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
當御用專列抵達杭州城的時候,眾多原本還擔心無比的官員們,此時也是放下心來。
他們還擔心李軒因為之前突擊視察的村莊,從而導致大怒呢。
但實際上,李軒并沒有和他們想象的那樣暴跳大怒。
從頭到尾,李軒都是以一個旁觀著的角度去看待諸多問題的,不管是好的,還是說壞的。
所以,視察完后李軒并沒有訓斥任何一個人,因為沒有這個必要,而且罵兩句也是改變不了什么問題。
因為很多問題,并不是說一個家庭一個村子一個地方的問題,而是全國性的問題。
要改變這些,需要的是從全國的高度去通盤考慮。
在李軒初步看來,根源還是在土地上。
雖然說農村生產的效率低下,糧食產量、官員不作為等問題也存在,但是這些都不是什么主要問題,而是屬于次要的問題。
其根源上,還是在于人多地少!
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問題才是導致帝國依舊有著如此眾多的貧困家庭!
連活下去都是奢望的極端貧困家庭!
而這,也是更加堅定了李軒的對外擴張的決心:他要為帝國的子民取得生存的土地,而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什么開疆擴土的虛榮感,而且切切實實的為了解決民眾的生存問題。
南洋地區的徹底本土化進程必須加快,加大,此外澳洲的大規模移民也是必須提升日程。
最后更重要的是美洲!
之前定下的若干年內移民二三十萬的規模現在看來還是小了!
如果還是風帆時代的話,五年內移民二十萬人,這絕對是一個花費巨資的任務目標。
但是現在卻已經是蒸汽時代了,新建造的遠洋船只,普遍已經是一千噸以上的機帆船只了,乃至兩千噸的船只現在也不少了,頂級的客輪更是奔著五千噸去了。
按照目前的技術發展來看,其實不用幾年,普通民用遠洋船只的噸位就能夠普遍達到三四千噸以上!
這個發展速度,大體上將會和軍艦的發展速度保持同等,當軍艦跨越兩千噸大關的時候,民用船只也是奔著這個噸位去了。
當軍艦達到四五千噸的時候,民間的船只同樣也是達到了這個噸位,而當狐能夠建造七千噸的戰艦時,其實民用也能夠用上同等噸位,甚至更大噸位的船只。
而且民用船只在技術上,比軍用船只要求要低得多,比如說動力上他們就沒有多大的要求,更不用說什么防護了。
同時民用船只上,尤其是貨運船只上,較大的噸位其實平均運輸成本還要更低,要不然你以為后世的那些遠洋貨輪、郵輪為什么都清一色本著幾十萬噸去啊,還不是因為成本比幾萬噸的小船運輸成本更低。
目前帝國新建造的遠洋商船,普遍都是千噸以上了。
而五年后,這個標準恐怕是會上漲到兩千噸以上。
十年后,李軒敢肯定,遠洋商船的噸位將會上漲到五千噸以上。
在商船的噸位越來越大,運力越來越大的,和海外的交通運輸越來越便利的情況下的,更大規模的海外移民也就能提上日程了。
五年內向美洲移民二十萬,如今看來是不夠了,這個數字至少用再翻一倍,最好是能夠達到五十萬人。
李軒希望,五年后,在北美洲看到五十萬以上的帝國百姓和軍政人口,并依托這五十萬人口徹底征服北美洲,為迎接更多的帝國移民做好準備。
等到了徹底控制北美洲,李軒更是打算把北美洲的帝國子民數量增加到千萬以上!
不把北美洲建成華夏的第二家園,李軒是不會停止對北美洲的移民和征服的。
除了加大對北美洲的移民開發外,北海省、呂宋省、萬丹省、馬六甲州以及澳洲這五個地方的徹底本土化同樣也是重中之重。
為此,帝國將需要在上述地區采取更加主動的開發策略,以便上述各地有充足的土地和資源來容納更多的移民。
南洋各地,哪怕是以現今的技術水準來說,也能夠養活至少千萬帝國子民!
至于尤和西亞以及非洲嘛,上述地區的本土化政策,可以緩一緩,而是可以效仿西方國家的殖民政策,移民則是依靠民眾的自發性,官方除了少數幾個核心據點外,其他地方短期內不會大規模的組織官方移民。
少數幾個核心據點,自然是指南非港、錫蘭島等戰略要地。
除了海外移民外,李軒在前往杭州的路上,也是決定了進一步加大對雜交水稻的投入力度,同時土豆和番薯、玉米等外來的農作物也要繼續進行本土化培育,以早日推廣。
話說這兩點上,其實帝國一直都沒能取得什么成效。
雜交水稻不是那么好搞的。
至于土豆和番薯的種植也不容易,為何,水土不服啊!
要想讓土豆和番薯等農作物,適合帝國本土的氣候,然后長的又快又好,同時還要達到比較高的產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同樣是需要不斷的閻培育的。
帝國目前也只是在少數地方推廣這些新農作物而已,這種小規模推廣,其實用試驗來說更恰當。
一邊小規模推廣,并借此大規模培育良種,這就是帝國在這些新農作物的推廣和培育上所采取的折衷辦法。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李軒也是認為農作物肥料的推廣力度也必須加大。
其實肥料這東西,并不是什么陌生東西,農民老早就開始用農家肥了。
不過李軒一直都是在等待著化肥出現,不管是尿素為代表的氮肥還是鉀肥、磷肥乃至氨肥,李軒都想要,甚至隨便那一種只要有都可以。
但是很可惜的是,上述各種化合物雖然早都出現在了皇家理工學院里的實驗室了,但是想要大規模的廉價的生產卻是一直沒能做到。
如今大唐帝國的各種化合物的產量其實已經是不小了,已經能夠滿足整個工業體系的運轉了,但是想要大規模的生產化肥,依舊是力不從心。
不是生產不出來,而是成本太高!
施下去的化肥,其價值比種植出來的糧食還要高,而且是高很多倍!
這種情況下,化肥根本是不可能得到大規模推廣用的。
化肥是指望不上了,李軒也就只能把目光投向了鳥糞上!
其實早些年就是有人在一些海島上,發現了大量海鳥糞便,也知道鳥糞可以充當肥料。
但是之前的遠洋運輸成本相當高昂,船只的噸位都是用來運輸香料、瓷器、絲綢等奢飾品的,根本就不會有商人用來運輸鳥糞這種大宗貨物。
但是現在,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噸位的機帆船只出現后,海上的運輸成本開始大幅度下降,在李軒看來,如今的海運成本,已經是足以用來跨洋運輸大宗貨物。
李軒在火車上,思索著各種解決因為人多地少所帶來的各種民生問題,該如何解決國內依舊有大量的極端貧困人口的生活時。
御用專列也是順利抵達了杭州!
抵達了杭州這個浙江省府后,李軒自然也是會停下來視察兩天,不過也就只有兩天而已。
相對來說,其實杭州的發展比較中庸,沒有太多讓李軒值得關注的方面。
怎么說呢,作為一個省城,也是屬于傳統江南,環太湖地區的城市,杭州的傳統農業是不錯的,傳統的商業以及手工業也是有的,工業革命后也是辦了不少的工廠,也是發展出來了一定的工業。
不過也就這樣了!
夾在上海和寧波這兩個商貿港口的中間,并沒有給杭州帶來太大的發展機遇,反而是被吸血了不少,人們一說到東南沿海投資,基本都是奔著上海去了,誰還去杭州啊。
哪怕是唁他地方,人們普遍也是瘍沿海的通商港口,比如說寧波。
至于杭州,不好意思,被商人們給忽略了!
雖然說依托著省城的政治以及文化地位,杭州其實發展并不算差,只是和上海那邊比起來,差距太大太大。
倒是隨后前往的寧波,讓李軒更有興趣。
因為寧波這邊走了一條比較專一的競爭路子,人家沒有傻乎乎的和上海那邊爭奪什么工商業,尤其是紡織業上的龍頭地位,他們就老老實實依托著寧波商貿港口的優勢,再加上浙北地區傳統的茶葉優勢。
其他什么都不干,就只干茶葉這個行當,早些年還有生絲和瓷器生意的,但是現在都是被他們主動拋棄了,什么都不搞,一心搞茶葉加工!
在寧波這邊的茶磚廠,甚至比上海那邊還要更多,已經是變成了整個江南地區最大的茶葉加工、出口基地,僅次于福建那邊。
專注于這個行業使得了寧波雖然靠近上海,有著巨大的競爭壓力,但是在茶葉這個行業里,卻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
這種發展模式在李軒看來還是不錯的。
地方沒有盲目搞什么全面發展,而是依托自身的優勢,在某一方面做大做強,這才是大部分地區發展地方經濟的正確道路,如果想要學大城市那樣搞什么綜合全面發展,是會撲街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