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山溝皇帝 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
董蕓蕓之父,之前也是前明進士,大唐崛起前在江南為官,但是大唐王朝崛起后,而且他的女兒董蕓蕓還成為了大唐皇后,這大明的官自然是當不下去了,一度還被明王朝那邊逮了去,準備押送到京師來個凌遲啊什么的。
最后雖然被軍情司那邊的人進行劫獄給救了回來,不過著實受了一番苦頭,當初被接送回來后就是大病了一場,這一病就是差不多兩年,李軒也知道此人前期是真的病的了,但是后來無非就是‘稱病’而已。
理由?
當時的大唐王朝還不咋地,只不過是剛占據了貴州東部,剛開始南下廣西而已,在很多人看來,包括李軒在內的大唐君臣們,其實都把自己當土匪看待。
當時李軒最大的野心,就是能夠占據兩廣等西南一帶,割據地方偏偶一方。
外人就更不代價大唐王朝了,當年哪怕是大唐治下的那些讀書人們,對大唐王朝都是避之不及,躲著走。
要不然大唐王朝的第一次科舉,也不會一直拖到定都肇慶之后,才開始舉辦了,就是因為之前世人對大唐王朝沒啥好印象。
而董家也是書香門第,耕讀傳家,這想法和其他的士紳們一樣,都對大唐王朝的未來不看好,而且是打心底里厭惡大唐王朝。
但是董蕓蕓的父親當官當的好好的,突然就冒出來了一個山大王,把自己的女兒給搶親了,而且還害得他差點被朝廷凌遲,這要說當初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奈何賊船已上,哪怕董家是被強行拉著上船的,但是既然是上了,那么也就別指望能夠下來了,這反對是反對不了的,但是你讓他屈服也死不太可能的,所以董蕓蕓的父親就玩稱病不出了。
不過雖然這個國丈對大唐不待見,但是既然都娶了人家女兒,哪怕是當初搶來的,但是該給的待遇還是不能少的,因為這是禮法需求。
所以李軒給他封了個子爵,不高不低,其他方面的待遇也不差,嗯,除了給官!
但是最近,他卻是聽聞自己的這個國丈不老實,正在上下活動,試圖重新出仕呢!
對于外戚,李軒自然是防著的,這倒不是怕他們奪權之類的,而是怕他們影響未來的儲君之爭。
所以李軒對于外戚的態度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他也是重用一部分外戚,用來平衡外臣,比如說國舅白云奇、白太后娘家遠房侄子白林義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白云奇如今是御書房行走大臣,而白林義則是近衛軍作戰司參謀長,都算得上是位高權重。
但是另外一方面,李軒又是限制著他們,后宮諸多嬪妃們的父兄,李軒基本都是沒有重用的。
說白了,李軒雖然用外戚,但是用的都是白太后的娘家子弟,但是對于董家以及其他嬪妃的娘家,李軒的態度就是能不用就不用。
要不然的話,其中一個嬪妃的父兄權勢大了,以后定然會帶儲君產生負面影響。
但是最近,一直都是保持著‘稱病’的董父,最近卻是上下活動,連折子都是給他上了幾次,也沒說什么大事,就是刷一刷存在感。
同時李軒也是聽聞,董母最近是帶著董家女眷經常出入皇宮,名義上是看望董皇后,但是在這種時候,稍微有點政治敏感性的人都是能夠猜得出來,董家這是打算迂回作戰呢。
董蕓蕓也是聰明人,聽到李軒突然說起父親,再聯想最近一段時間母親和嫂子經常進出皇宮看自己,這也是猜到了一些。
當即是道:“父親他那是老毛病了,估計一時半會的好不了!”
李軒聽罷,當即道:“嗯,回頭朕賜下一些人參藥材,再讓御醫去看看,讓老丈人好好休養!”
董蕓蕓道:“臣妾代父,謝謝陛下的恩典了!”
“你我夫妻,本是一體,這么客氣做什么!”李軒呵呵笑著。
次日,董母又是來進宮覲見,不過董皇后說身子不舒服,就不見了,另外賞賜了部分金銀珍玩和藥材,并傳話讓董父好好休養。
當日,董家宅院里,幾個董家男人坐在一趟,個個都是皺著眉頭!
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是知道,那一句好好休養是什么意思,簡單直白的說,就是好好呆著,別折騰!
而且不用猜也知道,這肯定是陛下的意思。
董蕓蕓只不過是個傳話的人而已!
“唉,這一時半會的也只能這樣了,最近幾天都別外出了,好好待著吧!”上頭的董老太爺如此道。
旁白的一個年輕男子道:“三妹她怎么這樣,難道就沒有勸一勸陛下嗎?”
“不許胡說,那是皇后!”
“還有怎么勸?陛下的為人,難道你不知道,那可是說一不二的人,陛下的決定,豈是區區婦人所能干涉的?我等之前也只不過寄望陛下看在一絲情面上而已。”
“而且,倘若為了出仕,就讓娘娘惹惱了陛下,那才是得不償失,罷了,如今一群外戚里,除了白家外,其他的和我們董家也是一樣,不著急,等上幾年再說!”
如今對于董家而言,最重要的自然不是什么當官,而是皇后董蕓蕓的地位以及皇子問題。
皇后董蕓蕓的地位,那自然是不可能出現什么意外的,她是李軒明媒正娶的皇后,而且還是共患難,一起從黃竹山里走出來的,除非出現謀逆大事,否則的話,董蕓蕓的皇后寶座,那是鐵打的,就算李軒厭惡她了,也是不可能輕易廢后的。
而只要董蕓蕓的地位保住了,未來再剩下一個皇子,那么這個皇子就是嫡皇子,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大唐王朝的儲君,未來的皇帝。
而這,才是董家最看重的東西!
董家的情況,也只是目前大唐王朝眾多外戚的一面而已,當官雖然也重要,但是他們更希望自家的女兒在宮中的地位能夠穩住,然后生下皇子,繼而爭奪儲君之位。
如今的大唐王朝雖然還沒有徹底統一華夏,但是大家都是能夠看得出來,統一華夏的可能性極大,一旦統一了,那么大唐將會是又一個正統中央王朝,政治地位是和明、宋、隋、前唐、漢等漢人正統中央王朝相當的。
所以很多人雖然對大唐王朝的各種政策有所不理解,甚至是反對,但是并不妨礙他們試圖在這個新王朝里爭權奪利。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那些讀書人了,如今大唐禮部皇家出版社所出版的各類新式書籍,那可是非常的好賣,眾多讀書人開始鉆研這些新式書籍,然后報考大唐科舉。
而大唐王朝也是投桃報李,這科舉是年年都辦,而且每年的錄取人數是越來越多,只要你肯學新式學科,學好了參加科舉當官那是穩穩的。
而在前面多期的科舉逐漸改革之后,李軒還在繼續深入改革,以順應未來的發展。
而科舉和教育,向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李軒對教育的改革也是逐步深入。
今年的會試結束后,也就是五月份,大唐王朝對官辦教育體系里進行了一系列的正式化改革,明文確定了官辦教育的制度,分為小學、中學、預科、大學四個階段!
其中小學為六年制,中學為三年制、預科為三年制、大學為四年制或三年制。
這些體系都是李軒一直想要實行的現代學制,現代的學制雖然說各國有細微的差別,但是基本都是脫離不了這個大框架,而在現代社會里能夠被各國所接受,自然也是證明了其優越性。
而具體的學科上,效仿幼軍營、以往的少年學院、高等學院等,設立國文、算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各類新式學科。
當然了,在小學階段,教育以國文、算學為主,其他的則是接觸一些常識,中學階段才開始學習物理、化學等。
同時依舊可提前參加考試升級。
不過正式取消了學費免費,小學采取低收費,但是中學開始則是采取正常收費。
為了推行新式教育制度,以往的少年學院、高等學院一律改為小學、中學、、預科。
同時大力新建小學、中學。
如今各地的官辦學校已經是逐步成型,不敢說每個縣,但是在每個府、州、都至少有多所小學,一個府確保有一個中學,同時再每個省都是至少籌辦一所預科學校(高中)。
同時鼓勵各種民辦的私塾進行轉型,經過申請后,即可取得相應的小學、中學、預科、大學資質,并且大力鼓勵民間的士紳捐資籌辦私立學校。
李軒給禮部那邊定下的最低目標就是,每一個縣,都必須要有一所官辦的小學,每一個府或省直隸州,都必須要有一所中學。而預科學校則是根據每個省的具體情況不同而開設。
比如地廣人稀的貴州,一所預科學校足以,但是在江南,十所預科學校都是不夠用的。
而最近,李軒又是籌劃著,繼國子監、皇家理工學院后,再開辦一所大學,這將會是一所全新的綜合性的大學,專門招收各省預科學校畢業的學生。
因為隨著學制的確立,小學、中學、預科學校的數量會急速增加,每年畢業生的數量也是逐漸增加,他們雖然可以考入國子監或者是皇家理工學院,但是錄取的人數有限,大量的預科畢業生總得有一個繼續就讀的渠道。
當李軒給禮部那邊下了要求后,禮部的官員動作迅速,沒幾天功夫就是給李軒拿出來了一份籌辦新大學的計劃方案來,而看到了這個方案后,李軒卻是有些哭笑不得,這些禮部的官員也是真夠懶的,竟然是學了陸軍的擴軍方案,打算把國子監一分為二,然后各自補齊學科,搖身一變,就是把一所大學變成了兩所。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