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歸一 第六百二十章 黃帝巡游
將大傻留下與夷人一起開山辟路是二人出發之前就定下了的,隗城眾人北上定居之后需要往東去往海邊,自海邊討生活,故此必須盡快打通自新開辟垣城到夷人城池之間的路徑。
道路不止對民生至關重要,也有很大的戰略意義,夷人的天罡弩和地煞弓都是沉重龐大的重兵器,道路不通,這些兵器也運不出來。
此時已經是午后未時,吳中元已經被夷人彪悍的酒風給嚇怕了,唯恐自夷人城池吃晚飯,便帶著姜南疾行前往,試圖盡快去到夷人城池,沖于清都等人面授機宜之后及早離開。
但計劃不如變化快,二人倒是在日落之前趕到了夷人城池,但于清都等人都不在城里,問過留守之人才知道于清都,黃悠云等人這段時間正帶領族人自東海之濱漁獵捕撈。
眼下開春不久,氣溫很低,按理說并不到漁獵捕撈的時節,夷人今年之所以提前捕撈也是有原因的,他接掌熊族之后熊族眾人無有過冬米糧,他萬般無奈之下來夷人部落求助,而夷人慷慨饋贈,將所有余糧都援助給了熊族,此番提前捕撈,無疑是因為城中的食物和米糧告罄。
吳中元原本也想去東海之濱巡查一番,正發愁沒有合理的理由,便在留守之人的指點下趕到了夷人漁獵的海岸,找到了于清都等人。
對于吳中元和姜南的到來,于清都等人表現出了極大的歡迎,吳中元此前曾經以通靈神兵饋贈,又為夷人選出的年輕才俊傳授了熊族的練氣法門,皇恩盛隆,誠意十足。
由于不到捕撈的季節,夷人漁獵的收獲并不是很多,對此吳中元也并沒有裝聾作啞,先沖于清都等人表達了夷人因為全力援助熊族而殃及自身的歉意,又下旨撥糧五萬斤,反助夷人。
于清都等人謝絕了吳中元的好意,事實上他們雖然有些困難,卻并沒有到揭不開鍋的地步。
由于沒有外人在場,吳中元便將龍涎香一事說與于清都等人知道,未曾想聽得他的講說,于清都,黃悠云,陸鈞天三人竟然疑惑的交換眼神。
見三人神色有異,吳中元便用詢問的眼神看向于清都。
于清都反應過來,出言問道,“圣上所說的那條青龍是何體態樣貌?”
“不太清楚。”吳中元搖頭說道。
黃悠云自一旁接口說道,“我們臨海而居,對這片海濱甚是熟悉,每年三月初三都會有一條異種青龍出現在距此不遠的回龍灣,夜半出現,不等天明便會消失不見,祖輩曾經有人見過這條異種青龍上岸,據他們所說這條青龍只有兩條龍爪,頭上生就青色肉冠,似蛟非蛟,似龍非龍。”
聽得黃悠云言語,吳中元和姜南轉頭對視,黃悠云所說的這條異種青龍很可能就是羽人神殿的冰柱記載的帶有龍涎香的青龍。
“黃族長,回龍灣距此多遠?”姜南問道。
“北上五十里,是一處避風港灣,有河流涌入,為咸水淡水混合之處。”黃悠云說道。
“不是入海口?”吳中元追問。
黃悠云搖了搖頭,“不是,回龍灣離入海口還有數十里。”
“派人嚴密監視那片區域,”吳中元隨手拿過一個盛水的陶碗,將水潑掉,以靈氣灌注陶碗,遞向于清都,“若發現有可疑之人自回龍灣滯留,亦或是發現青龍現身,便扔碎陶碗,我會盡快趕來。”
于清都點頭應是,伸手接過陶碗,以匕首刻畫標記之后妥善。
吳中元又道,“此事關系重大,力求隱秘,除了你們三人,不要讓他人知曉。”
三人正色點頭,低聲應是。
吳中元也沒有自此處多做滯留,交代畢了便與姜南起身離去,西去九黎。
去到九黎已是二更時分,九黎的城門已經關了,守城的士兵發現二人,立刻開門接迎,與此同時派人急告黎親王。
不多時,黎泰率領隨從趕到,將二人接入王宮,款待接風。
用現代的話說九黎是吳中元的姥姥窩兒,他來了,按理說姥姥舅舅以及一干表姐表妹都得出來見個面,但黎泰知道吳中元與自己的姥姥有些間隙,便不曾召集眾人前來相見,只是以君臣之禮接迎招待。
在廚下準備飯食的這段時間吳中元將龍涎香一事與黎泰說了,又詳細商議了細節種種,隨后互換帶有彼此靈氣的定位之物,以便三月初三當日能夠及時聯絡。
不多時,酒宴準備妥當,用現代的話說屬于輕度奢侈,吃飯的時間吳中元也沒有浪費,詢問黎泰所轄城池今年農耕的準備情況,以及近段時間黎泰的轄區內有沒有什么突發性的事件。
晚飯過后已是三更時分,但吳中元并沒有休息,而是與姜南和黎泰帶著祭品供物前往青龍駐守的東關,將昨夜準備好的賦詞鄭重宣讀,以正功臣之名,以慰老臣之心。
聽罷吳中元的賦詞,青龍上浮出水,挺身龍吟,青龍風燭殘年,垂暮老朽,龍吟低沉,欣慰之中大有悲意。
與南關一樣,東關的東軍大營也正在營建,此時外圍防線已經完工,駐軍營地也已經搭建完成,先前派來的低階勇士也已經就位,一萬守軍也正在征召挑選中。
由于時辰已晚,吳中元便沒有驚動東軍大營的守軍,凌空巡視一番便與姜南和黎泰回返九黎,回返途中問起黎瀾山的情況,黎瀾山就是活了五千多年,自現代想要殺他的那個鳥族勇士,此前他曾經與黎泰去往黎瀾山所在的城池,阻止他人霸占黎瀾山的女人阿蘭,并為其賜婚。
這是吳中元親自交代的事情,黎泰豈敢怠慢,吳中元問起,便詳細稟報,只道黎瀾山已經自東軍大營召回,不久之前已經與阿蘭成婚,黎瀾山臥病在床的老母親也得到了救治,而今已經能夠下地行走。
聽得黎泰匯報,吳中元滿意點頭,隨后又問起那些家中有老人無人贍養,有子女無人撫育的勇士有沒有自東南兩軍大營召回,駐守兩方大營的勇士兵卒的家眷有沒有得到充足供養。
黎泰回答已經奉旨督辦,妥善安置。
回到九黎已是四更時分,姜南先往臥處安歇,吳中元與黎泰飲茶說話,此番說的是對周饒國眾人的安置問題,他準備讓周饒國與隗城眾人做鄰居,他們原本生活的區域都靠近南海,此番北遷,盡量安排他們毗鄰東海,但過分靠近外圍,安全問題又得不到保障。
鳥族本來就擅長冶煉金屬,而周饒國又擅長造物,兩者可以聯手協作,自鳥族與熊族之間的內陸將周饒國妥善安置,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處大型的兵工廠至關重要,包括天罡弩和地煞弓以及各種火器兵器和盔甲都可以加工熔鑄,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給別人吳中元也不放心,便交由黎泰親自負責。
這都是急事兒,馬上就要派勇士巫師驅策坐騎前去南荒接人了,前期的準備工作必須做好,不能讓周饒國人感覺受到了冷遇。
當黃帝不是成天吃喝玩樂,驕奢淫逸,黃帝就是一個大家長,小事兒有下面的官吏分憂,但大事兒還得自己權衡定奪。
馬上就是晨議的時間了,也不用睡了,直接上朝晨議,吳中元不在的時候黎泰坐王座,吳中元來了王座就得讓給他,黎泰自居旁座。
一個好領導是不會輕易越級指揮的,吳中元也沒有過多的對眾勇士提出什么具體的要求,而是將近段時間朝廷的一些重要舉措以及境內境外發生的大事向參加晨議的勇士簡略說了,此時朝廷已經將他晉身玉虛一事遍告各大垣城,眾人都知道他晉身玉虛,再聽得他自南海大發神威,且中原諸事都在向好的地方發展,無不心中安定,士氣高漲。
隨后吳中元又對黎泰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沒有稱呼黎泰為黎親王,而是以舅舅稱之,之所以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他出身熊族,又娶了牛族的姜南為皇后,卻唯獨沒有與鳥族和親,鳥族眾人免不得會憂慮忐忑,擔心自己成為后娘養的孩子,得讓鳥族眾人感覺他們也是自己人,中原各族一家親。
一個好皇帝不但需要能夠處理政務,還得能夠處理人際關系,早些時候吳中元以為自己并不擅長處理這些,但是到得這個位置,很快就進入狀態了,其他事情實則也是這樣,感覺自己不行是因為沒站到那個位置,勇敢的往前走,很快就適應了。
晨議過后就是家人見面,姜南臨行的時候知道要來鳥族,便帶了不少首飾,賞賜諸人。
上午辰時,吳中元和姜南離開九黎,趕往北關。
途中經過一些鳥族的城池也會下去察看一番,體察一下民情,百姓的日子并不好過,大部分人仍在溫飽線徘徊掙扎,這也沒辦法,凡事兒都有一個過程,他登基時日尚短,民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提升和改變的。
每到一處城池,主事之人都能在第一時間猜到他們的身份,二人身上的穿戴是原因之一,但很多下面的邑城和圍城城主并不知道黃帝和皇后平時穿的是什么衣服,他們之所以能夠猜到二人身份主要是因為二人氣度不凡,身居高位的人大度從容,自帶氣場。而能夠主政一方的官員都是明眼人,不可能連黃帝皇后都分辨不出來,似后世那種皇帝微服私訪被地方貪官抓了,然后亮明身份,懲治對方的低級裝吡情節現實中是絕對不會出現的,因為完全不符合邏輯。
自東關去往北關路途相對較遠,加上中途多有耽擱,一直到日落時分二人方才趕到了玄武鎮守的北關……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