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1617 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
鄭紹來道:“是李國助嗎?”
“正是。品書網()”鄭一官道:“如果叔父愿意,我可以引諸位去見大公子。”
“好,就去見他。”
鄭一官道:“叔父要想清楚,除非貨物確實很多,又是俏門的好貨,不然的話隨便求見并不是什么好事。”
李家父子掌握這個私港的貿易大權,但并沒有禁止海商自己的貿易,只是貿易的大頭是由他們自己掌握著,別人在這里貿易,他們會抽取一定的好處費,很多福建和廣州沿海的小型商船就是自己貿易,要不然也是找李家父子的屬下人,直接求見李旦或李國助,沒有拿的出手的東西,很可能惹怒對方,以李家父子在這里的權勢,就算是天皇的親戚也不管用。
鄭紹來道:“放心,我這船貨價值近二十萬,而且是絕對好銷的硬貨。”
鄭一官道:“一船貨近二十萬也不少了,就僅憑這個也夠資格見面,好,小侄這就引見。”
蔣奎冷眼看著這個鄭一官,感覺對方年紀比自己小一截,但做事四平八穩,湯水不漏,事先就把可能的意外情況說明,這樣就算事有不妥也怪不得他頭上,果然在這種地方能混出來的都不是一般人。
蔣奎開始探鄭一官的底,慢慢聊了起來。
到李旦父子所居的宅邸附近時,混雜的人流漸漸變少,四周拿著兵器巡邏的人開始增加,來往行走的多半是豪商或是帶著刀劍的護衛,普通人很少出現,港口的那種喧囂聲也漸漸聽不到了。
李家父子住的地方背倚青山,前面是大海,海山輕拂,在這樣的夏日里叫人感覺愜意。
宅邸是日本式的,甚至說是一種日本式的集居住和防御為一體的小城,四角和正中都是高大的多層閣樓,底基用條石筑城,雖不高,但十分厚實,在院墻處開著不少箭孔和火器的射孔,蔣奎看到不少護衛手里拿著細長的鳥銃……他輕輕點點頭,證實了自己腦海中的印象。
李府的護衛有漢人也有倭人,看起來都是廝殺經驗十分豐富的精銳,門口也有守備的頭目,鄭一官經常走動,還是被攔下盤查了一番。
“各位在此等候。”鄭一官匆忙走進去,叫鄭紹來和蔣奎等人在門口等候。
各人站在原地不敢擅動,四周是走動的漢人和倭人護衛,都是一臉兇相,外圍已經不象港口那樣是一個鎮子一般,這里四周寂寂,只有這個城堡般的大宅,鄭紹來在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說道:“娘的,這樣心里有些發慌。”
溫忠發笑瞇瞇的道:“老鄭,站直了別慌亂,這里有人盯著咱們看。”
“啊?哦,好。”
鄭紹來畢竟也是常跑海的,瞬間鎮靜了下來。
一群人就這么站著,各人臉上都帶著輕松從容的笑容。
不遠處的一座閣樓的上,一個穿繭綢長袍的三十不到的青年正從窗子上向那邊看,鄭一官畢恭畢敬的站在這個青年后頭。
“一官你帶來的這些人有成色,不象是普通跑海的海商。”那個青年看了一會,轉身道:“走,帶我去會會他們。”
“是,大公子。”
蔣奎等站了一會之后,見有七八人從內里往這邊走來,鄭紹來上前迎了幾步,雙方互相行揖禮。
鄭一官道:“這位就是我們的大公子。”
鄭紹來和蔣奎等都道:“見過李大公子。”
李國助微笑道:“不必客氣……聽說各位帶了不少貨來?”
“是!”鄭紹來后退了一步,由蔣奎頂上來。
蔣奎道:“在下奉東主之命,帶著約十萬的鐵器過來。”
“鐵器在倭國確實是硬貨,不過你們怎么一下子能帶這么多?”李國助有些吃驚,各個貨船都有帶鐵器的,這東西用來壓艙很不錯,但沒有哪艘船是一下子帶十萬兩本錢的鐵器過來的……一則是船小帶不動,只有大船能帶,二來就是想買這么多銀子的鐵器也很難,比如南京就算是江南第一大城市,一下子買十萬兩銀子的鐵器,估計會對整個南直隸民間的鐵器使用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蔣奎道:“在下東主除了有大商行外,自己還有鐵礦和高爐,自己熔鑄生鐵,還有鐵器場,有大量的師傅不停打造各種鐵器。”
“了不起。”李國助廢話不多說,翹起大拇指贊了一下。
如果這伙人說的是真的,他們的東主肯定是一個身家巨萬的有實力的大商家,關鍵是鐵器這東西是暢銷的硬貨,在大明都是嚴重缺鐵,自用都不足,不象茶葉和絲綢瓷器那樣,大量生產是專門為了出口,民間也不存在市場缺口……當然很多人喝不起茶葉和用不起出口銷售的絲綢,可這部份市場原本就沒有購買需要,所以也不存在缺貨之事,倒是鐵器是人人都要用的,國內市場缺口都很大,誰會大量往海外販賣?關鍵是想買也買不到!只有每次過海貿易帶一些鐵器過來,因為倭國這邊更缺鐵,鐵價更高,利潤也更大!
李國助現在關心的就是這批鐵器的質量,如果質量過的去,他決定就按蔣奎說的價,十萬兩,把這批鐵器都吃下來!
李家父子做生意向來如此,自己有利,也給別人利,凡事要守規矩,到了這港口就是海商,不能搶也不能以強凌弱,以商對商,談下來就談,談不下來也不勉強。
到了外海就是外海的規矩,李家的船隊遇到好搶的商船一樣會搶,外海的規矩就是弱肉強食!
一行人騎馬往港口去,倭人缺馬,不過李家這里幾十匹馬總是有,各人從城堡一樣的宅邸出來,穿過村鎮一般的聚居地,在大片倭人夷人漢商的簇擁下到船邊棧橋上看貨。
鄭紹來叫伙計從底艙搬貨出來,要他們把每樣貨都搬幾簍下來,這些鐵器都裝在草蔞里,每樣之間還塞著草,海上風浪大時顛簸的厲害,這一套都是裝瓷器的辦法,其實鐵器精良的話,互相是很難撞壞的。
鄭紹來也是有些緊張,這一樁買賣做成了,這里他以后也能常跑,往倭國的利潤不小,關鍵是航程短,而且安全!
安全是最要緊的,跑馬尼拉或是巴達維亞,或是馬六甲,甚至到印度沿海,這些地方航程遠不說,安全性也降低很多,在海上遇到臺風就是看命,能不能活下來只能看老天,在曾母暗礁一帶到處都是沉船,從宋朝到現在這幾百年下來了,不知道多少海船沉在那里。
還是跑倭國的航線最好,但這條航線海盜也最多,如果有李家勢力的青睞,日本航道就很保險,日后可以常跑了。
“大鐵鍋,大湯鍋,勺子,菜刀,鐵酒壺和鐵面盆,還有大廣鍋,大燒鍋,鐵通條鐵爐釘,大公子,還有鐵鋤,鐵镢,鐵鏟,鐵鍬,還有鐵索,鐵鎖,鐵斧等物,大小不一的鐵針沒有辦法數數,只能按斤稱……”
鄭一官到底年輕,這時一臉的興奮,經他手過下來的鐵器有好幾十種,數量也很多,等最后看到鐵針的時候,四周的人群都有一種不敢置信的感覺。
這艘船的東主,到底是什么來路?
這么多鐵器,這么大的船裝了一多半全是鐵器,就算拿重金購買也得買空一個大城市的儲存,還不一定能買到這么齊全,大明民間缺鐵是很嚴重的,從兩湖到云貴地區,越往西南越缺鐵,在四川云南貴州一帶,不少百姓還用的是石鋤一類的農具,因為太缺鐵了,有錢也買不到。在漢人區域也缺鐵,百姓幾家共用農具的也很常見,農具和生活用具都很貴!
這一艘船的鐵器,不要說倭國,就算在大明也是好貨,肯定人人搶著要!
李國助一開始還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后來他的神色越來越鄭重,他比所有人都明白眼前這些鐵器意味著什么。
倭人缺鐵比大明還厲害十倍百倍!
他們的兵將只有少量大將能披鑲嵌鐵葉的甲胄,多半武士只穿皮甲,那些足輕就什么甲也沒有,現在雖然幕府狩武,但各地方的大名還是要有自己的直屬武裝,少量的鐵都用在打造兵器和鐵箭頭上,農具十分缺乏,連鐵針這樣的物事都很少,要不然一根鐵針能賣二分銀子?
按大明的銅錢比,現在一兩銀子換六百文萬歷金背錢,一錢六十文,一分六文,一根針賣十幾文金背錢,在大明雖然缺鐵,一文錢也夠買針了。
這是十倍的差價,而且是轉出就能都出光的硬貨!
“大公子,我看過了,所有鐵器都是一樣的精鐵鑄打,工藝都是上佳,沒有發現一個次品。”
不僅是鄭一官,李國助帶來的隨員也在檢查,運下來的鐵器數量和種類都不少了,而且明顯是隨機搬運,他們檢查了過百個草蔞,沒有發現一件次品,每樣鐵器都散發著精鐵鑄打后的柔和光澤,比起那些粗陋的生鐵鐵器,明顯要高出好幾個檔次出來。
本書來自品&書#網/book/html/30/30137/index.html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