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北宋大丈夫 >> 目錄 >> 第1382章 簸箕下啄食的鳥兒 |
第1382章 簸箕下啄食的鳥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北宋大丈夫 第1382章 簸箕下啄食的鳥兒 王安石下衙回家時,天色還亮。 今日宰輔們召他去談話,都在勸他把旨意擬了,王安石堅決不同意,雙方幾乎鬧翻了。 明天才是決戰! 王安石知道,明日自己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回到家,吳氏不知朝政,依舊是喜滋滋的。 王雱和他進了書房。 “爹爹,此事別擔心。”王雱自信的道:“孩兒建議……您上書辭官。” 老夫…… 王安石覺得兒子瘋了。 但旋即他就明白了這個舉動的用意。 破釜沉舟。 他一旦上書辭官,這事兒就再無回旋的余地,要么成功升官,要么失敗下臺。 不過此舉有個好處,那就是杜絕了外界的干擾。 老夫都辭官了,你們還啰嗦個啥? “大郎……”王安石覺得這事兒弄不好老王家就危險了。 一旦他丟官,王家的前途全完了。 但老夫不認輸! “好。” 王安石拍拍王雱的肩膀,“大不了回老家去教書。” 他覺得自己教書也能養活妻兒。 想通了這個后,王安石的心情大好,父子二人就去了前院轉悠。 第二天,彈劾王安石和楊靖安的奏疏就來了。 “這是那些人的手段。” 值房里,有人在嘀咕,“那些人反對新政,這是在火上澆油呢!” 新政內部在狗咬狗,反對派們自然歡欣鼓舞。 這等手段瞞不過人,但在這個時刻,卻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王安石卻安之若素,就在傳聞官家砸了東西時,他上書一封,然后瀟灑歸家。 “他竟然辭官了?” 趙曙也沒想到王安石會這般剛烈。 “是,陛下,他說自己愚鈍,不堪君王驅使。所以準備回老家去教書,好歹也能養活一家老小。” 韓琦也有些懵,覺得這是個陌生的王安石。 這個老王也太猛了吧? 你見過誰用辭官來威脅官家的? 可王安石就敢。 王安石緩緩走出值房,一路上遇到的官吏們都在默然看著他。 這人真是……一身都是膽啊! 他緩緩走過這條大宋中樞的街道,然后出了皇城。 皇城外,沈安負手而立。 見他出來,沈安微笑道:“一起喝一杯?” 王安石點頭,“甚好!” 沈安在皇城外接了王安石去喝酒! 消息一傳出去,彈劾的力度馬上就少了三成。 酒樓里,沈安只說了一句話,“安心。” 王安石只是點頭,但依舊不能釋然。 回到家中后,王雱竟然沒去書院。 父子二人站在廂房的屋檐下,氣氛有些凝重。 王雱很自信,但卻感受到了父親的心情沉重。 他再自信也只是個年輕人,所以漸漸的,心情也沉郁起來。 “爹爹,若是事敗,孩兒會承認這是自己的主意。” 假如有那萬分之一的失敗可能,那么就讓某來承擔罪責吧! 王安石看著他,看的王雱眼圈都紅了,才緩緩的道:“你還小。” “可是孩兒都成親了。” 成親就是成人。 王安石微笑道:“可在為父的眼中,你只是個孩子啊!” 在父親的眼中,你永遠都是孩子。若是有禍事,父親會把你推開,用自己的身體去擋住沖來的危險。 王雱的嘴唇蠕動了一下。 天氣冷了,鳥兒找不到食物,會在屋頂鳴叫。 一個仆役弄了簸箕來,用小木棍支起簸箕,再用細繩拉住小木棍,下面放些米糠米粒,人就躲在屋子里,手中握著細繩。 這是孩子都會的抓鳥手段,一旦鳥兒饞嘴進了簸箕里去吃米,仆役只需拉倒小木棍,簸箕就會倒下來蓋住鳥兒。 王安石父子在看著這一幕,氣氛漸漸平靜下來。 有鳥兒的輕輕鳴叫傳來,接著從屋頂飛下來一只鳥。 鳥兒落地轉了一圈,然后又鳴叫了一聲。 屋頂再度飛下一只鳥兒,落地時踉蹌了一下,然后緩緩走動。 后面的這只鳥兒看著羽毛疏散,身材萎靡,大抵就是只垂垂老矣的鳥。 而前面那只鳥卻很是年輕,身姿矯健。 前面一只鳥緩緩靠近了簸箕,而老的那只鳥卻站在了簸箕外面,不停的鳴叫著,很是焦急。 可那只鳥還是走進了簸箕里。 它啄食了一粒米,然后走出來。 老的那只鳥昂首,年輕的鳥把那粒米喂給了它,轉身又走進了簸箕下。 老的那只鳥依舊在鳴叫,越發的焦急了。 可年輕的鳥卻不知疲倦的往返于簸箕之下,然后帶回米粒喂它…… 王安石父子不知不覺的屏住了呼吸。 他們在擔心仆役會拉動繩子。 不知過了多久,那兩只鳥吃飽了,然后飛上了屋頂。 鳥兒輕鳴,聲音清脆,但在此刻王雱的耳中,卻多了許多含義。 王安石不知何時就走了。 王雱清醒時,發現自己已然淚流滿面。 而在室內,那仆役同樣如此,他出了房間,去請見了吳氏,說道:“小人要告假。” “為何?” 天氣冷了,家里事多,吳氏覺得這個告假的時機不妥當。 “小人想回家看看老母。” 仆役眼睛紅腫,吳氏最終還是同意了。 隨后傳來消息。 “他和娘子吵架,說是要拿一貫錢給自家老娘,那娘子不同意,他劈手就抽了她一巴掌,帶著錢走了。” 吳氏嘆道:“怎么這么急躁。” “娘子,大郎君給您買了新布料呢,真漂亮。” 有仆婦帶了一匹布料進來,看著顏色鮮亮。 吳氏笑道:“這又不是過節,為何這般殷勤?” 仆婦奉承道:“大郎君孝順,您就生受了吧。” 吳氏笑道:“好好好,我就受了他的孝心。” “此事另尋人擬旨。” 旨意不可能長期擱置,那對威信是個打擊。 于是旨意就給了另一人擬定,隨后和文書一起發了出去。 王安石得知后,只是沉默。 時光流逝,官家沒有免掉王安石的職務,可卻也沒有召回他。 呂誨的心情極好,下衙后就去尋了司馬光。 “君實,一起喝一杯?” 司馬光面色紅潤,“也好。” 兩人一起找了家酒樓坐下,然后緩緩喝酒,聊著朝政。 “王安石此事做差了,官家惱火,大概會把他下到地方去。”呂誨端起酒杯,微笑道:“他駁了官家的面子,只要官家在一日,他就別想再起來。” 司馬光微微一笑,舉杯喝了。 “不過……沈安并未出來說話。”呂誨皺眉道:“他和王雱交好,此等時候為何袖手?這讓某有些迷惑不解。” 按照沈安的尿性,不該是出手相助的嗎? 司馬光點頭,“老夫就是想到了這個,這才沒有出手。” 呂誨淡淡的道:“不過王安石辭官歸家后,沈安只是請他喝了一次酒,就再也沒管了,可見這里面怕是有些不為外人知曉的事,所以……明早某就會上疏,批駁王安石怠慢官家之事。” 司馬光無言,只是緩緩喝酒。 呂誨笑道:“王安石已然成了落水狗,你我卻憋了數日才敢彈劾他,緣由何在?都是怕那沈安有回天之力罷了,嗨!竟然會怕了他!” 司馬光心中苦澀,“那沈安對財政之事造詣頗深,若非是他并未去過益州路,老夫都會勸你別出手,所以……要學啊!你我都要好生學學這些。” 活到老,學到老,一是無聊了要找精神寄托,另一種就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之余,也生出了無可奈何的感覺。 要學習,然后壓制他! 這是不少人的想法,司馬光最為強烈,為此刻苦研讀相關書籍,就等著破繭成蝶的那一日。 如今他覺得那一日不遠了。 那么就提前一下吧,好歹把王安石拍下去。 第二天,呂誨帶著奏疏去了皇城。 沈安竟然也在皇城外等候。 兩人相遇,各自拱手,然后默然。 不知過了多久,呂誨說道:“你為王安石而來?可惜卻晚了些。” 他不知道沈安和王安石之間發生了什么事,但沈安不動窩,顯然非同尋常。 鬧吧,你們繼續鬧,內部分裂之后,所謂的新政自然無疾而終。 沈安笑了笑,“真理在,永遠都不晚。呂知雜沒聽過一句話嗎?朝聞道,夕死可矣。” 呂誨笑了笑,覺得他這是場面話。沈安補充道:“這話您要琢磨一下才好,否則一旦犯錯,臉面就難看了。” 呵呵! 呂誨木然看著里面,稍后有人帶他進宮,而沈安卻是去了政事堂。 呂誨一路進宮,當朝彈劾王安石。 這是一發重型炮彈,威力驚人。 呂誨出手,就代表著那股勢力要出手。 汴梁震動。 王安石繳還詞頭之事就讓人震驚,此刻呂誨出手,這便是對壘的開端。 兩邊要開戰了。 可王安石干的事兒卻讓新政這邊的人沒法出手相助,于是王安石風雨飄搖。 宰輔們回到政事堂,見沈安在,韓琦就沒好氣的道:“你這幾日躲在家中做什么?孵蛋?王安石危若累卵,你精通錢幣之術也不知勸解他,致使他做出了蠢事,如今覆水難收,你就算是舌綻蓮花也無用。” 包拯說道:“楊繼年才將好,他的娘子又病倒了,沈安是女婿得關照著,家中的娘子也去娘家照看,整個沈家被芋頭鬧得腦門炸裂,老夫去了一次就敗退了。所以別苛求了他。” 帶孩子? 在座的都沒這個經歷。 就算是包拯這等寵愛孩子的老漢,他也只是下衙后教導一番,然后說說話什么的。 如沈安這等帶孩子的父親就是異類。 宰輔們面色凝重,沈安說道:“諸位相公,可知百姓最怕什么嗎?” 韓琦說道:“最怕?百姓怕的多了去。” “但他們最怕的是變!”沈安說道:“不管如今多艱難,但他們漸漸習慣了這等日子,他們覺著自己能這樣過完一生也不錯,只要不餓死,只要能養活妻兒,苦不算是什么。” 華夏百姓自古以來就是這樣,若非是被逼的走投無路了,沒人會想著揭竿而起。 “鐵錢是不方便,可很笨重,可它穩妥啊!” 鐵錢的價值有保障,這個才是百姓最看重的。 沈安覺得宰輔們都該發配到某個村子里去,好生和那些百姓一起生活幾年。 “紙鈔是什么?” 沈安覺得自己是在給他們上課,“汴梁的百姓愿意接受,商人們愿意接受,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益州路那邊遠離中原,百姓們消息閉塞,接受不懂的紙鈔對于他們而言是什么?” 他微微搖頭,“是在冒險!” 這群宰輔真的不懂百姓的心思,自己坐在政事堂里,就覺得百姓該是這般想的,該是這般做的…… 后來的新政也是如此。 新政的失敗固然有反對派捅刀子的緣故,但王安石等人高居廟堂,不知道底下百姓的真實想法,不知道新政具體實施的情況,就自以為新政大好,實則是坐井觀天。 今日某就把這天捅個窟窿,讓你們知道自己只是只青蛙而已! 感謝書友‘感謝書友‘俱懷逸興、壯思飛’。 第五更送上,大家晚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