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劉備的日常 1.107 鑄造新幣
數月前,劉備上表回國。臨行前,陛下賜予“四出文五銖錢銅母范”,授以新幣鑄造之權。
劉備一直無暇他顧。如今,五路賊兵盡退,又逢黃巾逆亂,南北交通日益斷絕。這便想鑄錢備用。
郡國鑄幣亦非陛下首創。
前漢時,郡國皆有鑄幣權。
武帝元狩五年,詔令各郡國鑄行五銖錢。稱:“郡國五銖”,或“元狩五銖”。因其材料改用紫銅,又有“紫紺錢”之稱。
但因各國技術水平不同,銅礦成分亦有差,故而所鑄五銖錢亦千差萬別。且偷工減料嚴重,多不足五銖重,且越鑄越輕,越鑄越粗劣。武帝遂于元鼎二年,收回各郡國鑄幣權。改由朝廷統一鑄造,統一發行,防止惡幣泛濫。
開鑄于元鼎二年初的鐘官五銖,因幣材多用赤銅。色紅(含銅量在70以上,含鉛量約20),以一當五行用,世稱“赤仄五銖”。
“赤仄錢,以赤銅為其郭,錢紺色也。”
赤仄五銖以赤銅為質,精磨之后郭邊盡赤。“赤仄(側)”,意為將外郭銼平之意,此亦為赤仄(側)錢名之由來。赤仄五銖周郭深圓而磨濾精湛,穿徑方正,工藝精整。銅色殷赤純凈,色呈黑漆古,錢面無瘢垢瑕疵之弊。
劉備此次鑄幣,所用便是赤銅。
奈何銅礦價高。即便劉備手握鑄幣之權,然從各地銅官處販來足量銅礦石,原料價值已遠超五銖錢幣值。得不償失。
劉備便想到了自己開采銅礦,以求盡可能減少成本。一問方知,原來時下采礦業已十分發達。
“今漢家鑄錢,及諸鐵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銅鐵,一歲功十萬人已上……”,
每年,有十萬余人去“攻山取銅鐵”,所鑿礦井深達“數百丈”。武帝時,全國設鐵官四十九處,鹽、鐵官所在地即是重要的鋼鐵冶煉基地。時較有名的五十四個采礦點廣泛分布于三十一個郡國之內。開采的礦石種類,亦有所增加。以銅為例,漢以前開采的銅礦石主要是孔雀石、自然銅、赤銅礦和藍銅礦。前漢時又增加了硫化銅。礦井中,運輸礦石的工具亦有顯著進步,出現了和后世手工煤窯用的四輪小斗車類似的鐵輪礦車。
距離最近的一處銅礦,位于右北平郡俊靡縣,燕山山麓。南距臨鄉約六百里。前漢時此地礦業興盛,兩漢之交,隨鮮卑強盛,烏桓內遷,今已廢棄。乃右北平烏桓天然牧場。右北平烏桓大人烏延,稱汗魯王,受封單于。與劉備有通家之好。
真是天助我也。
劉備這便去信大舅哥。言,欲遣工匠前往燕山開礦,請烏延出兵護佑。烏延爽快答應,可也。
工匠很快便在燕山山麓,找到了埋沒于荒草間的前漢礦區。細細查看后,上報劉備,只需稍加修繕,便可復采。
因是右北平烏桓所轄,劉備便又去信大舅哥。言道,可否將此礦山周圍百里,劃歸長公主劉萌,為其“湯沐邑”。
“湯沐邑”始見于周代,乃是指諸侯朝見天子,天子賜以王畿以內的,供住宿和齋戒沐浴的封邑。漢時,多為皇后、公主等女貴族的食邑。
“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湯沐邑,皆各為私奉養焉。”
今代湯沐邑,常賜給公主等。與諸侯國類似。湯沐邑雖是封地,但受封之人卻無行政權,仍由朝廷派官吏管轄。但因有湯沐邑之名,行政級別上要比普通城邑尊貴。湯沐邑即使面積不大,人口很少,但管轄官吏品秩,亦比普通縣高。
比如,先帝時,以汝南郡陽安縣封給長公主劉華為湯沐邑,該邑長稱令。公主薨后,陽安令復降為陽安長。
副伏羅氏孕時,曾夢見立于老宅五丈桑下。五丈桑枝繁葉茂,群鳥爭鳴。待她仰望樹冠時,百鳥齊沖,繞身飛舞,遂被驚醒。劉備問過婁圭等人,皆說百鳥繞身,必生貴女。果不其然。母親請大儒陳寔,取名‘萌’。草木萌發,欣欣向榮也。其后大宴賓客,舉國歡慶。
草原神鹿庇護的薊國長公主劉萌,自然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乃劉備掌上明珠。
薊王子嗣漸多,且多見男丁。所謂“母憑子貴”。見薊國日益強盛,冠絕北地。薊王有問鼎天下之姿。生怕生了女兒的王妹烏蓮,不受待見。久而久之,遂成烏延最大心結。今劉備欲為長公主討要湯沐邑,烏延所生二公主,又豈能例外!
心念至此,烏延這便頒下王命,將銅礦百里之土,后世鷹手營子、壽王墳兩大礦區,皆劃歸為長公主劉萌的湯沐邑。
采礦利潤,何止百倍。且不限時令,四季皆宜。
因湯沐邑在燕山主峰之一,伏凌山東麓,劉備取名東凌邑。因“凌”與“靈”音近,故又被稱為:東靈邑。
“伏凌山(霧靈山)甚高峻,嚴障寒深。陰崖積雪,凝冰夏結,故世人因以名山也。”
首任東凌令。出人意表,劉備授予了與華大夫等人并稱“薊國四奇”的杜夔,杜公良。杜夔善鐘律,聰思過人,絲竹八音,靡所不能。
事實上。時下一個“善鐘律”的樂師,必然精通于青銅鑄造。因為所有的編鐘,皆是青銅鑄就。想要準確掌控編鐘的音律,對鑄造技藝的掌握,尤其是火候、銅錫配比等,近乎苛求。杜夔自是其中翹楚。鑄造“音列四聲,七聲齊備,移宮換調”的國樂編鐘,皆得心應手。鑄造小小一枚錢幣,還不手到擒來。再說,此去不鑄幣,而是先把鑄幣所需銅礦,煉成赤銅錠,再運回臨鄉。鑄造成四出五銖,亦是后世口口相傳的“角錢”。
先時,杜夔已受拜為薊國太學壇博士祭酒,傳授音律。今又為東凌令,深得薊王器重。這便擇日出發,領其弟子邵登、張泰、桑馥、陳頑等,并良工千人,乘機關船沿浭水入灅水,繞無終山,過石門峽,北上右北平郡俊靡縣。再尋路北上燕山,修路架橋,開山筑城,為薊國長公主修造湯沐邑。
“(灅水)出右北平俊靡,東南入庚(浭水)”,“浭水西至雍奴入海”。
“阿爹,沒有田該怎么辦?”
“乖女兒,別怕。沒田不打緊,咱家有礦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