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天下珍藏 第129章 三只眼的傳說
一幫專家學者,議論紛紛。
對于老專家的講述,卻是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不以為然。
主要是,太缺乏直接證據了……
洞廳中的只是壁畫,又不是文字記述。也不能,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猜吧。畢竟壁畫的人物,明顯與拜火教,存在了很大的差別。
雖然老專家覺得,這是拜火教的本土化緣故,但是不能讓大家盡然信服。
“關鍵是……”
一個學者指著神明額頭上的戈壁石,一針見血道:“你們不覺得,這些神的頭上鑲嵌的石頭,其實不是什么裝飾手法嗎?”
“我覺得,這應該是眼睛,三只眼!”
這個學者,滿臉認真道:“拜火教的神靈,有三只眼嗎?”
“呃……”
一瞬間,老專家無言以對。
“所以說,這其實是佛教吧?”有人眼睛一亮,急忙道:“在我印象中,三只眼睛的神,貌似只有佛教……”
“……別啊,道教馬王爺,也有三只眼的。”
旁邊有人道:“民間傳說中,三只眼的神靈,不在少數。”
“那是抄的……”
那人笑著說道:“天下文章一大抄,宗教也是這樣啊。”
“基督教,不必多說了吧,就是吸收了埃及神,希臘神的許多精華,然后形成了自己的教義。那個不可描述的宗教,教義也與基督教有些牽扯。”
“至于佛教與印度教,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那人娓娓而談:“哪怕佛教,傳入了我們國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融入了本土,直接把本土道教壓得死死的,也逼得道士們抄佛經。”
“到了最后,佛道儒,三教合流,也不分彼此了。”
那人輕笑道:“所以佛教、道教,以及世俗傳說的神仙,都有三只眼。但是追溯本源,三只眼神仙的傳說,應該是舶來品吧。”
“反正在我印象中,三只眼神明,應該是源于印度教的濕婆。”
那人娓娓道:“濕婆是毀滅之神與創生之神,有五個頭,三只眼,四只手。后來佛教,把祂吸收過來,作為自己的守護神,稱為大自在天。”
“等到佛教東傳,我們國家的百姓,聽說有神明三只眼,神通廣大,覺得很厲害,然后也開始創造了帶有本土特色的三只眼神靈。”
那人笑道:“什么聞太師,楊戩,馬王爺,估計是我們抄別人的。”
“誒,你這話,就有些偏頗了。”
冷不防,有人反駁道:“三只眼的神明,不僅是印度產物啊。你不要忘記了,我們古代文史之中,就有天眼的傳說。”
“況且,三只眼,又不是印度獨有的文化。”
這人侃侃而談:“在古埃及,就有荷魯斯之眼傳說。荷魯斯是鷹頭神及太陽神的化身,荷魯斯之眼是能察知世間萬物的神圣之眼,代表著神明的庇佑與至高無上的權利。”
“美國國徽及一美元紙幣的背面上的上帝之眼,來源估計也是這個荷魯斯之眼。”
這人慢聲道:“還有就是,瑪雅預言之中,也提到過一種類似于神話的傳說……遠古時期的人類,也是三只眼,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
“由此也可以知道,全世界各種文化傳說中,都有三只眼的設想。”
這人微笑道:“所以說,就算壁畫上的神明,也有三只眼,不能說明這是源于佛教。”
“……問題是,這是敦煌啊。”
有人嚴肅道:“佛教東傳過程中,最重要的中轉站。莫高窟的存在,也足夠說明了佛教氛圍的濃郁。所以我有理由相信,這是早期的佛陀形象……”
“對了,可能還帶了點,印度教的風格,大雜燴。”
他揣測道:“壁畫上的惡神,其實就是大黑天,或者毀滅之神,濕婆。”
“你們懂的,早期的宗教,畫風比較原始……我覺得,這個巖洞的存在時間,肯定比我們想象中的長久,或許是公元前的產物……”
“要知道,雖然歷史記載,佛教是東漢才傳入中土。問題在于,東漢明帝說自己夢見了六丈金人,往西方飛去。找人解夢,才有博士告訴他,這是天竺的佛!”
“這說明當時,佛教已經通過別的渠道,傳入了中原官員百姓的耳中。不然的話,誰會知道金人是佛……”
他分析道:“所以早在東漢以前,佛教就該流傳過來了。其中邊關一帶,肯定是滲透的重點。只不過,由于缺乏上層基礎,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傳播,所以隱藏很深……”
“……胡說八道!”
“還不如拜火教分支可信。”
“拜托,不要為了經濟利益,硬把壁畫,往佛教上扯啊。”
“我覺得,還是要相信科學,做碳十四測年吧。”
一幫學者,由于見解不同,難免發生了爭論。開始的時候,還和和氣氣,相互探討。但是后來,也吵出了火氣,聲音高昂。
喧囂之聲,在空曠的巖洞中回蕩。
此時此刻,眾人自然是瞠目結舌,茫然不知所措。
不過王豐,卻是心滿意足,大有收獲。又聆聽片刻,也沒別的有用信息,他干脆扯了扯張楚的衣袖,兩人悄無聲息離開。
回到地面上,太陽已經下山,空中漆黑一片。
寂寥的夜空,繁星璀璨。
在大西北,星光似乎比較閃亮。
王豐仰望長空,忽然道:“張楚,我們回去吧。”
“……咦?”
張楚愣了愣:“不找隕石了嗎?”
“不找了,沒興致了。”
王豐淡笑道:“讓莫大哥幫忙留意就行,等到他們找到了隕石,直接通知我過來,這樣似乎更省事……”
“哈哈,本該如此。”
張楚深以為然,笑著說道:“行,那我們就回酒店,洗個熱水澡,再大吃一頓。”
“嗯,然后明天,就回家。”
王豐的話,又讓張楚一愣。
“什么?”
張楚錯愕,驚訝道:“這么快回去?你不留下來,看熱鬧嗎?”
“看什么熱鬧?”
“這個熱鬧啊。”
張楚指著燈火通明的隧道:“你發現了這個遺址,肯定要上新聞,刊登頭版頭條的,你不留下來配合采訪?”
“不了,膩了,把出風頭的機會,留給別人吧。”
王豐輕描淡寫,風輕云淡,一派淡薄名利的風范……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