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穿越之紅警抗戰 第三百一十五章 阻斷歸途
第三百一十五章阻斷歸途!
天皇制軍隊本質上封建的意志主義造成了他們對物質數量的輕視,甚至以“大和魂”萬能來否定事物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這一點,可以從日軍許多高級指揮官的公開言論中得到充分驗證。山本五十六大將就認為:“吾人縱使不幸未得精良之兵器以供使用,神日軍隊以前所成就之勝利乃成就于吾人精神上之道德力量、吾人對于天皇之忠誠、吾人之愛國心及高尚紀律。”
荒木貞夫大將也宣稱:“(日軍)真正使命系弘布和宣揚皇道以達于四海。力量不足非我等介意之事,吾人何必憂慮物質之事?”類似于“數量要用訓練來抵擋,鋼鐵要用肉彈來碰撞”這樣的妄語在神日陸軍中也比比皆是。
這些思想實際上仍停留在1924年以前的水平——那是一個主要依賴人力、武器在戰爭中還不占很重要地位的時代。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已使人類的軍事學術發生了巨大轉折:在19世紀末開始興起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氣和冶金技術飛速發展,導致了飛機和坦克等高技術兵器的出現,它們很快在戰場上“表現出極其重要的絕對價值”,火力已代替人力成為戰場上實施突擊和殺傷敵人的最主要手段。
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甚至認為:“武器之良莠亦戰爭勝負之樞紐。勝利之秘密,百分之九十九系于武器之改進,雙方之戰爭不過為武器之爭斗。改進武器愈速,愈有勝利之把握。”很顯然,神日的軍事領導人并沒有深入領會到這一點。
神日因為缺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實戰經驗,無法深切體會新技術兵器對戰爭樣式提出的變革要求。正如曾任神日帝國陸軍參謀總長的金谷范三大將曾哀嘆說:“帝國因于歐洲大戰,未嘗實際參加,是故對新式軍器之設備,頗感有落伍之慚。”
另一方面,日軍由于長期持續不斷地同弱敵交戰,常常輕易取勝,從而產生了嚴重的驕傲情緒,自以為無敵天下,放松了陸軍現代化的進程。
雖然他們曾經被紅星軍狠狠的虐了,但大和魂的精神卻是依然存在,并且高漲不減,在遠東戰場,當他們面對的是武器裝備明顯落后的蘇砂軍隊,心里的那股驕傲的情緒再次展現了出來。
以往錯誤的經驗告訴他們:用很小的力量、在最短的時間,勝利就會唾手可得。然而,以往那些拚刺刀式的戰爭充其量不過類似于18、19世紀西方國家征服殖民地的戰爭。一般來說,對手的軍事素養和技術水平都很低劣,日軍憑借稍好的物質裝備和優良的單兵技術便足以取勝。
由此可見,藤井幸槌和大谷喜久藏“冥想”出這個“蛇吞象”的作戰計劃并不奇怪:對“戰無不勝、英勇頑強”的大神日皇軍來說,用兩個師團、近5萬人的“精銳皇軍”,來消滅還不到他們一倍的“戰力低下、武器落后”的蘇砂紅軍,應該屬于“極其合理”的計劃之列。
對于駐扎在伊爾庫茨克的“紅軍部隊”,因為趙大力采取了嚴密的保衛措施,他們派出的情報人員并沒有得到確切的情報,只大概判斷“有4至5萬人”。所以,他們提出的“內外夾擊、聚殲紅軍于赤塔城下”的作戰計劃,很快就得到了神日總參謀部的順利批準。
為了增強部隊的突擊能力,第14師團長栗田直八郎提出的“增加一個騎兵團”的要求順利得到了滿足:駐守朝鮮的日軍第13師團的一個騎兵團,加入了14師團的戰斗序列。
而就在此時,歐美各國陸軍從戰爭中獲得的進步卻是巨大的:“以世界大戰為契機,陸軍的各種軍備起了劃時代的大變化:參加世界大戰的列強們,開始以進步的火器、發達的飛機、組建機械化的軍隊為陸軍的努力方向,‘堅持五年之久、各竭全國之力、耗盡人力與金錢,從事各種戰爭’。”
所以,歐美各國陸軍已經在戰爭中完全學習并掌握了現代戰爭的規律——是先進的裝備決定戰爭,而不再是人。
可惜的是,世界上不只是神日帝國,就連華夏甚至是整個亞洲的軍隊,都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在神日帝國因為戰爭理論的落后而強化“唯意志論”的同時,這種戰爭思想也隨之在華夏軍隊中蔓延——那個時期,神日軍隊幾乎是華夏軍隊學習的唯一榜樣:許多華夏的高級將領都畢業于神日的軍事學校,其中就包括蔣介石和黃浦軍校的絕大多數教官。
兩國唯一不同的區別,則是華夏因為工業的極端落后,無法滿足軍隊裝備現代化的要求,而不得不一再強化著“人海戰術和英雄主義”。這種思想在華夏持續了相當漫長的時間,真實的理由仍然是工業和技術的極端落后,以及國家的貧窮。
楊佐田仍然在反復思考著:現在,日軍已經迅速搶占了石勒咯河鐵路橋,大部隊也正在向那里集結。所以,可以肯定他們沒有發現南岸埋伏的東方軍團部隊。
既然14師團的目的是“消滅紅軍”,他們就必須以強行軍的速度迅速趕赴赤塔!他終于做出了最后的決定:“命令南岸第一師的各團團長:繼續隱蔽,各部隊絕對不許暴露!各團要嚴密監視敵人,并隨時報告敵人的動向!”然后他在電報紙上飛快地簽名,揮手讓作戰參謀把他的命令送進了隔壁的通訊室。
這時候,張福榮對楊佐田說道:“楊參謀長,日軍正在從火車上往下卸貨物和馬匹,這個時候應該是他們最混亂的時候、也是他們的警惕性和戰斗力最差的時候。如果現在對他們發動突然襲擊,應該是最佳的時機,可以大量殺傷敵人!如果等他們進入戰斗狀態之后再發動攻擊,效果就要差多了!”
楊佐田回答道:“張師長的判斷完全正確。可是如果我們此時發動進攻,必然會把敵人的注意力引到南岸部隊這里。他們有26000多人,只憑著南岸一個師的部隊,要全部殲滅他們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因此而把一場殲滅戰打成了擊潰戰,可就太不劃算了。”
旁邊的任輔臣也接著對張福榮說道:“我贊同楊參謀長的意見:還是按照你原來的主意,把他們用石勒咯河分成南北兩段、分別加以殲滅的好,這樣把握會更大一些!”
楊佐田說:“對,所以我認為我們不應該被眼前的所謂‘戰機’迷惑住。貪小便宜是要吃大虧的!我們還是繼續堅持按原定的作戰計劃行動吧,這樣要更有把握一些。”他隨即對身邊的作戰參謀命令道:“命令第八特種大隊,嚴密監視鐵路橋及附近敵人的動靜。命令他們執行原定的計劃:等敵人通過1/3的部隊之后,馬上把大橋炸斷!命令通訊班,務必保持指揮部與八大隊的聯系!”
趙大力與楊佐田制訂的這個作戰計劃,可以說是匯集了所有人的智慧,并經過了充分討論,才最后確定下來的:第一步,至少提前一天的時間,完成伏擊陣地的施工和炸藥的埋設。
現在這個任務已經順利完成了;第二步,敵人通過1/3的部隊之后,炸斷石勒咯河鐵路橋,讓石勒咯河把日軍分割成兩部分;第三步,北岸首先發動攻擊,促使南岸的日軍過河增援。這樣,就可以在日軍渡河的時候,盡量消滅日軍的有生力量;第四步,南岸部隊選擇在合適的時機,從日軍背后發動進攻。如果敵人向南逃跑,則由他們負責炸斷鐵路,并阻斷敵人的歸途。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