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踏天無痕 第五百七十三章 謝覺源
五月已然入夏,帶著躁熱氣息的微風,吹拂著燕京城外無垠的金色麥浪。
雖然戰火在京畿平原持久有半年多的時間,但幾場戰事都控制鐵城嶺、楓林渡、伏蛟嶺以及燕京城等幾處特定的區域內,持續的時間又不長,對農耕生產的破壞,甚至還遠遠不比起六閥撤出京畿平原。
經過了十幾日的收拾,潛真殿垮塌所產生的殘磚斷石完全移除出去,重新修建了宮城南城樓,又將姚氏的八極鎖龍陣部署于玉靈山之中,燕然宮總算稍稍恢復了舊貌,能夠正常運轉起來。
依照攻陷燕京城那一夜的商議,歸寧軍到五月中旬就縮編到三十萬人,而黃培義辭去歸寧軍中郎將一職,由姚出云接任,執掌燕京城及附近地區的防務。
黃培義辭去歸寧軍中郎將之后,將出任左丞,會在姚出秋、趙如晦、蘇原、紀元任等人的輔助,重建外廷體系,執掌天下政務。
而在劍修營的基礎上,陳海又從歸寧軍、龍驤軍及天機學宮寒門子弟里遴選兩萬余精銳,組成新的宿衛軍,負責燕然宮的宿衛,一并由姚出云節制。
而陳海則親自執掌太尉府,歸寧軍、龍驤軍、新宿衛軍以及天機學宮、將作監等軍司,都將納入太尉府的管制之下,姚志、孫干、周景元、薛存、姚啟泰、郭泓判等人則進入太尉府擔任司丞、長史等職,協助陳海執掌天下兵權。
楊巧兒與歸寧侯贏累,這時候也是從玉靈山下來,分別住入寧壽宮、太子東宮,著手籌備新帝登基這事。
攻陷燕京城,前后共有三十六萬宿衛軍兵卒投降,將燕然宮劍侍出身的武官全部剔除出去(這部分武將在燕京城失陷之時,也差不多都隨魏子牙、趙忠等人北逃了),大部分將卒都是出身京畿平原的寒門子弟;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燕京城被圍困之后,魏子牙他們從燕京城強征入伍的宗閥庶支子弟及扈從。
不過,這些宗閥庶支子弟及扈從,都出身中小宗閥;六閥的嫡系子弟,在陳海與內廷的矛盾激化之后,差不多都通過贖買,逃出燕京城,撤到薊陽郡去了。
這也使得這三十六萬降卒,來源要比想象中純粹得多。
陳海一方面將三十六萬降卒移駐到神陵山,接受龍驤軍第三、第四鎮師的改編,同時通過左丞府,正式頒布新的均田分封策,將六閥在京畿平原的湖澤山林耕地,統統沒收,分封給龍驤軍及歸寧軍的將卒。
然而六閥及附屬宗閥在京畿平原所占的土地太多了,不算圈起來供給嫡系子弟潛修或大造府邸的大片山林湖澤,僅耕地就高達兩億畝,加上此前沒收宿衛軍所占的田地,差不多占到京畿所有耕地的近半。
在整編三十六萬降卒的同時,陳海沒有急于發起對武勝關的攻勢,而是率先聯手黃氏、姚氏,在京畿平原發動起分地運動。
這一次,不僅將六閥及附屬宗閥,以及之前舊宿衛軍所強占的耕地,都拿出來,除了分封給龍驤軍、歸寧軍將卒之外,更多的部分就則分給之前完全依附于宗閥的佃農。
姚氏也差不多將玉庭山兩翼所占的耕地都拿出來,解除上百萬佃農對姚氏的人身依附。
此舉,除了要解決龍驤軍未來的兵源問題,還主要是將京畿平原所產出、之前被宗閥大量占有的資源,能夠真正的通過田稅、商稅、礦稅等政體手段,納入國庫。
未來僅京畿平原每年所能征收的田稅,就將高達五六千萬石糧食;加上這次直接沒入六閥、納入國庫的大量藥山礦場,以及六閥丟棄下來的大量鑄造工場、作坊等等,才能奠定起將來抵御血魔入侵的物質基礎。
沒有這些,陳海即便將來能在西北域集結數百萬大軍,但后勤補給怎么辦?
即便他們將來能與河西聯手,在榆城嶺、鐵流嶺、太微山、賀蘭山一線建立起穩固防線,但只要有少量的血魔滲透進來,河西、天水等地的農耕生產也會受到極大的破壞,到時候他們就必須依賴京畿平原以及京畿東部、京畿南部地區的供給。
甚至這時候,陳海就需要將大量的物資運送到瀝泉,進一步擴大在瀝泉的天機戰械生產基地,要在玉庭山以西,繼續修筑新的通道出來,保證物資運輸的通暢。
這時候除穩定京畿形勢、整頓軍務有大量的事務要忙,以九藩六閥為代表的宗閥勢力,也因為宿衛軍的大潰,更加倍躁動起來。
每天的軍情文函,猶如雪片一般飛入就建于玉靈山東麓的太尉府。
太尉府與左丞府以及執掌天下宗門的天樞院等中樞機構,都在皇城之中,以太尉府、左丞府最為核心,由于太尉府位于玉靈山東麓,又稱東府,左丞府位于玉靈山西麓又稱西府,東府又與太妃楊巧兒所住的仁壽宮,僅隔著一道朱紅色宮墻。
這段時間的事務太繁忙了,即便有孫干、姚志、姚啟泰、周景元、薛存等人相助,陳海還是忙得焦頭爛額;寧嬋兒也是暫時留在太尉府,協助陳海處理軍務。
陳海到姚文瑾統領的第三鎮師大營,與姚文瑾研究過第三鎮師出兵鐵城嶺、進攻武勝關的方案后,與蒼遺遁飛回太尉府,看到大殿內正幫他瀏覽公函的寧嬋兒,手里拿著一紙帛書,秀眉緊緊皺起來。
陳海走過來,從寧嬋兒手里接過公函,卻是黃雙傳文通稟雁蕩原最新的勢態。
涼雍郡苗氏,已經完成了兵力集結,六十萬鐵狼軍聚集到潼口東北方向約五百里外的斬馬嶺,而此時河西在臥龍城所聚集的兵力也達到前所未有的五十萬之多。
目前是初夏五月,從斬馬嶺到潼口城,外圍洪水滔天,只有緊緊挨著秦潼山西北麓的坡地,有通道能直接進攻潼口地在,但這條通道相對狹窄,而龍驤軍戰禽營可以從秦潼山西麓深處快速出擊,這諸多因素,使得六十萬鐵狼軍暫時還沒有從斬馬嶺出來,對潼口發動猛烈的進攻。
但不管怎么,潼口、天鈞、雁蕩等城的形勢已經是岌岌可危了,陳海再不派援兵過去,以黃雙、閻淵所部不到四十萬兵馬,是很難擋住河西、涼雍軍加起來已經有一百一十萬的聯軍的。
“是到放棄雁蕩原的時候了。”陳海微微嘆道。
同在公廳大殿里協助陳海處理公務的孫干、姚啟泰、薛存等人皆是一驚,說道:“雁蕩原是龍驤軍起事之地,費盡心思經營多年,放棄太可惜了,而且龍驤軍守住雁蕩原,與華陽宗的結盟才成立,一旦我們從雁蕩原將兵馬撤出來,華陽宗或許會很快投降敵方……”
“龍驤軍還沒有那么強的實力,支撐多線作戰,黃雙、閻淵所部撤入易守難攻的秦潼山,才能確保我們沒有后顧之后,”陳海說道,“至于天水郡,我會派人過去,勸吳澄、吳恩、屈錫元率族人遷入秦潼山……”
“吳澄曾與云崖將軍率十萬兵馬,將董疇圍于秦潼西關,吳澄最終還是讓出一道路,讓董疇率部撤回河西;而在那之后,吳澄又借口讓云崖將軍率部增援我們,由他親自坐鎮秦潼西關,”孫干帶著極深的疑惑說道,“要是吳澄能讓云崖將軍多率幾萬兵馬過來增援,我也不會疑他,但云崖最終只率得兩萬兵馬進入京畿,吳氏、屈氏,未必就愿意率族人遷入秦潼山。”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哪里管得了那么多?我派人去勸,愿不愿意還是要看他們。”陳海說道,讓孫干他們立即擬定龍驤軍第一、第二鎮師四十萬精銳以及上百萬親族、匠工從雁蕩原撤往瀝泉的詳細方案,讓黃雙、閻淵那邊執行。
陳海坐回到長案后,正準備將寧嬋兒幫他甄選出來的重要文函通讀一遍,這時候就便有兩道極其強大的氣息,直接往太尉府這邊而來。
其中一人的氣息他非常熟悉,乃是黃氏老祖黃岐瑋,而另外一團氣息似秋日暖陽般沖正平和,但絕不在黃歧瑋之下。
“黃老祖將謝真人請出山了!”
陳海欣喜的站起來,帶著蒼遺、寧嬋兒、孫干他們,走出公廳大殿迎出去,過不多時,就見黃岐瑋與一位藍袍老叟并肩走進來,不是西嶺劍尊謝覺源,又是誰?
謝覺源乃是燕州極少數崛起于寒門、卻沒有建立、繁衍宗族的天榜強者,又因為扶持寒門弟子,與黃歧瑋矛盾漸深,最后同門師兄弟不和,離開賀蘭劍宗,百余年前就到燕京潛修。
謝覺源曾擔任學宮大祭酒,之后又出任天樞院副使,位在三公九卿之上,但宗閥割據地方以來,執掌天下宗門的天樞院就名存實亡,天樞院副使也只是虛銜。
在文勃源、趙忠等人控制宿衛軍、內廷以來,謝覺源既不愿意跟內廷同流合污,又不愿意投靠英王,趕上那時賀蘭劍宗被河西逐到野孤嶺,他便索性率弟子到野孤嶺附近擇地隱居。
謝覺源雖然沒有返回賀蘭劍宗,但與黃歧瑋百余年前的恩怨,也因此舉算是消彌了。
陳海此時能直接爭取到的天榜強者實在太少,自然不會放過謝覺源,拿下燕京城后,便托黃歧瑋親自回野孤嶺,勸謝覺源出山。
謝覺源不僅是道胎境天榜強者,他在學宮擔任大祭酒也有數十年之久,期間又額外扶持寒門子弟,聲望極隆,像紀元任、薛存等人都受到謝覺源的指導;到最后謝覺源放棄一些權勢,去荒無人煙之地潛修,也有上百修為不弱的弟子死心追隨。
這上百弟子也可以說是燕州不多的寒門子弟的代表人物了,道丹境修為者就有四人,明竅境修為者更是有近三十人……
看到黃歧瑋成功將謝覺源請出山門,陳海當真是極為欣喜,長揖施禮道:
“陳海見過我西嶺劍尊謝老祖!”
謝覺源盯著陳海,也不回禮,直接問道:“陳海,我且問你,你可有稱帝之念?”
見謝覺源問得這么直接,陳海心想他難怪早年會跟黃歧瑋鬧矛盾,說道:“大劫之下,危如累卵。要是能成功渡過此劫,我或許是有稱帝心思的,但現在,我更想活過這次大劫,卻還不知道能不能活過這次大劫。”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