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八百四十四章:都沒反應過來
戰爭本就不是演義戲曲,哪來的那么計謀百出用以承托某個角色的智慧近乎如妖,有的不過是戰前的物資準備和人員調度,再依靠參戰將士的汗水和鮮血,用著自己人或是敵人的尸體來鋪墊,鋪成一條通往勝利或是失敗的道路。
針對戰事的布置并不是越雜顯得越厲害,更是不能做什么環環相扣那樣的蠢事。越是復雜的布置出錯率就會越高,環環相扣要是其中一環崩壞還玩什么?
個人的力量在一場浩大的戰爭中有限,畢竟軍隊不是一個人的四肢身軀,從來都沒有如臂而使那么一套,手腳尚且會有跟不上反應的時候,數千、數萬、數十萬完全按照一個人的意愿去進行想要的動作,當是在弄用鼠標和鍵盤就能玩的即時戰略游戲呢?
作為一名統率大軍的主帥,蒙恬從來都沒有奢望過僅是依靠幾個計謀就能獲取戰爭的勝利,計謀是建立在合適的時機和實力的可允許對比上。很多時候計謀是能夠做到力挽狂瀾的地步,但是,那在無數次到令人怎么數也數不清的軍事歷史中,一個計謀扭轉戰局的次數出現多少次?也只有少到了可憐的地步,偶爾成功那么一次才會值得大書特書,那些失敗了的全部都被遺忘了!
戰爭打的是什么?有的只是盡可能地了解作戰場地的山川地貌,對所屬部隊人員配置、裝備配置、人員調度、物資儲備。后勤可持續等等方面掌握的更多,然后再派出足夠的斥候盡可能探清楚敵軍的動向,集合起有參謀才智的人員制定幾個以上的作戰計劃,容納下因為實際需要的可選擇性。
每場戰役的作戰計劃只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己方有利的前提下進攻姿態,這種進攻姿態又分為緩和急,緩一般是作為守勢,急是劃定為主要進攻方向的那一部分,局部守勢和局部進攻就是每一場戰爭的常態;另一種是面對己方不利情況下的部署,戰局對己方不利的條件下應該是怎么樣的守勢,退兵路線應該又是從哪,甚至是哪些部隊需要壯士斷腕都要事先考慮清楚。
大的兩個方向確定下來,對己方有利的戰局又會有幾個細節,對己方不利的情況下也會有不少細節,蒙恬現在執行的作戰計劃是基于從雙方兵力、物資、后勤判定上,對己方有利的那一套作戰部署。
“第二十一混編軍團目前是在這個位置,”張良用手里的教鞭點著沙盤上的一處,那里左側是山地類型,正前方、右側方為平地,后側為盆地,看那些用小樹杈代表的樹林似乎也不算少:“兵力向前、右側成扇形組織防御工事,所屬糧秣和預備補充的器械放置于山腳,”又點了點旁邊的一處水源標注地:“他們取水需要行走五里,目前這是最大的破綻,胡人會專門針對取水路線。”
沒有任何軍事目標不存在破綻,第二十一混編軍團的破綻不止是在水源上,后方的盆地其實也是一個不利地形,一旦正面戰場崩潰,潰散了的徒步士兵進入盆地地形,胡人追擊之下那里顯然會成為一個天然的屠宰場。
“唔。”蒙恬似乎沒有看見那一條戰線的不利地形,或許也是對第二十一混編軍團有信心也說不定,他最多就是問一句:“事先的水源儲備量?”
作為長史的張良,他的主要責任就是為征西軍團拾遺補漏,也是了解各種數據等待蒙恬提問,立刻就說:“沒有發生意外,能夠維持半個月。”
根據斥候探查,目前位處第二十一混編軍團對面的是大概七萬左右的胡人騎兵,這一部分的胡騎并不是頭曼麾下的心腹部隊,斥候一再冒險抵近觀察,得出的結論是這一部分的胡人來源有點雜,能夠看到來自高原的高地羌和青塘那邊的平地羌,已知西域的渠勒、若羌、戎盧,只有大概二萬左右是匈奴外部。
所謂的匈奴外部是目前的區域性和親善性的產物,像是休屠、渾邪、白羊等等西北邊草原的部落就是屬于匈奴編外部眾,匈奴一度占據河套之后更是收攏了不少部落,基本都是屬于長期配合匈奴人的部落。
“顯然,頭曼也認為那邊并不是太重要,那支為數七萬的胡騎抵達之后并沒有發動進攻,甚至是沒有派出士兵進行試探,僅于目前為止依然是保持平靜的對峙。”張良說完就靜靜地站立著,等待蒙恬將情報消化,他也是在等候蒙恬有沒有新的指令下達。
“我們將第二十一混編軍團安排在那里是防止敵軍迂回穿插,保證我們主力部位的側翼,頭曼調遣那樣一支部隊上去也是采取相同的考慮。”蒙恬的思路很清晰:“一旦我們正面戰場受挫,二十一混編軍團才需要發力。在此之前,敵不動我不動。”
了解完第二十一混編軍團那邊的基礎慨況,蒙恬示意張良轉往其它軍團。
“第二十二混編軍團和第五騎兵軍團是最靠近前沿的部隊。”張良將教鞭從左向右在沙盤的半空上拉拖著:“這片戰場的寬度超過七十里,第五騎兵軍團是游動方式距離頭曼本部二十里的方式,二十二混編軍團在騎兵軍團后方一直保持三十里以上的間隔。”
蒙恬目光在沙盤上代表的平原上停頓了,那里縱和寬都非常廣闊,是一個十分適合用來騎兵對決的戰場。
“進入作戰計劃啟動的第一階段,第五騎兵軍團已經與敵軍大大小小交戰五十三次,”張良也沒有看什么字面的報告,顯然是將戰損比事先背了起來:“目前我們陣亡三百零七人,輕重傷三千六百一十,其中不能再行參戰的傷員七百四十六人。”
差不多一校騎兵損傷過半,直接從作戰序列中劃去的騎兵更是多達一千零五十三人,等于是一個曲再加上一個隊的騎兵從作戰序列消失了。而這不過是戰事啟動之后的第六天,算的也只是第五騎兵軍團序列。
“我們與之交戰的只有第五騎兵軍團,衛中郎將上報的數據,能夠點算的敵軍首級一千八百二十四,猜測敵軍傷亡的總體不會低于八千。”張良說到這頓了頓,看一眼沉思狀的蒙恬才繼續說:“衛翰再次向將軍確定,是不是依然保持目前的戰爭態勢?”
蒙恬沒有做任何的回答,在他的計劃中,第五騎兵軍團需要做的就是試探頭曼所部的實力,檢驗胡騎經過整頓后戰力上有沒有得到提升,用強度比較低的力度慢慢將頭曼所部從黃河源頭附近那里相對復雜的地形中牽扯出來。
衛翰所率的騎兵軍團還能斬獲敵軍的首級,從另一項事情上證明獲得對戰的優勢比較大,畢竟騎兵想要斬獲首級只能是殲滅或者擊潰性質,不像是步兵稍微彎腰就能辦到,那么對于蒙恬的理解來說,頭曼要么就是沒有派出自己的精銳,要么就是兵力的調配上出現了問題。
“我們在做的事情并不復雜,第五騎兵軍團誘使頭曼率軍離開地勢復雜的地形可以視為一項嘗試,嘗試不成就是針對從沃野方向向西域迂回的第一騎兵軍團進行配合。”蒙恬笑著說:“這還是長史的建議。”
確實是出自張良的意見,不過一切都是建立在配合整體戰局部署的前提下,可以說是一種迷惑性,也能說是不傷大雅的一次試探嘗試。
現在看來嘛,頭曼似乎不怎么樂意離開黃河源頭附近,胡人所持的該是一種以逸待勞的心態,亦是想要進一步讓漢軍這邊的補給線隨著大軍的向前推進被延伸得更長?
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作戰的套路幾乎就是不變的,胡人總是喜歡用高機動性的游動力拖著缺乏騎兵的農耕民族跑,戰線拉得越長農耕民族的軍隊就越加輕易被拖垮,那是取決于某一方缺乏騎兵,也是雙方在糧食的選擇上存在區別。
不說頭曼有沒有廣大遼闊的縱深來拖長漢軍的后勤線了,目前的時代也不是馬場全失的那些先天性不足的皇朝,那么頭曼不是被什么事情拖住就是有迫不得已的理由?
“將軍,遲恐生變,但是……也怕頭曼聞風而動啊。”張良身上看不到屬于絕世謀士該有的鎮定,相反因為局勢沒有如他所料那般,變得不止是舉棋不定,甚至有點進退失據的樣子。
蒙恬可不是穿越者,沒有來自兩千多年后對一些名人的期待,他壓根就不知道張良本來應該成為一個絕頂的謀士。然而,恰恰是因為他不知道,原先也沒有對張良的計策帶有什么希望,不過是在恰當的時間讓張良進行一次無傷大雅的嘗試罷了。
黃河源頭那邊地勢復雜對于頭曼來說有利有弊,復雜的水系再加上繁多的濕地,漢軍進攻上面會有相當多的麻煩,但是對于胡人來說也難以發揮出騎兵上的優勢。
漢軍北上之后,各條戰線上的騎兵發揮都能夠算得上不俗,屢次與胡人的交戰極少吃虧,相反更多的是在騎戰上取勝,蒙恬現在思考的是,頭曼是怕了與漢軍的騎兵對抗才停在原地,昂或是頭曼有其它什么想法。
“三天,命衛翰保持目前作戰姿態三天,三天之后頭曼若是繼續不動,我們就緩慢壓上。”蒙恬不會將頭曼視為傻瓜:“總共七天是極限,再拖下去有暴露第一騎兵軍團進行迂回的風險。”
張良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只能是完全贊同蒙恬的謹慎。
不是說第一騎兵軍團的迂回機動被探查,蒙恬所指的是頭曼自己的行動異于漢軍該有的姿態,必然是會讓頭曼產生某些懷疑,若是因為這樣讓第一騎兵軍團有提前曝露的風險,怎么看都是失過于得了。
蒙恬沒有向張良說出自己的心聲,實際上他也認識到自己對戰局的錯誤,這個錯誤是從接手征西軍團就存在的。那項錯誤就在于蒙恬沒有認識到一點,那就是與漢軍的作戰風格有關。
漢軍的作戰風格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就復雜。
復雜就在于戰前對各項準備工作的重視,包括不限制于物資準備、兵力調度、戰場偵察等等戰前工作。
簡單是什么?就是在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大戰之后統率大軍的主將只不過是不斷不斷面臨選擇題,那個選擇題里面只有簡單的“戰”或“不戰”,戰則以堂堂皇皇之勢,退則就毫不拖泥帶水。
蒙恬為什么會意識到這一點?其實是出于已經出戰之后的第五騎兵軍團的各種回饋,很是令人哭笑不得的回饋,第一騎兵軍團不適應蒙恬的指揮方式,頭曼那邊估計也被搞懵了。
頭曼確確實實是有些茫然,他得到漢軍開進的消息時,其實已經做好了打一場大型戰役的心理準備,必要的兵力調動也開始有所動作。
漢軍有一個混編軍團在側翼駐防設立防線?頭曼倒是能夠理解那是為什么,無非就是鞏固側翼。他也做出了自己的回應,認為那邊短時間內不是什么必爭之地,派去了近期收攏來的一些雜胡又配置兩萬休屠部和白羊部那邊的騎兵。
漢軍的一個騎兵軍團和混編軍團正在向正面戰場抵近?頭曼幾乎沒有什么猶豫就調兵遣將,集中了十三萬人迎了上去,可是這一次漢軍也不知道是在搞什么鬼,漢軍的那支混編軍團立刻就是扭著屁股后撤,留下的那支漢軍的騎兵軍團也不像以前那樣直接撲殺上來。
一切發生的事情都在告訴頭曼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對勁,他左思右想,自己想不到就招集眾首領合計,得出的答案是漢軍那邊肯定有什么陰謀,至于是什么陰謀暫時沒有想到。
還是一個家伙稍微提醒了那么一下,說是那邊的主將換人了,新換上的是來自原本秦軍那邊的蒙恬,這一下頭曼總算是有點恍然了,不過恍然之后也出現毛病了,他們與漢軍糾纏了將近兩年,不但是漢軍適應了他們的打法,他們也適應了漢軍的打法,一時間打法改變了有點不知道該怎么辦!
說得搞笑一些,就是互相打那么久都有一個慣性了,行動上的反應也就遲緩了下來。出現這種現狀并不是搞笑,正統的戰爭史上敵我雙方突然更換戰法,導致正常戰爭停滯緩頓下來的事情真的屢見不鮮……(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