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天朝之夢  >>  目錄 >> 第823章 平分土地、火煉真金 狂

第823章 平分土地、火煉真金 狂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天朝之夢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天朝之夢 第823章 平分土地、火煉真金 狂

貼吧簽到,記錄你在的每一天!

“臣等愿意尊奉大明皇子為朝鮮國大王。”

趙秉夔和金炳學互相交換了眼色,然后同時開口答道。在離開朝鮮的時候,趙寅永和金佐根就有過交代,盡可能保全朝鮮國的存在,如果實在不行,郡縣制也可以接受。現在只是由大明皇子出任朝鮮國王,這個條件優厚的都有些出人意料了。

羅香梅慢慢點頭,一指自己腿上正昏昏欲睡的小男孩:“他是大明皇帝三子,名國宏,今年只有7歲,皇上有意讓他接任朝鮮國大王。”

趙秉夔道:“能迎立大明三皇子為敝國君上,實在是朝鮮兩千萬庶黎(其實沒有那么多)之無上光榮。”

“是嗎?這兩千萬朝鮮庶黎該不包括東學黨人吧?”羅香梅淡淡地道。

金炳學叩了個頭,大聲道:“皇后娘娘,臣等前來就是為了請上國發兵,幫助我朝鮮鎮壓東學逆賊的!還請皇后娘娘稟明大明天子,速發援兵,救我朝鮮。”

羅香梅的臉已經板了起來,淡淡道:“我大明百萬雄兵正在北方、西北同俄羅斯國大戰,正是勝負未分的關鍵時刻,你們朝鮮居然在這個時候起亂子,真選得好日子啊。”

聽到羅香梅的話,金炳學微微有些失望,再次叩首道:“皇后娘娘擔心的可是亂局難平?娘娘有所不知,我朝鮮有賴中華上國500年,舉國上下,敬畏之心發自肺腑。現在的東學亂軍之所以勢大,就是因為上國天兵未到,臣等堅信。天兵到日。李昰應和崔濟愚必星夜潛逃。不敢抵抗,朝鮮亂局不戰可平!”

這個話還真不是在胡謅。歷史上的東學黨之亂時就發生過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一開始東學勢大,打得朝鮮官軍落花流水,聲勢浩大,一度席卷朝鮮全國五分之三的土地,擁有20萬大軍。結果葉志超、聶士成帶來2500淮軍一到朝鮮,聲勢浩大的東學黨起義軍就嚇得和朝鮮官府議和了,起義就此平息。

羅香梅一笑:“趙秉夔、金炳學。爾二人可曾聽過這首歌謠: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肴萬姓膏。燭淚落時民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

趙秉夔和金炳學聞言一怔,這首歌謠在朝鮮傳唱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也不知道是哪個失意士人做了來抨擊當權的兩班豪門的。沒想到居然傳到了大明皇帝的后宮!不過朝鮮兩班豪門的奢侈程度如何能同大明天子相比?只怕連萬一都比不過吧?

這樣的話,他們自然不敢對羅皇后說。羅香梅也沒有和他們多話的意思,只是淡淡地道:“皇上曾經對本宮說過,朝鮮的問題不是幾個亂黨叛賊,而是社會問題!是朝鮮王國的各種制度出了問題,讓國家不強。讓民不聊生,讓貪官污吏橫行。所以才會有人揭竿而起。所以朝鮮的亂子,是不能單純靠武力平定的,必須要進行全面的改革!話已至此,就不必再說其他了。”

她沖著下面跪著的兩個人點了點頭:“趙秉夔、金炳學,爾二人可愿意為朝鮮王國的改革出力?”

兩人哪里敢說不愿意,連忙齊聲道:“臣等愿效犬馬之勞。”

羅香梅點了點頭:“好的,那二位就先請回吧,皇上改日會再次召見二位的。”

“皇后,趙秉夔和金炳學二人還可用嗎?”回到圓明園的朱濟世并將皇后羅香梅左相左宗棠和軍師羅澤南,都請到了九州清晏的書房之內。

“在朝鮮國來說,他們應該是干才了吧?”羅香梅回答道。她對這二人的印象尚可,他們到底出身高門,從小接受儒學熏陶,舉止禮儀都無可挑剔。

朱濟世將目光轉向了羅澤南,羅大軍師微笑道:“安東金氏、豐壤趙氏的人還是要用的。朝鮮的事情,還是他們這些朝鮮人最清楚。”

還沒等朱濟世問話,左宗棠就笑道:“皇上,朝鮮的事情其實就壞在兩班豪門身上,一國的官職、土地、財富就被他們這幾大家族所掌控了,連國王都沒有多少油水。”

大家聽到“油水”這兩個字,都覺得這個左宗棠說話也太實在了些。不過想想也是這樣,朱濟世一年不過從朝鮮議政府拿30萬元年金,之前李朝的國王還拿不到這個數呢。

而朱皇帝這個大明皇上現在的法定年金,一年就是400萬元之巨!雖然他現在并不拿這筆錢,但是皇家通過匯豐銀行壟斷大明一國金融所獲的利潤,每年都有三四千萬之巨!而且皇帝還通過龐大的皇家財團和新興的興業財團,掌控了巨額財富,大明皇權之強在皇家的財力上就展露無遺了。

習慣當強勢君主的朱濟世,如何能夠容忍他的兒子守著一年30萬銀元去給朝鮮的兩班豪門當傀儡呢?在他決定讓兒子出任朝鮮國王的時候,大概就準備給兩班豪門來一下狠的,現在朝鮮的亂局,其實是正中他的下懷,沒準就是他自己用錦衣衛煽動起來的……

朱濟世嗯了一聲,苦笑道:“改革不易啊,看看咱們大明這幾年的情況就知道了……區區一個科舉改革就阻力重重,上上下下支持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而朝鮮畢竟是外邦,朕哪有那么許多精力去管他們的事情?不如就來個快刀斬亂麻吧!”

他突然放沉了語氣:“朕的想法是:第一、徹底取消舊有等級,同大明一樣,不再有良賤之分,兩班名分及特權一律取消,將來無論官紳,都要一體納糧交稅!第二……實行土地改革,平分一切土地!”

“平分土地!?”

左宗棠和羅澤南同時驚呼起來,兩個人都目光定定地看著朱濟世。左宗棠皺眉道:“這樣一來,咱們不是和東學亂軍一樣了嗎?”

“一樣嗎?”朱濟世目光一掃,羅香梅、左宗棠、羅澤南三人都是一臉驚訝,看來都是不大支持的。

朱濟世笑道:“朕覺得還是有區別的,東學亂軍并不是真心要平分土地,而是以此為借口扇動民變,好撈一把就走,而朕的確是為朝鮮萬世安泰所計。”

左宗棠和羅澤南互相瞧瞧都不說話,場面一下有些尷尬,最后還是羅香梅開口道:“那么朝鮮的兩班豪門都要鏟除嗎?”

“鏟除?用不著的。”朱濟世笑著擺擺手,“將愿意追隨我們的人接出來就是了,先集中到江華島安置,擇其輕壯進行訓練,然后用他們當軍官,從濟州島募兵,編組成軍去反攻朝鮮。成功之后,用宏兒的名義給他們封爵授官,賞賜土地宅院,這些新賜下的土地宅院,自然不在平分之列。今后宏兒就靠這批人治理朝鮮,至于其他兩班戶,他們不愿意為宏兒而戰,朕也不維護他們的富貴!”

羅香梅、左宗棠和羅澤南現在都明白朱皇帝的意思了。他一方面是要通過重新分配朝鮮的土地,廢除兩班特權,加強未來朝鮮王國朝廷的力量;一方面又利用朝鮮的亂局做試金石,將真正忠于“朝鮮朱朝”的臣子發現出來,讓朱國宏依靠這些人去統治朝鮮;最后未嘗不是在警告大明國內阻礙改革的保守派——朱皇帝在大明國內的政策是極為溫和的,大家最好乖乖配合,否則朝鮮兩班的今天就是大家的明天!

朱濟世望著羅澤南:“軍師,你去見趙秉夔和金炳學,把朕的意思告訴他們。讓他們去趙寅永、金佐根,如果肯追隨朕,將來趙、金兩家位列公侯者不會少于十人,若不愿追隨,朕就滅了豐壤趙氏和安東金氏!”

原(轉)創關于一首被“跨國抄襲”的明代詩歌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肴萬姓膏。燭淚落時民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

這是朝鮮半島家喻戶曉的小說《春香傳》里的一首詩,是小說男主李夢龍作為暗行御史微服私訪南原府使卞學道壽宴時拋下的諷刺詩。隨后他手下的士兵一擁而上,逮捕了卞學道,并救出了被卞學道囚禁的愛人春香,與之結為連理。這個版本的故事在朝鮮流傳最廣,而這首詩的出現也是這篇小說的最高潮。然而無論朝鮮還是韓國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裝蒜),這首詩出自中國明朝馮夢龍《廣笑府》所載的一個故事,說荊州太守貪虐,民怨興謠,曰:“食祿乘軒著錦袍,豈知民瘼半分毫?滿斟美酒千家血,細切肥羊萬姓膏。燭淚淋漓冤淚滴,歌聲嘹亮怨聲高;群羊付與豺狼牧,辜負朝廷用爾曹。”

朝鮮/韓國著名小說《春香傳》是英、正時代(18世紀)最終成書的,所以這首詩只有可能是朝鮮套用中國《虐政謠》中之頷聯和頸聯,稍作修改而成。有趣的是,可能是這首明代民謠流傳很廣,除了朝鮮以外,清代仍有人“抄襲”,“抄襲”的不是別人,正是滿清嘉慶帝。

嘉慶是一個竭力肅貪的君主,他在平定白蓮教以后的一次朝會上大罵廷臣,并做了一首詩:“內外諸臣盡紫袍,何人肯與朕分勞?玉杯飲盡千家血,銀燭燒殘百姓膏。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平時漫說君恩重,辜負君恩是爾曹!”還有一個不同的版本:港人鄧又同是清末巡撫的鄧華熙的嫡孫,他把祖父遺留的一批文物捐贈給廣州博物館。其中有一件是乾隆、嘉慶年間的翰林院侍講梁同書的“恭錄嘉慶七年御制罵廷臣詩”,全詩如下:“滿朝文武著錦袍,閭閻與朕無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數碗肥羹萬姓膏。人淚落時天淚落,笑聲高處哭聲高;牛羊付與豺狼牧,負盡皇恩為爾曹!”雖然略有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是嘉慶“抄襲”一首明朝民謠的套作。

這三首詩,朝鮮版本的流傳最廣,畢竟是出自堂堂一國之名著,而且被我國戚其章先生的《甲午戰爭史》加以潤色,說成是東學黨之間流傳的歌謠;其次是嘉慶版本,這是因為閻崇年把他寫進了《正說清朝十二帝》中,并對此稱贊道:“這首詩,中間兩聯‘玉杯飲盡千家血,銀燭燒殘百姓膏。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表現了嘉慶儒家仁愛的理念。仁者愛人,嘉慶作為一位‘仁君’來說是夠格的,作為一位皇帝來說是可貴的。嘉慶有很好的儒學修養,他的文學、詩歌、書法、文章都是可以的。這一點比明朝的正德、嘉靖、萬歷、天啟等皇帝都好……”。另外,中山大學的邱捷教授也發現了這首詩是朝鮮“抄襲”嘉慶的,并煞有介事地評論道:“李夢龍的詩與嘉慶帝詩的頷聯、頸聯差不多,要是放在今天,難免就要產生著作權的糾紛了。”事實上,嘉慶已經處在19世紀,但《春香傳》早些時候已經成書,加上詩歌流傳外國本來就需要很長時間,不可能是朝鮮“抄襲”嘉慶的。可是朝鮮文人根本就沒注明出處,我國的戚其章、閻崇年、邱捷等“教授”更是無一發現這是抄襲的明代民謠。。。

相反,明代民謠并非沒有流傳,但知名度遠不如名著套作、“教授”捧紅的朝鮮版和嘉慶版了,而且鮮有人說破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所以今天呢本人就來表一表不過這種套作和借鑒在沒有版權的古代簡直是不勝枚舉,甚至日、朝、越抄襲漢詩的事例亦不止這一件,說起來也是無可厚非的。但被名著和帝王“跨國抄襲”的案例恐怕只此一件,很有趣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天朝之夢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