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鋼鐵時代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激增的人口
哈布斯堡家族也沒有想到,這么一下放開的口子,就放開了太多了,潑出去的水,說出去的話,沒辦法回收,就只能夠聽之任之,從最開始,可能是幾萬幾萬的申請,到后來,越來越多,有的幾乎是舉家舉族的遷移,這對于奧匈帝國來說是一件讓人傷心的事情,到最后,奧匈帝國還是沒辦法支持下去,人口不但代表這最基礎的勞動單位,還跟軍隊,工業,農業等諸多的方面密切相關,奧匈帝國地域龐大,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不過是78人,又少了這么多,很多地方都沒有辦法開工了。
不得已之下,奧匈帝國只好隱晦的跟德國提起了一下,德國也沒有想到這樣,他最開始瞄準的只是奧匈帝國的1300萬日耳曼人,可是現在德國的人口,從在戰爭開始的時候6000多萬的人口,到了現在,戰爭進入到了第四個年頭的時候,各方面的努力之下,人口增加了1200萬,奧匈帝國就支援了700萬,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日耳曼人,剩下的幾乎都是奧匈帝國主流民族的,甚至還包括了部分匈牙利人,剩下500萬是從世界是各地回來的德裔和一些殖民地歸化的,雖然對于德國來說,這不是治本的方法,在某些程度之下,后續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可似乎德國顧不上了,只要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這1200萬,代表著120萬以上的動員能力,還有那些殖民地和中國支持的南洋土人,他們是直接的士兵,他們的族裔配偶沒有過來,這樣算下來預計軍隊數量最少增加250萬以上。
5000多萬人口的奧匈帝國,一下子少了700萬人,還有400萬不是日耳曼族裔的,如果全部日耳曼人都跑掉的話,豈不是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沒有了,更別說其他跟上來,說不定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口都會消失的,這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難怪奧匈帝國那么大的反應。
不過這樣的結果,已經出乎德國的預料之外了,在德國看來,只要德國保持者強勢,剩下近千萬日耳曼人加入到德國,基本上是沒有多少問題的,奧匈帝國的顧慮也只是在非日耳曼人身上的,對于日耳曼人,真的要離開的話,奧匈帝國沒有本事也沒有立場去干涉,這樣的話,從奧匈帝國就可能弄到1700萬,甚至是接近2000萬的人口,這部分人口和世界各地歸化的人口加在一起,說不定會讓的德國的人口超過9000萬,甚至接近一億,這是一個龐大的增長,德國最大的短板,有可能在這個時候,被彌補掉。
德國就是在歐洲大戰之中,才算是真正認識到,人口的巨大作用,俄羅斯的可怕之處,不在于他工業,他沒有什么工業,可是1.7億的人口,相當于英法德三國加起來的人口,就足以確定他的地位,跟別說中國那樣,超過6億的人口,隨便玩一下,就出來千萬,甚至更多的士兵的,甚至比較正常的調動,就可能有6000萬人的軍隊,龐大的人口,擁有者無限的可能,千萬,甚至是兩三千萬的大軍,一想到就會頭皮發麻,如果中國就在俄羅斯所在的位置,跟歐洲靠近的話,不說工業的任何成果,只是這么幾億人口,就足夠可怕了。
為此,他們不但從比利時和其他接壤的國家爭取人口,他們開始千方百計的推動世界各地的德裔回歸的,甚至包括了美國,因此,造成情報收集能力減少也在所不惜,當然了,一些真正重要渠道是不可能的,畢竟德裔這么明顯的,美國方面哪怕再大膽,也不可能把一些絕密的東西放在他們的面前,德國通過德裔收集到的東西,更多的是一些全局性的信息,比如商品信息,物資方面的提供,還有工廠的生產情況而已,這些東西很重要,卻必須要一定的量才能夠起到作用,甚至分析出來的結果,只能夠作為某一項戰略的補充和確定某個計劃的依據,真正重要的實時信息,是通過另外的渠道進行的。
不過,相對于收集這些東西,德國更加看重人口,畢竟,不是德國抵抗協約國,現在中國已經加入到戰爭之中,并且實質性跟美國在太平洋對上了,未來對抗美國最大的就不會是德國,而是中國,對于美國的情報收集,就沒有那么迫切了。
就人口的增長來說,德國這一次人口增長相當的猛烈,德國本身6000多萬的人口,幾乎增長了五分之一,哪怕是放在德國國內,在怎么的嚴密安排,也有問題,不過好在,新占據了俄羅斯龐大的領土,1200萬的新增人口,分布在那邊,等于每平方公里只有12人的,這并不是很大的問題,原來遺留下來的城市和村莊,經過了簡單的調整之后,就會成為他們的新家,這是很合適的選擇。
波蘭,烏克蘭和巴庫的附近,這一片地區,基本上都是在中等維度,甚至靠近黑海和里海的地區,哪里一向都是農業較為發達的地區,再加上現在德國的農業,大部分都是交給了中國,這部分人口一方面是充實基本人口,二是做一些管理和交接的工作的,這些都是最基本,對于這些新加入德國國民來說,也是比較尊重和舒緩的一些表現。
雖然說,人口抽丁10:1的軍隊正常比例,可是這些新加入的族群,除非是生死關頭,否則,不會隨隨便便的抽調,一些強烈要加入軍隊之中的除外,剩下的,只能夠作為預備隊的存在。
底蘊畢竟是底蘊,這些人口增長,對于德國來說有很大的好處,一定程度上面,給新加入的族群一定的優勢,增加種族的認知程度和歸屬性,這也是不錯的選擇,為此付出一點點現在的代價,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人口上面的事情,跟小毛奇沒有直接的關系,可人口關系著戰爭潛力,更別說增加的人口,絕大部分,都是熟練操作的德語的,也就是東南亞的那些土人,只是緊急突擊了一些日常用語,其他的或者就是日耳曼人,德語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母語,或者是奧匈帝國的懂得德語的人,總之的,不用再普及文化。
可是小毛奇依然感受到了舒服,中國的加入作戰,一下子,讓德國完全不同了,潛艇的出現還有皇帝級的突襲美國,讓美國對于歐洲的支持在減弱,一定程度之下,也讓本來應該提升的歐洲派遣軍的戰斗力,減弱到了一定程度,為了應對可能提升的歐洲派遣軍的戰斗力,德國在中國的支持下,加強了軍備,一增一減之下,再加上拿下制海權之后,德國對于波爾多地區的炮擊,直接讓德國在歐洲的壓力徹底的不存在,本身在1915年,已經是略微的守勢的德國,反而主動進攻,在3月到6月的3個月時間之中,累計殲滅協約國部隊197萬,自身的損傷不過是22萬,完成了比之前德國更加懸殊的數量比,取得了戰場上面的優勢。
德國在真正的戰爭會中,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爭奪一地的得死,盡可能的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永遠是有限的,如果消耗對方足夠多的有生力量,也就達到了目的了,按照現在算來,德國跟他們的損耗比一直都持續在4:1的,德國目前只有7500萬的人口,跟協約國不能相比,可是法國已經快要被打殘了,英國也差不多了,至于俄羅斯,德國根本沒有把他看在眼里,只要加把勁,再策劃幾次大規模的攻擊,保證讓他們的損失再上一個檔次的,只有英法能夠退出戰爭,那么美國絕對就獨木難支了。
在德國參謀部之中,有關于美國的全系列研究,其中就包括了美國加入到歐洲戰場的原因,還有他的參與度問題,雖然說,德國沒有預見到美國會加入到歐洲戰場,在美國參與的初期,吃了一點點的虧,可是后面,一直把美國當成最大的敵人,一直到中國參戰。以德國跟中國的密切程度,知道中國方面的實力,還真的沒有想到中國會跟美國對上。
畢竟,美國跟德國之間,只是相隔了一個大西洋,可是中國跟美國之間,卻相隔著一個浩瀚太平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可是這個寬度和龐大程度絕對不可同日而語的,太平洋占據了整個世界海洋的46,占據整個地球表面積近三分之一的龐大,跟大西洋是完全不一樣,這么遙遠的距離,中國會跟美國對上么?
可事實上,位于亞洲的中國,最多給德國增加一點軍事上面的支持,最多管管后勤好了,沒想到,中國這么的給力,直接吸引了美國的注意力,跟美國對上了,這幾乎直接改變了戰場的局面,甚至讓德國收集到的大部分資料都沒有了作用。()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