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萬歷1592 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
蕭如薰在考慮這件事情的同時,也想到了諸如李世民和李隆基這種破壞嫡長子繼承制的人的存在。
但是他發現這并沒有什么所謂。
因為若真的有人破壞這個制度,那自然是擁有超強的實力,超強的實力都擁有了,還怕什么呢?
嫡長子繼承制實際上也是實力繼承制,你實力強,強到打破規矩,那你就繼承吧,誰也管不了你,但若是沒有強大的實力,就按照這個制度來,安安穩穩,大家都有一個標桿。
穩定是第一位的。
所以綜合比起來,比起易于鉆空子易于讓官僚操作的立賢不立長,顯然,嫡長子繼承制對蕭如薰的好處更大。
而且嫡長子繼承制不是除了嫡長子之外其他的都沒有,而是嫡長子繼承部分家產和父親的全部政治權益,其余諸子還是能分到家產的。
當然最重要的也是政治權益。
當然在皇帝權力無可動搖的時代,也就是當今,蕭如薰想要立誰就可以立誰,但是他并不想給后世的皇位傳承留下隱患。
于是,蕭如薰依然規定了嫡長子繼承制,從自己的皇位到下面勛貴的傳承,再到民間,大家繼續遵循嫡長子繼承制這個千古不變的規矩,這個維護社會穩定的規矩。
只有皇族三家出于便于掌控的目的而除外。
所以蕭如薰在京師穩定之后就下令封自己的嫡長子蕭振邦為皇太子,加封秦王,接到京城對群臣做出了表率。
從此,大臣們都知道了,皇帝還是遵循嫡長子繼承制的,紛紛感覺很放松。
對于這一點一直比較擔心的劉黃裳也放松了。
當初在皇極殿之外,蕭如薰對他所說的對嫡長子繼承制不滿意的話他還記著,一直都在擔心蕭如薰萬一看這個制度不爽所以決定廢除這個制度,他到底是進諫還是不進諫。
廢除這個制度絕對是一招臭棋,他十分擔心蕭如薰大刀闊斧的改革弊政的時候把這條一起給改了。
結果蕭如薰封自己的嫡長子為皇太子,穩定了所有人的心,也穩定了劉黃裳的心。
看來做皇帝和不做皇帝還是有差別了,做了皇帝之后就知道穩定的重要性了。
劉黃裳還稍微有些高興。
政治風暴的開始和結束他都預料到了,也預料到了這件事情和他沒有關系,后來的發展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政治風暴沒有波及到他,他還是兵部尚書,在蕭如薰的命令之下協助軍隊進行大秦中央軍事學院的建造和籌備。
時不時的,蕭如薰還叫上劉黃裳一起去京師東北不遠處的中央軍事學院的建造之地視察。
為了建造中央軍事學院,蕭如薰下令征調了五千名士兵和兩萬名難民一起來建造。
以磚石打造軍事學院外圍院墻,打造的就和一座小城池差不多,真要出現戰亂了這里甚至都能作為軍事堡壘來堅守。
城內的路面鋪以磚石,修建各種建筑,教室辦公室學生宿舍等等被蕭如薰提出,然后交給工匠們去建造,劉黃裳等于是個監工,要監管建造的質量,不能以次充好。
蕭如薰對這件事情的關注程度也讓劉黃裳不敢怠慢,只要有空就來工地上監管,看著一座小型城池拔地而起,甚至還有從京師到這座小型城池的專用馳道,可想而知蕭如薰是有多么重視這里。
想想也對,蕭如薰吸取了前朝文官太強武官太弱的教訓,決定在文官用書院進行教育傳承的同時,也設立專門的武人學院,同樣用教育的方式來為武人搞傳承,增強武人的實力。
如此一來,武人的后備力量也將充分起來,文官將不能依靠數量和素質的優勢奪取武將的軍事權力,簽名土木堡事變之后武將權力大衰微的事情不會再次出現。
劉黃裳甚至猜測蕭如薰會對軍事制度也做出改變,雖然眼下沒有改變,一切沿襲明制,依然采用五軍都督府的方式來賜封武將們,但是現在一出手就拿下了朱應槐,這種做法讓劉黃裳十分懷疑。
劉黃裳很聰明,這是毋庸置疑的。
“這里做的很好,就要繼續這樣做,地面都要鋪以磚石,房屋建造也要按照圖紙來,規劃好,這座城池的城墻最高可以在三丈,就按照一座小城池的方式來建造。”
蕭如薰一邊視察工地一邊對劉黃裳作出指示。
劉黃裳表示自己完全明白。
軍事學院的建立在蕭如薰看來是很重要的一步棋,一旦成功建立,不僅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合格的軍事人才,還能穩住武將們的內心,讓他們知道曾經的大帥現在的皇帝說話算話,不要擔心。
蕭如薰預計還要打仗,現在可不能讓武將和軍隊松懈下來準備享受。
各項訓練依然按照規定進行,一個月一次大排兵大演習蕭如薰都是親臨的,親自到軍隊當中接觸底層士兵,賜給他們酒和肉,讓他們知道皇帝一直都在關懷他們。
蕭如薰對軍隊的訓練要求比之前更高了,還弄出了其他很多種練兵方式和練兵器具,同時,從鎮南軍中開始的體育競爭比賽也沒有停止,步軍四大營和騎兵兩大營依然在不斷的進行這樣的比拼。
這些體育競賽項目已經從鎮南軍士兵這里蔓延到了全軍上下,全軍都在玩這個,幾乎天天都有輪休的士兵進行互相之間的比拼,為一年一次的大競賽做準備。
要讓軍隊有事情可做,這樣軍隊才不會閑下來搞東搞西,才不會對戰法生疏,否則再強的軍隊也要退化的。
“這樣下去,軍事學院什么時候可以建造完畢投入使用?第一批軍事學院招生你看該如何操作?”
蕭如薰向劉黃裳問計。
劉黃裳說道:“按照臣的估計,再有半年就能投入使用了,建造的也都比較完善,陛下需要的設施都已經準備好了,至于學院的招生,陛下是打算從軍伍中征兆學生還是面對民間征召學生呢?”
蕭如薰思考了一下。
“從軍隊當中選出年輕識字多戰功大的士卒進入學院深造,也可以面對民間征召有志向從軍報國的年輕人,年齡定在十八到二十四歲之間,招生人數在三千,一切費用朝廷來承擔。”
蕭如薰對第一期的招生進行了規定。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