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宋超級學霸 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
兩天內,曹太后第二次接見了范寧,不過這一次是在紫微宮偏殿,天子趙頊同時參加接見,另外大學士張遙和牛庠也參與旁聽。
曹太后依舊是垂簾而坐,天子趙頊坐在前面,他今年已經十八歲了,長得高大英武,器宇不凡,讓范寧暗暗嘆息,曹太后才剛剛掌權,怎么肯在兩年后把朝政交給他,必然和仁宗一樣,又有一番蹉跎了。
范寧見了禮,不慌不忙道:“這次微臣北上為三件事而來,第一是為南洋近況述職,其次是匯報微臣東行的考察結果,第三是為南洋未來的發展闡述自己的意見。”
這時,曹太后聲音柔柔問道:“官家,相公們都上朝了嗎?”
趙頊連忙欠身道:“回稟皇祖母,他們今天都來了。”
“那就請他們一起過來,大家一起參詳!”
趙頊吩咐近侍去請各位相公,又對范寧道:“范經略請稍等片刻!”
范寧明白曹太后是想廢除海外經略府和知政堂的聯席議事制度,但他并不在意,大家一起參事議政,倒反而讓他能夠更全面的闡述海外分封制的建議。
他躬身行一禮道:“微臣從泉州特地帶來兩輛特制馬車,非常與眾不同,想請陛下、太后和相國們一起參觀,否則把它們送入大殿,現在還沒有套馬,就在宣德樓內。”
趙頊回頭看了一眼太后,曹太后點點頭,“準!”
趙頊即刻派侍衛把兩輛馬車搬來,不多時,兩輛馬車先送到殿外,七名相公韓琦、富弼、文彥博、韓絳、張方平、吳充、蔡襄也正好趕來,圍著馬車指指點點。
這時,范寧從殿內走出,和眾人打了招呼,很快,天子趙頊和曹太后的大轎也從另一面過來,眾人一起向太后和天子行禮。
趙頊很有興趣,他走出大轎,仔細打量車輪,他也發現是車輪不一樣了。
范寧上前對曹太后匯報道:“啟稟太后,南洋有一種樹膠,外形如大象之皮,所以叫做象膠,彈性非常好,便有商行用它制成車胎,套在馬車車輪上,行走起來非常輕便快速,再無顛簸,使馬車變得十分舒適。”
曹太后微微一笑,“官家可以試一試!”
趙頊有點為難,“啟稟皇祖母,還沒有套馬,不如先讓人套馬,議事結束后皇孫再乘坐。”
“也好,先議事吧!”
眾人重新回到大殿坐下,七名相公也賜了座,曹太后緩緩道:“范經略使之前有書面述職報告,匯報了與三佛齊國之戰,也匯報了新港和呂宋府的近況,這份報告哀家已經批準,并轉給了知政堂,知政堂可有不同意見?”
韓琦起身道:“這份報告知政堂內部也進行了商討,基本上認可海外經略府的各種措施,我們唯一擔心就是攻打三佛齊,我們是否占有道義?”
范寧心中暗罵,從三佛齊運回大宋的二百三十萬兩黃金和珍寶,知政堂倒是毫不客氣笑納了,現在卻關心是戰爭是否有道義,有本事那些黃金別收。
心中雖然不滿,但范寧依舊微笑道:“啟稟各位相公,三佛齊軍方派水軍扮作海盜,打擊新港貿易,這已是他們承認的事情,我們追擊海盜,結果被他們水軍率先攻擊,一艘戰船被他們俘獲,這是上千將士親眼目睹之事,我們救援巡哨隊,卻被他們數百艘戰船攻擊,我們才忍無可忍進行還擊,我認為我們完全占有道義。
在他們投降后,我們也不再屠殺他們一兵一卒,也沒有趁機搶劫民財,侮辱婦女,可謂秋毫無犯,我們所得皆來自其國庫,在三佛齊之戰上,朝廷不必有任何道義上的擔憂。”
曹太后心中也略略不滿,自己明明已經批準了范寧的報告,知政堂為何還要商議,還要提出疑問,那自己的批準又有什么意義?
她又問道:“范經略使已經做出了解釋,韓相公還有疑問嗎?”
“三佛齊戰事上微臣沒有疑問了,但在呂宋府和寶州上,知政堂還有更多的想法。”
“韓相公請說!”
“我們看了范經略使的規劃,呂宋開發得很成功,我們在京城也深有體會,呂宋的霜糖、綿和糧食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呂宋運來的黃金大大改善朝廷的財政,呂宋運來的糧食也使京城糧價降到斗米二十文,將來玉米大規模種植,會使糧食更加便宜,這些都是大宋走向興盛的好兆頭,已經沒有人能否認海外開拓的貢獻,但在移民方面,我們認為還是太倉促了一點,畢竟移民是百年大計,需要慢慢來。”
范寧不解地問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知政堂產生了放緩移民的想法?”
韓琦嘆口氣道:“這幾年,移民和招工太猛,使鄉村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土地荒蕪的現象,這種現象在河北路和陜西路尤其嚴重,尤其糧食價格下降太快,已經出現了谷賤傷農的情況,影響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
范寧接口道:“實現糧食產量大規模增長是歷朝歷代都盼望的好事情,如果擔心谷賤傷農,可以有兩個辦法,一是朝廷補貼種糧農民,其次便是提高種糧技術,讓一個人能種更多的糧食,而不應該想到削減種糧,那會出現饑荒的。”
其實韓琦這個說法在知政堂內部也出現了激烈的分歧,至少富弼就是堅決反對谷賤傷農,富弼站起身道:“范經略使說得很對,實現糧食產量大規模增長確實是歷朝歷代都盼望的好事情,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我一直主張取消徭役,減輕農民負擔,這對人口增加和大宋發展都有積極影響,即使一時半會兒取消不了,那么能不能把無償徭役變成有償徭役,朝廷提供糧食,或者百姓交錢免役。”
韓琦眉頭一皺道:“富相公,取消徭役和谷賤傷農沒有直接關系,現在不是討論徭役的時候。”
“怎么沒有關系,取消徭役,男子在家的時間就多了,婦女懷孕的機會就會大增,人口會增加,人口增加糧食就不會便宜了。”
眾人大笑,其實范寧也承認富弼說得對,人口增加才是解決平衡糧價的關鍵,他起身道:“富相公抓住了關鍵,人口增加才是糧食增加的目的,沒有占城稻的引進,大宋人口也不會增加得這么迅猛,如果大宋人口增加到兩萬萬,那么五千萬去海外耕殖,那豈不是最理解的結果?”
韓琦點點頭,“這就是剛才我說的,需要時間慢慢移民,現在海外移民太猛,對農業的沖擊太大。”
文彥博嘆了口氣道:“韓相公為什么就一定認為是海外移民導致農業蕭條,卻對超大作坊對人口的吸收視而不見?”
文彥博才說到了關鍵上,海外移民能有多少?關鍵是大宋越演越烈的超大作坊出現,紡織、絲織、印染、采礦、冶煉、造船、航運、釀酒、陶瓷、制茶、榨油等等,動輒數百人、上千人的超大型工坊出現,占用了大量年輕勞動力,年輕人誰愿意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紛紛去各個大城尋找機會,增加眼界。
以前小娘子只能去做做丫鬟,現在可以去紡織工坊干活,掙得也不比父母少。
朝堂間一時沉默了,這些超大工坊都涉及到大量的權貴,不好輕易觸碰。
這時,曹太后又問范寧,“剛才范愛卿提到農業技術可以改變現狀,不妨在這方面繼續談一談。”
范寧躬身道:“其實微臣很快會談到技術問題,那么微臣就先從農業技術說起。”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