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真不是學神 第1920章 魯國這一屆隊友又不好帶了?
為什么說是因為大商集團的搞事,震懾,才維持住了季氏一族的王位?
因為這是事實,別說現任魯王季從游了,就是他那個花天酒地享樂十幾年才死掉的父親,上任魯王季良玉,再至上上任魯王,都絲毫沒有任何權利,王命出不了王城。
這情況下,蕭家、王家、林家等等頂尖豪族,若有誰想進一步取而代之?多簡單啊,偏偏沒有哪家那樣做,還會一直提供出不少物資,保證魯王能吃喝玩樂安享人生。
就是,大商的士紳勛貴們,不讓魯國亂。
進入全球大航海時代,一個穩定的有序的魯國,對大商士紳利益更大,還是混亂不堪,毫無安全感的魯國,對他們有利?大商的士紳豪門,只要腦子不傻,就知道魯國安穩有序,才有利于他們來往行商,以及穩穩的抽本地士紳豪族的三成利。
歷史這位小姑娘,雖然經常被裝點,改寫之類的,可大局不會變,你就能從以往的舊有王朝忠,吸取教訓。
就說最被盛傳的漢末三國,黃巾之亂怎么上演的?張角幾位發展出聲勢浩大的黃巾賊,難道不需要時間?難道全朝文武都是瞎子?
董卓霍亂王朝中樞,關外諸侯聯軍,真的是打不過?為什么董卓之亂后,四世三公的袁家,輕松成了天下排名前列的諸侯,還是兩位諸侯!一南一北虎視天下。
哪怕史書上鼎鼎大名的董卓董魔王,也曾經是四世三公的袁氏,門生故吏之一,有了袁槐的提點,他才在被免職后,一路火速升遷,而當初董卓會被調兵入京,也是有了袁紹建議,才成功的。
可以說漢末三國的史書,即便各有說辭,但大家都不是傻子,大商帝國里一些頂尖的士紳豪族領袖,更不是傻子,真要魯國有人升起了取季氏而代之的心思,等著吧,肯定是魯國數百萬人口,演化為群雄爭霸,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諸侯,輕松就出現了。
到時候不把這里打成一團亂,是不可能的。
他們的利益就會被嚴重削弱,甚至引發另外的,不可忽視的局面,比如羅馬看到機會,大力度推動羅馬人后裔組成的海洋王國向這里派兵。
畢竟魯國五六百萬人口,也有一成左右的混血,以及幾萬羅馬后裔。
華夏血脈占據八成多人口,物力人力等等,加上天下太平還有大商帝國的撐腰,羅馬不敢在這里搞事,一旦徹底亂起來,一船船的羅馬人不停從西方偷渡而來……
就算這里戰亂結束,也決定出了雄主,還能否被大商士紳掌控一切,都不好說了,他們可不希望這群島上空,再多出來一堆的羅馬貴族上下插手。
所以,早在季從游的爺爺輩,甚至太爺爺輩,盤踞魯國本土的士紳豪強,就未必沒有誰能取而代之的能力,實力。
但,有了一點念頭和趨勢?大商士紳團隊的大棒就會一下子砸落,打的你膽顫心驚。
大商集團甚至都不介意,本土士紳豪族,把魯國內的王室全部殺光,大家都不傻,都很聰明,大商的那群士紳們,難道不懂狡兔三窟的道理?每一代魯王登位后,他的一位或兩位兒子就會被接到商帝國,即算是小國向宗主國安放的人質。
也是大商集團反殺的利器。
你就算把魯國本土的王族殺光了,那邊拉起大軍以平叛的姿態,護送一位王子過來,就是新王了。
商王都朝歌城內,就有足足三位季從游的親兄弟在。
因為上任魯王季良玉,在位十多年日日花天酒地尋歡作樂,還是很能生的。
所以,季從游一次次去蕭家、王家等豪族內上演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招數時,蕭廣之輩即便又氣又狼狽,卻也還是忍了,即便讓季從游掌控王城內一切,只要季從游聽話且看清現實,不去試探王城外的權勢,他們一樣會忍。
真要逼得季從游自吊城門樓,傳出去不只是國際丑聞,他們會名垂青史,大商那邊的士紳集團,也會立刻覺得,這一屆的魯國隊友又不好帶了,心生不該有的心思了……
然后,大商士紳集團,都不需要出動自己的私兵,以平叛之類大旗,就能出動大商海軍,擁護季從游的一位親兄弟上位,或者擁護一名季從游的兒子上位。順手把蕭家之類,應該不靠譜了的隊友干死,殺雞儆猴之后,下一任接管蕭家、王家位置的士紳隊友,才會老實下來。
不用懷疑,就說當初李懷找季從游私下里坦白一切,就等著出門送死,原因就是,即便兩人私下里接觸,外人不知道具體,可隱藏在身邊的其他蕭家暗子,就會把消息上報出去。
若季從游自吊城門樓,即便蕭家、王家等以最快速度遮掩一切,對外扯謊,消息也瞞不住的,你以為,蕭家、王家內,家丁甚至家生子就全部可靠可信?里面沒有大商士紳豪門的耳目探子么?
能在魯國化為遮天之手,從蕭家、王家等本土豪強手中抽三成利的,在大商,至少也是省一級頂尖豪強。
趙國,曾經被三省豪強盤剝,魯國這里插手的豪強之輩更多,至少涉及到七八個省份。
魯國雖然國力不比趙國強到哪去,架不住他的位置太險要,商路太繁華啊。
李懷表面上笑,似乎在認同李元書,私下里卻是嘲笑不已,等李元書感知到這些后,也很快變得訕訕起來,他還不懂讀心術,可是知道李懷在嘲笑他某句話,認真結合一下歷史,對比一下魯王的處境,他就能明白自己鬧了多大的笑話。
魯國養士三百年,可沒養出王城內,輕松能拉出數十位舍生取義的存在,基本全是養的白眼狼,說基本,就是他知道王城外,其實也有一部分真正的義士存在的。
八年多前戰死的楊定遠,不就是這樣的一個義士么?隨楊定遠死戰到只剩下二十多人,足足戰死九成多才崩潰的親兵團,不也是這樣的義士么?
想當年,他李元書不也是一個熱血小青年么?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