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北宋大丈夫 >> 目錄 >> 第576章 帝王傳承 |
第576章 帝王傳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北宋大丈夫 第576章 帝王傳承 “韓琦發狂了。” 折克行拎著酒壺在沈安的邊上轉悠,而在對面,聞小種正在活動身體。 “他發什么狂?” 聞小種的身體恢復能力讓所有人都艷羨不已,當初看著奄奄一息的模樣,現在已經能打一套拳法了。 折克行琢磨了一下這套拳法,然后微微頷首表示贊賞,說道:“在京的禁軍都被他踢著操練,還放話說自己活不了幾年了,哪怕是得個逆臣的名頭,也得把軍隊操練好。” “他是首相。首相和軍隊的接觸太過親密不是好事,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韓琦的急迫。” 沈安笑道:“這是好事,只是軍隊并非只是操練……一味操練而不走心,最后還是外強中干。” “愿聞其詳!” 趙仲鍼溜出來了,見聞小種的拳法凌厲,就想切磋一二。不過在此之前他想聽聽沈安的分析。 沈安想起了以后的那些強軍,就覺得現在的軍隊有形而無神:“軍隊首要在思想,要先讓將士們知道為何而戰。比如說大宋的將士要為何而戰,你得說出來,讓將士們信服,聽了就嗷嗷叫,恨不能馬上去廝殺。” “沒有靈魂!” 沈安搖頭道:“遼軍做慣了老大,先天有優勢。西夏人地處西北,貧瘠困乏,周圍都是敵人,晚上睡覺都得枕著長刀。這些都是為何而戰的理由,銘刻于每個將士的心中。他們有了理由,大宋的理由是什么?” 趙仲鍼毫不猶豫的說道:“大宋的外敵強大。” 沈安點點頭:“遼人,西夏,還有交趾,大宋的敵人是很強大,可將士們憑什么為國拼殺?憑什么?” 折克行嘆道:“武人的地位低下,自己把自己當做是牲畜,哪來的靈魂。” 趙仲鍼若有所思的道:“軍隊得有靈魂……” “沒錯。” 沈安在給他灌輸這個理念,期待他登基后能支持軍隊改革:“一支軍隊它得有靈魂,也就是信念。比如說為了大宋開疆拓土。咱們的土地不夠耕種,得用長刀去為大宋奪取耕地,奪取河流和山川……” 趙仲鍼微微垂眸,喃喃的道:“大宋的土地是不夠耕種,一直以來都無人提出解決之道,用長刀去奪取……” 他忘記了找聞小種對練,急匆匆的回到宮中,就去尋到了自己的父親。 趙宗實在看書。 在他進宮之后,趙禎那邊就叫人送來了不少書。這些書大多是宮中的秘藏,里面有些秘辛和帝王之道。 這就是帝王傳承的一種教育方式。 聽到腳步聲急促,趙宗實放下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眉間多了疲憊:“才出宮就回來了,可是有事?” 趙仲鍼行禮,然后說道:“爹爹,先帝時大宋的土地還夠用,農戶們都有田地可種,可如今人口日繁,這天下的田地卻依舊不變,那些農戶破產的越來越多了……長此以往,孩兒以為不是好事。” “是不是好事!” 趙宗實淡淡的道:“農戶要有田地種,大宋不抑制兼并,那些失地的農戶許多都進了城,大多做工,倒也合適。” 這是變相的驅趕農民進城。 趙仲鍼有些不解的道:“爹爹,田地不夠,糧食就會不夠吃……到時候上面就會加稅多征收糧食……那些農戶的日子就會越發的艱難了。”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農戶過不下去就會借貸,高利貸滾動,最終大多破產,然后田地會被豪紳奪了去……不少豪紳從不交稅,于是每年征收的糧食就會越來越少……就這么延續下去,爹爹,大宋的天下能煎熬幾年?” 歷史上到了徽宗時,大宋的商業高度發達,但因為賦稅的緣故,農業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于是各地烽煙四起,造反的規模越來越大…… 任何帝國的崩塌必定是先從內部開始的,大宋也不例外。 內部的問題越來越多,徽宗卻怡然自得,最終被崛起的金人掠去北方當了奴隸。 趙宗實皺眉道:“杞人憂天!” 不要以為他們很蠢,在這個時代,依照慣性活下去才是王道。 從漢唐到現在,帝王們偶有雄心,但大多都是得過且過。 眼界的狹小導致他們覺得這些問題無法解決,只能得過且過。 但趙仲鍼和沈安相處多年,日夜熏陶之下,就覺得這種思維當真要不得。 “爹爹,大宋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到時候養不活那么多人怎么辦?” 趙宗實重新拿起書,淡淡的道:“沈安不是弄了那個金肥丹嗎?官家也在關注。” 趙禎看似漫不經心,可糧食的安全問題始終是他的心頭大患。 “那也管不了多少年!” 除非是出現重大災難,比如說疫病流行,否則人口只會越來越多。而糧食的增產有限,最終還是會回到那個死循環上面來。 趙宗實再次放下書,看著自己的長子,微笑道:“那你說怎么辦?” 在他看來,少年人性子急切,卻少了長遠謀劃,目光短淺。 “去外面要。” “去外面要?” 趙宗實皺眉道:“去哪里要?怎么要?” 殿內的宮女和內侍都在看著趙仲鍼,覺得這個少年的身體陡然挺拔,仿佛是要摧毀些什么。 “爹爹,孩兒常讀史,見到那些蠻夷日子艱難,就想著他們該怎么辦。” 這是讀史讀進去了,甚至是代入進去了。 這個兒子不錯,長進很大。 趙宗實微微一笑,后繼有人的感覺讓他有些嘚瑟。 “孩兒發現他們的選擇幾乎都是掠奪……” 呃…… 趙宗實臉上的微笑消散了。 他看著意氣風發的兒子,心想這話里怎么有些殺氣騰騰的呢? 從未有人去統計過這些事兒,從未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所以趙仲鍼一提出來,趙宗實就愣住了。 殿外,趙禎和曹皇后站在側面。趙禎擺擺手,示意別通報。 “他們活不下去了,首先想著的就是去外面尋找食物,而不是在內部廝殺。把自己人殺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田地正好夠種,于是慢慢恢復元氣,人口又慢慢的恢復……” 趙仲鍼雙拳緊握,目光炯炯的道:“可再過數十年,這些問題將會再一次出現。爹爹,前漢時的黃巾之亂來源于何處?孩兒以為就是因為人口日增,可土地卻就那么多,最終無地可種的百姓只能揭竿而起,用刀槍為自己尋條活路……” 這是我的兒子? 趙宗實愕然,書本被他隨手丟在桌子上。 外面的曹皇后心中一驚,就看向了趙禎。 這話在影射當今大宋的情況。 官家會不會生氣? 她只能看到趙禎的側臉。 這張側臉很是漠然。 “前唐時府兵制敗壞,為何?也是因為土地不夠……那些府兵按理應當給勛田,可土地都被占據了,哪里還有田地賞賜給他們?于是府兵制自然無法維系,后來就用了募兵制。募兵是好,可卻讓那些將領成了藩鎮,成為了一方豪強,野心自然日增。” 趙仲鍼的臉有些漲紅,他覺得自己正在宣德門的城樓上,對著這個天下在吶喊。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根源何在?帝王的無能,臣子的無能,文恬武嬉。權貴貪婪,豪紳狠毒……這天下的百姓飽受荼毒,可根源還是在于土地不夠!” “權貴豪紳巧取豪奪拿去了土地,可這些土地得有人耕種。所以兼并最烈的時候,往往就是人口最多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百姓只要能有一口飯吃,就會乖乖的聽話……” “可當這口飯都沒地方吃了,爹爹,您知道會發生些什么嗎?” 趙仲鍼嘆道:“造反,從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開始,中原就沒少過造反。前漢衰亡于造反,前唐亦是如此……大規模的造反之后,漢唐都衰落了,隨后茍延殘喘,不過是徒惹人笑罷了。” 這就是我的兒子啊! 趙宗實欣慰的微笑著, 不管趙仲鍼這番話的對錯與否,就憑著他能說出這番話,趙宗實就覺得宗室里的下一代無人能及。 子女有出息了,最高興的就是父母。 殿內的內侍宮女們也心中歡喜,對于他們來說,趙宗實父子的地位越穩固,他們未來的日子就越好過。 殿內的氣氛漸漸輕松起來,趙宗實起身,剛想說話,眼角就瞟到了外面的趙禎。 “爹爹。” 趙禎微微點頭,目光卻看向了趙仲鍼。 他緩步進來,擺手拒絕了趙宗實的讓座,盯著趙仲鍼問道:“這些誰教你的?” 他的目光冰冷,里面蘊含著不明之意。 帝王不能被人控制,這是大忌! 他自己就是個悲劇,所以對此有切膚之痛,希望下一代能跳出這個怪圈。 趙宗實心中一緊,卻不敢暗示兒子要小心。 趙仲鍼仿佛不知道這話里的含義,很是純良的道:“這些話是臣自己琢磨出來的。” “琢磨出來的?” 對于趙仲鍼沒有自稱為孫兒,趙禎不想計較,但他卻想知道此事的背后有些什么。 “是。” 趙仲鍼說道:“雜學不求侃侃而談,要的是數據,每一件事都要用數據來說話……數據就是……比如說大宋從開國的那一年到現在的歲入,只要把這些歲入列出來,就能知道大宋的發展是向上還是停滯……” 這個不錯! 趙禎點點頭。 “臣以前讀史主要是看興衰,重在看君臣,而忽略了去尋找原因。后來學了雜學,漸漸的就喜歡上了尋根問底。可國家興亡的原因是什么?臣就不禁想去探索一番。” 第一更送上,下旬了,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