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四百二十一章 拉杰普特地區的謀劃(四)
二月的印度西海岸,傾盆大雨。
愛德華·漢普頓擁有的“薔薇花墻”號三桅帆船緩緩駛進了孟買,一座葡萄牙公主凱瑟琳作為嫁妝打進英國的港口城市。
在最初的時候,這座城市無疑是屬于英格蘭王室所有的,更準確地說是英王查理二世所有。在1668年的時候,因為王室財政困難,英格蘭東印度公司以6的年利率向查理二世提供了五萬英鎊的貸款,條件是獲得孟買港的永租權,可以在英王的許可下委派總督、設立軍隊、執行司法等特權。查理二世答應了東印度公司的要求,并象征性地收取該公司每年十英鎊的租金,以示這筆交易達成。
東印度公司在獲得孟買港后,就立刻對其建設了大規模的建設,前后持續達二十年之久。目前,孟買港大致上已經取代了蘇拉特港的地位,成了英格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西海岸的第一據點,同時也是最大的貿易利潤來源地。
漢普頓家族作為近幾十年間快速崛起的商業家族,自然也在孟買港的生意中分了一杯羹了。為此,他們還投資成了東印度公司的二級代理人,專營英格蘭—東岸—印度之間的大三角貿易航線,而他們在印度的落腳點,最主要的便是孟買港了。
作為貿易重鎮,孟買港提供的主要貨物是印花布、細布、上等軟棉布——印度人和綠教徒拿來做頭巾——珍珠、寶石、大米、香料、椰子、棕櫚油/酒、檳榔子等商品。尤其是那些紡織品,品質上佳,數量充足,更重要的,便宜!非常便宜!比東岸人的機織布還要便宜,而且質量還不是一個等級的。這就難怪,有時候新華夏島的東岸人也會買一些上等印度軟棉布了,實在是非常不錯。
漢普頓家族目前經營著三艘專跑印度的商船,每年都會將大量棉布運回英格蘭銷售,賺取巨額利潤。為此,他們甚至都減少了東岸機織布的采購額度,盡量把更多的資金用來買更加價廉物美的印度布,可見印度這個產業的厲害——一億多“牲口”努力勞作起來,其成本竟然比機器生產的布匹還要廉價,這真真是讓人無語。
與漢普頓家族做同樣生意的還有很多人,甚至就連東印度公司自己,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印度棉布的買家。這些海量的印度布涌進英格蘭后,毫無疑問搶占了其國內正在蓬勃發展的棉紡織產業的市場,因此激起了極大的不滿。應該說,這些英格蘭本土資本家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強的,在國會內的勢力也非常大,因此東印度公司也不得不地頭妥協,與之進行商量,減少印度棉布的進口份額,以盡量舒緩矛盾。
漢普頓家族作為公司的二級代理人,受到的沖擊非常之大,蓋因公司削減進口份額,第一刀砍的就是他們,以至于愛德華也不得不緊急從貝拉港來到孟買,看看事情是不是還有轉圜之處,又或者看看能不能加大其他商品的進口力度,開辟新的財源。
愛德華·漢普頓家族在孟買港有一個小小的貨棧,因此他一上岸就直奔那里。貨棧和他上次來的時候別無二致,兩個裹著頭巾的印度人一左一右站著崗,旁邊有賣小吃的,有玩蛇的——據愛德華理解,這些玩蛇的印度人從野外捕捉野蛇,然后對其施加魔法,讓這些蛇可以跟著音樂起舞。
“先生,您來了。”一名高大的白人男子迎了出來。他曾經是一名海軍士兵,因為賭博欠了一屁股債而被趕出軍隊,最后不得不投奔了漢普頓家族,長居孟買為他們管理貨棧。
“上帝保佑,我成功從一場暴風雨中突圍,喬治,你差點就見不到我了。”愛德華·漢普頓將雨傘遞到喬治手里,然后大跨步走進了貨棧內。
貨棧內儲存著一批產自東岸的槍械,是漢普頓家族在鎮海港采購的,用來出售給印度的土邦王公或地主們。最近莫臥兒帝國有些亂,中央政府漸漸彈壓不住地方實力派,軍閥割據的苗頭開始顯現,因此武器彈藥非常好賣。漢普頓家族存在貨棧內的這批武器原本的訂購人已經被消滅了,但他們一點也不擔心賣不出去。東岸產的火槍、大炮、鎧甲什么的質量非常好,素來是市場上的搶手貨,根本不愁找不到買家。
貨棧負責人就告訴愛德華,前幾天就有摩爾人找上門來,說要買下這批武器,但因為價格沒談攏而暫時擱置了,過陣子他們可能還要過來繼續洽談。以前摩爾人欺負印度人實在是欺負得太狠了,不但公然歧視,收取重稅,甚至還大量拆毀印度教的廟宇——以東岸人看中的拉杰普特地區為例,從奧朗則布登基到現在為止,已經有168座印度教廟宇被摩爾人拆毀了,試問這仇能不大么?
以前德里政府壓著可能還沒什么大事,但現在皇帝奧朗則布都不怎么管事了,一門心思打仗,對國內各處的控制力降到了史上最低,那么很多人就開始蠢蠢欲動,乃至公然報復了。摩爾人不是傻子,自然感受到了這種惡意和敵意,因此下意識地想購買武器保護自己,這武器生意如此火爆自然就能夠理解了。
而在看到地方上的局勢如此混亂之后,英格蘭東印度公司自然也有了些想法,打算開始控制一些軍閥或小勢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只不過,他們選的突破口不是孟買,而是在孟加拉灣附近,想在那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修建堡壘,就如同當初在馬德拉斯的喬治堡一樣,一步步擴大,最終攫取超額利潤。
愛德華滇漢普頓可以理解公司上層的決定。東岸人在拉杰普特地區越來越強勢,連帶著跟他們混的葡萄牙人也狐假虎威地抖了起來,漸漸都不把荷蘭人放眼里了,遑論英格蘭東印度公司。因此,避開東岸勢力相對強大的印度西北地區,轉而到孟加拉灣一帶另辟蹊徑,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做法,愛德華對此也能夠理解。
只是,終究還有些不甘心啊!孟買、蘇拉特一帶經營這么久,有這么好的基礎,未來難道就都要放棄么?東岸人定的“規矩”難道就像神的旨意一樣不容拒絕么?愛德華嘆了一口氣,輕輕撫摸著那些放置著火槍的木箱,一時間惆悵萬分。
“米歇爾先生還在城里嗎?”愛德華·漢普頓詢問起了喬治。
“他跟隨總督前往孟加拉灣了。”喬治答道“最近孟買風傳威廉三世國王欲對公司不利,因此公司急需做出改變,以應對可能到來的風暴。”
愛德華·漢普頓聞言點了點頭,眉頭鎖得更緊了。威廉三世出身荷蘭,與東印度公司的這幫人素來沒什么交集,相反卻和本土的那些工廠主們打得火熱。東印度公司上層有理由相信,威廉三世可能很快就要對他們不利了,或者即便威廉三世沒什么舉動,本土的那幫國會闊佬們也會對他們動手。之前的緩和都是暫時的,工廠主與東印度公司這兩大集團的對抗從來沒有停止過,更別說本土還有許多貿易商人也因為眼紅東印度公司的巨額利潤而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了。
在歷史上一年后,就會爆發著名的“紅橋”號時間,即東印度公司扣押了一艘欲前往東方貿易的非公司船只“紅橋”號,瞬間引燃了本土資本家與東印度公司之間的激烈矛盾。被本土商人控制著的國會公開宣稱“任何英國公民都有權進行東方貿易”,雙方之間的矛盾進入了白熱化角力的階段。
后來東印度公司為了爭取王室支持,被迫認購了70萬英鎊的巨額國債,以作為其繼續獨占東方貿易的條件。但國會的闊佬們也不甘示弱,他們直接認購了200萬英鎊的國債,一舉壓過了東印度公司,從而也獲得了經營東方貿易的權力。
此時的東印度公司上層雖然不知道歷史上發生的事情,但他們憑借詳細的情報及敏銳的嗅覺,依然聞到了一絲不詳的味道。因此,他們打算趁著莫臥兒帝國內部動蕩的良機,開始擴張陸上的據點,收攏更多的勢力,以便在將來國內競爭者也來到印度后,他們依然能在商業上占據絕對優勢。
現在荷蘭人被東岸人警告后專心經營東印度群島、錫蘭及少數印度據點,葡萄牙人能維持原有地盤就燒高香了,法國人來得太晚,雖然目前在印度也有了據點,但實力還不夠強。唯一的威脅大概只能來自東岸了,但他們目前主要經營西北的拉杰普特地區,印度這么大,短時間內雙方根本不會成為競爭對手。因此,現在真的是英格蘭東印度公司一個千載難逢的擴張良機呢,不好好利用一下真的是太可惜了!
想到這里,愛德華·漢普頓覺得,自己家族是不是也要盡快前往孟加拉灣投資呢?東岸人一句老話說得好,“手快有手慢無”啊,確實該認真考慮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