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網游之全球在線 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貶為庶民
大清滅亡,標志著這一場中原大戰暫時告一段落。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大夏在保住大晉王朝的同時,連著攻下大漢、大清兩國,成為這一場大戰的最大贏家。
期間,經過連番鏖戰,蒙古大軍徹底擊潰突厥騎兵,順利占領西突厥汗國。經此一戰,蒙古國的疆域擴大了一半,成為一個橫貫東西的超級草原王國。
僅以華夏區領土面積計算,蒙古國疆域已經跟大夏相當。
隨著大周衰落,如果不算六國聯盟的話,僅以個體論,蒙古國已然取代大周王朝,成為大夏一統華夏區的最大對手。
兩者之間,總有一戰。
八月二十一日,歐陽朔駕臨京都城。
雖然在大周軍撤出大晉時,鳳囚凰已經向歐陽朔正式提出,要將大晉王朝并入大夏,歐陽朔卻沒急著去接收大晉王朝。
一則戰爭剛結束,大晉好不容易守住國土,正是士氣最高時,也是朝野上下最具凝聚力的時候,如果鳳囚凰在這時突然宣布并入大夏,百姓在心里上可能會有點無法接受,而且還大煞風景。
二則大晉千瘡百孔不說,朝中還出現割裂,鳳囚凰正在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清洗。如果在此時并入大夏,怕是就要半途而廢。
歐陽朔正是要借鳳囚凰之手,將大晉犁一遍,再接收過來。
讓鳳囚凰背“清洗”的鍋,可能會顯得虛偽,但是站在大夏的角度,這是對大夏最有利的方式,相信鳳囚凰也能理解。
而且以鳳囚凰的傲氣,也不想將一個烏煙瘴氣的大晉交給歐陽朔。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等到鳳囚凰完成大清洗之后,再將大晉王朝并入大夏,彼時大夏就能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現,平息因清洗產生的后遺癥,還能順勢收買人心。
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住一個相對完好的大晉,畢竟歐陽朔也不希望,接收過來的是一個爛攤子。
對鳳囚凰而言,大晉王朝就像是她的“嫁妝”,“嫁妝”的好壞,某種程度上也關系未來鳳囚凰能在大夏走到哪個高度。
相比白樺等人,鳳囚凰到底是后來者。
歐陽朔對鳳囚凰是非常器重的,也給予了很高的期望,自然不希望鳳囚凰剛一加入大夏體系,就惹來非議。
京都城,城西別院。
來到京都城,歐陽朔既沒接見大清王室成員,也沒大張旗鼓地接見大清舊臣,而是窩在一處清凈的別院,低調處理戰后之事。
呆在房間,歐陽朔依然可聽到來自街道的熱鬧喧囂,爆竹聲不斷,那是京都百姓在大肆慶祝,慶祝大夏“收復”京都城。
滿漢之間的恩仇,還真是理都理不清。
就算歐陽朔再如何低調,他的出現,還是在京都這潭池水中激起浪花。無需歐陽朔出面,僅憑他的名字,就能給這座古老的城池帶來威懾。
喧囂的京都城,似乎一下就變得安靜起來。
有句話說的好,叫“人的名,樹的影”,歐陽朔現在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僅憑名字,就能辦妥很多人再怎么努力都辦不妥之事。
就像這次。
歐陽朔雖未露面,僅僅呆在別院,可因為他的存在,大夏派來接收京都城的官吏一下就感到,此前困難重重的工作,一下變得順暢起來。
之前遇到的阻力,似乎一下消失的無影無蹤。
大夏朝廷已經決定,將京都郡并入北疆行省,北疆都護府也將搬遷至京都城。未來的京都城,將定位為王朝在北地的中心城池。
以京都城為中心,輻射整個北方地界。
對這樣一座具有戰略地位的城池,朝廷自然是非常上心的,重視程度,完全不下于接收一行省之地。
京都城還有一點跟其他地方不同,就是城中官吏以滿人為主。
這自然是不行的。
朝廷已經決定,將京都城五品以上官吏悉數撤掉,除留下少數幾位風評較好者,剩下的要么貶為庶民,要么發配至其他行省。
這么做,阻力自然不是一般大,畢竟是砸了人家的鐵飯碗。如果不是有歐陽朔在京都城親自坐鎮,即便以大夏如今之威望,怕是也要出亂子。
除了城中官吏,更棘手的是如何安置清朝王室,尤其是康熙帝。
對此,朝廷有兩種意見。
一種認為,應該參照朝廷對大漢王室的安置辦法,敕封康熙為清王,將其限制在王府之中,以此安撫民心。
可也有人不放心,認為康熙不比前大漢太子劉弗陵,在滿人中間,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望,就算限制康熙出行,他也還是會在暗地里發揮作用。
與其如此,不如將康熙賜死,一了百了。
這種辦法同樣有人反對。
一則賜死一位已經投降的帝王,有失王朝風度;二則如果開了先例,只會讓未來的王朝抵抗到底,誓死也不投降。
爭來爭去,最終還是要歐陽朔拍板。
歐陽朔琢磨了一下,敕封康熙為清王肯定是不行的,他決定采取折中的辦法,將包括康熙在內的清王室成員悉數貶為庶民,發配至南疆。
清王室跟漢王室天差地別的待遇,是有緣由的。
其一,前大漢文武官吏基本得到大夏重用,而大清官吏卻要面臨大清洗,如此一來,貶謫清王室成員的阻力就要小很多。
其二,田文鏡、左宗棠等在大夏任職的清朝官吏,全部都是漢人,對清朝并無太深的感情,歐陽朔自然也無就需照顧這些人的感受。
其三,漢武帝在整個漢民族都有著極高的威望,其影響不僅僅局限于一個中原行省,還輻射整個華夏。
因此,就算出于這點考量,大夏也必須照顧好漢武帝的后人。
相比之下,康熙帝在華夏百姓中的影響,那就要弱很多,就像現在的京都城,拍手稱快者不在少數。
因此就算康熙帝被貶為庶民,除了滿人,怕也沒人出來打抱不平。
當然,歐陽朔也沒做的太絕,敕封康熙帝第四子禛,也就是后來的雍正皇帝為二等伯爵,算是周全了清王室的臉面。
如此,也能對投降的清軍有個交待。
此番攻打大清,合計俘虜清軍三十二萬,如何處置這批戰俘,歐陽朔還沒急著下結論,只是讓北疆軍負責收押在京都城郊。
軍隊整編,牽一發而動全身。
歐陽朔準備等到大晉歸附之后,結合大晉軍,再加上此前俘虜的漢軍,來一次系統性的軍隊整編,而非東一錘子,西一榔頭。
更何況這一場中原大戰,還遠沒到結束之時。
就在歐陽朔坐鎮京都城時,韓信已經率領豹韜軍啟程返回中原行省。短時間內,無論是秦唐,還是大周,都不敢打大晉的主意。
豹韜軍,自然無需常駐大晉。
中原行省剛拿下不久,才真正需要大軍坐鎮。
等到將防務交接給豹韜軍之后,駐扎在洛陽的城衛軍第五軍團,就將回歸山海城。
同樣,將戰俘交給北疆軍收押之后,禁衛軍也將返回山海城。
攻打大清的部隊,除李靖率領飛熊軍暫時坐鎮京都城之外,城衛軍的三個軍團、鷹揚軍的三個軍團以及瀛洲兵團第一軍團,都將陸續返回各自駐地。
看情況,大夏并不準備一舉攻滅大周。
實非不想,而是不能。
在大清覆滅之后,剩下的五國聯盟必定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五國軍隊加在一起,超過三百萬之數,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是說想開戰就能開戰的,一個不好,就可能引火燒身。
歐陽朔的策略,是逐一蠶食。
當然,為了加快蠶食進度,歐陽朔也是不惜打出一張接一張的底牌。
這次爆發大戰的地點,正是來自東南地區。
八月二十二日,就在歐陽朔前往京都城的第二天,東南戰區副統帥孫臏,指揮虎賁軍跟湘江軍,合計六十萬大軍,悍然殺進大周江南行省。
剛剛平息的戰火,再次被點燃。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