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世爭鋒 第1441章 【出局】
“先生,這是蔣總長設計的進攻江蘇的作戰計劃……”
“否了!”
陳布雷一愣,表情詫異的看了一眼王學謙,他現自己的老板根本就沒有看過送來的作戰計劃,就做出了一個讓蔣百里一周的努力都付之東流的決定,未免于心不忍。
處于負責的態度,陳布雷小心翼翼地提醒王學謙:“先生,您還沒有看過!”
“他不仁我不能不義,進攻江蘇不合適。”
好吧,這樣的說法,別說陳布雷了,連王學謙自己都不會相信。仁義這種東西,在平頭百姓之中,或許很重要。可是對于一個政客來說,太看中仁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這位爺也是說一不二的主,再說了,陳布雷還是王學謙的下屬,他可不敢當面給王學謙難堪。要是別人遞送來的計劃書,就算是束之高閣他也不在乎。可問題是遞送作戰計劃的是蔣方震,這位在浙江的軍界內,也是極為難纏的主。連自己性命都不太在乎的主,是不會考慮王學謙這位上司的面子的。
到時候沖到王學謙的面前,指著鼻子質問的時候,反倒是會讓王學謙下不來臺。
出于小心,陳布雷低聲詢問道:“先生,是否找一個理由搪塞過去。”
“就說程序不對!”
王學謙想了想,覺得這個理由很好,按照職務規定,蔣方震先要將作戰機會遞交給溫應星看后,才會聯名遞交給王學謙批閱。可按照蔣方震的性子,估計不會和溫應星通氣之后,才將計劃交給自己的。當然,這個托詞只能是拖延一些時間而已,屬于治標不治本。
可惜,蔣方震的專業是兵法,‘實者虛之,虛則實之’的手段讓他玩的純熟不已。
這份文件上赫然有浙軍總司令溫應星的簽名,還有一個大大的紅字,‘閱’。
陳布雷看到這個符號之后,臉上頓時尷尬起來,他并不想要打斷王學謙的休息時間,可是沒辦法,連蔣方震都不按套路出牌了,他一個秘書長只能受累了:“先生,已經給溫司令看過了。”
“哦!”王學謙的眼睛睜開一條縫隙,隨后伸手要文件,而手肘撐著沙的扶手坐直了起來。只是隨意的翻看了一下之后,最后延伸落在溫應星的建議上,王學謙也微微納悶,隨口問:“這個蔣百里什么時候開始守規矩了?”
按照外人對蔣方震的理解,這位的性子可是高傲的很。誰也看不上,誰也看不起。
那種文人骨子里的清高,加上軍人冷冽的風格,讓蔣方震有種生人勿近的無法溝通和難纏,認死理,較真,這樣的人在工作中是絕對不會有朋友的。可沒想到,最近這位轉性子了,都學會給上司表達些許尊重了,這算不算是一種進步?
在軍事才能上,蔣方震確實沒有什么可以進步的地方。他唯一欠缺的是實戰指揮經驗。可是他起點太高,按照培養一個將軍,團一級的指揮機構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越過去的。可是蔣方震的情況很特殊,特殊到他根本沒有在軍隊中待過太長的時間,在他的同學還在營連級晃蕩的時候,他已經是將軍了。
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能上能下的是干才,能上不能下的是官僚。作為民國官僚體系中的一員,恐怕蔣方震也不肯拉下臉來去浙軍的團一級的指揮部,將他的學生的官給搶了……
真要這樣,這位估計和上司較真起來也不會那么底氣十足了。
王學謙好奇道:“連蔣方震都開始守規矩了,看來在浙江官員規范還是有很大的好處的,至少流程上,效果顯著。”
對王學謙的感覺良好,陳布雷只能以沉默應對,蔣方震并不是守規矩了,也不是將秘書處制的行政流程耳熟于心,這位只是這一次按照規定做了,下一次還是要看這位爺的心意來。
王學謙琢磨了一陣,覺得蔣方震還是不要去招惹的好。這位有做魏征的潛質:“就說時機上不合適。”
陳布雷一頭的冷汗,跟著王學謙的時間長了,他已經非常了解大老板對蔣方震的態度,就兩個字,糊弄。可問題是蔣方震這個人好糊弄嗎?顯然不是。這位也較真的時候,誰也說服不了,他是軍事大才,這是因為受到高層的器重太多,從袁世凱、段祺瑞開始,他就是大總統,最高決策層的頂級軍事幕僚。
可問題是,蔣方震的口才也很好,他還有一個老師叫梁啟。梁啟的學術能力自然不用去質疑,可是這位在晚清,在民國,揚名立萬的本事可不是憑借學術能力,國學大師。而是他的嘴皮子,筆桿子。作為維新派的兩桿大旗,能夠在民國名流圈子里三十年屹立不倒,憑借的可不是當學者的著書立說。
而是梁啟在報紙,在輿論界的顯赫地位。蔣方震就算是不是梁啟傳衣缽的弟子,在引經據典,引古論今方面,這份口才,也不是王學謙單槍匹馬就能比得上的。
連身為文人的陳布雷,也覺得在嘴皮子和筆桿子方面,他比蔣方震差了那么一丟丟。
這不丟人,問題是說不過他有什么辦法?總不至于和潑婦罵街那樣,一樣的話,車轱轆般的翻來覆去的說了一遍又一遍,真要這么做的話,連陳布雷自己都會看不起自己:“先生,長城那邊不是開戰了嗎?蔣總長的心意是好的,是不是寫上一段評論?”
“也好!”
長城直系和奉軍的交戰,雖然已經有所波及,但是東線的作戰還是毫無動靜。王學謙絕對不會認為蔣方震會看不出來這里面的深意,雙方都是在試探而已。
奉軍方面,主力就兩個軍,姜登選的第一軍,還有張學良的第二軍,而第二軍實際上指揮的人是副軍長郭松齡。前線總兵力大概在15萬左右,直系的兵力過2o萬,幾千人的戰斗,根本就掀不起波浪來。這一點,連王學謙這位二把刀大帥都已經看出來了,要是蔣方震還沒有看出到,他還憑什么傲?
王學謙拿著計劃書,看了一陣,覺得很怪異。
這哪里是讓他和浙軍參加‘直奉大戰’分蛋糕的計劃,簡直就是讓他匡扶正義,恢復中華。這話平日里說說沒什么,反正孫大先生已經喊了二十多年了,也沒見成功。可真要去做,就困難了。先擺在王學謙的要問題是吞并周邊的幾個省,江蘇、安徽、和江西。
加上他原本控制的浙江、福建和上海。
王學謙就有了逐鹿中原的資本,說沒有心動,那是假的。盧永祥的江蘇已經被他當成了自己的了。之所以一直等待濟南的消息,是因為他需要在山東安排一個至少不會和自己死磕的盟友。
可江西和安徽……這些省份在民國的賦稅體系之中,也是屬于富庶的省份。
就安徽一年的稅收,在民國時期能夠排在全國前五。
加上浙江、江蘇、上海的賦稅,如果完全控制下來,就是賦稅不變的情況下,僅每年在財政上的收入將達到恐怖的兩億銀元。到那時候,是收買,還是武力威逼,甚至戰爭來決定,他將不懼任何對手。沿著長江就能將兩湖收入囊中,是先平定南方,還是進入中原都可以選擇。
可現在不行!
不是這些省份的地方勢力太過強大,就孫傳芳和陳光遠兩人,一個是被吳佩孚抽調了大量的安武軍精銳,一個是被王學謙打怕了的地方督軍。就算是兩人聯合起來,王學謙也不會懼怕。可問題是,王學謙要是在這個時候露出獠牙了,這不是在告訴張作霖和曹錕,你們打你們的,我先要吃蛋糕。
真要出現了這樣的結局,張作霖和曹錕估計也不會在長城邊上死磕下去了。甚至可能會聯合起來,將王學謙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樂極生悲就是說這樣的。
在直系和奉軍都沒有投入大軍之前,王學謙是絕對不會顯露他也有逐鹿中原的打算的。
而軍事計劃,別看是事出機密,可真要是有心人竊取了,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民國的保密措施,在王學謙的立場看來簡直就是漏洞百出,他還要一點,戴笠主持保密局,在請報上的投入很大,效果也是顯著的。王學謙也不敢將所有的信任放在秘密的保守上。什么也不做,才是最穩妥的,計劃要做,任何行動都不能有。這是王學謙給浙軍的最起碼的要求。
至于蔣方震的作戰計劃,也可以繼續制定下去,反正傷腦筋的不是王學謙,他不受這份累,而且還能給蔣方震找事做,不來煩他,何樂而不為呢?
一天之后,蔣方震在浙軍參謀部大樓的辦公室里,看到了王學謙的批復文件。
上面就寫了四個大字:時機不對。
蔣方震氣的差點將這份耗費了他不少經歷的計劃書撕碎了,仍在垃圾桶里。可轉念一想,他又懷疑起來。難不成王學謙這次不是來糊弄他的?
要是以前,王學謙的批復上多半會寫一些,浙江要保持中立、維持地區的穩定……之類的鬼話。對此,蔣方震是說什么也不會相信的,真要是保持中立,浙軍為什么會吞并福建?
可這一次,恐怕不那么簡單。
王學謙不再用哪些自己說了都不信的話來搪塞自己,而且還在他的作戰計劃書上圈定了幾個地區,江西和安徽。顯然,這位的心思也開始轉變了。
說起來,蔣方震有一個缺點,這個缺點他自己都知道,任務強迫癥。王學謙既然讓他改,肯定是有所指,蔣方震坐在辦公室里,沉著臉,咬著牙運氣,腦補了一些關于北方的情報,還真讓他看出來一點玄機。
好像直奉大戰之中,幾個聯盟的盟友之間,已經沒有‘國黨’什么事了……分析出這個結果之后,蔣方震也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國黨’的孫大先生和‘皖系’、‘奉軍’之間的聯合,是非常看重的。甚至派遣了原廣州臨時政府6軍總長蔣尊簋趕赴奉天,方便雙方的聯絡。反倒是浙江方面,雖然和徐樹錚簽訂了一些聯合的協議,請報上的互相通氣,可實際上,雙方幾乎沒有任何實際上的人員派遣。
可是要交戰了,張作霖和段祺瑞加緊了對浙軍的拉攏,雙方也有過幾次近距離的接觸。請報上的溝通也更加的緊密。可‘國黨’好像被故意遺忘在同盟之中……
等于說,大戰還沒有開始,‘國黨’已經被踢出局了。
至于浙江,連蔣方震都吃不準,到底北方的兩位大佬是怎么想的。是聯合?
還是忽視!
蔣方震是不得而知了。
而在濟南,戴笠帶著一幫精兵強將,幾乎將保密局的總部都搬到了濟南府。不但盯著齊燮元在軍火上的囤積,另外他通過手下在一次意外中的現,將目標放在了一家日本商社的二掌柜的身上,在古北方向的沖突爆之后,這位叫宮本的日本人往來貨棧和山東大帥府更加頻繁起來,就算是一個外人,也看出來了,宮本的身份恐怕不會是什么貨棧的二掌柜,而是日本的特工。(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