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秦吏 第397章 駿馬
陳平在塞外冒險的同時,黑夫也沒有閑著,二月份,他結束行縣,回到義渠城,與愛妻溫存數日,抓緊一切時間造人。
但這對小夫妻相處的時光只持續了個把月,黑夫便又要出差了……
他這次要去的地方不遠,就在義渠城北四十里的郁郅縣。
郁郅城在環江和泥水交匯處,北面則是層巒疊嶂的白馬嶺,負山阻水,三面險固,易守難攻,是一個不錯的要塞。
這個縣的自然情況跟北地其他地方差不多,也是半農半牧,不過,除了大原以外,北地郡最大、最豐美的一片牧場就位于此,所以被秦朝開辟成了”牧師苑“,專門牧養戰馬。
黑夫抵達牧師苑時,環江邊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連天空在這個季節都顯得分外的高遠清爽,芳草如茵,在長風吹動下如波濤般晃動,隔著江水,他可以看到一大群駿馬在草坡上面奔跑……
”好馬!“
黑夫身后,頓時響起了一陣喝彩。
黑郡尉并非只身前來,這一次,他身后多出了整整三百名隨行者,個個都穿戴得體,發髻統一右偏,自備馬匹、弓矢、刀劍,穩當當地騎在僅有低鞍的馬背上。
這三百人,正是黑夫開春行縣最大的收獲:來自北地郡各縣的良家子們!
這些北地良家子,都是遷徙到邊境的良民之后,且家中有一定土地、財富、爵位,足以支撐他們從小習武,還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專心追求功名。
北地良家子擅長騎射格斗,是黑夫眼中極佳的兵胚子,也是未來對匈奴戰爭里,基層將吏的來源……
但三百人中,也有優劣之分,良家子們受到黑夫征募后,上個月集中在義渠城,分成了三個”百“,擔任百將的三人是其中佼佼者,分別來自三個縣:涇陽縣羌華,義渠縣傅直,泥陽縣甘沖。
羌華乃是上郡守羌瘣的另一個孫子,官場的事情都這樣,羌瘣未來很可能是總領秦軍北擊匈奴的總指揮,他的孫子,黑夫怎么可能不提攜一番?不過,羌華出身將門,本領也不弱小,他尤善騎射,據說曾率家中騎從追擊一伙盜匪,殺首虜多,在當地小有名氣。
義渠縣傅直也是軍功貴族出身,黑夫對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力氣大,他玩軍中常見的”投石“,猶如奧運會的大力士般,旋轉幾圈后,一口氣拋了數十步!超逾亭樓!
比起這兩位,泥陽縣甘沖就不顯眼多了,他家只是普通的小地主,但甘沖卻有兩手絕活:其一是拿一塊小石頭,放在皮套里隨便一甩,二三十步內,百發百中,挨到的人,基本要頭破血流。他這擲石本領,是小時候牧馬所學,所以也很擅長馴馬騎術。
三名年輕人緊跟黑夫身旁,誰都不愿意落了下風。
黑夫也有意考校考校他們,揮鞭指著環江對岸,鬧騰不停的馬匹:”可知它們在做什么?“
三人都是從小跟馬匹打交道的,豈能不知,便爭相道:”季春之月,百草綠芽始發,水草豐嫩,合累牛騰馬,游牝于牡,簡而言之,便是公馬母馬配種!“
”那這些思春的馬,二三子可有把握馴服?“
三百良家子中,有人面露難色,但更多的卻是躍躍欲試!
”汝等三百人應募入伍,為本郡尉騎從,良騎不可無良馬相佐。二三子且入苑挑選,挑到的馬,若能馴服,便可當做汝等坐騎,訓練作戰時騎乘!“
此言一出,良家子們便歡呼了起來。
除了羌華、傅直等軍功貴族子弟外,其余兩百余人,多是小地主家的孩子,衣食無憂,但坐騎卻也好不到哪去。
馬匹的體格指標,有兩個重要概念,其一就是“肩高”,所謂“肩高”指的是馬匹從肩胛骨到腳的距離,測量馬高度時,都以肩高為準。一般來說,肩高越高,馬兒越好。《周禮》便按照肩高,將馬分為三等:”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lái),六尺以上為馬。”
第二個概念,便是“齒”,也就是馬的年齡,是根據牙齒來判斷的,一般來說,4歲到10歲,是馬的黃金歲月,最適合騎乘、作戰、配種,馬到十歲,牙齒便磨平,開始進入中年,精力體魄開始下降了。
所以,在未統一全國前,秦下達過這樣一道命令:“禁馬高六尺以上,齒未平,不得出關“。
前幾年,黑夫在楚國見到的當地馬匹,除了將領的拉車駟馬肩高于六尺外,不夸張的說,大多數楚馬,真是矮如騾驢。因為自從秦設立東郡,截斷六國后,楚國就只能在本土養馬,或者從西南夷進口。
良家子們從各縣買來的坐騎,多是肩高五尺八寸到六寸的劣等馬。而牧師苑所馴養的戰馬,好歹達到了”六尺“的及格線,且年齡普遍在十歲以下,若能得到一匹當坐騎,對滿心殺敵立功的良家子來說,真是平添一大助力!
于是,三百良家子便捋起袖子,扎緊腰帶,躍躍欲試。
讓這些年輕人去和剛交配完的戰馬折騰,黑夫則在本地縣尉公孫白鹿的引領下,巡視起整個牧師苑來。
秦畢竟是牧馬起家,馬政方面做得很不錯,起碼比某個”對外戰爭勝率百分之七十“的朝代強多了,牧師苑里馴養的戰馬,都有驃悍的精神和充沛的元氣,長期在牧場上奔跑,使得他們帶有幾分殘存的野性。
公孫白鹿給黑夫介紹,為保證戰馬的良好的奔跑速度和耐力,苑嗇夫要對馬駒進行嚴格的訓練,同時也規定了飼料的使用標準。
“律令有言,從牧師苑所募馱馬,需在五尺八寸以上,戰馬,則需六尺以上!”
如被募集的戰馬不符合“戰馬”所具有的素質,要根據有關的法律懲罰管理馬匹的各級官員,還是老規矩,罰款!縣司馬罰二甲,令、丞也各二甲,半年工資就這樣沒了。哪怕符合了標準,在秦人最喜歡的“課”,也就是比賽中得了最后一名,一樣要罰款,對掌管軍馬的人要罰二甲,并革職永不續用!
黑夫不由感慨,年度績效評估,真是從古就有,且專門考核國家公務員,想偷懶怠政?太難了!
所以就黑夫所見,縣司馬幾乎是住在牧師苑的,而苑中的苑令、苑丞,也不顧身上沾著的馬糞,細心巡視每一個牧場。
不過憑心而論,即便秦朝的馬政十分細致,即便秦地已是“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但在黑夫眼中,這些戰馬仍算不上良駒。
牧師苑的戰馬,大多是體型較小的蒙古馬、河曲馬,或者兩者的雜交品種。肩高基本在六尺到七尺之間,每高一寸,就算優良一個等級。
七尺的馬,中原罕有,所謂”千里馬“便是用來形容它們的,秦穆公時的伯樂為了找這樣的馬,煞費苦心,還鬧出了“千金市馬骨”的故事。
八尺的馬,恐怕要到蔥嶺以西才能找到。
“中國無良馬啊。”黑夫巡視一圈后,不由感慨。
“以郡尉之見,如何才稱得上是好馬?”公孫白鹿對黑夫這個南方人對馬匹的高標準有些詫異,不由發問。
黑夫道:“陛下有一匹肩高七尺五寸的駿馬,養在上林外苑,這已是最好的馬了,據說是數年前,烏氏商賈從匈奴、河西,花費了和這匹馬一樣重的絲帛才換來的……”
公孫白鹿聽聞,眼前一亮。
黑夫卻又道:“但此馬是閹割過的,無法繁衍,再過十年,它死去后,類似的駿馬,便再難尋覓了。”
匈奴、月氏也是鬼精,雖然不斷向中原輸入牲畜,但優良馬種,卻決不允許外流……
這也是黑夫對河西、河套乃至遙遠的西域眼饞的原因了,烏氏倮說的沒錯,匈奴、月氏的馬匹,的確比中原要好。而蔥嶺以西的大宛天馬,更是匹匹神駿如龍!若能引入,中原的戰馬品種,便能好好改良一番。
就在黑夫于牧師苑長吁短嘆之際,已被匈奴大當戶“請”到賀蘭山闕的陳平,卻目瞪口呆地看到,匈奴的冒頓王子,騎著一匹肩高八尺,渾身赤色的高大龍駿,從他們身邊飛馳而過,正要去迎接他的新娘……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