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詭三國  >>  目錄 >> 第3607章槐影權弈定乾坤

第3607章槐影權弈定乾坤

作者:馬月猴年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馬月猴年 | 詭三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詭三國 第3607章槐影權弈定乾坤

甲魚的上策,終究也沒憋著什么好屁。

甚至斐潛覺得,甲魚之前所有的獻策,都是為了最后的所謂上策做鋪墊的。

當然,大多數謀臣所說的上策都是極其理想的模式,賈詡這一次也不例外。

斐潛在賈詡走了之后,單獨坐了很長時間,

這也是斐潛的習慣。

賈詡大體上算是自己人,陣營內部的,但是并不代表陣營內部的自己人就不會給斐潛挖坑。

斐潛靜靜地坐著,將之前和賈詡談話的內容,以及提及相關的問題,又重新思考了一遍,然后忽然想到了賈詡提出的那個問題……

漢人羌人之間的問題。

賈詡僅僅只是說漢人羌人么?

接下來的山東中原地區,還會有更多的漢人羌人,也會有更多的沖突。

有沖突,就有案件,有案件,就有原告,被告。

百姓都是希望事情能夠簡單化一些,比如簡單的受害者,加害者。

然后加害者就是窮兇極惡,被害者就是完美無瑕,但是實際上在大多數時候,雙方都不是純潔無暇的無過錯的,都在無辜的表面下還有另外一副嘴臉?

賈詡提及的事件,羌漢之間的沖突。

羌人有羌人的習俗,漢人有漢人的律法。

一般來說沒事,但是真要鬧起來的時候,要依靠什么來確定對錯?

必然就是律法。

因為習俗這種東西,無法約定俗成,就像是潛規則,不能拿到臺面上來說。可法律這種東西,向來就是整個社會的底線。

比如劉邦的約法三章,就只有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那么,騙人呢?

這就不好限定了,而且對于大漢的律法來說,有時候連這種最基礎的底線,都可以憑借斷案的人可以隨意改動。

最喜歡改動律法的,自然就是皇帝。

金口玉言,口出天憲。

可是享受到這種隨意改動律法的便利的,卻并不只有皇帝……

賈詡之前提及的那個羌漢之間沖突的問題。

巡檢到了案發現場,肯定是第一時間先抓羌人。

因為巡檢心中已經錨定了是羌人的問題。

羌人打人了,這一點毫無疑問,但至于為什么打,那就是另外一個案件了。

先把漢人得寸進尺的行為拋在一邊,單論羌人打人這一點,從形而上的角度來說,倒也可以說得通,然后就這么定案了。

巡檢算是最基礎的審理,然后縣令復核。

都判決羌人有錯。

但是對于漢人有沒有錯,避之不談。

羌人頭領找到了賈詡,說是漢人有錯,然后賈詡才重新翻閱案件,覺得有意思,上報給了斐潛。

其實從整個的流程來看,雖然巡檢之處未免有些處理草率,但是也能理解,畢竟巡檢手頭上的事情是最多的,時間緊,任務重,基層工作不好搞。

吃空餉人人要,真干活人人推。

如果說當時雙方的羌人漢人,能自報家門表示認識誰誰,家里有誰誰,那么巡檢多少還會注意一點。

結果雙方都沒說,那么自然就是簡化流程,執行簡略版本。

到了縣令之處,縣令還特意拖延了一段時間,按照潛規則,就是給雙方一點時間各找各媽,結果羌人的頭領沒能領會到意思,等到了后面才找到的賈詡。

賈詡原本也不想管,可是一琢磨,不對啊……

現在要打仗啊!

前線還有那么多的羌人騎兵啊!

怎么辦?

賈詡就來找斐潛了,似乎是順帶的,很自然的,將這個問題拋給了斐潛。

斐潛說改判,那就改判,說各打五十大板,那就各打五十大板,說是全歸某一方有罪,那就全歸某一方有罪。

老甲魚是滑溜得很,一點因果都不想要沾。

斐潛讓甲魚將這個案例送到參律院。

現在想了想,似乎有些還不夠……

或者說,有些不妥。

甲魚這家伙,特意提出來的事情,肯定沒有那么簡單。

因為斐潛也能猜測出參律院大概會怎么做。

首先肯定會維持原判。

因為這是維護斐潛麾下,包括巡檢縣令在內的整個律令架構尊嚴的問題。

這倒不是說斐潛,或是參律院,因為是漢人機構,就在特意維護那幾個頭腦發昏,利令智昏的漢人。

當然,在某個角度上來說,這個判決的結果,確實是會讓那幾個漢人覺得是斐潛,以及斐潛麾下的律法機構是在給他們撐腰……

但是實際上并不是。

至于打人的那些羌人么,依舊該罰款罰款,該勞役勞役,一點都不會少。

誰叫這些羌人大腦管不住肢體?

這同樣的,也不代表斐潛就完全判定羌人就是徹頭徹尾的罪人。

而是在這一件事情上,羌人必須要學會如何用漢人的律法來保護自己,而不是采用羌人的習俗來強調無辜。

羌人以為自己用蠻力就可以解決問題,那么現在也就必然會遭受到蠻力的解決。

參律院是不會支持改判羌人無罪的,更不會讓羌人覺得鬧起來,就可以更改判決,否則的話……

畢竟其他的大規模沖突比較難見,但是平常時間相互摩擦,打架斗毆的事情可不要太多,如果誰鬧誰就有理的話,誰鬧騰的大就改判誰贏的話,還要巡檢大理寺干什么?

方法很重要。

其次么,斐潛感覺自己好像又被甲魚擺了一道……

斐潛不由得喟嘆了一聲。

如果在早些年,若是甲魚這樣來試探,斐潛即便是表面上不表示,但是心中也會不痛快。

可是現在卻覺得很平常,甚至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或許這就是問題。

現在的斐潛,已經習慣更全面,也更高角度的去看待問題了。

對于個體,個人,抑或是某個群體,斐潛已經不會特別的看重,以及有什么特別的傾向了……

斐潛忽然反應過來,這甲魚,該不會是特意用一個個的獻策,來測量當下斐潛的態度吧?

對于羌漢的,關中的,山東的,以及對于天子的……

這家伙……

甚至斐潛有一點感覺,就連賈詡自己都清楚他的上策,不會得到斐潛的同意,但是他依舊說了……

這個狡猾的甲魚。

斐潛到現在,才算是大體上推測出了這大甲魚想要做什么。

他想要搞一個錨定!

雖然說在漢代未必有錨定心理等名詞出現,但是并不妨礙甲魚先在斐潛心里面扔幾塊石頭……

想要破解這種錨定,就必須先將自己心中原本固有的框架砸碎。

讓石頭流動起來,滾動起來,翻出另外的一個面。

只不過這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并不容易。

夜色深沉。

賈詡緩緩的走出了驃騎將軍府,準備回住所休息。

不過不知道為什么,賈詡走到了將軍府前院的時候,卻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站在了前院的槐樹之下,仰頭而望,不知道是在看著星空,還是在看著槐樹。

后世覺得槐樹是木依著鬼,所以有些人就以訛傳訛,覺得槐樹不干凈,不吉祥,但是在古代,槐樹恰恰相反是代表著吉祥之樹,而且槐樹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和華夏生活習慣,起居飲食相互關聯在一起了……

槐樹在醫病手中,便是良藥。槐樹花蕾干燥后之為槐米,果實稱之為槐角,其味苦,性微寒,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痔瘡、腸風、跌打損傷、癰腫皰瘍等癥。槐籽人藥有明目黑發、補腦益壽的藥用價值。

甚至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有吃槐葉餅的習俗,稱之為槐葉冷淘。

而在后世,單憑一個鬼字,就被人訛傳成為樹中有鬼,妨礙活人,若是院中種樹,不僅是困家,而且會礙人云云,關鍵是還有大批的人對此深信不疑。

若是槐樹真有神通,也不知道是應該覺得憤怒,還是應該覺得悲哀。

人總是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

即便是智者,也是如此。

在賈詡站在槐樹之下不久,就聽到了將軍府內傳來了些許的腳步聲,旋即有人出聲而笑,文和兄夜訪驃騎府,竟立于虬枝之下,望月乎?觀星乎?

賈詡轉身,捻須而笑,某觀驃騎府內此木,竟然有些類似昔日河洛三槐……

賈詡似乎解釋得很自然,很隨意,然后便拱手行禮,見過荀令君。

荀攸連忙回禮,不敢,不敢,請直呼在下名字就是。

荀攸算令君,當然也算的,畢竟現在西京尚書臺正牌令君在前線,荀攸正在假行其令,之前也是在輔佐龐統,所以稱之為令君也沒有什么不妥。

可是現在并不是一般的官吏稱呼他,而是老甲魚這么稱呼,這就使得荀攸心中噗通亂跳,堅持不肯接受令君之稱。

賈詡也沒有死纏這一點不放,便是改口稱呼公達,似乎方才稱呼令君只是一時口誤,或者說是一時興起什么的,就像是平常官廨里面偶爾的玩笑,相互敬稱職位什么的……

可真的是玩笑么?

兩人站在槐樹之下,一時之間都沒說話,似乎在比拼誰更沉得住氣,然后荀攸輸了,他先開口問道,主公之處,可有什么吩咐?若是需某協助,文和勿須客氣。

賈詡笑了笑,也沒有什么大事……只是提了提鴟夷子皮之事……

嗯?荀攸目光頓時一凝。

正所謂,「持滿者與天,定傾者與人」啊……賈詡笑著,公達以為如何?

荀攸沉默了一會兒,從袖子里掏出了一枚驃騎金幣,遞給了賈詡,這是前些時日新鑄造的樣錢,主公有令,先參詳集思,若有不妥之處,改之而后制……文和不妨也給提點意見……畢竟衡器雖準,然稱量九鼎恐失分寸。

賈詡接過了錢幣,在手中彈了一下,叮當有聲,金銀啊……昔日商君徙木立信,用的就是金銀……主公英明。

荀攸斜眼掃了一下賈詡,不知道是賈詡本身能力了得,抑或是天色昏暗,僅憑星月之光無法查探細節,使得荀攸也看不出賈詡當下究竟是如何,只能是指了指天上北斗位置,《周官》有言「惟王建國,辨方正位」,不知文和兄以為如何?

這近乎于直白的提問,猶如單刀直進中宮,使得賈詡也不由得皺起眉頭來,沉吟片刻,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也就如此了……以主公之英明,功必勝之。

荀攸點了點頭。

這一點他不能否認,但是他害怕賈詡將斐潛帶到一個令他恐懼的方向上去。

不過賈詡似乎也沒有打算和荀攸繼續聊下去的模樣,拱了拱手,便是說天色已晚,要回去休息了,荀攸也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賈詡離開。

即便是他們兩人像是已經溝通好了,又像是什么都沒說。

清晨。

時光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情緒,任何事件,而有稍微的停留,新的一天依舊到來,舊的時光便是永不復返。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長安郊外的講武堂集訓基地之之中,參加訓練的兵卒軍校無數公鴨嗓子一般的呱噪聲似乎讓清晨剛剛起床的太陽覺得嘈雜難耐,便是加快了爬升的速度,轉眼之間就脫離了地平線,然后快速的逃向了空中。

講武堂的教官站在校場高臺之上,也分布在四角,在校場內唱過了同衣之后,便是立刻展開了清晨的訓練。

在驃騎講武堂之中的這批兵卒軍校,大部分都是來自于各個地區每年,或是每兩年的軍中選拔比賽的優勝者。

這些兵卒軍校,大部分都在軍中之前的時間內,完成了基礎的識字和算術學習,基本上脫離了文盲的行列,進入了講武堂之中也都會比較適應講武堂的訓練教導的模式。

雖然說在長安之中,以及驃騎之下的其他區域,有不少行業都是蓬勃發展,但是軍隊依舊是最為吸引普通家庭尋常百姓的職業,沒有之一。

軍隊不但兵餉高,還有種種優惠,比如退伍可以優先進巡檢,甚至有立功表現的,還可以擔任地方的武官,縣鄉一級的都尉什么的。而且即便是覺得自己不適合當官,也可以憑借退伍之時領的補貼,做點小生意,比起一般的普通百姓民眾苦哈哈的不知道哪里才能有本錢的第一桶金,要容易的許多了。

另外,驃騎軍中,兵卒軍校的榮譽感很高。

嚴格軍律養成的職業軍人極有紀律,基本沒有在民間為非作歹的。

尤其是西域的事情廣為在講武堂內重復宣講之后,這些兵卒軍校便是越發的謹慎起來,在軍報、評書、教官重復強調等等手段之下,同時本身這職業也受到百姓的尊敬,若是能給家里帶點功勛回去,那么家里父母兄弟孩子都會因此受益。而如果說貪腐瀆職了,那么西域的那些軍校軍將的下場可就是最好的訓誡。

同時,隨著如今戰略局勢的轉變,即便是再普通的兵卒軍校,都是知道現如今是最好的機會,若是做得好,說不得可以直接從普通百姓躍升階層,于是更加的勤勉起來,即便是教官沒有特別要求,也沒有時時都盯著,也會一絲不茍的按照操典去完成。

這種訓導制度,培養模式,還能持續多久,其實并不是制度本身的問題,而是晉升通道的問題。

原本在西域之中,也并非是所有的兵卒軍校都愿意跟著呂布魏續等人搞事情的,只不過因為呂布本身的原因,導致每年,或是最多每兩年要往長安輸送的軍中比武通道斷了。

或者說,被擁堵了。

當時呂布不管事,一切都交給魏續去做,而魏續為了錢財,就將那些原本應該公開比武的名次,都拿出來標上價格,內部蘿卜坑處理了。一開始的時候還走個過場,后來干脆連過場都省了。而通過這種手段得到名次的軍校,又不敢真的去長安,畢竟要是去了,真本事還是假把式就容易露餡,所以也就從那個時候開始,西域就不往長安派送兵卒軍校了。

于是,在西域的普通兵卒軍校的晉升通道,也就完全沒有了……

人,要是完全沒有了希望,會變成什么樣?

很簡單,躺平,擺爛。

所以講大道理,不如給真希望。

或者叫做真的實惠。

至少不能是發個告示,就能算是實惠到了百姓千萬家中,然后就可以算是讓百姓看到新的希望了吧?

現階段,斐潛做得還算不錯,抓得嚴,管得緊,甚至會時不時的到講武堂晃悠一圈。

這種不定時的抽查,就迫使地方上的官吏也必須要重視起來,否則的話……

當然,這需要斐潛是真的抽查,而不是走過場。

其實一個封建王朝的主事官吏,想要了解下面的情況,并不是那么的復雜,真的只是需要抽出一點時間來,走到下面去就可以了。

但是……

走基層是要有一定前提,也要有一定膽量和擔當的。

一方面是基層的問題很難被量化的指標所體現,所以一旦上級將目光單一的放在指標上,下級的官吏也就自然會基層治理這類見效慢、難量化的工作邊緣化。

另外一方面所有基層的問題,很有可能都是棘手的……

斐潛迎著朝陽,微風吹拂在他的臉上。

這些問題,或許對于甲魚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但是對于斐潛來說,他想到了辦法。

對錯,都是有一定的范圍的。

或者說,都有一定的前提條件……

斐潛找到了一個跳出原本簡單對錯的框架,以更新的一種手段,去解決原本的問題。

漢人和羌人的問題,以及更多的類似漢人和羌人的問題。

請:m.bqq9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詭三國目錄  |  下一章
詭三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