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劉備的日常 1.174 夜半十分
“報——”
須臾,便有前鋒騎兵來報:“洪池嶺障城、烽燧皆無漢軍守衛。品書網安遠、安門二城,城郭皆在,城門洞開。城內有人蹤馬跡。乃是附近羌人牧民所留,不見賊軍。”
“果不其然。百年戰亂,前漢所置,堡壘烽堠盡毀。便是軍塞亦淪為羌人牧民避風之所。”李儒這便言道:”傳令,依山下寨。修筑障城烽燧。”
“喏!”便有騎士奔出傳令。
“只需扼守此領,便可為河西之屏障。河西一地,朝百官視如敝履。然對我西域而言,河西乃是通往關的咽喉重地。如蛇之七寸。切不可扼于他人之手。”李儒笑道。
李儒之心,戲志才焉能不知:“只需扼守出處,便可攬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入懷。與西域都護府連成一體。若關東播亂,吏治無存。此處便為進取關之橋頭堡。”
“知我者,左丞也。”李儒撫掌大笑。
兩人縱馬馳行,自奔安遠城而去。
所謂憑水設關,臨河筑城。
為阻斷三路漢軍,大河的津渡、群山間的孔道,賊人們一處也未曾放過。開山取石,伐木排墻。建造水砦山寨,盡遣宿賊精兵駐守。事關生死存亡,如何敢掉以輕心。便是三十六部羌渠,亦盡遣部青壯,趕來幫忙。
因本殘留烽堠堡壘,地基皆在。兩座雄關督造極快。合眾將軍王國,又令斥候一日數報。十萬賊軍,數十萬民夫,揮汗如雨,日夜不息。搶筑各處關隘。
時下,位于金城的大河渡口,有:石城津、青石津、金城津等。
青石津位于金城南岸,鳴雀峽之間。兩山高聳,水流湍急。乃控扼絲綢之路線,濟渡兵騎和商旅行役的主渡口之一。
常聞“先有青石津,再有漢金城。”
青石關工地。
自奔走入湟水,投靠金城族人。雕零渾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歲。
身旁同族或幸災樂禍,或避而遠之,各種猜忌議論,如影隨形。雕零渾早已麻布。見王子整日渾渾噩噩,如行尸走肉一般,再無起色。先前始終不離不棄的三百親隨,亦散去大半。如今只剩十余人,還恪守誓言,忠心耿耿的守護身側。
營地設在青石山下。待雕零渾走下山腳,胡亂搭建的草廬,間空地,已圍滿了人。
遠遠便可聽見走南闖北的絲路游商,賣力的吆喝。
這群游商,時常跨越戰場,往來敵我雙方。總能找到最適合的時機,售賣最適宜的貨品。無論漢軍、賊軍,皆可通行無阻,少有人會見財起意,害其性命。這便是絲路游商約定俗成的特權之一。亦或者可稱為“道義”。
盜亦有道。
雕零渾,面無表情的從兩側西域游商的攤鋪前擠過。越過一首飾商人的攤鋪時,下意識的瞥眼掃過。雕零渾忽渾身一凜,如遭雷擊。
待辨清游商頸間所懸之物,雕零渾疾步近前,伸手便抓。
卻被憑空來的一只毛手撥開。
不及反應,略帶卷舌音的西域漢話已響徹耳廓:“個人之私,恕不售賣。”
胡商力氣極大。雕零渾急忙穩住身形。收攏怒氣,低聲問道:“敢問商家,此物從何而來?”
胡商眸精光,一閃而逝。這便隨口笑答:“乃從一羌婦處買來。”
“可否……借我一觀?”雕零渾聲音都在發顫。
“可也。”胡商這便取下吊墜,遞給雕零渾。
透著血絲的鋒利狼牙,包著金燦燦的葉柄。靠近牙根處,還刻著一圈美麗的羊角花紋。
啪嗒!
一滴熱淚打在手腕。雕零渾連忙拭淚:“那婦人……現在何處?”
胡商并未答話。反倒壓低聲音言道:“王子切莫激動,小心隔墻有耳。夜半十分(23:50),到鄙人廬相會。一切自有分曉。”
說完便只顧高聲吆喝,招攬顧客不提。再不看雕零渾一眼。
王子咬牙起身,向草廬走去。草草果腹,便臥榻裝睡。任由身邊同伴叫囂吵鬧,充耳不聞。好容易熬到夜深人靜。荒郊野外,也不知是何時辰。
不管了。起身溜出工棚,悄悄向草廬摸去。
輕輕叩響門扉。
“門外何人?”
“白日相約之人。”
須臾,木門開啟。胡商挑燈視之,正是北地先零王子雕零渾。這便讓開路徑。
王子閃身入內。
胡商掩房門,側耳細聽。確定別無異常,這才松了口氣。
領王子登閣樓,賓主落座。不等王子出聲詢問,西域藩商已先行開口:“夫人無恙。”
“此話當真。”雕零渾雙目如炬。
藩商從懷取出一細竹筒。雙手捧到先零王子面前:“王子只需看過此信,前后諸情,便盡知也。”
深吸一口氣,雙手接過。屏氣凝神,擰開竹筒,將左伯皮紙徐徐展開。
信看一半,已淚流滿面。
發自肺腑。失而復得,死灰復燃的狂喜,根本無從抑制。
“北地郡十萬羌人,如今皆定居薊國之。生活安逸富足。薊王一視同仁,漢胡羌蠻別無不同。且族羌婦多未改嫁。王子若棄暗投明,雖遠隔萬里,定可與夫人重聚。”藩商雖往來絲路,卻早已定居樓桑。在蕃邸坊市,有間列肆。乃是薊國國民。
人皆一樣。如行尸走肉般,哀莫大于心死的先零王子。今得知真相,心已無怨恨,全然皆是感恩。
“十萬部族,皆活著?”
“皆活著。”藩商鄭重點頭:“薊王之名,如雷貫耳。如何行事,何須見疑。”
“活命之恩,無以為報。不知閣下此來,可身負王命。”一前一后,王子脫胎換骨,判若兩人。
藩商欣然點頭:“王命在下傳語王子:‘當收攏舊部,見機行事’。”
“收攏舊部,見機行事。”雖未言明,又何須再問。薊王之意,先零王子已銘刻肺腑。
“零渾已盡知也。”先零王子俯身下拜。
隴山。大震關工地,舉火如晝。
數萬漢羌兵丁,正全力搶筑障墻堡壘。
殊不知,眾人腳下正被全力修筑的隴關,便是羌人焚毀。
永和五年(140年)夏,先零雕且凍與族兄雕傅難等,率先零諸羌反。攻掠金城、三輔,殺害大漢官吏。朝廷以騎都尉馬賢為征西將軍,率軍十萬屯于漢陽,筑塢壁三百所,以御羌民。同年,雕且凍攻克武都,掠走設在隴關飼馬苑的馬匹。并舉火燒毀隴關。
可現如今,為抵御三路漢軍,又要重新筑起。
真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修繕一新的障城塢堡。
韓遂將將巡視工地返回,便有兵士入內:“報!有西域胡商安玄,城下求見。”
“安玄?”韓遂心一動:“速速有請。”
本書來自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