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鄰居是皇帝 第354章 被詛咒的柴榮
一尊金燦燦,碩大無朋的佛像擺在面前。善男信女想到的是頂禮膜拜,祈求保佑賜福,可是在柴榮的眼里,這就是一座金山。
沒錯,就是真金白銀!
自從郭威登基之后,均田,鼓勵商業,對外用兵,恢復元氣……短短五年時間,中原的經濟高速發展,開封商賈云集,貿易繁榮。
可與此同時,一個致命的問題也浮現了,商業越是繁榮,交換的貨物越多,就越是需要海量的貨幣,偏偏呢,中原金銀產量不豐富也就罷了,就連銅礦也不多。
一面是商業需求旺盛,一面是貨幣供應嚴重不足。
帶來的結果往往是災難性的。
比如眾所周知的谷賤傷農現象,在大周就非常非常嚴重……老百姓分到田地之后,努力耕種,把倉庫堆滿。可接下來,他們要蓋房子,要娶媳婦,要送孩子上學……每一樣事情都需要錢,就要拿著糧食去交換。
在幾年前,一石糧食,秋收的時候,能賣到七百文以上,而青黃不接的時候,能超過一貫錢。
才五年的功夫,一石糧食,最便宜已經跌破了三百文。
這還是因為大周對外作戰,要采購軍糧,撐住了糧價,不然跌破二百文,甚至一百文都是有可能的。
歷代統一天下之后,都會出現糧價快速下跌的情況,許多文人描述的盛世圖景當中,物價低廉往往被拿出來說事。
比如隋煬帝大業八年,天下大亂,河北一帶斗米大概幾百錢,到唐高祖武德元年,戰亂甫平,民生凋敝,洛陽一帶斗米飆至八、九千錢。
也就是說,一石糧食,能價值八十貫到九十貫銅錢。
幾乎相當于四斤銅錢,換一斤糧食,這個數字是非常非常駭人聽聞的!
在戰亂的年月,什么都可能發生。
而經過大唐君臣的努力,在《新唐書·魏征傳》中記載:于是帝即位四年,米斗三錢。
沒錯,是三錢。
《食貨志》中重復了這個數字:貞觀初,絹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錢。
《資治通鑒·唐紀》中也強調:貞觀元年,關中饑,米斗值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歲天下大稔,米斗不過三四錢。
貞觀四年是個分界線,這一年,經過李二的休養生息政策,天下大治,再加風調雨順,米價降至最低點。不僅在唐朝,也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米價最低的時候。從貞觀元年的米價千錢到貞觀四年的三五錢,不過三四年時間。
與剛剛結束戰亂時期相比,米價跌了三千倍!
整整三千倍!
當然了,米價低,是因為老百姓努力耕田,畝產高,豐收了,天下不愁吃的,固然值得高興。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米價過低,甚至會摧毀一個國家!
大家都知道封建小農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差,如果經營不善,或者遇到天災,往往就會破產。
打個比方,如果糧價一石是五百文,一家人賣十石糧食,能換回來五貫錢,而糧價下降到五十文,十石糧食只能換五百文。
假如遇到了需要花錢的大事情,哪個對農民有利?結果顯而易見!
糧價低,老百姓收入少,就沒法抵御風險,遇到了事情,就要出售土地,甚至賣身為奴,從自耕農變成佃農,所謂土地兼并,就是這么來的。
當土地兼并到了一定程度,天下必定動亂不已。
這一點從唐代的歷史,就能得到最好的的結論,何以府兵制幾十年就崩潰了,何以李二之后,大唐對外戰爭的結果往往不理想,何以門閥和皇權爭斗越來越激烈……等等歷史現象的背后,都是一個原因,就是利益分配不均,說穿了就是土地兼并。
而要想阻止土地兼并,除了要定下規矩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應該保證基本的糧價,保證農民的基本收入,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葉華和柴榮曾經一起北上,與契丹皇帝會獵。
一路上,他們聊了很多事情,葉華就提到過建立糧食最低收購價格……這事柴榮聽進去了,也打算這么干。
但是,對不起,根本做不來!
朝廷的歲入就那么多,能動用的貨幣只占了三成不到,其余全是實物。
這些錢要養兵,養官吏,修建城池,維護河道……幾項開支瓜分之后,就所剩無幾。朝廷能做的就是讓各地常平倉適當征收糧食,調節物價。
說實話,作用依舊不大。
柴榮是個想錢想瘋了的皇帝。
故此盧多遜提出清丈寺廟名下田畝,他立刻就答應了,能增加稅源,那是再好不過了。
可是當他置身廟宇之中,柴榮發現自己錯了,錯得很離譜!
土地算什么,相比之下,這些碩大的佛像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就拿眼前這一尊來說,熔了鑄錢,至少能鑄一萬貫!
寺廟里還有多少銅器?
盆、鏡、鐘、磐、鈸、相輪、鈴鐸、寶塔、香爐、經幢、佛像,還有許許多多的柜子,神龕,全都使用大量的金銀銅作為裝飾,富麗堂皇到了極點……
如此多的貴金屬,集中在廟里,除了讓人頂禮膜拜之外,沒有起到任何實際的作用。
但是,如果鑄成了貨幣,放到市面上流行,就能促進十倍,百倍的商品交流,帶來豐厚的稅收,富國裕民,整軍經武……能做多少實實在在的事情?
不用想別的,光是這一條,就足以證明,寺廟必須整頓!
三武一宗的滅佛,那是再正確不過了!
“統統拿去鑄錢!”
柴榮果斷降旨,葉華也不得不佩服皇帝陛下的雷厲風行,哪怕換成他,也未必有柴榮那么大的魄力。
畢竟整個大周,寺廟幾萬座,僧人二十幾萬,依附寺廟生存的人,比如送糧食,送柴火,修寺廟,刻佛像……這些人算起來,再加上他們的家人,總數會超過百萬。
這么大的規模。會產生什么后果,誰也不敢說。
“陛下,臣以為,是不是可以緩一緩……”
“不可以!”
柴榮微微一笑,“葉卿,朕告訴你,這世上的事情最不能拖,朕要是拖一刻,下面的人就能拖一天。連皇帝都猶豫不決,下面的人就更會縱容包庇。朕就是要快刀斬亂麻,先把天下的寺廟都給清理了,剩下的事情,以后再說!”
葉華也不得不承認,柴榮的想法是對的。
畢竟現在政事堂難得和皇帝一心,老實賣力干活,如果拖延下去,誰知道又會出什么幺蛾子……只是急于求成,難免會造成疏漏。
試問,這幾十萬的僧尼之中,就沒有好人嗎?幾萬座廟宇,都應該拆掉嗎?
顯然不是!
可問題是有時間一一甄別,慢工出細活嗎?
對不起,沒有!
時間不等人,這世上從來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臣明白了,繡衣使者會立刻出動,監察所有府軍州縣,落實陛下旨意,誰敢包庇怠惰,絕不姑息!”
當天,朝廷就降下旨意,限于五十日之內毀廢所有寺廟銅器,送交當地官府鑄錢。如有隱藏逾期不交者,按照斤兩多少判刑,五斤以上者處以死刑。
而且柴榮也同時告誡下面經手的官員,誰敢私自藏匿銅器,大發利市,有私匿五斤以上者,剝皮萱草,絕不姑息!
這道旨意下去,總計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座,大量的佛像及鐘、磬等法器被鑄成通錢……柴榮一口氣增加了八個錢監,日夜不停鑄錢,足足用了三年時間,才把這些銅器消耗一空,所得的財富,充實到了國庫當中,大周的財政狀況,立刻得到了改善。
不過事情也不是那么順利的,就在京城之外的陳橋驛,有一座觀音堂,那里有一尊觀音大士的銅像,非常靈驗。
受命去重鑄佛像的官吏,在途中墜馬暴斃,又派去第二個人,面對佛像,突然發狂,直接沖出去,投河而死。
連著死了兩個官吏,再也沒人敢動這一尊佛像。
消息傳到了柴榮耳朵里,皇帝陛下立刻帶著繡衣使者出了京城,直奔陳橋驛而來。
等到了觀音堂之后,柴榮提著一柄斧子就走了進來。
“真是好大的一尊菩薩!”
他舉斧要劈,寺廟里的老尼姑突然大叫起來。
“不行,不行啊!毀損菩薩神像,要遭天譴的!”
隨著老尼,還有很多人一起跪倒。
“陛下開恩,留下這一尊菩薩吧!”
“陛下,不可把事情做絕啊!”
面對哀求,柴榮冷笑了一聲,“朝廷旨意,萬萬沒有僥幸之理!朕倒要看看,這菩薩有多大的法力!”
說完,柴榮猛揮一斧,正好劈在佛像的前胸,銅像發出咚的一聲巨響,傳出好遠!
柴榮哈哈大笑,“不過如此,有什么了不起,運走,鑄錢!”
士兵應聲而動。
突然,那個老尼猛地躥起,厲聲狂吼,咒罵道:“昏君,有朝一日,你會遭到報應的,這江山你坐不長的!早晚被人搶走!”
她大吼之后,突然直挺挺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死了過去。
面對突變,柴榮不由得吸了口冷氣,侍衛們也嚇到了……這時候葉華毅然拾起了斧子,照著佛像的頭就狠狠劈了下去!
“敢詛咒大周江山,先問問繡衣士答不答應!”
葉華三下兩下,把神像劈成了一堆碎片……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