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時代1958 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爭開始半年
“謝謝!”謝洛夫低著頭謹慎的表達了自己的贊成,這不是對朱可夫元帥遭遇的同情,只是這件事對自己有好處。這種情況下,他也不介意和三個元帥吃一頓便飯。從一整天的經歷來看,謝洛夫可以斷定朱可夫元帥其實對復出也是有所期待的。
一個輝煌過的人,其實并不甘于平庸,勝利元帥心中對付出一直抱有期待。只不過他不明白自己的希望其實是在自己的仇人身上,換做勃列日涅夫那種鐵石心腸的人,朱可夫將這輩子肯定會在孤獨中死去。
“頭,朱可夫元帥已經復出,向第一書記同志報告這個消息吧。”出了朱可夫元帥別墅的謝洛夫,用車載阿爾法系統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老大謝列平。
放下電話,謝洛夫臉上透漏過一閃而逝的喜色,十年間,蘇聯在最高領導層總算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變化,謝列平在此時已經成為中央主席團的正式委員。對于整個共青團體系的干部,實際上謝洛夫和勃列日涅夫的認識是相同的,不過區別不同的地方在于,對于謝列平這個人有著不同的認識。
謝列平在晚年已經被政治磨光了棱角,變得和一般的蘇聯干部沒什么不同,畏首畏尾,糾結于細枝末節,變成了對自己養老金關心的普通老人。但此時的謝列平出于此生的巔峰狀態,他相信自己的工作可以給蘇聯帶來好處。對于謝列平他十分了解,謝列平可以說加強版的安德羅波夫,希望主動和中國改善關系,哪怕是暫時的讓步,也要先對付美國。同時非常相信國家行政力量,對柯西金的經濟政策也采取贊同的態度。
謝列平不是很喜歡特權,也許是因為自己在蘇聯領導層當中比較年輕,所以并不是很重視這個問題,不過他和蘇斯洛夫不同,蘇斯洛夫只能保證自己是一個者,謝列平想要把這個枷鎖覆蓋到包括自己的所有人身上,從這點上來說,對待特權方面的態度,謝列平和赫魯曉夫也差不多。
這樣一個人,謝洛夫不希望看見有悲慘的下場。此時的謝洛夫已經覺得勃列日涅夫有著太多的支持,但他仍然希望自己的老大可以頂住勃列日涅夫,不要讓蘇聯出現太明顯的階級固化,就算戰勝不了,也有翻盤的機會。
“哪怕就是有風險,我也要幫他。”放下電話的謝洛夫對自己說道,他只能選擇謝列平,哪怕是勃列日涅夫占據了先手的優勢,哪怕自己已經被勃列日涅夫注意到,他也想這么做。
回到莫斯科后,向赫魯曉夫報告了這個消息,蘇聯這位第一書記顯然是高興的,距離把朱可夫元帥解職已經過去快八年,此時的朱可夫元帥就算是復出,也不會在出現軍方勢力過大的影響,箱單因為朱可夫元帥的名望,對國防部可能還會有促進作用。
國防部一直對赫魯曉夫限制軍費的上漲頗有微詞,在解職波德戈爾內之后,赫魯曉夫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波德戈爾內出現問題,最大的效果就是讓赫魯曉夫知道,蘇聯國內對自己確實有不滿的勢力,他想要知道清楚的情況,除了克格勃,沒有其他部門有這個能力,否則謝洛夫也不會出任國家安全總政委這個位置,國家安全總政委是內務部時期的蘇聯內務部最高軍銜,相當于蘇聯軍兵種元帥,或者是蘇聯大將軍銜。
不過到了謝洛夫這里,國家安全總政委就變成了一個職務,雖然和軍銜進行了脫離,但仍然是蘇聯安全體系中話語權最重的領導。謝洛夫可以憑借這個身份參加國防部的會議,和以前不同,以前他只是可以旁聽國防部的會議,國防部的元帥聽不聽全看運氣,而作為國家安全總政委,他可以制定政策,最次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最重要的目的是,有充分的自保能力,讓別人不敢換掉我。”只要活著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切就都有希望。哪怕干不過勃列日涅夫,只要情況不惡化到一定的程度,謝洛夫相信情況總會變好。這是時代的優勢,就像后世的一個普通智能手機,比這個時代全世界所有的計算機計算能力加起來還要大一樣。信心他從來都不缺乏,只不過過程比較忐忑。
三月份的國防部會議,代表著蘇聯軍方的一種改變,已經離開軍界八年之久的朱可夫元帥,再次出現在了自己工作過的地方。和以前不同的是,此時的朱可夫元帥不在有這么明顯的鋒芒畢露,但勝利元帥的身份擺在那里,所有人都能等閑視之。
“五天前,第一批美軍在南越登陸,標志著美國開始大規模進入東南亞進行作戰,這場戰爭的結果還不好說。”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簡單的為參加會議的人員介紹著越南戰爭的動靜。
就算是以美國的實力,要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也必須進行幾個步驟,聯絡盟國,設立前沿陣地,國內調撥預算,兵力調配。特別是越南距離美國本土萬里之遙,先期的戰爭準備是必須的,所以從北部灣事件之后半年,美國陸軍主力部隊才開始從越南登陸。
想要逼迫一個國家屈服,空軍和海軍足夠可以搞定一切,但想要毫無爭議擊敗一個國家,沒有陸軍的貢獻是絕不可能的,最終還是要陸軍來解決問題。陸軍是國家的基石,沒有陸軍,這個國家就相當于什么都沒有。像是美國那種地源環境的國家沒有幾個,蘇聯這種建軍模式才是大部分國家普遍通用的模式。
朱可夫元帥在參加第一次會議的時候,基本上出于旁聽的位置。現任的國防部長是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哪怕是以朱可夫元帥的威望,也無法改變這一點。
“美國最終動用陸軍來解決問題,其實已經說明這場戰爭的基調,以南越方面的民間輿論和戰爭準備,我看最后的結果必將復制朝鮮戰爭,我有一份情報交給同志們,大家注意看。”謝洛夫拿出了相關的情報文件。
受美國政府邀請的韓國政府,也開始派青龍、白虎(韓國第9步兵師)、猛虎(韓國首都師)等戰斗部隊為了支付韓國的國防開支,美國向韓國提供了10億美元左右。韓國是美國以外最大的派兵國家。
另外美國的太平洋盟國,包括日本、菲律賓等國家,以及當局或多或少皆有間接介入戰役。較廣為人知的是,美國國防軍曾由國民黨治下的中國臺灣抽調空軍f5戰斗機進入越南,并于臺灣臺中市派駐f4中隊填補,當時臺灣號稱東南亞最大的臺中清泉崗機場,亦是為支援b—52進行轟炸而構筑的機場。此外,臺灣的軍事顧問、電子作戰以及特工在越南共和國亦十分活躍。
美國在歐洲的另一個盟國聯邦德國,由于憲法嚴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參與沖突,這次找到了繞過憲法禁令的機會。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回避在國內對這一問題進行公開討論,應美國政府的要求,瞞著老百姓,秘密地向越南派出了兩千五百名德人,包括一百二十名飛行員,這些飛行員駕駛美國空軍飛機直接參加了對越南的軍事行動。
“不能說美國人沒有吸取朝鮮戰爭的教訓,不過美國人亞洲依靠的力量實在是不怎么靠譜,最后還是要靠他們自己解決問題。”謝洛夫把戰爭的參與者介紹一遍,然后道,“我的意思是,聯絡朝鮮方面派出一部分高炮部隊進入北越作戰。同時分擔中國的壓力,同時也是讓中國同志明白,雖然在年內我們無法介入到戰爭當中,但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對這件事也是支持的,不過民主德國方面除了情報力量之外,還是不建議派出軍事力量進入到戰爭當中。”
“軍事方面的事情我只是粗略的談一談,現在我談一談具體的敵我態勢和戰略形勢。”在眾多國防部元帥的認可下,謝洛夫拿起教鞭走到一個越南的地圖邊上介紹道,“大形勢方面,這次越南戰爭開始美國就十分被動,因為從最初的定義上美國的目的性就十分模糊。戰略上立足于對北越的防守反擊,這可能是因為朝鮮戰爭的原因,所以做出的決議,但我不得不說這是錯誤的,立足于防守清剿北越的滲透部隊,會讓軍事行動從開始就十分被動。相反北越則占據主動一直處在攻勢階段,美國連空軍都有限制,不敢轟炸中越邊界附近,相當于綁著一只手作戰,這種情況下還能贏就有鬼了。所以我認為,這場戰爭美國是注定失敗的,”
任何戰爭都可以從蛛絲馬跡中進行分析,從剛剛開始的時候美國就已經對自己的軍事行動進行了限制,立足于保存南越而不是消滅北越,可以說這樣還能贏,那真是老天不長眼了。謝洛夫以國家安全總政委的身份,配合克格勃的情報體系說出這件事,幾乎沒有引起蘇聯國防部的懷疑,有情報支持的分析,讓所有國防部元帥都十分認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