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萬歷駕到 第六十六章 勛貴
對于自己的兒子,劉顯也不知道怎么說,勇武方面沒的說,更勝自己年輕的時候,可是這個性格和腦子,劉顯都不知道怎么說好了。幸虧在打仗方面很有章法,不然自己都想給送回老家去了。
“你年紀也不小了,收收心,這一次就跟著爹到京營歷練一下吧!”
“是,爹!”劉綎沒敢在提家人來的事情,不過他還是挺高興的,不說其他的,這幾年妻子在家里面,自己還真是有點想她了,入京營也挺好的。
陛下下旨學宮演武的消息不脛而走,這件事情在勛貴里面自然掀起了不小的風潮。
有孩子在學宮里面的,自然是忐忑的同時帶著驕傲,沒有的則是有些遲疑,皇上此舉究竟何意呢?文官那邊也想不明白,這件事情的關注度可不低啊!
學宮這個地方大家都知道,那里說起皇上習文練武的地方,可是很多人看不上,尤其以文官為罪。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練武做什么,難道去做丘八不成?不過那些勛貴子弟自然不在意這些,有這樣親近的皇上的機會,他們自然要牢牢的把握。
這天一大早,夠資格的勛貴都全都來了,他們圍在兩位領銜的國公身邊,互相說笑著。
大明的勛貴,最早當然要追溯到陪著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人,佐太祖定天下者,曰“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開國輔運守正文臣”。
從成祖起兵者,曰“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或曰“奉天翊運推誠宣力”和“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或曰“欽承祖業推誠奉義”。
公侯伯爵中,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
受封而領鐵券者,為世襲封爵,否則為流爵。襲封則還其誥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
爵位世襲,或降等以襲。公、侯、伯封號分四等歲祿以功為差,可掌參五府總六軍,出則可領將軍印為大帥督,轄漕綱,但不得預九卿事。
這樣的規定也就限制了勛貴伸手到文官那邊,可以說很好的限制了武將的權力,算是文武分制的一種。
只不過限制了武將卻沒能限制文臣,他們伸手向武將的心就沒死過,土木堡之變之后,這些勛貴們垮臺了,勛貴也只能被文臣壓一頭。
宮門開放之后,大明的這些勛貴就從外面向里面走了進去。
現在大明朝的國公有五位,在京城的有三位,英國公、定國公和成國公。
第一代英國公乃是張玉的兒子張輔,事實上張玉無論活著還是死了,英國公這個爵位都和他沒什么關系。
建文元年七月,黃子澄、齊泰殺燕王之事泄露后,朱棣起兵“靖難”召集張玉、朱能守衛王府。后下令奪取北平城,大將張玉率兵乘夜攻進北平九門,占領北平城。
在靖難之役剛起的時候,張玉就是朱棣手下的大將,一路征戰下來,張玉戰死了。
東昌之戰中,朱棣攻盛庸東側,不料進入伏擊圈,突圍中被盛庸包圍。張玉、朱能率親兵向南軍包圍猛沖救主。朱能負責救朱棣。張玉負責引開敵軍,這一引就沒再回來。
朱能成功救出朱棣,但殺紅眼的南軍怎甘心煮熟的鴨子飛了,于是向張玉猛攻,張玉力竭而死。
朱棣即位后稱張玉為靖難第一功臣,追封榮國公、河間王。長子張輔初封信安伯、新城侯,后代替途中去世的朱能率數萬軍隊平定安南叛亂,遂冊封為英國公,世襲罔替,土木堡事變中死于亂軍。
大明的第二代能打勛貴,英國公張輔絕對排名很靠前的,只不過土木堡之變死了。
張輔都死了,可以想象其他的勛貴武將死傷何其慘重,整個大明朝的軍隊精銳可以說一掃而空。從此之后,大明朝的軍方就再也沒恢復過元氣。
仿佛被打斷了脊梁一樣,雖然有戚繼光有俞大猷,有很多名將,可是戚繼光不一樣要對張居正自稱“門下小狗戚某”,主帥如此,軍方怎么抬頭。
朱翊鈞站在城樓上,看著魚貫而入勛貴,面無表情。
事實上此時朱翊鈞的心中翻涌不止,或許使勛貴從拾先祖榮光,樹立真正的貴族氣質,對于恢復軍隊的氣度更有用。這個時代想要改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想法可不容易,如果讓人才流向軍隊,這才是關鍵。
宣傳很重要,賞賜更重要,恢復勛貴的榮譽感,打通普通士卒晉升勛貴的上升通路,戰功轉爵位,不然很難刺激起戰爭的欲望。當天下人都想拿戰功,都想成為貴族的時候,何愁軍隊不無往不利。
改變勛貴的形象,從塑勛貴的榮譽感,這也是重中之重。
如果勛貴一直都是這個樣子,貪污卑鄙,橫行鄉里,斂財無度,這樣的勛貴只能是毒瘤,成不了貴族。雖然英國的貴族制度也很操蛋,可是朱翊鈞覺得一點很有用,那就是貴族上戰場。
朱翊鈞說的是一戰時期的英國貴族,當然,他們很多是盲目的,但是朱翊鈞卻想要在大明鼓勵這種風氣。
目光落到了現在的英國公張溶的身上,他是張輔的從孫,大明朝勛貴之中的第一人,地位最高的,輩分也最高,其他的國公見都要客客氣氣的。
在英國公張溶的身邊,一個健壯的男子昂著頭,乃是定國公徐文壁,定國公是徐增壽一脈。如果張玉和徐增壽算一代,張溶是第四代,徐文壁是第七代。
徐文璧隆慶二年襲爵,領右軍都督府加太師,也是實權派的代表人物。
三位國公之中,最虛的就是成國公朱應楨,他是朱能的后人,只不過他還沒襲爵,因為年紀太小,還沒成年,今年不過才十二歲。朱翊鈞也沒客氣,直接把他送進了學宮。
成國公府和自己當初差不多,孤兒寡母,日子很不好過,幸虧自己有張居正撐腰。
朱翊鈞現在就準備給朱應楨撐腰,從小跟著自己學習訓練,朱翊鈞準備把他當成大明新一代貴族來培養。
兩位領銜的國公后面就是其他的侯爵了,大大小小十幾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