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亂清 >> 目錄 >> 第二一五章 姐姐妹妹,上上下下 |
第二一五章 姐姐妹妹,上上下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亂清 第二一五章 姐姐妹妹,上上下下 慈禧回鑾的第一天,是婉貴妃等一眾宮眷替她請安,從第二天開始,就該王公眷屬進宮替圣母皇太后請安了。網 王公眷屬很多,哪個先進宮,哪個后進宮,是有講究的。這個“潛規則”,說白點兒,就是按照自身的地位高低以及同圣母皇太后的親疏遠近,來確定進宮的日期,地位愈高,同圣母皇太后愈親近,就該愈早進宮,反之,就請自動自覺的往后排。 如果沒有眼力價兒,搶了本該排在自己前頭的人的位子,不但被人笑話招人怨,還會叫長春宮作難。 當然,如果到了該您去的點兒了,您卻拖拖拉拉的,也是十分失禮的。 若論“親疏遠近”,排第一位的,自然是圣母皇太后的胞妹七福晉不過,論“地位高低”,現在的七福晉,可就排不上號了,她本人雖然還擁有“福晉”的名銜,算是郡王福晉的待遇,但她的老公,目下卻只是一個閑散宗室,七福晉的身份,已經不能和正經的郡王福晉相提并論了。 不過,圣母皇太后和七福晉兩個,到底是嫡親的姊妹,正經的一家人,早見幾天、晚見幾天,沒什么實質性的區別,倒也不必在乎這個“排位”的虛名兒。 何況,不久前,七福晉還隨侍母后皇太后去了趟天津,那幾天,姊妹倆住一塊兒,啥話不能說啊。 上面說的“親疏遠近”,是指血親關系,如果單以名分而論,“王公眷屬”之中,同圣母皇太后的關系,有一位,是比七福晉還要近些的哪一位?軒親王福晉、固倫敦柔公主是也。 想那敦柔公主,可是圣母皇太后的“女兒”呀。 論“地位高低”,敦柔公主更加是“王公眷屬”中的第一人了。 親王福晉、固倫公主兼于一身,這個身份,“王公眷屬”中再沒有第二人了,在這個意義上,敦柔的身份,比生母恭親王福晉還要高。 就是輩分,也不比她額娘更低軒親王和恭親王是同輩兒的,因此,在宗法上,軒親王福晉和恭親王福晉,就是同輩兒的。 呃好像有點兒亂,不過,大致就是這么回事兒啦。 還有,自老惠親王過世之后,在世的親王中,近支的也好,遠支的也罷,已經沒有“綿”字輩兒以及和“綿”字輩兒同輩兒的了,“奕”字輩兒以及和“奕”字輩兒同輩兒的,就算是最高的輩分了軒親王就是這個輩分的啦。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軒親王正妻”這個身份而言,敦柔公主和另一個人是平行的“今上”,天下第一人!因此,“水漲船高”,敦柔公主的這個“軒親王正妻”,自然而然,凌駕于其他的“親王正妻”雖然,大家都是“親王福晉”。 說了這么一大篇兒,無非一句話,第一個進宮替圣母皇太后請安的,應該是、也必須是軒親王福晉。 呃,可是好像有那么點兒尷尬呀。 軒親王福晉進宮,是為了替圣母皇太后請安,可是,不能只替圣母皇太后請安,長春宮之外,鐘粹宮、永和宮,都得去打個花胡哨的,三位皇太后的安,一位也不能少請的,不然就算“失禮”了。 母后皇太后那兒,自然沒有什么,可是,咱們那位新太后嘿嘿,想一想她和敦柔公主的關系,這娘兒倆見了面兒,不能沒有一點兒尷尬吧? 嘿嘿,說起來,目下,敦柔公主也得算是慈麗皇太后的“女兒”呢。 這也罷了,關鍵是 敦柔公主進宮,要不要嘿嘿,覲見今上呢? 本來,“王公眷屬”進宮替皇太后請安,是沒有覲見皇帝的道理的,可是,今上不同“往上”啊! 第一,今上是女人,和軒親王福晉之間,沒有男女大防的問題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她們兩位,可是“姐兒倆”呀! 這個“姐兒倆”,不是說她們兩位是堂姊妹,而是說她們倆同侍一夫。 以前,一個住小蘇州胡同,一個住理藩院胡同,而軒親王的高堂,又一早就下世了,沒有什么侍奉公婆的問題,這兩位正妻,大可老死不相往來,可是,既然進了宮,就算是“妹妹”到了“姐姐”的家里,這個,好過門而不入的嗎? 可是,見面兒? 唉,真是替她們倆尷尬呀! 放在今上登基之前,見面兒就見面兒,就算彼此看不對眼兒,臺面上,應該都還敷衍的過去,“姐兒倆”都是固倫公主,都是親王福晉,地位全然相等“平妻”嘛! 現在呢? 一個還是固倫公主、親王福晉,另一個,“正妻”還是“正妻”,可人家已經不是“福晉”了,是皇帝了!你這個“正妻”,已經比不得人家那個“正妻”了!什么“平妻”不“平妻”,無從談起了! 唉,別的不說,單說見了面兒,怎么見禮呢? 哦,有過一個說法,嗯對了,“恭親王福晉面圣,免行跪拜禮”,是吧?不過,“免行跪拜禮”,并不代表不行禮,你總不能和皇帝平禮吧!軒親王本人見皇帝,正式的場合,也得單膝下跪呢!軒親王福晉見皇帝,自然不能如軒親王般用軍禮,那就是“蹲安”了撫膝,曲腿。 “蹲安”不算“大禮”,可是,無論如何,上下之分,明明白白了! 不曉得敦柔公主對著她“姐姐”行禮的時候,心里頭是個什么滋味兒呢? “平妻”,嘿嘿。 “替她們倆尷尬”的人中,有的是吃瓜群眾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尷尬”歸“尷尬”,更多的是莫名的興奮但有的人,卻是真真正正為之憂心。 對于關卓凡不能“一碗水端平”的憂慮,可不止于白氏和明氏拿現在的話說,這兩位都得算是“家庭婦女”,其中的白氏,還長居海外,僅憑和明氏電報往來,就感覺到關卓凡對兩位正妻的“燮理”,大有可議、可慮之處,何況有許多“外人”,在這個問題上,較之兩位“家庭婦女”,有著更深一層的考量? 皇帝和敦柔公主的“上下之分”已成事實,無可更改,為了保持相對的平衡,就需要在其他方面對敦柔公主有所傾斜和補償,這個活計,只能軒親王本人來做,那,讓俺們來瞅瞅,軒親王是怎么做的呢? 嗯,給了恭親王一個“世襲罔替”。 這很好,可是,這畢竟是給老爹的,做女兒的,似乎并不能直接從這個“世襲罔替”中沾到什么光啊。 除非,敦柔公主屈己從人,一切以鳳翔胡同為重,不拿自己的榮辱得失當回事兒。 敦柔公主是這樣的一個人嗎? 了解小蘇州胡同女主人脾性的,都說,這上頭,她既不隨她阿瑪,也不隨她額娘,反倒像極了她“西邊兒”的那位皇額娘。 那就不必多說了。 恭親王的“世襲罔替”,對于敦柔公主來說,兩個字:不夠。 軒親王,您還得再做點兒啥呀。 那,軒親王還做了點兒啥呢? 呃,好像沒了。 非但“沒了”,好像,還有些倒轉過來了? 今上登基之后,據說,軒親王一次也沒有去過小蘇州胡同? 我滴個天爺哎,這是咋回事兒啊? 哎,說什么呢?哪個說“軒親王一次也沒有去過小蘇州胡同”?這兩天,他不都在小蘇州胡同泡著嗎? 這兩天? 是啊!大前天,前天! 昨天呢? 昨天?昨天他得去天津奉迎圣母皇太后啊! 哦,對就是說,圣母皇太后要回鑾了,他趕緊著跑到小蘇州胡同那兒,臨時抱一抱佛腳,以免老婆在皇額娘面前告他的狀? 啊?這個,這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