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武俠世界大穿越 第二千四百七十四章 以發展凝人心
衣食住行,是個人都脫不了這四個字。
隨著手下地盤經濟發展迅猛,各種內需也是極度提升。
之前百姓的日子太苦,就是雒陽百姓,背靠皇城也就三分之一不到一般的人數,可以稱一聲活得尚可。
換句現代語就是小康家庭,還有大半百姓的日子生活在貧困線上徘徊。
當然,整個東漢像雒陽這等規模,人口直接上百萬的城市不多,往往都是那種地理位置優越之極的地方才有,每一座都是地區中心。
只是,林沙的治政手段,遠遠超出這個時代千年,治理經濟的發展速度猶如起了駿馬一般快速突擊,時間最久改變最大的豫州,已經基本上見不到流民和乞丐的身影。
不是沒有懶骨頭,寧可餓著也不樂意做活養家。
家里有產業還好說,那些沒產業的普通百姓家庭,那真是過得凄慘無比。
不過,林沙可不會允許懶漢存在,也不容街面上有混混出現,一旦發現直接送去工程隊勞改。
反正他手握四州之地,各種基礎工程多得叫大將軍府都感覺壓力山大,勞力缺額永無止境,有再多懶漢加入,都能通過持續多年的高強度勞動,變成勤快的勞動人民中的一員。
林沙花了極大心血,召集工匠弄出了家庭和作坊紡織機器,以及一系列配套機關,大量各色布匹充斥市場,以滿足豫州和其它州郡百姓的衣物需求。
絲綢之類的布料,那是有錢的富貴人家才能用得起,起碼在紡織工藝更進一步,大規模養蠶養桑出現之前,基本上沒法做到普及。
以林沙的眼光自然知曉,除非進入大工業時代,否則百姓人人都穿地起絲綢的日子,基本上沒可能實現。
所以,在林沙治下麻布衣裳是主流。
以前的粗麻布自然不用多說,參考后世專門用做貨物裝載的麻袋,就知道這玩意穿在身上有多難受。
不過,林沙在豫州時,就召集人手弄出了細麻紡織技術,弄出了結實細密的細麻布,這玩意比之后世的同種布料自然大有不如,不過放在這里可以拿出去穿了,而且對皮膚的磨損也在可承受范圍。
細麻布一下子成了豫州的標準特產,一下子帶動了相關種植業,這么多年發展下來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產業鏈,不知養活富裕了多少百姓。
只是可惜,關中因為董卓的關系,大將軍府的觸手無法太過伸入,也就沒辦法跑去西域棉花種子,如今治下也只能大規模普及粗麻種植。
而論到吃食,豫州這邊也是極為豐富,不像其它地方還是以煮食為主。
隨著經濟發達百姓手里有了錢,對于吃食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所幸并周那邊的邊市弄得不錯,每天都有大量牛羊送來,不僅提供了足夠的肉食,而且還形成了一個屠宰產業鏈。
住行方面,豫州也都走在整個大漢前面,只要家中日子過得不算太差,基本上都住上了磚瓦房,出行也都有公共馬車或者私人馬車代步。
其實林沙已經弄出了土水泥,這玩意比起三合土自然要便宜太多,只是需要火山灰這樣的材料,還有其它一些限制,產量不是太高。
不過,在林沙的親自指導下,他手下的工程隊已經能夠建造三到五層的鋼筋水泥樓房了。
只是限于水泥產量,這樣的房子沒辦法短時間內普及。
可就是如此,大將軍府在他的親自規劃下,變成了占地足有一畝,高有五層的巨大鋼筋混凝土建筑,容下整個大將軍府所有衙屬綽綽有余。
治下各郡縣官員述職時見過,大多也向將軍府提出了修建如此衙門的申請。
還有城市中的主要干道,基本上也都用上了水泥修建,看起來寬敞平整,馬車過去一點都不顛簸,已經成了各地呈遞的獨特景象了。
林沙盡可能利用手頭資源,做出一些利國利民的小玩意,幫助治下發展經濟的同時,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慧,至少也要讓生活水平提上去。
這不算什么攀登科技樹,不然羅馬水泥又是怎么出現的?
不僅這些,還有肥皂,牙刷牙膏,琉璃等等玩意陸續推出,得到了市場和百姓的一致好評。
每一樣生活用品出現,都開始一點點改善治下百姓的生活習慣。
雖然這時已經有了皂角用來洗頭和洗衣,可怎么也比不得肥皂方便吧?
更何況,肥皂的材料油脂在牛養肉食極大豐富的時候,真心不要太便宜,還有植物油可以利用,價錢相當低廉,林沙也沒有想從中賺什么大錢,手下的工坊奔著薄利多銷的想法經營。
藥膏和牙刷也都是如此,隨著城市里大量工方出現,大將軍府治下已經開始出現工人群體,他們的收入比之地里刨食的百姓要多得多,消費起來自然也就毫不手軟,催生出了一系列專門為這些工人群體服務的行當。
城里有專門跑短途的公共交通工具,同樣也有專跑長途的公共交通工具,還有各種工具的發明和提升,農夫手里專作農活的工具也都有了大翻新,使得百姓們的工作效率大為提升,賺取的錢財自然也跟著提升。
總之,除了沒有電力設施,以及一應現代話設施之外,林沙治下最久的豫州,其實已經跟民國時期不差到哪。
想做到這些并不困難,主要還是大將軍府管控得力,對各行各業都提出了具有相當操作性的優化建議和規范,只要嚴格按照這些措施走下去,就不會出太大問題,整個地區的經濟和生活水平都將得到巨大提升。
盤子大了,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地方豪強能夠一口吃得下去的。
而隨著蒙學館的遍地開花,讀書識字也不再是地方豪強壟斷的資源,一大批寒門家族崛起,嚴重動搖了地方豪強的根基。
可有大將軍府的嚴厲監管,地方豪強就算心中不滿也不敢暴露,更不敢做什么動作,大將軍林沙雖然性子和善,可殺起犯了事的人來,一點都不手軟。
再說了,有大把銀子賺,他們的日子和在地方上的聲望也沒減弱多少,只是更他們搶食的家族開始變得多了起來,再也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汝南袁氏,隨著汝南經濟的迅猛發展,汝南當地豪強搭了順風車,自然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可他們賺了大把銀錢,百姓也同樣賺了不少的錢財,一家接著一家寒門家族開始崛起,甚至在商場上敢于跟老牌家族針鋒相對。
等到汝南袁氏這樣的豪強領袖家族反應過來,汝南的寒門家族數量已經遠超他們這些老牌家族,又有官府和駐軍維護秩序,袁氏家族就算心中再有不甘,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看著家族聲望一日不如一日。
可就是如此,汝南袁氏族人的日子,也比在外頭打拼,動不動就得上戰場拼一把的嫡脈子弟過得滋潤,他們一點都不羨慕嫡派子弟的威風無限,甚至已經開始跟嫡派子弟有了深深隔閡。
沒辦法,利益動人心啊。
伴隨汝南經濟大嘎渣,袁氏作為地方勢力代表,手頭擁有極多資源,數年時間賺取的銀錢數以十億計。
這么多的錢財,這么大的利益,守在老家的袁氏族人,怎么可能眼巴巴將大頭都讓嫡派拿去了,他們只能喝點湯湯水水?
總之也不知什么原因,汝南袁氏族人跟袁紹袁術兄弟這些在外做官的嫡派子弟關系變得冷淡起來,甚至都起了分家的瘋狂念頭。
誰都不會樂意,自己辛辛苦苦賺到的利益,讓旁人白白了去。
不僅是袁家,其余家族的情況也差不多如此。
豫州經濟大發展,凡是豫州百姓自然都或多或少得了好處,而且好處還不是一星半點,自然不樂意外地的所謂族人前來分享。
因為這樣的事情,每年都會鬧騰不少的亂子出來,叫普通百姓看了豪門的笑話,也讓地方豪強家族無暇它顧,自身利益都保不住了,哪還理會得了其它?
而豫州百姓的生活狀態,和生活喜歡的改變,逐漸與原來的大漢子弟有了巨大差異,開始出現了自然不自然的巨大裂痕和隔閡。
此時豫州百姓跟同屬大將軍府治下的并州,司隸還有冀州都大有不同,一眼就能分辨得出來,更別說其余傳統模式發展的州捃了。
如今就算林沙出了變故,豫州大權旁落,百姓也絕對不會答應。
他們已經習慣了眼下的生活方式和狀態,誰要是讓他們跟以前那樣活得不舒坦,就是他們的大敵,都不用將軍府出面鼓動士氣,百姓們就會自發聚攏于大將軍府麾下,為捍衛自己的生活和命運而戰。
韓馥等冀州文武在豫州看到的就是如此摸樣,他們在這里待了不長時間,也逐漸習慣了這里的方便生活模式,要是再換回原來那種看起來精細,其實相當粗糙不將就的狀態,心中也不樂意啊。
“大將軍盡得民心矣……”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