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
從金陵城前往上海,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自然是乘坐船只一路順江而下了。
陳立夫自然也是不能免俗,所以他是坐船東下!
本來陳立夫也是想過穿著自家的船只出行的,但是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雖然他自家的船只更加奢華,更加舒適,而且還是大唐王朝最近兩年剛出現的新式內河縱帆船只,但是這樣的話卻是太過招搖。
所以他是選擇了坐官方的交通運輸艦,官方的船雖然說條件艱苦一些,但是速度卻還是不慢的。
因為這種大唐帝國的官方交通運輸艦,通常都是用來進行要員運輸以及信件公文運輸的,而且是定期的航班,采用的船型同樣是最近幾年剛出來的新式縱帆。
這種帆裝的優勢和特點都是非常的明顯,優勢是航速快,非常的靈活,逆風航行的能力相當出色,缺點就是難以造的很大,因此目前這個階段而言,不太適合大型船只,一般都是在中小型船只上使用。
這種帆裝配合飛剪船首,那么就是目前大唐帝國海軍以及大唐西洋公司的快速通訊艦,快速運輸艦的標準配備了。
同時在內河航行的官方交通運輸艦,大多也是采用這種帆裝,只不過并不是飛剪船型罷了。
陳立夫乘坐的這艘交通運輸艦,嫡屬于郵遞局,這個郵遞司也就是之前的驛站了,早期的驛站體系,是歸屬軍方管理的,但是為了保持運營的平衡,驛站同樣也會接受民間的業務。
后來這個驛站體系就變成了一個同時兼備軍用、官用、民用的機構,為了更好的管理,則是從軍方剝離了出來單獨語音,而管理機構也是非常的復雜,陸軍、海軍、國企部共同派出人員,組成了郵遞司管理委員會。
陳立夫乘坐的這艘運輸艦,船上除了陳立夫一行人外,還有另外十幾個到外地上任或者辦公務的官員以及他們的仆人。
除了乘客外,船艙里還有一大堆的各種公文甚至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這是一艘搭客的同時,也運輸小件物資的運輸艦。
隨著運輸艦揚起了風帆,逐漸駛離碼頭的時候,陳立夫并沒有回到船艙,而是站在船頭的甲板,看著前方的碼頭以及周圍來來往往的船只。
視線所及的碼頭,和以往一樣忙綠無比,這個碼頭,都還不是東城區的商業碼頭呢,而是老城區這邊的官方碼頭,并不對民間船只開放。
在這里停泊的船只,清一色的都是官方船只,數量最多的就是大量的郵遞司的運輸艦了,然后還有巡警船只,稅務稽查隊的船只,其他各部門亂七八糟的船只大多也是停泊在這里。
同時,這里也還是一個軍港,不過卻不是海軍的港口!
海軍長江艦隊的軍用碼頭并不是在此地,而是在更北邊一些的海軍長江艦隊基地里,這里停泊的軍方船只,主要是嫡屬于陸軍以及近衛軍。
別看這兩家似乎都是在地面上活動的軍種,但實際上他們都有船只。
近衛軍可是一支陸海混合部隊,除了地面戰斗部隊外,還有一支艦隊部隊呢,主力艦可是一艘四百多噸的護衛艦,然后還有十來艘的巡邏艦,實力可不算弱。
陸軍這邊呢,人家也是有海上運輸師的,而且那還是遠洋船只,如此的陸軍,自然也是少不了內河船只。
最近兩年,陸軍正在和海軍扯皮,陸軍想要把海軍的內河艦隊給搞到手來,畢竟內河艦隊干的事大多都是對陸支援,護送內河運輸物資,和陸軍關系密切,而和海軍自身的作戰任務卻是沒有什么關系。
但是人家海軍不愿意這么交出去啊,所以最近兩年雖然談著,但是也是沒啥效果。
近衛軍和陸軍,他們的船只自然是不可能太多的,這戰艦什么的也不算多么專業,但畢竟是有。
這碼頭上的船只,就是陸軍和近衛軍的軍艦了。
這么一座官方的碼頭,按照常理來說是不會多忙綠的,畢竟不是民間的商業碼頭,但是誰讓帝國龐大無比,而金陵城又是帝國的首都啊,每天都是有著來自各地的官方船只來到金陵城,然后每天同樣有著眾多船只離開金陵城,因此也就使得僅僅是這么一座官方碼頭,都是如此的繁忙。
而離開了碼頭,進入到長江航道后,陳立夫就是能夠更加的感受到長江航運的發達了,船只經過東城區的時候,所看見的岸邊幾乎都是一片一片的碼頭,碼頭上停泊著無數的船只。
這里,才是金陵城的民用商業碼頭,也是普遍意義上金陵港口,整個碼頭,幾乎是沿著長江南岸一路鋪開,在這里停泊著大量各種各樣的船只,由此可見長江航運的發達!
最近這些年,以長江航運為代表的數大干流內河航運已經是構成了大唐帝國的經濟大動脈!
長江、京杭大運河、黃河、珠江這幾條大動脈,帶動著諸多支流。
長江流域有贛江、湘江、然后還通過京杭大運河連接淮河,進而連接黃河,然后通過黃河一直深入到河南乃至陜西。
珠江流域有北江,有東江,有西江,其中的西江更是一路通過肇慶,梧州,然后抵達柳州等廣西諸多地方。
廣泛的內河,也是讓帝國有了發展內河運輸的基礎。
同時帝國也是大力推廣,刺激內河運輸,因此最近這些年,帝國方面的內河運輸是發展迅速,最具代表性的長江上,尤其是金陵城到上海的這一段長江下游,也就是俗稱的揚子江,更是有著眾多的船只來往。
來往揚子江上的這些船只,有大有小,小的只是小舢板而已,但是大的卻是能夠達到數百噸的排水量,這些航行在內河上的船只,通常以沙船為主。
沙船,這是一種很早就開始使用的船型了,特點就是吃水淺,載重量大,逆風航行能力強,抗風抗浪,尤其是抗浪能力很差,當然了,造價低廉也是它的一大重要特征。
這樣的特點就是決定了,這種船型適合沿海,江湖使用,但是要進行遠海航行的話,勉強也可以,但是一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
大唐帝國發展航運,內河航運以及沿海航運更是首當其沖,所以這種傳統的船只也是得到了發展機遇,開始被大量建造并廣泛使用,不管是長江還是珠江還是各沿海,都是可以看見大量的沙船。
其實大唐帝國最近的造船技術發展迅速,戰艦就不說了,這個和民用沒啥關系,而遠洋商船的話,則是以六八零型商船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系列大唐新式商船,這種船只被東亞其他土著以及西洋人稱之為唐船,而大唐內部的話,大多稱之為新船,或者干脆是稱呼六八零商船等。
除了這種唐船新式遠洋商船外,還有其他幾種新式船型,比如飛剪船,只是飛剪船的船體雖然已經是被摸索應用了,但是這種船體單純是為了追求航速,以至于運輸量比較小,所以單純從貨運成本來說,其實性價比遠遠低于唐船,更加不要說蓋倫帆船了。
只有在一些需要追求速度的領域上,才能夠看見遠洋飛剪船的身形,比如說快速通訊家,快速運輸艦,此外少數的貿易公司,開始用這種飛剪船來運輸茶葉!
茶葉這種商品在海上運輸的時候,保質期是比較短暫的,為了讓茶葉盡早抵達目的地,用航速更快的飛剪船也就成為了理所當然。
不過在普通的,不追求速度的大宗貨物運輸當中,暫時還是沒能取代唐船或者是蓋倫船。
除了唐船以及飛剪船外,其實大唐帝國同樣也是學習并效仿了西方的蓋倫船,畢竟這種船只用來運貨的優勢很大,一些貿易公司就挺喜歡用蓋倫船的。
相對于遠洋船只的發展比較迅速,近海船只的發展則是要落后一些,這主要是華夏地區的傳統船只,本來大多都是為了內河、近海航行用的,而且性能還不錯,沙船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造價低廉,載貨量大的同時,所需的水手數量還少,這也就意味著運輸成本低。
要不然的話,那些船東們早就去購入人家鼎盛造船廠新推出的新式縱帆船了,那船多好啊,速度快,適合性也好,就是造價昂貴,還運不了多少貨。
想要用這種新式縱帆船充當普通貨船使用,估計就得等造船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了,等到技術發展起來,造價更低了,所需的水手也更少了,運輸的貨物更多了,繼而導致的運輸成本降低了,說不準就能夠大規模應用了。
現在嘛,大唐帝國的沿海內河運輸,還是以沙船這種古老的傳統船型為主。
但是,這并不影響到大唐帝國沿海內河運輸的快速發展!
工商業有著龐大的運輸需求,船東們就有利潤,有利潤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船只投入其中,這可不僅僅是大唐帝國官方推動的結果,更是商業市場的自然選擇。
天才一秒:m.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