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之超級銀行系統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熱鬧的廊余縣
就在段之槐他們開始第二階段實習的時候。
華夏。
京城。
301醫院。
大院里開進來六輛大卡,引得周圍窗戶上多了上百雙好奇的眼睛。經過三天多的日夜趕路,緬亞醫藥集團的建材終于運抵。
整整四十五輛集裝箱車。
由軍車護送而來。
倒不是怕被人劫了,只是表達一種重視。
六輛來了解總這邊,其他分別去了五家京城的大型醫院。這一周,幾大醫院把房間騰了出來,并且按照集團專家的要求,做了部分準備。
首先就是通訊。
由于這些醫療設備都能遠程控制。
因此。
為了安全。
所有的醫療數據都會走專線,這一點倒是問題不大,無非是叫運營商給一根纖芯出來,而解總,直接從軍用光纜里分了一根過來。
整個醫療數據網上的設備。
嚴禁連接外網。
二樓。
不少院領導站在房間門口,探頭張望著,這才六家醫院,安裝環境的搭建就要一億多人民幣,這個錢,完全能蓋好幾棟三十層辦公大樓。
現在。
僅僅花在‘裝修’上。
誰不心疼。
他們得看清楚到底貴在哪里,只見,一名名工人用小拖車拖著大量塑料箱子進來,和一般的用木箱裝設備的畫風相去甚遠。
見安裝人員操作。
“咦,都是密碼箱?”
“好像還有指紋驗證,好先進。”
“這是什么?不是說設備月底才到嘛,怎么會提前?我們沒有接到通知啊!”看到一個一人高的大家伙從箱子里移出來,一位副院長疑惑道。
“不清楚,再看看。”
門口議論紛紛。
半小時后。
他們知道為什么會這么貴了。
安裝環境。
不是在地面鋪個地板、走個線、埋個插銷、或者在墻上涂抹幾層環保膩子,而是把除了主功能設備以外的一切都包含了進去。
智能耗材儲柜。
很多反應液的存儲條件是不同的,有的要在零下,有的要在恒溫,有的甚至要在高溫條件下,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這是必不可少的。
就算是零下。
也有更加細微的劃分。
這是最貴的‘安裝環境’,其他設備若干。
只要安裝環境搭建好。
功能設備放上去。
就能干活。
要說技術含量,其實也沒有多少,但人家是按照配套設備出售,有附加值,最關鍵的是那套系統,說多貴,他們都沒辦法反駁。
那是知識產權。
都說開醫院賺錢。
可這家公司搶其他醫院生意不說,還專門賺醫院的錢。要知道,這些設備不是國家免費贈送,他們醫院也是要出一部分錢的。
怎么出?
從以后的撥款里扣。
想想都心疼。
301醫院心疼。
其他醫院亦是如此。
但他們哪有決定權,只能跟著配合上面的決定,不然,以后他們醫院很可能發展到只承接感冒、骨折、最多割個闌尾這類病患的地步。
京城還好。
人多。
他們可是知道。
越來越多以前叫嚷著床位緊張的醫院,現在去了就有床位住,很多得了絕癥,需要住院的,都把希望寄托于緬亞醫藥集團。
口口相傳下。
都回家預約排隊去了。
錢不錢的還好說,最關鍵的是讓他們懷疑的自己的存在,就像兩家店開門做菜,你做的難吃,人家紛紛往對門跑,你還的確技不如人。
沒面!
緬痶。
時皆省。
廊余縣。
這家地處邊境的縣城,在兩個月前,竟然奇跡般的通了航班,一下子,小縣城更加熱鬧起來,每天去內陸的航班都是爆滿。
縣城對面就是印度。
人口多。
病人也多。
由于地處交界處,很多人印度人都選擇來這個縣城治病,一下子,本來十五萬人口的常駐縣城,差點被過來的印度人擠爆。
街上全是人。
本地人都快變成了少數人了。
一看人多。
很多印度人想要學著以前一樣,先過來,大不了睡大街,就地黑下來。接著,隨便做點小生意,也能過得相當不錯,免得回國連工作都沒有。
印度的工作崗位是出了名的少。
一年近千萬勞動力進入市場,可工作崗位只有十幾萬,失業成了常態,生活壓力非常大,能黑去國外,是很多印度人的夢想。
何況。
還是突然暴富的鄰居。
很快。
他們的愿望就落空了。
這邊不允許非法身份的人常住,由于是邊境重縣,治安主要由軍方負責,在軍警的合力,以及一絲不茍的執行法律的態度下。
這些人都被遣送回去。
撒潑打滾。
逃跑。
藏匿。
鉆山林。
挖地道。
這些都沒用。
全都被找了出來,送回去,可是,那邊的意志也是堅定的,不斷的過來,有的見這邊不行,就從其它邊境入境,想去其它內陸城鎮。
上頭一看。
這樣下去也不行。
這些人也是可憐人,只想謀一份差事,填飽肚子,于是便出了個折中的方案,給想要過來謀生的印度人頒發通行證,允許在這里打工。
開店做生意也行。
但是。
不允許長時間定居,不準睡大街,不準睡野外,因為印度很多村子都是這樣,幾塊布就是防止,還能自己diy,他們可是領教過。
建容易。
到時候拆起來就麻煩了。
很容易爆發矛盾。
又是一身騷。
于是。
為了避免印度人過來弄棚戶區,最后變成印度鎮,無法收拾,那些有證的人,也必須有合法的住的地方,不準占用其他土地搭房子。
而且。
未經允許。
不準去內陸省份。
雖然抓回來容易,但也容易爆發沖突,造成國際輿論,說他們歧視什么的,雖然不會掉一根毛,但惹一身騷,也是不美的。
就這樣。
在雙方各退一步的情況下。
縣城恢復了秩序。
白天。
印度邊境小鎮大量的人過來務工、做生意,晚上再返回去睡覺。因此,每天傍晚和清晨,都能看到縣城外到印度那邊小鎮之見出現兩條長龍。
因為有路燈。
很多印度人都舍不得坐車。
說實話。
都挺可憐的。
唐青也有點同情他們,因此,讓當地給他們的工資,都是按照這邊的標準給,在印度那邊可是高工資,而且一天有固定的上班時間。
允許他們過來務工。
也是唐青下令。
但也到此為止,沒有給更多,因為對面是一個人口超過十億的國家,這邊的二十倍,一旦太大方,來的嘴太多,養是養得起。
但憑什么?
他又不是印度政府。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