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山溝皇帝 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么不要臉的?
超級好看的仦説閲讀網щщщ.⑨⑨⑨χs.cом②②
近衛軍要在國內的幾個戰略重鎮駐軍,現有兵力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得擴軍,不過擴軍這個簡單,經費到位什么時候擴軍都可以,一切按部就班來就行了,
近衛軍在擴軍,而這并不是為了對外征戰,而是因為帝國的對外戰略導致陸軍大擴軍,迫使近衛軍為了保持戰略平衡,也是跟著擴軍。
這不得不說,也算是大唐帝國內部的一個內耗了,而且還是李軒故意搞出來的內耗。
但是這種內部的牽制卻又是一個大國所必須的!
一個大國里沒有各種派系或斗爭,那簡直是無法想象的,甚至是不正常的,相反,有派系,有斗爭,這才是正常的,而且是能讓人感覺到安心的。
如果大唐帝國里的臣子們相互沒有斗爭,那么李軒就得擔心他們密謀準備推翻自己了。
為了維持國內軍力的平衡,近衛軍要擴軍,但是擴軍是要錢的,所以宣平二十二年的財政支出預算里,近衛軍的軍費就是多了不少,這讓原本就為軍費而爭吵的陸軍和海軍嗅到了危險的感覺。
然后一個個就是相繼跑到了李軒面前哭訴,說陸軍困難,海軍更困難,軍中將士都吃不飽飯了之類的,生怕哭的晚了,這錢都被內閣那邊拿走了。
要知道,內閣那邊可是在搞什么交通戰略呢,而且還搞出了什么火車、輪船補貼方案,以刺激國內的火車、輪船的快速發展,一個個都是天天哭著喊著要提高明年的經費。
而大唐帝國的財政支出預算,永遠都是不夠用的,甭管這一年的財政支出預算有多少,但是到最后各部門匯總上來的支出預算,總是會超支。
因為大唐帝國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哪怕是沒花錢的地方,那些大臣們為了爭奪經費,也會搞出一大堆需要花錢的計劃來。
這種情況下,這財政收入不管多少,那都是永遠不夠花的。
不過呢,李軒也是知道下頭的臣子們經常有事沒事就哭窮騙經費,所以該給的給,不該給的他從來也不給。
這些年,李軒就是控制著各部的經費,然后用財政收入的結余償還了龐大的國債,好不容易才在去年把國債徹底還完呢。
這不用償還國債了后,財政情況也是寬松了不少,畢竟過去這些年里,基本上每年償還國債的本金和利息加起來都是從超過千萬了,統一初期為了發展軍備和基礎建設,加上當時國債的信譽度也不行,沒什么人買,為了吸引人們購買國債,當時發行國債的時候搞的比較狠,數額大,利息高。
統一初期,為了籌集資金發行的部分五年期國債,年息甚至能夠達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基本上五年后就是雙倍奉還!
早期國債的利息太高,也是導致后續大唐財政不堪重負,不得不發行新債來償還舊債,并每年都支付高昂的利息。
這前后不過十幾年,大唐財政支出的國債總利息,實際上已經是超過了國債總本金的數額了。
從立國初期開始到宣平二十年,大唐財政一共發行各種類型的國債約八千萬元,宣平二十年后沒有繼續發行國債。
而這些累計八千萬元的國債,所產生的總利息已經是超過了一億元!
每年償還國債的利息和本金,都是讓財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如果不是因為國債而導致財政背負了沉重的報復,李軒也是不會在過去十幾年里,不管怎么樣,也是咬緊牙關堅持每年償還國債的本金和利息,同時也是盡可能的不借國債了。
幸運的是,得益于帝國的工商業發展迅速,農業恢復良好,這財政收入越來越高,在宣平二十一年的時候,財政收入已經是突破了一億九千萬元。
而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也就是宣平二十二年,財政收入突破兩億大關不是問題!
在財政收入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才是能夠在初步滿足國內發展需求的的情況下,持續償還國債,如今總算把累計超過八千萬的國債本金以及超過億元的國債利息給還完了。
還完國債后,李軒才是覺得帝國的財政狀況好轉了不少,這樣也能夠做其他一些事情了,畢竟還完了國債,每年至少能夠騰出來上千萬資金呢。
然而即便是錢多了一些,但是那些臣子們也都是知道現在錢多了,一個個都是獅子大開口的,這也要錢,那也要錢。
而李軒的辦法一向來都是把骨頭扔出去,讓他們狗咬狗,自己穩坐釣魚臺!
這,也是每年預算支出會議上,內閣和軍方,內閣各部,陸海軍之間等幾乎所有機構,都是為了經費而進行激烈爭吵的原因。
如果說李軒直接定下了財政支出預算分配的方案,那么大家也就不用吵了,不管多少,用著就是了。
偏偏李軒從來都不親自確定,非要給出一個總額后,讓各部門自己去爭吵。
而明年,也就是宣平二十二年的財政支出預算,總額是一億九千萬,因為財政收入預算是兩個億左右,但是按照傳統,是會扣留一部分充當緊急經費的,這部分或是用來救災,或者是用來充當戰費,又或者是做其他一些事情,是不會納入財政支出預算里的。
明年預扣的緊急經費是一千萬,如此也就只剩下一億九千萬讓各部門去爭奪了。
而這一億九千萬里,又是先把皇室經費給扣除了,然后是各部門的最低限額的行政經費也是給扣除了。
因為上面這些,都是基礎經費,屬于減無可減的那種,如果真要削減,那么軍人、官員、官府雇員等吃公家飯的人,他們的薪資可就沒著落了。
所以這一部分,向來也都不是爭奪的目標,因為大家都不是簡單人,也是會調查的,所以各部門用多少必須經費,那也都是透明化的,根本沒辦法爭。
他們爭奪的重點,乃是扣除了皇室經費以及各部門的最低經費后的剩余部分,而剩余的這一部分數量可不少,足足六千萬呢。
盯著這六千萬的機構多了,比如說工部,他們的水利工程還沒有搞完,而且還在搞什么交通戰略,準備修鐵路,官道,疏通河道,這里頭的每一樣,那都是吞金巨獸,所以人家一張嘴就是三千萬,直接把這些錢砍了對半。
不過禮部的官員們也不是好惹的,他們下屬的教育司向來也是吞金大戶,每年花費的教育經費也是不在少數,最近兩年禮部的核心工作,就是完善國內的基礎教育以及基礎技術教育。
基礎教育自然就是小學教育了,想要把小學教育普及到更多的人口,如此除了建設更多的官辦小學外,還得降低學費以及書雜費等,不然的話,廣大的貧寒之家的子弟,根本上不起學,哪怕只是小學。
而基礎技術教育,則是指中專。
禮部的教育政策,向來都是緊跟圣天子的步伐,圣天子說要普及小學教育,他們就搞小學普及教育。
圣天子說要辦若干所一等大學,他們就只搞了七所一流的綜合性大學,符合圣天子說的‘若干’二字,不會只有那么幾所,也不會有十多所。
圣天子說要大力開辦初等職業教育,讓廣大學子能夠有一技傍身,他們就毫不猶豫的在各地開辦中等技術學校,類似于后世的中專。
這種學院和以往的技術學院不太一樣,因為以往的技術學校,屬于高等技術學校,招生是從預科學校里招生的,雖然是類似于后世的大專,但實際上也是屬于帝國的高等教育范疇之內,各地的大專院校加起來,其實也沒比普通的大學多到那里去。
大專和大學,在大唐帝國里,都是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而對于高等教育,大唐帝國的方陣向來都是精英化教育,宜精不宜多。
而現在的中等技術學院,則是從中學生里招生,他們的課程都是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各類技術人才。
基本上,大唐帝國的教育政策,都是緊跟圣天子李軒制定的計劃再走,那就是普及基礎教育,大量培養各類基礎,尤其是理工科的基礎人才,挑選一小部分精英,培養為高級人才。
這種模式可以稱之為金字塔教育,又或者稱之為精英教育!
這種模式下,絕大部分普通人頂多上個中學甚至只上個小學,那么就回家種田或者去進工廠打工了,缺乏文化的他們,在帝國里頭充當的是農民和工人的角色,而且這些人因為沒有收到高級教育,所以也是不會和那些什么知識分子一樣,天天想著造反之類的,他們會很老實的種田進工廠,為帝國添磚加瓦。
少部分普通人,則是可以讀完中專,這些人將會成為整個社會里的中堅力量,他們具備專業知識,能夠勝任中低層的技術以及管理工作。
不過呢,他們依舊缺乏接受了高等教育所帶來的一些視野!
再有少數一部分,則是上了大專或者普通大學的話,這些人將會成為帝國上層建筑的主要群體。
再過來,則是極少數上過名校的名牌大學生,接受全面高等教育的精英,他們將會構成大唐帝國這個金字塔的最頂尖的一個小群體。
在這種教育體系下,因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不會太多,為了避免社會對這種專業人才產生缺口,這才有了中專學校的出現。
最近兩年建設大量的中專學校,也是禮部的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而且人家禮部辦的是教育,這喊出來的口號都是響亮的很,說什么百年育人,為了帝國的繁榮昌盛,這教育是不能落下的,然后一張口,就是說要八百萬的專項經費!
看著內閣的人不要臉的說著一個個大計劃,陸軍和海軍的將領也是忍不住了,海軍的將領直接把一份厚重無比的檔案拍在了桌上,上面寫著‘大唐海軍全球戰略第一次五年期發展計劃’。
然后只見這人道:“你們要多少經費做什么,我們海軍不管,也管不著,但是圣天子親自批下的五年發展計劃所需的款項,卻是必須給海軍留下來!”
但是很快一旁的陸軍將領就是露出一絲譏笑:“去年不是剛給你們海軍拔了專項造艦經費嗎?拿同一份計劃書來要兩次經費,你們海軍就是這么不要臉的?”
的22м.999xs.coм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