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鋼鐵時代 第六百七十六章 漁民與海軍
英國人在干掉了這些海盜之后,稍稍的清理了一下,主動的向媒體展示了照片和一些海盜的旗幟之類,繼續的搜索,他們根據一些線報,知道了整個海盜組織之中,最大的一股東方力量早在2天之前就離開了,他們足足有500多艘船,幾萬人,這可不能放過。¥℉,
可惜,除了線報之外,就沒有別的消息了,這些海盜在安達曼海穿越之后,順著印度尼西亞的一側繞了過去,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海之中了,根本就沒有一丁點的頭緒和線索。
英國人無功而返,關于這件事情,明面上,算是告一個段落了,可是暗地里面,東亞艦隊的司令官,情報官,還有外交部駐東亞的情報司,這些地方都受到了大清洗,這一戰的余及到了更多的人。
英國在東南亞的一些分支部分,出現了一定的波動,情報收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微微的出了一點偏差,一個有關東南亞華人的調查報告和發現,并沒有引發注意,當一切塵埃落定,新的領導人和人員上崗之后,再重新梳理,可是這一份文件一直都擺放在檔案室,一直到東南亞的烽火啟動的時候,才被注意到,可惜為時已晚。
楊元釗也不知道,自己無意之中的一個動作,居然讓婆羅洲的華人,免去了一次巨大的災難。船團在東亞艦隊回港之前,就離開了新加坡了,十幾艘受創的,被拖回來的船只。放在新加坡港修理,沒有修的價值的。也賣了廢鐵,剩余的大部分精華船只。繼續的向北,過了馬六甲,就是中國的南海了,雖然這一片不太安全,可是沒有了海盜之下,這算的上是罪平靜,也是最愜意的一段航程的。
差不多3天,越過了南海的諸多島礁,后世的印象慢慢的模糊。哪怕是借助著地圖,楊元釗清晰的知道,這一片海域,對于中國有多么的重要,如果控制了這一片海域的諸多節點,把南海作為中國的內海,進而威脅整個東南亞的。
這些都是后話,最起碼,在中國海軍有了眉目。擁有了強大的外海艦隊之后再說,當大量的船舶,停靠在了香港補給的時候,楊元釗才算是徹底的松了一口氣。香港到了,已經到了中國了,這一次冒險的萬里海疆之行。終于告了一個段落了,馬上就要結束了。
關于這一個船隊。安排早就有了,不可能全部的船只都去到青島。廣東這邊,會留下15萬噸左右,一方面,是以廣東和核心,發展物流和航運業,另外一方面,聯絡婆羅洲。
在這一次的歐洲之行之中,中國算是在德國的幫助下,擁有了海軍的實力,接下來,必須擴大規模,三海必須要收入囊中,這三艘船雖然不是主力艦,又是10多年前的戰艦,在現在并不落伍,速度和火力都較為平均,是不錯艦隊基礎,加上從德國購買的一些老舊艦隊作為訓練艦,中國擁有了一定的海軍實力,這種情況之下,不但南洋攻略可以加快進行,沒有什么比一戰時候更容易動手了,整個歐洲列強被拖到歐洲,對于東南亞這邊的控制一定會下降,而選擇的又是荷蘭這么一個沒落的列強,勝利是一定的,在此之前,必須要讓總人口保持一定的程度,否則的話,未來即便打敗了荷蘭,整個印尼也是土著的天下,等于白白為他人做了嫁衣。
廣東是航運和聯絡東南亞的重要節點,上海就更加的重要了,不但地處長江中下游的入海口,也是世界級的重要港口和金融中心,特別是西北的崛起,西北貨物遍布天下,上海就是最重要的節點。
未來的上海,會作為中國的民用船舶中心,這一次從德國拉過來的東西之中,絕大部分會放在江南造船廠,接下來,江南造船廠會擁有30多萬噸的船塢總量,甚至在經過了海盜之后,楊元釗有了新的想法,大規模的訓練漁民,讓他們成為未來海軍的一個重要兵員地。
一般的漁民是不行的,海軍是一個技術兵種,更是一個合作的兵種,沒有整艘艦船,數十上百,甚至是上千的官兵協作一致,哪怕是數萬噸級的主力艦,也發揮不出來全部的威力,可是中國近海的漁民,大多數是一個破舊的漁船,一個人出海,或者兩三個家族人員出海,他們力量小,船弱,根本就收獲不了什么,漁民的生活一直很苦,吃飯都吃不飽,更別說的訓練和協作了。
看起來是不可能,楊元釗還是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后世拖網式機帆船和遠洋漁船,這兩種船,一方面收獲巨大,只要趕上漁汛或者魚群,可能一網下來,是別的船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收獲,特別是遠洋漁船,更是可以連續航行數十天,進行大量的捕撈,更關鍵的是,他們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少則七八人,多則數十人,這不是最佳的預備海軍的訓練么,有了水性和團隊性,剩下,很容易在強化訓練之中訓練完成。
中國已經有拖網式汽輪了,那是幾年前,南通狀元張謇從國外引進的,價高物不美,沒有在中國發展起來,相對于普通漁民來說,這個價格太貴了,有能力購買的起他的人,又不可能受得了海上的辛苦,哪怕是在21世紀,近海打漁和遠洋捕撈,也不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需要辛辛苦苦的勞作,這才能夠獲得收獲,這對于養尊處優的地主或者富商來說,顯然是沒辦法堅持下去的,西北的出現,他們有更多的機會。
按理說這是一個無解的命題,這個時代遠洋捕撈,也一直到2戰左右,才蓬勃的發展起來,可是楊元釗是普通人么,他是穿越者,穿越者最強的,不是什么金手指,是來自于未來的眼光。沒錯,在后世解決這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銀行一種比較常見的分期付款,為的就是爭奪一些優質貸款,或者解放購買力,讓一些人暫時無法購買的東西,可以提前獲得。
漁船,特別是這個時代,根據后世的拖網式機帆船或者大型漁船的模樣制作出一大批漁船的話,賺錢是肯定賺的,漁民們稍稍的適應之后,收獲會是之前單獨漁船時候十倍甚至是一百倍,特別是一些價值比較高的,比較貴的魚,說不定一兩年的捕撈,就可以還清貸款,接下來,就是大量的收益了,有了利益和收獲,漁船隊伍會越來越大,而參與到這個領域的漁民也會越來越多,這才是最好的良性循環。
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捕撈也是如此,大海無情,哪怕是泰坦尼克號,這種以天神命名,超過4萬多噸的超級郵輪,都有沉沒的危險,更何況是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漁船,萬一在貸款沒有還清之前,漁船沉沒的話,那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漁民們窮困潦倒,又沒有什么固定資產,這個損失必須要銀行來承擔下來。
不過這有什么關系呢,如果按照后世的一種說法來說,楊元釗此時此刻,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用一些金錢上的損失,推動近海漁業的發展,說大了,是提升中國民眾的蛋白質攝入量,雖然西北也盡量的推動養殖業的發展,可以這個時代的養殖業發展,特別是這個時代,很多的東西,比如基因,比如高標準的飼料,這些東西沒辦法解決的情況之下,只能夠采用常規的方法,生態養殖,借助著生態鏈,以蚯蚓為節點,養雞,養鴨養鵝,還有養豬,這些提升的有限,真正跟還沒有大量捕撈造成海洋生態平衡破壞的大海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海里面的魚類,提供的更加充足的蛋白質和多樣性的營養,會讓中國人過的更好。
除了這一大一小,還有一個最最根源的,那就是為了中國海軍擴充提供一個穩定的兵員,中國目前,在施行了農場制度之后,大量的農民從土地上面被解放出來,雖然西北和各大地主,興建了大量的工廠,可是中國龐大的人口優勢,在把農民從土地之中解放出來之后,依然剩余巨大,如何把這些人力資源用上,一直都是西北重點考慮的問題,現在,又多了一個方向,目前可能從事近海捕撈的漁民,差不多有幾百萬,可是真正適合成為海軍,走上戰艦的,或許只有萬分之一,繼續訓練之下,或許會增加十倍。
可是一旦這幾百萬人轉成海洋機械捕撈,甚至是遠洋捕撈的,這個比例就會是十倍甚至百倍的提升,一個合格的遠洋捕撈的水手,幾乎可以無障礙的成為軍艦上某一方面的水兵,甚至經過訓練,這個比例更高。
楊元釗的目的非常明確,為三年,甚至五年之后成為中國海軍的中堅,為此付出再多的代價都愿意,何況只是一兩萬艘的幾十噸或者是百噸的漁船而已,最多就是千噸,如果全部外購的話,這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可是現在江南造船廠的制造能力,已經可以生產差不多5000噸級的輪船了,生產這些只是小菜一碟,這一次楊元釗也帶來了大量小型船塢,這都是在德國方面購買的,用于生產最多200噸的船只,這樣保證了未來漁船大幅度的擴充能力,可能第一年會稍稍低一點,一兩千艘左右,未來伴隨著大量投入和人員熟練,可能會爆到上萬艘的產能,這對于目前擁有大量產業工人的中國來說,一點都沒有難度。(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