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山溝皇帝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
李軒做出留中不發的選擇,也是有自己的考慮。
如今的北海省已經和早年的北海省天差地別了,自從帝國正式登陸北海列島,并設省開始,帝國就是在北海省推行了非常徹底的本土化政策。
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大規模的移民!
不僅僅是從帝國本土往北海列島移民,還把北海列島的土著遷移到南洋諸島。
這種大規模移民持續了這么多年,而且規模是越來越大,宣平二十八年,僅僅一年時間就有三十萬人移居北海省,同時也有將近十萬的北海列島土著被遷移到南洋各島。
如此下來,北海列島里的帝國本土移民已經是達到了一百五十萬之巨,原來的土著只剩下大約五十萬而已。
而這五十萬人里頭,其實大部分都是婦女。
因為過去數十年里諸多大名之間的爭斗讓當地的土著死傷甚多,平均壽命一降再降,在那種社會環境下,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多少老人,而且青壯也是死傷慘重。
帝國登陸北海省后,剩下的青壯當時大多都是諸多大名的軍隊,戰敗后被當成戰俘給抓了起來,然后陸續送往南洋諸島開墾或者挖礦去了。
后續帝國組織的移民行動里,也是重點組織當地的青壯土著遷移到南洋各島。
如此一來,剩下的土著大部分也就只有婦女以及孩童了。
同時帝國在當地又是大力推行聯姻政策,鼓勵帝國移民娶、納當地土著女性。
這樣一來,當地的大部分土著女性又是成為了帝國移民的妻妾。
諸多措施下來,目前的北海省里的人口總數,雖然還有大約五十萬人是土著,但是純粹的土著家庭實際上已經很少了,頂多也就幾萬戶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林軒認為北海省的本土化已經是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把北海省徹底納入本土范疇了。
只是林軒雖然打算這么做了,但是他卻是不會站出來親自推動這種事,他只會給出一個默許的態度,讓下面的臣子去做。
做好了是他李軒這個皇帝的功勞。
做的不好了,自然就是那些臣子們的錯,到時候李軒是要打板子的。
李軒對北海省請求撥付若干蒸汽機等機械設備的折子留中不發,瞬間也是引爆了朝堂里關注此事的臣子們的熱情。
瞬間,就有諸多相關的折子送了上來。
不過李軒依舊是不會做出任何公開表態的。
半個月后,北海省方面的諸多官員再一次聯名上折,請求撥付若干機械設備,用以籌建北海省列島上的第一座繅絲廠。
此時也是得到了國內不少大臣的支持。
同時工商界那邊,尤其是國內的紡織行業對此也是意見不一,部分打算在北海投資建廠的資本自然是支持的,但是部分不打算去北海投資的廠商自然是反對的。
因為北海省方面請籌建繅絲廠,引起的諸多爭奪,自然是因為如今北海省那邊的生絲產量逐年攀升有關。
北海省那邊設省之后,因為受到進出口管制的影響,在當地只能是發展農業和漁業為主,至于礦業,那也只是少數金銀礦而已。
至于其他產業,因為缺乏機械設備,只能是依靠純手工,基本上沒有什么發展的希望。
這種情況下,北海省巡撫衙門為了發展當地經濟,主打農業,其中又以生絲產業為主。
從本土引入了優良的蠶種和桑樹,進行大規模桑樹種植。
如此發展多年后,如今北海省那邊已經是成為了帝國排名前五的蠶繭供應省份了,雖然說其總產量和國內的其他省份比起來不算高,充其量也就只有浙江蠶繭產量的十分之一而已。
但是對于一個只有兩百萬人口的北海省而言,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雖然大力種桑養蠶,但是因為沒有繅絲廠,只能是依靠手工繅絲,成本大,效率低,所以很多蠶繭都是直接運輸到國內進行繅絲加工的。
遼東省的釜山縣,就是憑借著靠近北海省的地理優勢,獲得了大量來自北海省的蠶繭,然后進行繅絲加工,最后建立起來了大唐北部數省里規模最大的生絲生產基地。
不過北海省那邊,尤其是當地大規模的蠶繭商人們,自然是不甘心充當原料供應商的角色,他們想要直接就地加工蠶繭,然后加工成生絲運回本土,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這也是為什么北海省那邊,一直都是想要設立繅絲廠的緣故。
對此,哪怕是帝國本土內部,也是意見不是很統一,其中倒不是什么本土化問題了,而是利益之爭了。
而李軒呢,基本上沒什么所謂,反正北海本土化是他準備推行的事,如今只是從生絲行業開始而已。
李軒的態度,雖然沒有公開說出來,不過有點政治覺悟的人都能夠領悟出來。
北海省如今這個狀況,拿本土化不夠徹底來堵塞是不可能的。
既然無法阻擋北海省的本土化,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勢而為了。
本土化就本土化,放開了進出口管制也好,那么他們也是第一時間跑到北海省去設立繅絲廠,和當地的農戶合作,收購蠶繭。
就和他們如今在國內的江浙一帶做的一樣,說不準還能趁機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呢
如今的紡織行業,依舊是帝國的第一大產業,其中的生絲行業也是非常的重要。
紡織行業里雖然是以棉紡產業為主,羊紡、生絲為輔,其中的棉紡產業才是核心主持,關系著帝國億萬子民的穿衣問題。
但是生絲產業也是非常重要,生絲所織成的各種絲織物,一直都是屬于高附加值的產品,絲綢不僅僅暢銷海外,在國內更是擁有龐大無比的市場。
縱然如今帝國的服飾受到了軍服的影響,人們的日常穿著,尤其是工作服已經開始偏向于修身窄口的服飾,并且大量使用羊毛織物。
但是絲綢衣服的作用依舊不可代替,如官員的官服,各官辦學校的學生裝,中上階層的人在正式場合里穿著的服飾,清一色的都是偏向于儒服的傳統寬袖長袍,而對于這種正裝,兜里但凡有點錢的都會備上一套絲綢長袍。
更不要說絲綢衣服作為內衣的舒適性更是無法代替的。
然后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應用就是絲襪,泰西諸多的權貴們特喜歡這玩意,出口到歐洲很好賣。
同時,生絲除了作為服飾使用外,其實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
這玩意還被軍方用來充當大口徑艦炮的發射藥包裹材料,尤其是在海軍進入線膛炮時代后,海軍的大口徑線膛火炮的發射藥包,基本清一色都是用生絲包裹。
生絲對于如今的帝國經濟而言,其實算不上太重要,畢竟這玩意只是一個奢飾品而已,沒有了其實也影響不了民生,但是這卻是關乎到萬千農戶的生計。
所以,國內的幾個生絲生產大省,都是非常在乎生絲產業的。
北海省也是同樣如此!
以生絲行業為突破口,在李軒默許的前提下,御書房方面很快就是爭吵完畢,然后正式遞交了放開北海省進出口管制的折子。
李軒批示:準!
李軒批準了后,該消息以大唐朝報為主要傳遍途徑,迅速傳遍了全國,并引起了轟動。
就算是北海省那邊,也是在區區四天之后就接到了消息,并迅速動作了起來。
能夠這么短的時間內接到消息,自然是和目前大唐帝國的蒸汽化分不開的。
鐵路和蒸汽輪船一起,不僅僅成為了帝國的人員出行、物資運輸網絡,同時也是成為了信息傳遞渠道。
一封書信從金陵城出發,通過鐵路可以在一天內抵達上海,然后再通過郵遞司的快速蒸汽郵遞艦,可以在三天內橫渡東海抵達北海高官崎港,然后再用大約兩天時間傳遞到大阪港。
也就是說,緊急公文可以確保在四天內,就從金陵城傳遞到長崎。
當然了,如果還要繼續東進傳遞到北海省省府大阪的話,那么還得再跑兩天。
火車和蒸汽輪船,讓帝國的交通聯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以至于帝國的郵遞系統都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早年的時候,帝國為了傳遞軍報以及公文,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龐大的驛站體系,運用大量馬匹和人員維持信息傳遞。
但是十年前開始,就是陸續大規模采用火車和輪船作為運輸工具,速度大幅度提升,而花
費也是更低。
如果沒有火車和輪船,帝國內部的信息傳遞是沒有這么快速的。
消息經過火車和輪船抵達北海省后,北海省的權貴們自然是驚喜若狂,然后是籌備著引入更多的移民,然后建設工廠。
不僅僅是繅絲廠,還有其他工廠,比如說造船廠,比如說漁業加工廠、木材加工廠等等。
北海雖然貧瘠,但是如今卻是一片空白,而且也有兩百多萬人口,這里頭就是意味著無數的商機。
大量的商人攜帶資本和技術涌入,又會帶動更多的內陸民眾遷移到北海省,進一步提高當地的本土移民的比例。
如此下去,到未來,北海省將會和華夏地區的其他地方一樣,徹底成為華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