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歡喜記事 第九百一十八章 棉服
工部尚書就這么被貶了。
幾位大臣進宮向皇上求情無果,把這件事推向了一個更大的高潮。
街頭巷尾,茶樓酒肆都在議論這件事。
蘇錦一點都不想拿魏嬤嬤的死立威。
然而經此一事,她的威望卻更勝以往。
就因為工部尚書夫人懼怕她,毒死了魏嬤嬤,鎮北王世子妃貼身丫鬟的親姑母。
鎮北王世子妃一怒,一個尚書大人就被皇上連貶了四級。
這恩寵,還有誰能比?
皇上把女兒寵上了天,也快把自己給寵成一個昏君了。
不過朝堂之外,議論紛紛。
朝堂上,卻是異常的平靜。
能不平靜嗎?
同朝為官,私下也多有往來,工部尚書被貶,是有好幾個大臣進宮幫忙求情,勸皇上不要太寵公主的。
可是大臣進宮沒多久,就出宮了,不論是誰打聽,都一句,“工部尚書府是咎由自取。”
只一句,再無多話。
連向著工部尚書的都說是咎由自取了,他們這些看熱鬧的誰還會吃飽了撐著幫忙說情啊?
只是心底難免好奇,工部尚書府怎么就咎由自取了。
工部尚書夫人毒殺魏嬤嬤有過,但依照朝廷律法,貶了工部尚書四級也太重了。
沒人說,這事也就成了一個懸案。
從皇宮回去,蘇錦去了魏嬤嬤和季嬤嬤住的小院。
魏嬤嬤的尸體已經拉回去了,季嬤嬤在給她辦喪事。
蘇錦也不知道魏嬤嬤的死該不該算是受她牽連。
以工部尚書夫人的度量,魏嬤嬤十有八九也難逃一死。
雖然云妃之死的經過是蘇錦拿藥膏換來的。
但蘇錦對魏嬤嬤心存感激。
季嬤嬤跪在地上燒紙錢。
蘇錦給魏嬤嬤上了三炷香。
季嬤嬤鼻子泛酸。
她和魏嬤嬤這對姐妹是斗出來的。
當年在宮里,季嬤嬤和魏嬤嬤互相爭斗,你想踩著我,我想踩著你往上爬。
后來魏嬤嬤認輸了,主動放棄爭斗,和她握手言和。
魏嬤嬤一服軟,季嬤嬤也覺得無趣了。
爭什么?
從個二等宮女爭成一等宮女,依然還是宮女,小命握在別人手里,是別人砧板上的魚肉。
魏嬤嬤不想爭了,她想好好的活著,活到二十五歲出宮。
起初,季嬤嬤以為魏嬤嬤是裝的,可魏嬤嬤的轉變她都看在眼里。
突然沒有了對手,季嬤嬤也覺得無趣,兩個平常互看不順眼的人成了一對好姐妹。
在冰冷的皇宮里互相取暖,一起熬了十年。
魏嬤嬤沒有親人了,季嬤嬤又何嘗有?
她們視彼此為最親的人。
如今魏嬤嬤被害,季嬤嬤也覺得悲涼。
“有世子妃幫忙伸冤,魏嬤嬤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季嬤嬤含淚道。
蘇錦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只道,“節哀順變。”
杏兒站在蘇錦身側。
蘇錦看著她道,“為了幫魏嬤嬤查出殺人兇手,不得已對外宣稱魏嬤嬤是杏兒的親姑母,魏嬤嬤的后事理應由杏兒操辦。”
“這些天,我讓杏兒來幫你打下手,直到魏嬤嬤入土為安。”
季嬤嬤擦掉眼淚道,“由世子妃的貼身丫鬟幫忙操辦后事,也算是魏嬤嬤生前積了福了。”
蘇錦待了會兒就走了。
杏兒留下。
三天后,魏嬤嬤下葬。
看著魏嬤嬤入土為安,上了香后,杏兒才回鎮北王府。
季嬤嬤在小院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去靖國侯府。
她也沒心情再教秦菡兒家規了,她是來辭行的。
魏嬤嬤教人規矩把自己的命都給教沒了,誰也不知道她會不會步魏嬤嬤的后塵?
她想過幾天安穩日子。
靖國侯夫人體諒她,沒有為難她,把束脩給了她。
秦菡兒心生不忍,挽留她道,“季嬤嬤無親無故,要去哪兒?”
“你孤身一人,就這么離京,或許比待在京都更不安全。”
“你若看的上我,不如就留在靖國侯府給我做管事嬤嬤吧?”
秦菡兒雖然是從南疆嫁過來的,當時送嫁的隊伍浩浩湯湯,其實留下的人寥寥無幾。
南疆畢竟和大齊風俗不同,故土難離。
秦菡兒讓那些給她陪嫁的丫鬟小廝都隨秦三老爺回南疆了。
如今在她身邊伺候的都是靖國侯府的人。
雖然沒人敢慢待她這個世子夫人,但用起來總歸不大順心。
季嬤嬤雖然是靖國侯夫人請回府的,卻不算是她的人。
季嬤嬤又是從宮里出來的,規矩嚴明,有她在身邊,時時提點,她也能少犯錯。
秦菡兒挽留季嬤嬤,靖國侯夫人覺得這樣不錯,道,“季嬤嬤不妨就留在我靖國侯府吧,世子夫人身邊也確實需要一個忠厚可靠的人使喚。”
季嬤嬤鼻子泛酸。
秦菡兒一再挽留,季嬤嬤跪下認主了。
沉香軒,后院。
杏兒坐在臺階上,望天惆悵。
她和魏嬤嬤才見過一面,就成了魏嬤嬤的“侄女”。
痛失“姑母”,沉香軒的丫鬟婆子見了她就安慰她。
知道她愛吃,給她做了一堆好吃的,還有糕點果子。
然后——
杏兒更傷心了。
魏嬤嬤死了,自家姑娘都食欲不振。
那可是她“親姑母”,親姑母死了,她怎么能有食欲呢?
她不能沒心沒肺啊。
杏兒忍痛把那些通通想收了的好吃的都退了回去。
她現在都有點怕去前院了,怕自己把持不住抱一堆食盒回來。
經過幾天,蘇錦心情平復了不少。
魏嬤嬤已死,她得想別的辦法挖出云妃之死的真相,憤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然而就在蘇錦絞盡腦汁想輒的時候,朝廷出事了。
八百里加急來報,朝廷給邊關將士準備的御寒衣物,在運送去邊關的途中,遭遇突襲,被人用火箭燒了個七七八八。
消息一傳回京,舉朝震怒。
這天是一天比一天冷,不定哪天就大雪紛飛了。
邊關更冷。
其實早前已經送過一批棉衣去邊關,朝廷不會等到入冬了才送棉衣去。
只是因為偷工減料,導致棉服厚度不夠,御寒能力一般,東鄉侯氣的寫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回京罵皇上。
皇上一氣之下,砍了制衣坊上下十幾顆腦袋,新提拔了一撥。
這一批是趕制出來送去的。
被人縱火燒毀,邊關的將士如何過冬?
人都凍的直打哆嗦了,還怎么對敵?
這一招,明擺著就是吃里扒外的內奸和南梁里應外合之計。
齊王逃了,崇國公下落不明。
御寒衣物被燒,他們的嫌疑最大。
皇上龍顏震怒,一邊派人去查縱火之人,一邊讓人趕緊想辦法趕制棉服送去邊關應急。
與此同時,遠在邊關的東鄉侯和老王爺也在為御寒衣物被燒而震怒。
棉服被燒,寒風吹的將士們軍心動搖了。
東鄉侯是怒不可抑。
朝廷撥的錢夠做棉衣了,就因為層層貪墨,將士們的棉衣厚度一再減薄。
那些人拿著貪墨的錢財錦衣玉食躲在溫柔鄉里快活,何曾想過將士們在寒風中冷的牙齒打顫?
這是東鄉侯遠在邊關,這要在京都,還不知道多少人要遭殃。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