元買了一臺24英寸的熊貓牌彩色電視機。
24英寸的電視機就是當前市場上能買到的最大尺寸了,但是用來放錄像依然不夠。
第一代背投影電視誕生于八十年代末期的日笨,現在華國的市場上還看不到它的影子。
背投影電視的尺寸能達到四五十寸,但是市場上沒有就等于零了。
在沒有背投電視出現前只能用彩色電視機了。
但就是有現在許斌的投資也不一定能買,那玩意可比彩電貴多了,最初都是上萬元。
等到了九十年代背投就會出現在市場了,那時許斌也有了積累再投資也不遲。
反正錄像廳這玩意會持續到九十年代末期VCD出現后才會式微。
有了錄像機沒有錄像帶也是白費,雖然這里也有賣錄像帶的,但萬峰沒在這里買。
國營商店里的錄像帶太貴了,一本八十多元。
集市里有賣的才三十多元,差價太懸殊了。
一行人又來到了大集里,在小家電區走進了一家專賣音像制品的商店。
這個店就是當初萬峰賣錄音機的商店,當萬峰的小電子廠搬遷到南大彎的時候這個店萬峰就盤給了一個叫嚴濤的人。
店里依然是以銷售錄音機和錄音帶為主,但從今年開始也出現了錄像帶。
當然都是盜版的,此時南方已經有人開始用最原始的方法生產盜版錄像帶了。
就是用機器和機器一本一本地進行翻錄,最初的盜版錄像帶都是這么來的。
嚴濤的店里錄像帶的品種有三十多樣,大多都是湘港武打片。
這就沒什么可挑的了,一樣一本又花了一千多元。
把這些東西雇了一臺走貨的三輪子拉回許斌家。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