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遼東釘子戶 >> 目錄 >> 第三百七十三章 憤怒的九千歲 |
第三百七十三章 憤怒的九千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遼東釘子戶 第三百七十三章 憤怒的九千歲 從春秋戰國開始,中原王朝就修建長城,抵抗北方的游牧民族。發展到了明朝,更是形成了長城,烽火臺,墩堡,城池完善的防御體系,護衛著帝國的安全。 面對著建奴,修造城堡,加強防御未必是錯的。可是凡事過猶不及。在歷史上孫承宗到了遼東之后,沒命的修造城堡,每年扔進去四五百萬兩銀子,生生掏空了大明的家底,財政枯竭,各地流民起義不斷,生生把大明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而孫閣老所謂光復的土地都是建奴不要的緩沖區,屯田收入每年也不過區區十八萬兩,以遼人守遼土,結果培養出來一個關寧武將集團,這幫人完全指望著朝廷供養,他們養寇自重還來不及,根本沒有本事膽識和韃子作戰。 明亡于流寇,而流寇產生是因為無力賑災,究其原因,就是遼東占用了太多的軍費,擠占了其他支出。 而孫承宗就是一手挖了無底的黑洞,并且不停往里面撒錢的笨蛋。 只能說他比較幸運,及早從遼東抽身,沒有身敗名裂。 如今孫老師又到了遼東,并且故技重施,繼續他的大工程,張︽■恪是嚴重嗤之以鼻。就連對軍事不太明白的王化貞都看不下了。 “修幾十座城池墩臺,耗費磚瓦木料無數,需要民夫三五十萬,工期至少五年。就算建奴不來打我們,光是消耗的民力和財力,就足以掏空遼東,掏空大明朝!”王化貞氣得直拍桌子,罵道:“朝廷那些混球是怎么想的,難道就因為光復四百里故土的虛名,就讓他們發了瘋?清流誤國啊!” 張恪從懷里拿出了一張遼東地圖,送到了王化貞面前。 “世伯,你請看。孫閣老要修造城池墩臺的地方,都是在三岔河以西。經過連番戰斗,從大凌河到三岔河,中間就是我們和韃子的緩沖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算把城池修到這里,也不能真正說光復這些土地。更何況就算朝廷給了足夠銀子,也修不過去!” “噢?怎么說?” “道理再明白不過了,在廣寧附近修城池韃子或許不管,可是到了三岔河附近。韃子會眼睜睜看著嗎?” “啊?” 王化貞盯著地圖,突然驚呼出來。 “沒錯,城池沒有修好,工匠民夫就沒有藏身之地,等于是送到了韃子嘴邊,任由人家吞吃啊!只要韃子不停襲擾,想修城池簡直是做夢!” 王化貞想了想,又問道:“永貞,要是派一些軍隊保護呢。會不會好?” “不會!”張恪斬釘截鐵說道:“派的人少了,韃子就吃掉,多了,慢慢消耗。也能吞掉。只有集中比韃子還強大的兵力才能保證施工。可是到了那個時候,直接收復全遼就算了,何必還修城池呢!” 話說到了這份上,是徹底把孫老師的一套推翻了。只是這玩意是張恪和王化貞明白。朝廷的那些榆木腦袋,還有孫閣老肯定想不明白。 “唉!”王化貞重重嘆口氣。 “永貞,為今之計只有一個。就是把孫承宗趕出遼東。可是他乃是當朝閣老,圣上的老師,有皇上支持,有清流力挺。連王在晉和王象乾,說趕走就趕走了,我們又有什么辦法啊!” 張恪微微一笑:“世伯說的有理,的確很難,可是不做不行啊。我得到報告,建奴已經內亂了,皇太極和代善正在爭奪汗位。必須趁著建奴內亂,無暇顧及的時候,把老孫趕走,要不然……” 張恪沒有說下去,可是王化貞也清楚了他的意思。 正在此時,突然外面一陣喧嚷之聲,衛兵急匆匆跑進來。 “啟稟侯爺,袁崇煥和馬世龍帶領著人馬出城了。” “走,去看看!” 兩個人一前一后,到了前院,就聽到吵雜的聲音,不時有馬隊趾高氣揚地通過,上面的騎士還不停地偷瞄巡撫衙門,大說大笑。 “哼,常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王化貞氣憤地罵道:“永貞,看樣子他們是要來硬的了,不能讓他們禍害百姓,我這就出去,攔住他們。” “慢!” 張恪突然攔住了王化貞,拉著他就往后堂走去。王化貞還不服氣,憤怒地說道:“永貞,你可是領兵大將,難道怕了他們不成?” “世伯,打狗總要看主人吧!現在出手,肯定會被上奏朝廷,說咱們專橫跋扈,要真是圣上下了旨意,免了咱們的官,又該如何?” 王化貞張了張嘴,只能嘟囔道:“罷免我倒是無所謂,可是遼東不能沒有永貞啊!” 腦袋冷靜下來,王化貞被張恪拉回了屋中,把親衛打發出去,屋子里只剩下兩個人,張恪長長嘆了口氣。 “世伯,事到如今,只有讓孫承宗折騰了!” “永貞,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 張恪搖搖頭:“他背后站著皇上,我們又能如何,唯有等他折騰的天怒人怨,皇上也留不下了,自然就滾蛋了。我們能做的就是推波助瀾,讓毒瘡盡快鼓出來吧。” 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心不死。有些事情只有鬧出了后果,上面才會幡然悔悟。在這之前,說多少都沒有用! 王化貞一屁股坐下來,眼望著天棚,嘆道: “唉,老天保佑吧,快點結束,老百姓也少受些苦。” 袁崇煥是個恨不得明天就當上部堂高官的人物,要不然他也不會從福建跑到遼東。自從領了孫承宗的命令之后,底氣一下子就充足了。 率領著大軍一路橫掃,沿途的田莊誰敢反對,大軍毫不猶豫地攻擊進去。 不到兩天時間,他就沖破了三十幾個田莊,征集了一千五百多名民夫。這些百姓用繩子栓成一串,在官差的押解之下,離開了村莊,踏上了修建城池的道路。 百姓們深藏的記憶被喚醒了,征調的苦役能有多少回來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誰都知道,此一別只怕是再也見不到了。 痛哭流涕,妻子扯著丈夫,兒女圍著父親,蒼顏白發的老翁老嫗,盯著遠去的孩子,淚水模糊了視線,每個人在心頭不停的咒罵,恨不能撕碎了害人的官兵,可是他們手上有多少力量,怎么抗衡幾千人馬! 百姓默默咬牙切齒,把怨恨壓在心頭。 可是有地方的百姓不想忍受,花兒營周圍的十多個田莊得到了消息,他們立刻決定聯合起來,五百名民兵,兩千名青壯男人,拿著鐮刀鋤頭,站在了花兒營的城頭,怒視著進犯的官兵。 “來吧,不管是是誰,老子都拼了!” 沉默寡言,如同蒿草一般的百姓終于勇敢地對苛政說不! 紫禁城,司禮監。 “九千歲,大事不好了!” 小太監慌里慌張地跑了進來,偷眼看去,紅木圈椅上并沒有魏忠賢。 突然對面的房間傳出一聲,“有什么了不得的事,值得大喊大叫的!” 伴隨著聲音,一位穿著蟒袍的大太監走了出來,正是司禮監掌印張曄。 小太監慌忙跪倒:“小的拜見祖宗。” “起來吧。” “是,啟稟祖宗,這是遼東送來的急報。” 張曄一聽眉頭緊皺,急忙接了過來,展開之后,一目十行,快速瀏覽一遍。 “唉,孫承宗挺穩重的人,怎么鬧出這么大亂子。竟然逼得百姓造反,他不知道哪里是戰場嗎,簡直胡鬧!” 正說著,老魏垂頭喪氣從外面走了進來,雖然帽子壓得很低,可是看得出額頭一片青紫。 坐在了他的椅子上,突然抓起杯子,碎的紛紛碎。 “混賬王八羔子,竟敢說咱家害死了圣上的子嗣,給咱家一萬個膽子,咱家也干不出來啊!”老魏說著又連摔了兩個茶杯。 張曄在一旁突然笑了起來。 “師兄,你是什么意思,看我倒霉心里高興嗎?” “不不不,魏公公,你看看這個吧,保證高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